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18】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學案 第1講 多種多樣的生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18】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學案 第1講 多種多樣的生物

資源簡介

第一講 多種多樣的生物
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
1.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選擇、填空
2~4分
2.顯微鏡的使用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3.生物的分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4.動植物類群的特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一、生物與非生物
1.生物與非生物的根本區別是 。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 、有 、能 、 。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進行 。
二、使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生物
1.放大鏡
放大鏡適用于觀察蝸牛等小動物的形態和結構,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細胞則需用顯微鏡觀察。
2.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其中 和 是顯微鏡的最重要部分。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驟為:取鏡→ → →放玻片→調焦距→ 。
觀察前,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注視物鏡,不讓它接觸玻片,否則會壓碎玻片,損壞物鏡(透鏡);觀察時,一定要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過,或根本沒有覺察。用高倍鏡觀察裝片時 粗準焦螺旋。
(3)顯微鏡所成的像:顯微鏡所成的像是 ,因此玻片移動的方向與物像移動的方向 。當光線較暗時用 和 ,當光線較強時用 和 。21cnjy.com
(4)計算所觀察物體的總放大率:所觀察物體的總放大率= 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
(5)觀察生物時,無論其大小,必須先在低倍鏡下尋找,將觀察對象移到中央后,再換高倍鏡觀察。低倍鏡下視野亮,細胞數目 ;高倍鏡下視野 ,細胞數目少。
三、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分類等級
1.分類的依據:生物的分類是依據生物 上的特征。
2.生物分類的等級從大到小 是:界、 、綱、 、科、 、種七個等級。其中 是分類的基本單位(也是最小單位)。
3.分類的等級越高,包含的生物數量越 ,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 ;分類的等級越低,包含的生物數量越 ,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 。
四、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
1.動物的分類
動物
2.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
種類
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哺乳類
呼吸
器官

幼體:鰓
成體:肺和皮膚



體溫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胎生、哺乳
五、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點
1.植物按是否有種子分為 植物和 植物,種子植物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無種子植物包括 植物(紫菜、水綿等)、 植物(地錢、葫蘆蘚等)、 植物(芒萁、滿江紅等)。
2.植物界中分布最廣、最高等的一類植物是 植物。
3.植物與動物的區別是植物能進行 制造有機物,動物必須從外界攝取有機物養活自己。
4.孢子植物用 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用 來繁殖后代。
5.植物五大類群的主要特征比較(注:“√”代表有,“×”代表無。)
植物類群




