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鎖分】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加分寶系列八年級下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鎖分】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加分寶系列八年級下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考鎖分】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加分寶系列
八年級下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1.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權。
2.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3.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自覺地尊重他人的隱私。
1.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隱私權是新課標對本講學習目標的要求。
2.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來看,考點集中在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等。
3.命題形式多樣,多以選擇題和情境探究為主。
4.預測2018年中考命題中,對本講考查會突出以下特征:(1)結合社會熱點和重大案件考查公民的生命健康權、隱私權。(2)結合案例具體考查如何維護人格尊嚴權等方面的內容。(3)題型一般以選擇題或情境探究題為主,分值在4分左右。
■一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                             
1.公民人身權利的含義、地位、內容。
含義
人身權利又稱人身非財產權,是指與人身直接相關而沒有經濟 內容的權益。
地位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內容
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監護權等。
2.生命健康權的含義、重要性(地位)、侵權表現。
含義
生命健康權是公民的生命權和健康權的統稱。生命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生命安全不受非法剝奪、危害的權利。健康權是指公民保護自己身體各器官、機能安全的權利。
重要性(地位)
在公民的人身權利中生命健康權居于首要地位,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
侵權表現
非法利奪他人生命故意或過失道成他人受傷生病。如濫用食品添加劑、酒駕、毒跑道、校園暴力、家庭暴力等。
3.列舉生活中維護生命健康權的具體表現。 (1)維護自己生命健康權:積極鍛煉身體,強身健體;生病及時就醫等。 (2)維護他人生命健康權:禁止虐待兒童:禁止招用童工,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他人生命遇到危險時積極救助等。
其他方面的相關舉措:?國家出臺校車安全條例,修訂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學校定期舉行緊急疏散演練,設立校園警務室等。 4.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受法律特殊保護的原因及相關法律。
原因: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生命健康容易受到侵害。 (2)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 5.請你為保護來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提出合理化建議。
國家
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保護;相關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違法犯罪行為。
社會
努力營造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學校
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嚴格規范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項安全措施;加強校園出人人員管理登記;排查校園內及學校周邊的安全隱患。
未成年人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掌握安全常識和自救自護知識;自覺抵制不良誘感,杜絕不良行為;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權。
6.人身自由權的含義、侵權表現和重要性。 (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 (2)侵權表現: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公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有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 7.公民應如何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1)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 (2)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 (3)在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4)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于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 8.如何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1)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2)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過失造成他人受傷、生病,因為這是侵害健康權的行為。 (3)我們要關愛生靈,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遠離暴力,做一個既遵守法律又樂于助人的人。
9.(體現類)哪些方面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 (1)制訂了專門法律,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行為的處罰力度。 (3)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從輕處罰等。 10.(感悟類)請從生命與法律角度談談你對打擊醉酒駕駛的認識。 (1)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珍愛生命不僅要關注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且要善待他人生命。 (2)生命健康權是公民享有其他權利的基礎。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3)醉酒駕車者可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權,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嚴厲打擊醉酒駕駛,體現了法律對公民生命健康權的尊重和保護,體現了法律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 11.(做法類)如果你的家人飲酒后準備開車,你會怎么做? 及時勸阻;可以將車鑰匙藏起來或請他人幫助制止;還可以撥打“110”報警電話。 12.(列舉類)列舉國家重視維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事例。 (1)國務院出臺《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國家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高度重視。 (3)國家嚴打暴恐分子。 (4)堅決治理餐桌上的污染。 (5)國家對“中國式過馬路”等交通違法實施處罰。 ■二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                             
l.人格尊嚴權的含義、表現、法律規定。
含義
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
表現
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和他尊。集中表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法律規定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如何尊重他人人格尊嚴?
不取笑他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和動作;(2)不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3)不歧視省體和智力上又缺陷的人。
3.人格尊嚴權的辨識。
內容
辨識關鍵詞
含義
法律規定
侵權表現
肖像權
照片
指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的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毀? 損公民肖像、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行為
名譽權
名譽、人格、尊嚴、誹謗
指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公民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
侮辱、誹謗他人、詆毀他人名譽、新聞報道失實、誣告等
榮譽權
光榮稱號、榮譽證書
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的光榮稱號或其他榮譽的權利
公民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
非法剝奪公民榮譽稱號、證書,對獲得榮譽稱號的人進行挖苦、諷刺、打擊等
姓名權
姓名
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和假冒
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姓名,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實施不正當 行為等
隱私權
私拆信件、窺視他人私生活
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 活安 寧 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公民享有穩私權,有權對個人信息和個人通信內容保密,有權自主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于社會的活動
侵犯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穩 私(如偷看、私拆他人信件,非法利用他人個人信息等)
■三 隱私受保護 ?                            
