資源簡介 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拓展一、課程標準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2-2-3知道從清代到清代中國歷史版圖的變化,認識中國歷史發展的統一大勢。2—2-4講述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說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2-2-7列舉實例,展現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相互影響的歷史。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元帝國疆域及其對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貢獻。并分析元朝時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繁盛,理解開放與文化交流對于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列舉文化傳播的一些途徑,了解歷史上同區域之間文化交流的結果。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能進行開放性的綜合評價。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閱讀文字和(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圖片,積極參加課堂討論,描述和體驗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領悟相關的歷史觀點和價值情感,能從具體史實和案例中提煉出元朝時的時代特色,通過對開放與文化交流對于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的強調,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元朝對于多民族國家的貢獻。教學難點:元朝時開放與交流的原因。四、教學過程導入:根據課前提供的三幅圖片,請學生說說和哪一民族有關。請有關學生根據背景材料介紹自己所了解的蒙古族及其歷史。由此導入新課。第一版塊:品地圖話疆域幻燈片:提供秦、西漢、唐、元朝的疆域。創設情境:請學生作為歷史學者能夠從四幅地圖得到哪些信息。請學生以講解員身份介紹元朝的疆域情況。1.話疆域的拓展幻燈片:《元朝疆域圖》請繪制年代尺表示蒙古政權拓展的過程。要求:要標注出擴展過程中重大事件學生動手繪制,教師加以指導。展示老師繪制年代尺,根據年代尺的歷史事件,加以分析講解。蒙古族的介紹(詩歌反映12世紀初蒙古高原社會狀況)成吉思汗的介紹(毛澤東詩歌、視頻)2.話制度的創新展示《元朝疆域圖》話題1:管理如此遼闊的疆土,元朝統治者進行了怎樣的制度創新?話題2:當時的元朝統治者除進行了制度創新?還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加強多民族國家統一的。過渡:元朝的疆域空前龐大,除了制度了進行創新加以管理,那么政令靠怎樣方式傳遞的呢?——由此引出驛站。引出下一版塊。二、話人物論民族融合人在旅途1、說一說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的路線。(學生講述路線)2、請同學們談談他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二、為官揚州通過馬可·波羅在揚州做官來了解當時元朝的管理制度,并對當時的疆域進行了解和對比。三、泉州見聞通過馬可·波羅在泉州的見聞來理解泉州是元代社會開放,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一個縮影。四、回家之行和馬可·波羅一起設計回家的海上航線,掌握當時最繁忙的海上絲綢之路。通過回家所帶的禮物來顯現中國當時所出口的主要物質,以及當時在世界上所領先的科技水平。探究提問:元朝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個空前開放和交流的局面?元朝的空前開放與交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的中國也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時期。以史為鑒:元朝的開放與交流對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什么借鑒意義?(互相討論)教師小結:鞏固統一,發展經濟,完善各項制度,引進人才與資金,發展交通,兼容并蓄,善用人才,民族平等,求同存異,共同繁榮,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創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