果實
種子
藻類植物
×
×
×
×
×
×
苔蘚植物
×


×
×
×
蕨類植物



×
×
×
裸子植物



×
×

被子植物






六、細菌、真菌的主要特點
1.常見的微生物有 、 和 。其中屬于真核生物的是 ,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沒有細胞結構。www-2-1-cnjy-com
2.細菌是 生物,其結構有細胞壁、鞭毛,無核,屬于 細胞。細菌按形態可分為 、 和 。
3.真菌分為 真菌(酵母菌)和 真菌(食用菌和霉菌)。真菌沒有葉綠體,必須靠吸收現成的有機物獲取營養。
4.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露置在 中容易滋生微生物。抑制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包裝法等。
知識點1: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例1:如圖,在載玻片兩端各滴一滴草履蟲培養液,使兩端液滴連通。在右側培養液的邊緣滴一滴肉汁后,觀察到草履蟲紛紛從左側培養液轉移到右側培養液。根據生物的特征分析,這一現象說明生物能 (  )          
A.進行呼吸
B.進行運動
C.生長和繁殖
D.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考點】生物的特征
【解析】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在載玻片兩端各滴一滴草履蟲培養液,使兩端液滴連通.在右側培養液的邊緣滴一滴肉汁后,觀察到草履蟲紛紛從左側培養液轉移到右側培養液,說明生物具有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特性。
【答案】D
【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變式訓練
1.盆栽的綠蘿,窗臺外側比窗臺內側的長勢茂盛,這一現象說明生物(  )
A.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能進行呼吸
C.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D.生活需要營養
知識點2:顯微鏡的使用
例2:如圖中,甲是小剛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若要觀察到乙圖所示的物像,他應該怎樣做(  )
A.換用較高倍數的目鏡
B.調節細準焦螺旋
C.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D.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
【考點】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解:由于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倒像,甲是小剛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在視野中所觀察到的物像居于右上方,標本應位于視野的左下方,而移動物像實際上是通過移動標本實現的,所以需要將玻片標本向右上方移動,才能觀察到乙圖所示的物象。
【答案】C
【點評】遇到此類題目時,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如果一個細胞的物像在視野的哪一方向上,要想移至視野中央,需要將玻片標本向哪一方向移動即可。
◆變式訓練
1.某同學在觀察人血涂片時,看到了如圖所示的物像。如要進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觀察白細胞甲,不必要進行的操作是(  )21·cn·jy·com
A.轉動轉換器
B.轉動粗準焦螺旋
C.轉動細準焦螺旋
D.調節反光鏡
2.如圖所示的是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知識點3:生物的分類
例3:小江學習了下列四種單細胞生物的相關知識后,繪制了單細胞生物分類檢索表(如圖)。下列關于檢索表中的甲、乙、丙、丁與這四種單細胞生物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甲—草履蟲 B.乙—酵母菌
C.丙—大腸桿菌 D.丁—衣藻
【考點】生物的分類
【解析】甲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應是大腸桿菌,乙沒有細胞壁,應是草履蟲,丙沒有葉綠體,應是酵母菌;丁有葉綠體,應是衣藻。21*cnjy*com
【答案】D
【點評】熟練掌握幾種生物的主要特征,分析題意,一般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變式訓練
1.下列關于生物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個體大小
B.同一分類單位中的生物,其特征完全相同
C.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
D.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2.如圖是分類等級示意圖。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
A.圖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屬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貓和虎同屬于貓科
D.虎和犬沒有任何親緣關系
知識點4:動、植物類群的特點
例4: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曾對動物進行分類,下列是他分類的部分動物類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當于現代動物類型中爬行類的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選項
類型
主要特征
A
胎生四肢動物
有毛
B
卵生四肢動物
皮上有鱗
C
卵生二肢動物
有羽毛,能飛
D
卵生無肢動物
有鱗,水棲,用鰓呼吸
【考點】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胎生四肢動物,有毛,這是哺乳動物,A錯誤;卵生四肢動物,皮上有鱗,相當于現代動物類中爬行類的特點,B正確;卵生二肢動物,有羽毛,能飛,相當于鳥類,C錯誤;卵生無肢動物,有鱗,水棲,用鰓呼吸,相當于魚類,D錯誤。
【答案】B
【點評】掌握各種動物類群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變式訓練
1.請將圖1中動物代號A~D與圖2中①~④聯系起來。
圖1           圖2
1.(易錯題)某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當轉動細準焦螺旋時,對于結構完整的細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則較模糊,這是由于(  )
A.物像受損 B.細準焦螺旋未調好
C.反光鏡未調好 D.標本切得厚薄不均
2.(易錯題)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光線較暗時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鏡對光
B.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后,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
C.觀察時一般用左眼,同時要求右眼睜開
D.欲將物像從視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
3.(經典題)下列關于生物分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B.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分類的主要根據是生物間的相似程度
4.(經典題)下列對幾種植物形態、結構等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衣藻有根、莖、葉的分化
B.海帶、葫蘆蘚和玉米都是孢子植物
C.銀杏種子外面包有肉質的果皮
D.苔蘚植物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
5.(經典題)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過程中,若視野從甲調整為乙,需要移動裝片的方向以及應先后調節的顯微鏡結構一般是(  )21教育網
A.向上 ③②
B.向下 ④②
C.向上 ③①
D.向下 ③②
6.(經典題)某同學構建了一個關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特點的分類關系圖(如圖)。請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 D )www.21-cn-jy.com
A.蕨類植物、苔蘚植物、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藻類植物、蕨類植物
C.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藻類植物
D.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7.(經典題)下列對脊椎動物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鯽魚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B.爬行動物都為陸生生物,都在陸地上生活
C.鳥類骨骼輕薄而堅固,有利于飛行
D.哺乳動物一般體表被毛,胎生、哺乳
8.(經典題)學習了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海帶是藻類植物,依靠它的根固著在淺海巖石上
B.墻蘚的莖、葉內有較為發達的輸導組織,只能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
C.腎蕨有假根、莖、葉的分化,適應陸地生活能力較強
D.種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強,是種子植物更適應于陸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9.(易錯題)如圖是某同學建立的生物分類圖,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種生物,下列各組生物中不能用該圖來分類的是(  )2·1·c·n·j·y
A.①香菇、②銀杏、③葫蘆蘚、④水綿
B.①木耳、②水杉、③大豆、④衣藻
C.①蘑菇、②油松、③腎蕨、④海帶
D.①銀耳、②側柏、③墻蘚、④紫菜
10.(經典題)顯微鏡是初中科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請你回答下列有關顯微鏡的問題:
(1)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物體的倒像,所成的像為上下、左右顛倒。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黑藻葉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逆時針方向(如上左圖),則其實際流動的方向是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2)在顯微鏡下要把如上右圖視野中的物像“E”從圖甲轉為圖乙所示的狀況,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首先將玻片往__________方向移動到合適的位置,然后將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2-1-c-n-j-y
(3)當顯微鏡視野太暗時,怎樣調節顯微鏡可以提高視野亮度?(寫出兩種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高,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________。
(5)某同學制作了一張植物葉的縱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觀察到顯微鏡視野中右側的細胞十分清晰而左側的細胞卻很模糊。經檢查顯微鏡正常,操作步驟正確,則導致這種情況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6?紹興)關于光學顯微鏡使用時出現的現象與相應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重新制作裝片
B.對光時發現視野較暗——將凹面鏡換成平面鏡
C.要觀察的細胞在視野左下方的邊緣——將裝片往右上方移動
D.低倍鏡下觀察到細胞有重疊——換用高倍鏡觀察
2.(2016?湖州)下圖中呈現的葫蘆蘚、蕨、銀杏和睡蓮是我們常見的植物。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來源:21cnj*y.co*m】
A.葫蘆蘚沒有真正的根,所以長在潮濕的環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長在孢子囊中
C.銀杏用種子繁殖,所結的種子沒有果皮包被
D.睡蓮的葉片躺在水面上,氣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3.(2017?衢州)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圖在換用高倍鏡后,調節②來觀察物像
B.乙圖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②
C.丙圖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
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大細胞
4.(2016?紹興)如圖分類檢索表中,鴿子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2017?臺州)香港首次在汀角紅樹林發現棲蟹,取名“汀角攀樹蟹”(如圖),為全球新品種。對于汀角攀樹蟹的認識錯誤的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在生物分類中,它屬于無脊椎動物??????????????????????
B.在生態系統成分中,它屬于消費者
C.該紅樹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樹蟹構成一個群落????????
D.汀角攀樹蟹的棲樹習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6.(2017?嘉興)為適應本地冬季低溫.干燥的環境條件,許多植物在冬季來臨時會以“落葉”方式來減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綠植物的葉片在形態.結構上具有較好的保水性,如葉片較小。較厚,表面有蠟質或角質層等。以下是我市常見的四種植物,其中屬于常綠植物的是(?? ) 【出處:21教育名師】