1.隱私、隱私權的含義、內容、侵權表現。
隱私
隱私權
含義
是指公民不愿意為人所知、侵擾的秘密,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內容
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私人通訊:如短信、郵件、信件等。
①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②公民的住宅屬于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人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人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③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及個人通信內容保密;④公民有權自主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于社會的活動。
侵權
表現
主要是侵犯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如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不法分子通過網絡倒賣個人信息等。
2.為什么要保護隱私??(保護隱私的必要性)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 (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 (3)是堅持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4)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或:有利于維護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有利于維護個人生活的自由與安寧;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3.對于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你有什么看法? (1)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2)侵犯隱私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3)當我們的隱私權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權。 4.如何尊重他人隱私? (1)要樹立隱私意識。 (2)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5.如何維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 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3)要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的知識,以避免個人隱私在網絡中被瀏覽和擴散。
6.(做法類)如何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1)不取笑別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和動作。 (2)不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 (3)不歧視身體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4)愛護和發自內心地尊重比自己弱小、比自己能力低、條件差的人。 (5)尊重他人的隱私。 7.(做法類)我們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1)當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要學會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2)我們可以視受傷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嚴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樣,我們也要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8.(列舉類)列舉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現象。 (1)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人們對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對待成年人那么禮貌和尊重。 (2)有些家長和成年人在公共場合隨意議論孩子的過錯和辱罵孩子。 (3)一些學校的老師歧視、辱罵甚至體罰學生。 9.(舉措類)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個人信息(隱私),請你提建議。 (1)國家: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害個人隱私的行為。 (2)公民個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要樹立隱私意識,尊重他人隱私。當自己的隱私權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權。發現有侵犯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要向有關部門舉報。 10.(做法類)請你為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支兩個妙招。 (1)不向陌生人隨意提供個人真實信息,在QQ上聊天、發微博時不要透漏個人真實信息。 (2)密碼的設置安全性要高。 (3)個人身份證、信用卡等不要輕易交給他人使用。 (4)到銀行柜員機(ATM)取錢時,要防止他人偷窺密碼;等等。 11.(做法類)趁你接電話的時候,媽媽看你和同學的QQ聊天記錄。這時你該怎么辦??理由是什么? (1)正確做法:理解媽媽的行為是對自己的關心,心平氣和地告訴媽媽,聊天記錄屬于我的個人隱私,你這樣做是不對的。要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交流,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2)理由:媽媽侵犯了我的隱私權(或人格尊嚴權)。(或公民的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 12.(看法類)如何看待披露未成年人個人隱私的現象? (1)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同樣受法律特殊保護。 (2)尊重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權,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3)有些家長或老師未經未成年人同意就拆看其信件、日記、手機短信或QQ?聊天記錄,雖然他們主要是出于善意,擔心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某些不能妥善處理的事或不能解決的煩惱,但這些都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行為,我們應加以反對和制止。 13.(看法類)家長是否可以拆閱子女的信件和翻閱子女的日記? (1)拆閱他人信件和翻閱他人日記是侵犯隱私權的行為。 (2)未成年人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隱私權受到侵犯,其人格尊嚴權也會受到侵犯,將影響他們精神上的健康成長。 (3)有些家長出于善意,或擔心未成年人結交壞人,或擔心未成年人思想單純做了傻事,或擔心未成年人有什么煩惱不能解決等,拆閱子女信件和日記,這屬于違法行為。 (4)保護隱私,尊重隱私權,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但保護隱私權不等于自我封閉。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我們也應該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歡樂與苦惱,困惑的時候,應及時與老師、家長或親密的朋友溝通,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經驗和支持。
