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讓法律為成長護航第2課時《為自己設置一道防火墻》導學案預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制觀念,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能力目標: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知識目標: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心理和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預習重點、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學會拒不良行為于身外。預習難點:犯罪的危害和原因環節一:自主學習任務一:認清犯罪危害閱讀教材86頁案例,思考:(1)未成年人常見的違法犯罪行為有哪些?(2)結合案例,說說曾某的犯罪行為帶來了哪些危害?對他人的危害:對自己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對社會的危害:任務二:導致違法犯罪的原因閱讀課本87頁秦某和韓某的例子,思考:(1)秦某和韓某犯罪的原因是什么?(2)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年齡小,犯罪與自己無關,即使犯罪了也不會受到處罰。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任務三:不良心理和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犯罪(一)、(1)閱讀教材89頁案例,思考:小云有什么不良心理?危害是什么?(2)容易導致未成年人走上違法犯罪的不良心理有哪些?(3)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的表現及其與違法犯罪的關系是什么?(二)快速看書P90頁,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學習這部法律的意義。環節二:預習交流:環節三:精講點撥:典例分析:(一)小明的故事1-----苦果15歲的小明,結識了一位姓王的好友。一天,王大哥突然對小明說:“有一個小子總是跟我過不去我不方便出面,你替我教訓他,反正他也不認識你。”被王大哥這么一蠱惑,小明手拿木棍,將那個人打成重傷。小明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從一名學生淪為階下囚,小明懊悔不已。小明父母聽到判決后,泣不成聲。分析交流:小明的犯罪帶來了哪些危害?(二)小明的故事2----自省某法制報的記者在監獄采訪了正在服刑的小明。當記者問到小明當時作案時的想法時,小明說了這樣一段話:“我當時雖然覺得打人不對,但最多不過是被家長批評教育一番,而且自己還是為了幫朋友出氣打人,錯不全在自己身上。就算有錯,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卻構成了犯罪。”追求根源1:從材料中看出導致小明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有同學可能存在疑惑:小明是未成年人,應該受法律的特殊保護,即使違法犯罪也不會受到處罰。為什么小明還要被判處有期徒刑呢?談談你的看法。(三)小明的故事3--蛻變其實小明上小學期間是一個聽話,學習認真、品德優秀的同學,暑假里聽同學們談論網上的世界很精彩,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便去網吧上網,去了一次便沉溺其中無法自拔,為此經常逃學曠課,夜不歸宿。在網吧里他認識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經常請他去餐館吃喝,去歌舞廳娛樂,小明還偷偷跟他學會了吸食、注射毒品,王大哥成了小明的好朋友和心中的偶像。最后王大哥一句話就讓小明心甘情愿拿起棍棒去傷人、、、、、(1)是什么心理驅使小明去網吧?還有哪些是不良心理?有什么危害?(2)走進網吧后,遵規守紀的小明有哪些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這些行為與違法犯罪的關系怎樣?追求根源2:不良心理和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溫馨提示:學會區分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1、下列屬于青少年嚴重不良行為的有()①打架斗毆②吸毒、注射毒品③多次偷盜④參與賭博、屢教不改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嚴重不良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②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都有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③預防違法犯罪,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④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必定要走向犯罪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四)小明的故事4—矯治在監獄里,管教人員用各種方式對小明等未成年人罪犯進行教育。這次講座講的主題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小明感覺受益匪淺。對于這部法律你知道多少?目的:內容:(五)小明的故事5---警示高墻內的小明非常后悔,他想通過自己的教訓給同齡人提個醒,發出一個警示。你認為他應該提醒大家什么呢?(提示):1、犯罪的危害:2、犯罪的原因:3、今后如何做:環節四:反思拓展14歲的魏明一直是三好學生。但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些不務正業的朋友后,逐漸發生了變化。上課經常遲到,作業經常不交,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他還經常躲在廁所里吸煙,家里給的零花錢越來越滿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開始小偷小摸。活來發展到把同學的自行車偷偷扛出去賣掉,為此,曾被公安機關拘留。出來后不思悔改,又多次入戶盜竊,甚至搶劫,一次搶劫中將受害人打成重傷。最終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魏明的行為中哪些是不良行為?哪些是嚴重不良行為?(2)分析魏明違法犯罪的原因。(3)請就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提出合理化建議。環節五:總結收獲: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環節六:達標測試一、選擇題1、下列對犯罪認識正確的是()①犯罪侵害了他人,給他人及其家庭帶來無盡的傷痛②犯罪對自己沒傷害③犯罪會斷送自己的前程④未成年人自身不知法、不懂法,法律意識淡漠是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據調查,90%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接觸過網絡。如果未成年人在網上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構成犯罪的也要負刑事責任。因為我國刑法規定( )A、無論年齡大小,犯罪都要受到刑罰處罰B、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C、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罪要負刑事責任但可從輕處罰D、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要負刑事責任但可由家長加以管教3、下列屬于青少年嚴重不良行為的有()①打架斗毆②吸毒、注射毒品③多次偷盜④參與賭博、屢教不改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國制定了()A.未成年人保護法B.義務教育法C.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D.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下列說法中,與“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蘊含的道理一致的是()①千里之堤,毀于蟻穴②守法朝朝樂,違法日日愁③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④小洞不補,大洞吃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材料題某校課輔活動“法律咨詢”興趣小組到當地未成年犯管教所進行了一次調查,并將其中的一些內容制成了兩個表格。表一:未成年人存在的不良行為類型及所占比例不良行為吸煙喝酒打架光顧網吧賭博涉黃比例69.7%60.06%57.85%44.09%44.08%31.96表二:未成年人犯罪類型及所占比例犯罪類型搶劫罪強奸罪敲詐勒索罪,綁架罪比例51.79%19.0129.02%(1)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原因。(2)如何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請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