A.楓樹?????????? B.銀杏 C.香樟????????????? D.梧桐
7.(2017?寧波)“制作人體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版權所有:21教育】
A.制片時,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 C.調節時,用左眼觀察目鏡內,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 D.觀察時,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使位于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8.(2017?金華)“義烏小鯢”目前僅見于浙江省少數地區,屬于中國稀有兩棲動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頻危物種紅色名錄。下列關于“義烏小鯢”的敘述正確的是(??? )21*cnjy*com
A.屬于無脊椎動物???
B.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
C.受精卵通過分裂可以形成多種組織?????????????
D.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
9.(2017?衢州)如圖為近日在浙江麗水確認的一新物種,它的叫聲聽起來像鳥鳴,大約仔豬大小,有肺,受精和幼體發育都在水中進行。它屬于(??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鳥類???
B.爬行類
C.兩棲類
D.魚類
10.(2017?麗水)根據你所學的顯微鏡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對光時,轉動物鏡轉換器,使________正對通光孔;
(2)調距時,先使鏡筒下降,再向后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上升到最高點,還是沒有找到物像,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 ;
A.前后轉動細準焦螺旋,繼續尋找物像
B.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繼續尋找物像
C.眼睛注視物鏡,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物鏡靠近載玻片
(3)觀察血涂片時,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
10.(2017?金華)觀察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顯微鏡是重要的觀察工具。請回答:
(1)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時,經常發現視野中會有“污物”出現。該同學為了能正確快速判斷視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畫出了如圖1所示的思維導圖。請你在圖1方框中填入合適的文字,將該思維導圖補充完整。
(2)該同學在用某光學顯微鏡觀察豬血涂片時,發現該光學顯微鏡的鏡盒里只有如圖2所示的4個鏡頭,為了能夠在視野中看到較多的細胞,宜選用圖2中的鏡頭A和鏡頭進行觀察。