1.任何組織、機構和個人都有權利對違反法律的公民執行拘禁。() 2.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依法自衛是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 現。() 3.輕生或自殘等行為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4.傷害他人就是傷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護自己。() 5.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6.良好的名譽主要取決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7.在新聞報道中使用國家領導人的照片不屬于侵權行為。()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使用姓名,但不允許更改自己的姓名。() 8.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 9.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發達,個人隱私就越容易保護。()
10.個人的私生活和個人的信息都屬于隱私,受隱私權保護。() 11.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意識和信譽意識。() 12.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13.給同學起綽號侵犯了該同學的姓名權。()
14.公安機關要求犯罪嫌疑人交代問題侵犯了其隱私權。()
15.見義勇為是沒有保護自己生命健康權的表現。()
16.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護他人的隱私。()
17.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權只會受到道德的譴責。()
1.吳某因未婚夫要與其分手而傷心,爬上車站一幢20層高的樓頂上,想以死威脅未婚夫回心轉意,導致車站周圍眾多人圍觀,周邊交通阻塞、車站秩序混亂。后經警察耐心勸導才把她解救下來。但事后吳某受到拘留五天的治安處罰。她認為:“自殺是個人的事情,為什么要拘留我呢?”你認為吳某的言行正嗎??請辨析并說明理由。 答:吳某的言行不正確。維護自身生命健康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自殺會給親人朋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老無所養等社會問題,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相違。她的行為,還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擾亂了社會管理秩序,所以要受處罰。 2.有人對監獄實行人性化管理不理解,認為這些重刑犯人人性泯滅,罪大惡極 沒資格做人。你認為在押重刑犯人還有人格尊嚴嗎? 答:在押犯人作為人,有其人格尊嚴,即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正因為犯人沒有做到自尊,所以失去一些尊嚴,失去自由。但即使他們是犯人,他人也要尊重其作為人的地位和法律規定他可以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 3.要保護自己的隱私,就得“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答:上述說法,如果是講人民內部的事,強調與人交往不把內心的秘密全說出去,有合理的地方。也就是說,保護隱私首先自已不輕易泄露隱私;向別人傾訴、與人分享隱私,要選擇對象。如果對方不能承擔保密的責任、沒有信譽,就不對他說。因為尊重隱私要強化責任和信譽意識。但總體上講,上述說法封閉了自己,不利于交往合作,對我們為人處世不利。與人交往,并非交流的全是隱私,因此只說三分話就不坦蕩、不真誠了,除隱私外,應該以誠相待,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人溝通、交流和合作。 4.在電子信息時代,我們沒有隱私可言。要保護隱私,就必須學會自我封閉。
答:①隨著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的日益發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增加,人們對自身安寧的需要也就更加迫切。②如果一味地自我封閉,會對心理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出現封閉孤立、悲觀厭世、輕生的念頭。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與世隔絕。當自己遇到麻煩、產生困惑、出現煩惱時,應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理解和幫助。③在電子信息時代,我們既要保護隱私,又要積極健康交往,學會正確處理有關自己隱私的事宜。
5.父母享有監護權,子女日記隨便翻。子女享有隱私權,日記不讓父母看。
答:①父母擅自翻兒女的日記是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因為子女并非是父母的附屬物,特別是當子女滿10周歲以后,子女的日記是個人隱私的一部分。②父母應當尊重子女的隱私,樹立隱私意識,尊重子女的權利,破除傳統文化中人格依附的陳舊觀念。③子女應該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學會與父母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消除他們的擔心。④家庭生活中,只有父母與兒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構筑和諧的親子關系。
一.選擇題
1.(2017?淮安)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沖擊社會道德底線,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下列學生做法不恰當的是(??? )
A .參加適當的防衛訓練,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B .遭遇險境,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大聲呼救
C .避免使用挑釁性語言激怒對方,防止暴力發生或升級
D .為了免遭打擊報復,遭受欺凌后忍氣吞聲
2.(2017·黃石)近期,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區,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這表明( )
A .公民維護生命健康權的意識有極大提升
B .我國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將得到徹底保障
C .我國加大對公民生命健康權的保障力度
D .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3.2017·廣西)朱某拾到劉某的進口名牌相機,劉某要求其歸還,但經多次協商后朱某仍拒絕歸還。劉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相機。由此可見( )
A .訴訟是依法維權的唯一途徑
B .朱某的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
C .違法行為只需受到民事制裁
D .我國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2017?武漢)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直觀方法。下列各選項中概念關系與右圖所示“刑罰與主刑”的關系相同的是( ) A .名譽權與姓名權
B .刑事處罰與刑事處分
C .人格尊嚴權與身份權
D .人格權與生命健康權