第一講 多種多樣的生物
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
1.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選擇、填空
2~4分
2.顯微鏡的使用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3.生物的分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4.動植物類群的特點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
一、生物與非生物
1.生物與非生物的根本區別是__有無生命現象__。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__生長__、有__應激性__、能__繁殖__、__新陳代謝__。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進行__新陳代謝__。
二、使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生物
1.放大鏡
放大鏡適用于觀察蝸牛等小動物的形態和結構,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細胞則需用顯微鏡觀察。
2.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其中 目鏡 和 物鏡 是顯微鏡的最重要部分。
(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驟為:取鏡→ 安放 → 對光 →放玻片→調焦距→ 裝片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觀察前,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注視物鏡,不讓它接觸玻片,否則會壓碎玻片,損壞物鏡(透鏡);觀察時,一定要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過,或根本沒有覺察。用高倍鏡觀察裝片時 不能再用 粗準焦螺旋。21·世紀*教育網
(3)顯微鏡所成的像:顯微鏡所成的像是 倒像 ,因此玻片移動的方向與物像移動的方向 正好相反 。當光線較暗時用 大光圈 和 凹面鏡 ,當光線較強時用 小光圈 和 平面鏡 。【來源:21cnj*y.co*m】
(4)計算所觀察物體的總放大率:所觀察物體的總放大率= 目鏡 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
(5)觀察生物時,無論其大小,必須先在低倍鏡下尋找,將觀察對象移到中央后,再換高倍鏡觀察。低倍鏡下視野亮,細胞數目 多 ;高倍鏡下視野 暗 ,細胞數目少。
三、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分類等級
1.分類的依據:生物的分類是依據生物__形態結構__上的特征。
2.生物分類的等級從大到小 是:界、 門 、綱、 目 、科、 屬 、種七個等級。其中 種 是分類的基本單位(也是最小單位)。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3.分類的等級越高,包含的生物數量越__多__,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__少__;分類的等級越低,包含的生物數量越__少__,生物之間的相同點越__多__。
四、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
1.動物的分類
動物
2.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
種類
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哺乳類
呼吸
器官

幼體:鰓
成體:肺和皮膚



體溫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恒定
生殖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胎生、哺乳
五、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點
1.植物按是否有種子分為 孢子 植物和 種子 植物,種子植物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無種子植物包括__藻類__植物(紫菜、水綿等)、__苔蘚__植物(地錢、葫蘆蘚等)、__蕨類__植物(芒萁、滿江紅等)。
2.植物界中分布最廣、最高等的一類植物是__被子__植物。
3.植物與動物的區別是植物能進行 光合作用 制造有機物,動物必須從外界攝取有機物養活自己。
4.孢子植物用__孢子__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用__種子__來繁殖后代。
5.植物五大類群的主要特征比較(注:“√”代表有,“×”代表無。)
植物類群




果實
種子
藻類植物
×
×
×
×
×
×
苔蘚植物
×


×
×
×
蕨類植物



×
×
×
裸子植物



×
×

被子植物






六、細菌、真菌的主要特點
1.常見的微生物有__細菌__、__真菌__和__病毒__。其中屬于真核生物的是__真菌__,屬于原核生物的是__細菌__,__病毒__沒有細胞結構。21*cnjy*com
2.細菌是__原核__生物,其結構有細胞壁、鞭毛,無核,屬于__原核__細胞。細菌按形態可分為__球菌__、__桿菌__和__螺旋菌__。【出處:21教育名師】
3.真菌分為__單細胞__真菌(酵母菌)和__多細胞__真菌(食用菌和霉菌)。真菌沒有葉綠體,必須靠吸收現成的有機物獲取營養。【版權所有:21教育】
4.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露置在__空氣__中容易滋生微生物。抑制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包裝法等。
知識點1: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例1:如圖,在載玻片兩端各滴一滴草履蟲培養液,使兩端液滴連通。在右側培養液的邊緣滴一滴肉汁后,觀察到草履蟲紛紛從左側培養液轉移到右側培養液。根據生物的特征分析,這一現象說明生物能 (  )          
A.進行呼吸
B.進行運動
C.生長和繁殖
D.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考點】生物的特征
【解析】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在載玻片兩端各滴一滴草履蟲培養液,使兩端液滴連通.在右側培養液的邊緣滴一滴肉汁后,觀察到草履蟲紛紛從左側培養液轉移到右側培養液,說明生物具有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特性。
【答案】D
【點評】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變式訓練
1.盆栽的綠蘿,窗臺外側比窗臺內側的長勢茂盛,這一現象說明生物(  )
A.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能進行呼吸
C.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D.生活需要營養
【解析】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盆栽的綠蘿,窗臺外側比窗臺內側的長勢茂盛,是花卉對光的刺激的反應,說明生物具有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特性.
【答案】A
知識點2:顯微鏡的使用
例2:如圖中,甲是小剛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若要觀察到乙圖所示的物像,他應該怎樣做(  )
A.換用較高倍數的目鏡
B.調節細準焦螺旋
C.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D.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
【考點】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解:由于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倒像,甲是小剛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在視野中所觀察到的物像居于右上方,標本應位于視野的左下方,而移動物像實際上是通過移動標本實現的,所以需要將玻片標本向右上方移動,才能觀察到乙圖所示的物象。
【答案】C
【點評】遇到此類題目時,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如果一個細胞的物像在視野的哪一方向上,要想移至視野中央,需要將玻片標本向哪一方向移動即可。
◆變式訓練
1.某同學在觀察人血涂片時,看到了如圖所示的物像。如要進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觀察白細胞甲,不必要進行的操作是(  )21教育網
A.轉動轉換器
B.轉動粗準焦螺旋
C.轉動細準焦螺旋
D.調節反光鏡
【解析】顯微鏡視野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數越大,細胞越大,個數越少,視野越暗;放大倍數越小,細胞越小,個數越多,視野越亮.如要進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觀察白細胞甲,要由低倍物鏡換成了高倍物鏡,首先要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載物臺上的通光孔,換用反光鏡的凹面鏡來提高亮度,然后再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此過程中不需要調節粗準焦螺旋。
【答案】B
2.如圖所示的是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解析】圖③沒有放玻片標本,眼注視目鏡,因此是對光。圖①是放置玻片標本,應在對光之后。進行圖②所示操作時,眼注視圖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應在剛觀察時。圖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應在圖②之后,所以圖示中正確的順序是③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3:生物的分類
例3:小江學習了下列四種單細胞生物的相關知識后,繪制了單細胞生物分類檢索表(如圖)。下列關于檢索表中的甲、乙、丙、丁與這四種單細胞生物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甲—草履蟲 B.乙—酵母菌
C.丙—大腸桿菌 D.丁—衣藻
【考點】生物的分類
【解析】甲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應是大腸桿菌,乙沒有細胞壁,應是草履蟲,丙沒有葉綠體,應是酵母菌;丁有葉綠體,應是衣藻。
【答案】D
【點評】熟練掌握幾種生物的主要特征,分析題意,一般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變式訓練
1.下列關于生物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個體大小
B.同一分類單位中的生物,其特征完全相同
C.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
D.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解析】A.生物分類的依據是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A錯誤;B.同一分類單位中的生物,其特征不完全相同,B錯誤;C.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 ,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C錯誤;D.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D正確。
【答案】D
2.如圖是分類等級示意圖。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C )
A.圖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屬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貓和虎同屬于貓科
D.虎和犬沒有任何親緣關系
【解析】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上圖中目是最大的分類單位,A錯誤;由題中的分類索引可知,狼和犬同屬,相似程度較大,B錯誤;有分類等級圖知,貓和虎同屬于貓科,C正確;由題中的分類索引可知,虎與犬同屬于食肉目,有一定的親緣關系,D錯誤。
【答案】C
知識點4:動、植物類群的特點
例4: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曾對動物進行分類,下列是他分類的部分動物類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當于現代動物類型中爬行類的是(  )
選項
類型
主要特征
A
胎生四肢動物
有毛
B
卵生四肢動物
皮上有鱗
C
卵生二肢動物
有羽毛,能飛
D
卵生無肢動物
有鱗,水棲,用鰓呼吸
【考點】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胎生四肢動物,有毛,這是哺乳動物,A錯誤;卵生四肢動物,皮上有鱗,相當于現代動物類中爬行類的特點,B正確;卵生二肢動物,有羽毛,能飛,相當于鳥類,C錯誤;卵生無肢動物,有鱗,水棲,用鰓呼吸,相當于魚類,D錯誤。
【答案】B