(2016?呼和浩特)“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維護每一個人的尊嚴,哪怕他(她)有罪有錯,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會的底線.”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必須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應受到保護 ③人格尊嚴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④必須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A .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②④
5.(2015·鎮江)下列行為侵犯了公民名譽權的是 (  )
A .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
B .吳某用張某的名字跟別人簽訂合同
C .繼父強迫小王改姓名
D .將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印在通緝令上
6.(2017·威海)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規定“個人信息禁止非法買賣”、“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它保障了公民的(  )
A .隱私權??? 私有財產權
B .隱私權??? 智力成果權
C .姓名權??? 智力成果權
D .姓名權??? 私有財產權
7.(2016?湖州)下列屬于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行為有(?? ) ①警方發布通緝令,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②小立長的矮胖,有人給他起了個“武大郎”的外號 ③未經小張同意,小軍就將小張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公布在網絡上 ④牛正收養8歲的張揚為養子,將其名字改為牛順,并到派出所作了姓名的變更登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2016?江蘇)漫畫《信息泄露》(如圖)警示我們,保護自己的隱私應( )
A .不蓄意打聽和刺探他人的秘密
B .提高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
C .拒絕電子產品,保持社交距離
D .遠離網絡,不向任何人透露個人信息
非選擇題
9.(2017?通遼)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文化權利,中學生小麗在學習運用這方面知識時遇到一些煩惱,請你來幫助她。
(1)如圖表是小麗做的學習筆記,請你幫她補充①②③處應填的內容。
(2)小麗的同桌沉迷網絡游戲,無心學習,產生了輟學的念頭,小麗想從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角度對其進行勸說,卻記不清具體內容,你知道中學生應履行哪些受教育的義務嗎?
10.(2017?廣東)安全問題多出于疏忽,更出于安全意識的淡薄。小樂班的同學參觀學校組織的主題漫畫展時,“題圖”的漫畫引發了全班同學強烈共鳴。
請你從國家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角度,分析漫畫中“低頭族”言行的危害。



【中考鎖分】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加分寶系列
八年級下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
1.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權;
2.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3.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自覺地尊重他人的隱私。
1.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隱私權是新課標對本講學習目標的要求。
2.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來看,考點集中在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等。
3.命題形式多樣,多以選擇題和情境探究為主。
4.預測2018年中考命題中,對本講考查會突出以下特征:(1)結合社會熱點和重大案件考查公民的生命健康權、隱私權。(2)結合案例具體考查如何維護人格尊嚴權等方面的內容。(3)題型一般以選擇題或情境探究題為主,分值在4分左右。
■一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                             
1.公民人身權利的含義、地位、內容。
含義
人身權利又稱人身非財產權,是指與人身直接相關而沒有經濟 內容的權益。
地位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內容
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監護權等。
2.生命健康權的含義、重要性(地位)、侵權表現。
含義
生命健康權是公民的生命權和健康權的統稱。生命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生命安全不受非法剝奪、危害的權利。健康權是指公民保護自己身體各器官、機能安全的權利。
重要性(地位)
在公民的人身權利中生命健康權居于首要地位,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
侵權表現
非法利奪他人生命故意或過失道成他人受傷生病。如濫用食品添加劑、酒駕、毒跑道、校園暴力、家庭暴力等。
3.列舉生活中維護生命健康權的具體表現。 (1)維護自己生命健康權:積極鍛煉身體,強身健體;生病及時就醫等。 (2)維護他人生命健康權:禁止虐待兒童:禁止招用童工,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他人生命遇到危險時積極救助等。
其他方面的相關舉措:?國家出臺校車安全條例,修訂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學校定期舉行緊急疏散演練,設立校園警務室等。 4.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受法律特殊保護的原因及相關法律。
原因: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生命健康容易受到侵害。 (2)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 5.請你為保護來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提出合理化建議。
國家
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保護;相關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違法犯罪行為。
社會
努力營造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學校
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嚴格規范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項安全措施;加強校園出人人員管理登記;排查校園內及學校周邊的安全隱患。
未成年人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掌握安全常識和自救自護知識;自覺抵制不良誘感,杜絕不良行為;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權。
6.人身自由權的含義、侵權表現和重要性。 (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 (2)侵權表現: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公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有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保障。 7.公民應如何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