【點評】掌握各種動物類群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變式訓練
1.請將圖1中動物代號A~D與圖2中①~④聯系起來。
圖1           圖2
【解析】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的體內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等,無脊椎動物主要包括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等,A屬于魚類,B屬于節肢動物,C屬于鳥類,D屬于線形動物。
【答案】A—①;B—③;C—②;D—④
1.(易錯題)某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當轉動細準焦螺旋時,對于結構完整的細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則較模糊,這是由于(  )
A.物像受損 B.細準焦螺旋未調好
C.反光鏡未調好 D.標本切得厚薄不均
【解析】對于結構完整的細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說明顯微鏡完好并且已經調好,而另一部分較模糊與顯微鏡無關,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21cnjy.com
【答案】D
2.(易錯題)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光線較暗時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鏡對光
B.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后,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
C.觀察時一般用左眼,同時要求右眼睜開
D.欲將物像從視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
【解析】光線的強弱由光圈和反光鏡控制,當光線較強時,用小光圈和平面鏡,當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和凹面鏡,A正確;低倍物鏡換用高倍物鏡后,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減少,視野變暗,B錯誤;觀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時要求右眼睜開,C正確;將物像從視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D正確。www.21-cn-jy.com
【答案】A
3.(經典題)下列關于生物分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B.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分類的主要根據是生物間的相似程度
【解析】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A正確;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生物間的親緣關系越近,B正確,C錯誤;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分類主要根據是生物間的相似程度,D正確。
【答案】C
4.(經典題)下列對幾種植物形態、結構等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衣藻有根、莖、葉的分化
B.海帶、葫蘆蘚和玉米都是孢子植物
C.銀杏種子外面包有肉質的果皮
D.苔蘚植物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
【解析】衣藻屬于藻類植物,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A錯誤;海帶屬于藻類植物、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二者都不結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而玉米屬于種子植物,用種子繁殖,B錯誤;銀杏屬于裸子植物,最外面肉質的部分是種皮,而不是果皮,C錯誤;苔蘚植物葉片只由一層細胞構成,有毒氣體易侵入,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D正確。21*cnjy*com
【答案】D
5.(經典題)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過程中,若視野從甲調整為乙,需要移動裝片的方向以及應先后調節的顯微鏡結構一般是(  )
A.向上 ③②
B.向下 ④②
C.向上 ③①
D.向下 ③②
【解析】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視野從甲調整為乙,物像A向下移動了,并且細胞變大了,所以應向上移動裝片,然后轉動③轉換器調換高倍物鏡,最后轉動②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答案】A
6.(經典題)某同學構建了一個關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特點的分類關系圖(如圖)。請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 D )
A.蕨類植物、苔蘚植物、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藻類植物、蕨類植物
C.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藻類植物
D.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解析】藻類植物的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是最低等的一個植物類群;苔蘚植物沒有真正的根,因此無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雖然有了莖和葉,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不能為植株輸送大量的營養物質供其利用,所以苔蘚植物比較矮小;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無機鹽,并且體內有輸導組織,能為植株輸送大量的營養物質供植物生長利用,因此蕨類植物一般長的比較高大。因此,分析上圖可知:甲無根、莖、葉的分化,是藻類植物;乙有莖和葉分化,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所以是苔蘚植物;丙有根、莖、葉的分化,并且體內有輸導組織,所以是蕨類植物。
【答案】D
7.(經典題)下列對脊椎動物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鯽魚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B.爬行動物都為陸生生物,都在陸地上生活
C.鳥類骨骼輕薄而堅固,有利于飛行
D.哺乳動物一般體表被毛,胎生、哺乳
【解析】鯽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A正確;爬行動物能在地上爬行,兩棲動物也能在陸地上爬行如蠑螈,另外,有些爬行動物生活在水中,如龜、鱉等,B錯誤;鳥類骨骼輕薄而堅固,有利于飛行,C正確;哺乳動物一般體表被毛,胎生、哺乳,D正確。
【答案】B
8.(經典題)學習了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海帶是藻類植物,依靠它的根固著在淺海巖石上
B.墻蘚的莖、葉內有較為發達的輸導組織,只能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
C.腎蕨有假根、莖、葉的分化,適應陸地生活能力較強
D.種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強,是種子植物更適應于陸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解析】海帶是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依靠它的假根固著在巖石上,A錯誤;墻蘚的莖、葉內沒有輸導組織,只能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B錯誤;腎蕨有根、莖、葉的分化,但是生殖和發育離不開水,適應陸地生活能力較弱,C錯誤;種子是一種生殖器官,孢子是一個生殖細胞,種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強,所以種子植物更適應于陸地生活,D正確。
【答案】D
9.(易錯題)如圖是某同學建立的生物分類圖,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種生物,下列各組生物中不能用該圖來分類的是(  )
A.①香菇、②銀杏、③葫蘆蘚、④水綿
B.①木耳、②水杉、③大豆、④衣藻
C.①蘑菇、②油松、③腎蕨、④海帶
D.①銀耳、②側柏、③墻蘚、④紫菜
【解析】分析題中的分類索引可知,①無葉綠體,應該是蘑菇或香菇或木耳或銀耳;②有種子,應該是銀杏或油松或水杉或側柏;③無種子,有葉,應該是葫蘆蘚或墻蘚或腎蕨,不應該是大豆,因為大豆有葉、有種子;④無種子,沒有葉,應該是藻類植物。可見只有B錯誤。
【答案】B
10.(經典題)顯微鏡是初中科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請你回答下列有關顯微鏡的問題:
(1)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物體的倒像,所成的像為上下、左右顛倒。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黑藻葉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逆時針方向(如上左圖),則其實際流動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在顯微鏡下要把如上右圖視野中的物像“E”從圖甲轉為圖乙所示的狀況,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首先將玻片往__________方向移動到合適的位置,然后將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
(3)當顯微鏡視野太暗時,怎樣調節顯微鏡可以提高視野亮度?(寫出兩種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高,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________。
(5)某同學制作了一張植物葉的縱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觀察到顯微鏡視野中右側的細胞十分清晰而左側的細胞卻很模糊。經檢查顯微鏡正常,操作步驟正確,則導致這種情況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顯微鏡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給一個字母或者文字,最好把這個字母或者文字寫到紙上,旋轉180度,也就是倒過來看,就可以了.字母b顯微鏡下看到的就是q;但是細胞質的流動方向不變,所以觀察到黑藻葉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逆時針方向(如圖1),則其實際流動方向應是逆時針。(2)在觀察物像時,物像移動的方向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圖2中的甲轉為圖乙,玻片標本應往左下方移動。(3)調節光線強弱的是光圈和反光鏡,若光線強用大光圈和凹面鏡,反之用小光圈和平面鏡。(4)顯微鏡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放大倍數越大,觀察的細胞數目越少,物像越大,反之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多,物像越小。(5)觀察到顯微鏡視野中一側的細胞十分清晰而左側的細胞卻很模糊,經檢查顯微鏡儀器正常且操作步驟正確,則導致這種情況的最可能原因是切片厚薄不均勻。2-1-c-n-j-y
【答案】(1)逆時針方向 (2)右下 (3)將平面反光鏡改為凹面反光鏡或增大光圈
(4)少 (5)切片厚薄不均勻
1.(2016?紹興)關于光學顯微鏡使用時出現的現象與相應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重新制作裝片
B.對光時發現視野較暗——將凹面鏡換成平面鏡
C.要觀察的細胞在視野左下方的邊緣——將裝片往右上方移動
D.低倍鏡下觀察到細胞有重疊——換用高倍鏡觀察
【解析】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說明蓋蓋玻片操作不規范,產生大量氣泡,影響觀察,應重新制作裝片,A正確;對光時發現視野較暗,應選擇凹面鏡,因為凹面鏡對光線具有匯聚作用,B錯誤;顯微鏡下物體和像的移動方向相反,要觀察的細胞在視野左下方的邊緣,應向左下方移動玻片標本,像才能向右上方移動到達視野中央,C錯誤;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細胞有重疊,說明材料未被展開,應尋找材料展平部分觀察或重制裝片,D錯誤。
【答案】A
2.(2016?湖州)下圖中呈現的葫蘆蘚、蕨、銀杏和睡蓮是我們常見的植物。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2·1·c·n·j·y
A.葫蘆蘚沒有真正的根,所以長在潮濕的環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長在孢子囊中
C.銀杏用種子繁殖,所結的種子沒有果皮包被
D.睡蓮的葉片躺在水面上,氣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解析】苔蘚植物的生殖離不開水,適于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沒有真正的根,A正確;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長在孢子囊中,屬于孢子植物,B正確;銀杏用種子繁殖,所結的種子沒有果皮包被,屬于裸子植物,C正確;浮水植物睡蓮的氣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這是因為一方面浮水植物下表皮接觸水面,不利于透氣,D錯誤。
【答案】D
3.(2017?衢州)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圖在換用高倍鏡后,調節②來觀察物像
B.乙圖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②
C.丙圖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
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大細胞
【解析】低倍鏡換高倍鏡后,只需轉動甲圖中①細準焦螺旋,物像就更加清晰了,A錯誤;乙圖中,②表示的物鏡鏡頭長,放大倍數大,看到的細胞數量少,B錯誤;丙圖物像在右下方,在觀察物像時,物像移動的方向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視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動正中央的話,玻片標本應往右下方移動,C正確;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氣泡,由于蓋蓋玻片時操作不規范造成的,D錯誤。
【答案】C
4.(2016?紹興)如圖分類檢索表中,鴿子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由分類檢索表可知:甲有種子,因此屬于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乙無種子,因此屬于孢子植物(包括藻類、苔蘚和蕨類);丙體溫恒定,因此是鳥類和哺乳類;丁的體溫不恒定,因此是變溫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因此,鴿子是鳥類,其類別應該位于丙。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答案】C
5.(2017?臺州)香港首次在汀角紅樹林發現棲蟹,取名“汀角攀樹蟹”(如圖),為全球新品種。對于汀角攀樹蟹的認識錯誤的是(? )
A.在生物分類中,它屬于無脊椎動物??????????????????????
B.在生態系統成分中,它屬于消費者
C.該紅樹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樹蟹構成一個群落????????
D.汀角攀樹蟹的棲樹習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解析】在生物分類中,它屬于無脊椎動物,蟹屬節肢類屬于無脊椎動物,A錯誤;在生態系統成分中,它屬于消費者,動物屬消費者,B錯誤;該紅樹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樹蟹構成一個群落,只能稱一個種群,群落應有多種有關系的生物,C正確;汀角攀樹蟹的棲樹習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適應自然才能生活下來,D錯誤。
【答案】C
6.(2017?嘉興)為適應本地冬季低溫.干燥的環境條件,許多植物在冬季來臨時會以“落葉”方式來減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綠植物的葉片在形態.結構上具有較好的保水性,如葉片較小。較厚,表面有蠟質或角質層等。以下是我市常見的四種植物,其中屬于常綠植物的是(?? )