(1)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 (2)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 (3)在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4)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于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 8.如何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1)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2)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過失造成他人受傷、生病,因為這是侵害健康權的行為。 (3)我們要關愛生靈,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遠離暴力,做一個既遵守法律又樂于助人的人。
9.(體現類)哪些方面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 (1)制訂了專門法律,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行為的處罰力度。 (3)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從輕處罰等。 10.(感悟類)請從生命與法律角度談談你對打擊醉酒駕駛的認識。 (1)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珍愛生命不僅要關注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且要善待他人生命。 (2)生命健康權是公民享有其他權利的基礎。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 (3)醉酒駕車者可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權,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嚴厲打擊醉酒駕駛,體現了法律對公民生命健康權的尊重和保護,體現了法律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 11.(做法類)如果你的家人飲酒后準備開車,你會怎么做? 及時勸阻;可以將車鑰匙藏起來或請他人幫助制止;還可以撥打“110”報警電話。 12.(列舉類)列舉國家重視維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事例。 (1)國務院出臺《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國家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高度重視。 (3)國家嚴打暴恐分子。 (4)堅決治理餐桌上的污染。 (5)國家對“中國式過馬路”等交通違法實施處罰。 ■二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                             
l.人格尊嚴權的含義、表現、法律規定。
含義
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
表現
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和他尊。集中表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法律規定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如何尊重他人人格尊嚴?
不取笑他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和動作;(2)不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3)不歧視省體和智力上又缺陷的人。
3.人格尊嚴權的辨識。
內容
辨識關鍵詞
含義
法律規定
侵權表現
肖像權
照片
指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的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毀? 損公民肖像、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行為
名譽權
名譽、人格、尊嚴、誹謗
指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公民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
侮辱、誹謗他人、詆毀他人名譽、新聞報道失實、誣告等
榮譽權
光榮稱號、榮譽證書
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的光榮稱號或其他榮譽的權利
公民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
非法剝奪公民榮譽稱號、證書,對獲得榮譽稱號的人進行挖苦、諷刺、打擊等
姓名權
姓名
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和假冒
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姓名,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實施不正當 行為等
隱私權
私拆信件、窺視他人私生活
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 活安 寧 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公民享有穩私權,有權對個人信息和個人通信內容保密,有權自主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于社會的活動
侵犯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穩 私(如偷看、私拆他人信件,非法利用他人個人信息等)
■三 隱私受保護 ?                            
1.隱私、隱私權的含義、內容、侵權表現。
隱私
隱私權
含義
是指公民不愿意為人所知、侵擾的秘密,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內容
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私人通訊:如短信、郵件、信件等。
①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②公民的住宅屬于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人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人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③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及個人通信內容保密;④公民有權自主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于社會的活動。
侵權
表現
主要是侵犯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如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不法分子通過網絡倒賣個人信息等。
2.為什么要保護隱私??(保護隱私的必要性) (1)是人獨立自由的需要。 (2)是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 (3)是堅持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的需要。 (4)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或:有利于維護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有利于維護個人生活的自由與安寧;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有利于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3.對于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你有什么看法? (1)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2)侵犯隱私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3)當我們的隱私權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權。 4.如何尊重他人隱私? (1)要樹立隱私意識。 (2)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 5.如何維護隱私權??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 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3)要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的知識,以避免個人隱私在網絡中被瀏覽和擴散。
6.(做法類)如何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1)不取笑別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和動作。 (2)不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 (3)不歧視身體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4)愛護和發自內心地尊重比自己弱小、比自己能力低、條件差的人。 (5)尊重他人的隱私。 7.(做法類)我們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1)當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要學會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2)我們可以視受傷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嚴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樣,我們也要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8.(列舉類)列舉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現象。 (1)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人們對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對待成年人那么禮貌和尊重。 (2)有些家長和成年人在公共場合隨意議論孩子的過錯和辱罵孩子。 (3)一些學校的老師歧視、辱罵甚至體罰學生。 9.(舉措類)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個人信息(隱私),請你提建議。 (1)國家: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害個人隱私的行為。 (2)公民個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要樹立隱私意識,尊重他人隱私。當自己的隱私權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權。發現有侵犯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要向有關部門舉報。 10.(做法類)請你為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支兩個妙招。 (1)不向陌生人隨意提供個人真實信息,在QQ上聊天、發微博時不要透漏個人真實信息。 (2)密碼的設置安全性要高。 (3)個人身份證、信用卡等不要輕易交給他人使用。 (4)到銀行柜員機(ATM)取錢時,要防止他人偷窺密碼;等等。 11.(做法類)趁你接電話的時候,媽媽看你和同學的QQ聊天記錄。這時你該怎么辦??理由是什么? (1)正確做法:理解媽媽的行為是對自己的關心,心平氣和地告訴媽媽,聊天記錄屬于我的個人隱私,你這樣做是不對的。要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交流,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2)理由:媽媽侵犯了我的隱私權(或人格尊嚴權)。(或公民的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 12.(看法類)如何看待披露未成年人個人隱私的現象? (1)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同樣受法律特殊保護。 (2)尊重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權,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3)有些家長或老師未經未成年人同意就拆看其信件、日記、手機短信或QQ?聊天記錄,雖然他們主要是出于善意,擔心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某些不能妥善處理的事或不能解決的煩惱,但這些都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行為,我們應加以反對和制止。 13.(看法類)家長是否可以拆閱子女的信件和翻閱子女的日記? (1)拆閱他人信件和翻閱他人日記是侵犯隱私權的行為。 (2)未成年人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隱私權受到侵犯,其人格尊嚴權也會受到侵犯,將影響他們精神上的健康成長。 (3)有些家長出于善意,或擔心未成年人結交壞人,或擔心未成年人思想單純做了傻事,或擔心未成年人有什么煩惱不能解決等,拆閱子女信件和日記,這屬于違法行為。 (4)保護隱私,尊重隱私權,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但保護隱私權不等于自我封閉。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我們也應該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歡樂與苦惱,困惑的時候,應及時與老師、家長或親密的朋友溝通,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經驗和支持。
1.任何組織、機構和個人都有權利對違反法律的公民執行拘禁。(×) 2.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依法自衛是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 現。(√) 3.輕生或自殘等行為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4.傷害他人就是傷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護自己。(√) 5.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6.良好的名譽主要取決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7.在新聞報道中使用國家領導人的照片不屬于侵權行為。(√)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使用姓名,但不允許更改自己的姓名。(×) 8.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 9.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發達,個人隱私就越容易保護。(×)
10.個人的私生活和個人的信息都屬于隱私,受隱私權保護。(×) 11.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意識和信譽意識。(√) 12.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13.給同學起綽號侵犯了該同學的姓名權。(×)
14.公安機關要求犯罪嫌疑人交代問題侵犯了其隱私權。(×)