A.楓樹?????????? B.銀杏 C.香樟????????????? D.梧桐 【解析】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楓葉落葉為紅色,故A不符合;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銀杏葉為黃色,故B不符合;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樟樹為常見的常綠植物,故C符合;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梧桐葉秋天會變黃色,故D不符合;故選C 。
【答案】C
7.(2017?寧波)“制作人體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制片時,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 C.調節時,用左眼觀察目鏡內,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 D.觀察時,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使位于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解析】滴水時,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A錯誤;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B正確;調節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物鏡,防止壓碎玻片標本,C錯誤;觀察時,物體和像的移動方向相反,向右下方移動載玻片才能使位于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D錯誤.故選B。
【答案】B
8.(2017?金華)“義烏小鯢”目前僅見于浙江省少數地區,屬于中國稀有兩棲動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頻危物種紅色名錄。下列關于“義烏小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屬于無脊椎動物???
B.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
C.受精卵通過分裂可以形成多種組織?????????????
D.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
【解析】鯢屬于兩棲類動物,屬于脊椎動物,故A錯誤;鯢把精子.卵細胞產在水中,精子和卵細胞在水里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鯢的受精方式屬于體外受精,故B錯誤;受精卵通過分裂可以產生更多細胞,通過分化形成多種組織,故C錯誤;鯢屬于兩棲類動物,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生長時期,故D正確。 【答案】D
9.(2017?衢州)如圖為近日在浙江麗水確認的一新物種,它的叫聲聽起來像鳥鳴,大約仔豬大小,有肺,受精和幼體發育都在水中進行。它屬于(?? )
A.鳥類???
B.爬行類
C.兩棲類
D.魚類
【解析】鳥類,幼體生活不在水中,A錯誤;爬行類,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的開始幼體完全離開水,B錯誤;兩棲類,受精和幼體發育都在水中進行成體有肺,C正確;魚類,終身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沒有肺,D錯誤。
【答案】C
10.(2017?麗水)根據你所學的顯微鏡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對光時,轉動物鏡轉換器,使________正對通光孔;
(2)調距時,先使鏡筒下降,再向后轉動粗準焦螺旋,鏡筒上升到最高點,還是沒有找到物像,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 ;
A.前后轉動細準焦螺旋,繼續尋找物像
B.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繼續尋找物像
C.眼睛注視物鏡,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物鏡靠近載玻片
(3)觀察血涂片時,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
【解析】(1)對光時要轉動轉換器,(轉換器上安裝有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先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因為低倍物鏡通過的光線多,放大倍數小,用低倍鏡觀察時視野范圍較大,容易對光;(2)鏡筒上升到最高點,還是沒有找到物像,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應該在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或損傷鏡頭;(3)血涂片中含有血細胞,觀察的圖像為球狀,故觀察的的物象為A。
【答案】(1)低倍物鏡 (2)C (3)A
11.(2017?金華)觀察是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顯微鏡是重要的觀察工具。請回答:
(1)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時,經常發現視野中會有“污物”出現。該同學為了能正確快速判斷視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畫出了如圖1所示的思維導圖。請你在圖1方框中填入合適的文字,將該思維導圖補充完整。21·cn·jy·com
(2)該同學在用某光學顯微鏡觀察豬血涂片時,發現該光學顯微鏡的鏡盒里只有如圖2所示的4個鏡頭,為了能夠在視野中看到較多的細胞,宜選用圖2中的鏡頭A和鏡頭 進行觀察。www-2-1-cnjy-com
【解析】(1)判斷顯微鏡視野中污點的位置:先轉動目鏡,如果污點動,說明在目鏡上,如果污點不動,說明不在目鏡上;然后移動裝片,污點動說明在裝片上,如果不動,說明污點在物鏡上。 (2)顯微鏡的物鏡為螺絲式,目鏡是嵌入式,所以AB為目鏡,CD為物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細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數目越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數目細胞數目就越多。若要在視野內看到較多的細胞,宜選用的鏡頭組合是AD。
【答案】(1)①在裝片上 ②在目鏡上(2)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繁峙县| 平罗县| 收藏| 平塘县| 平泉县| 菏泽市| 龙胜| 新绛县| 寿光市| 南宁市| 江山市| 集贤县| 萨嘎县| 沙坪坝区| 乳山市| 浦城县| 读书| 六盘水市| 横峰县| 道孚县| 深州市| 新野县| 旬阳县| 卓资县| 方山县| 太谷县| 廊坊市| 门头沟区| 文化| 镇坪县| 拉萨市| 金堂县| 威远县| 沂源县| 元谋县| 杭锦后旗| 兴安县| 云龙县| 温宿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