15.見義勇為是沒有保護自己生命健康權的表現。(×)
16.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護他人的隱私。(×)
17.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權只會受到道德的譴責。(×)
1.吳某因未婚夫要與其分手而傷心,爬上車站一幢20層高的樓頂上,想以死威脅未婚夫回心轉意,導致車站周圍眾多人圍觀,周邊交通阻塞、車站秩序混亂。后經警察耐心勸導才把她解救下來。但事后吳某受到拘留五天的治安處罰。她認為:“自殺是個人的事情,為什么要拘留我呢?”你認為吳某的言行正嗎??請辨析并說明理由。 答:吳某的言行不正確。維護自身生命健康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自殺會給親人朋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老無所養等社會問題,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相違。她的行為,還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擾亂了社會管理秩序,所以要受處罰。 2.有人對監獄實行人性化管理不理解,認為這些重刑犯人人性泯滅,罪大惡極 沒資格做人。你認為在押重刑犯人還有人格尊嚴嗎? 答:在押犯人作為人,有其人格尊嚴,即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一權利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正因為犯人沒有做到自尊,所以失去一些尊嚴,失去自由。但即使他們是犯人,他人也要尊重其作為人的地位和法律規定他可以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 3.要保護自己的隱私,就得“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答:上述說法,如果是講人民內部的事,強調與人交往不把內心的秘密全說出去,有合理的地方。也就是說,保護隱私首先自已不輕易泄露隱私;向別人傾訴、與人分享隱私,要選擇對象。如果對方不能承擔保密的責任、沒有信譽,就不對他說。因為尊重隱私要強化責任和信譽意識。但總體上講,上述說法封閉了自己,不利于交往合作,對我們為人處世不利。與人交往,并非交流的全是隱私,因此只說三分話就不坦蕩、不真誠了,除隱私外,應該以誠相待,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人溝通、交流和合作。 4.在電子信息時代,我們沒有隱私可言。要保護隱私,就必須學會自我封閉。
答:①隨著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的日益發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增加,人們對自身安寧的需要也就更加迫切。②如果一味地自我封閉,會對心理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出現封閉孤立、悲觀厭世、輕生的念頭。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與世隔絕。當自己遇到麻煩、產生困惑、出現煩惱時,應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理解和幫助。③在電子信息時代,我們既要保護隱私,又要積極健康交往,學會正確處理有關自己隱私的事宜。
5.父母享有監護權,子女日記隨便翻。子女享有隱私權,日記不讓父母看。
答:①父母擅自翻兒女的日記是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因為子女并非是父母的附屬物,特別是當子女滿10周歲以后,子女的日記是個人隱私的一部分。②父母應當尊重子女的隱私,樹立隱私意識,尊重子女的權利,破除傳統文化中人格依附的陳舊觀念。③子女應該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學會與父母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消除他們的擔心。④家庭生活中,只有父母與兒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構筑和諧的親子關系。
一.選擇題
1.(2017?淮安)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沖擊社會道德底線,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下列學生做法不恰當的是(??? )
A .參加適當的防衛訓練,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B .遭遇險境,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大聲呼救
C .避免使用挑釁性語言激怒對方,防止暴力發生或升級
D .為了免遭打擊報復,遭受欺凌后忍氣吞聲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自我保護和生命健康權知識的掌握。考查面對校園欺凌事件我們學生應怎么做,可以分為侵害前、中、后正確的做法有哪些,從四個選項中可以看出選項ABC的做法都是正確的,只有D的做法不正確,沒有能夠做到依法維權。而此題的設問是要選出做法不恰當的。因此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答案】D
2.(2017·黃石)近期,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區,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這表明( )
A .公民維護生命健康權的意識有極大提升
B .我國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將得到徹底保障
C .我國加大對公民生命健康權的保障力度
D .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生命健康權。解答該題要深入分析題干表達的主旨,再對選項進行分析和比較,從而得到正確答案。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區,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這表明了我國對人民的生命健康問題極為重視,表明了我國加大對公民生命健康的保障力度。選項C是對的。選項A不符合題意,不能從題文中看出來。選項B說的太絕對了。選項D不能從題文中看出來。故選C。
【答案】C
3.2017·廣西)朱某拾到劉某的進口名牌相機,劉某要求其歸還,但經多次協商后朱某仍拒絕歸還。劉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相機。由此可見( )
A .訴訟是依法維權的唯一途徑
B .朱某的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
C .違法行為只需受到民事制裁
D .我國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當合法權益受至損害時,法律是最強有力的救助手段。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法律可以通過調解、和解、訴訟及仲裁等多種方式實現對受害方的救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合法權益。題干中朱某拾到他人相機,屬于不當得利,不是合法權益,劉某是相機的主人,擁有所有權。題干中法院的判決,體現了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A說法錯誤,還可以通過非訴訟方式;B說法錯誤,損害了他人利益,有危害性; C說法錯誤,過于絕對。故選D。
【答案】D
(2017?武漢)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直觀方法。下列各選項中概念關系與右圖所示“刑罰與主刑”的關系相同的是( ) A .名譽權與姓名權
B .刑事處罰與刑事處分
C .人格尊嚴權與身份權
D .人格權與生命健康權
【解析】本題考查對人格尊嚴權和刑罰等知識的理解。刑罰有主刑和附加刑,刑罰的主刑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A錯誤,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苦權、榮菩權、姓名權,名譽權與姓名權屬于并列關系;B錯誤,刑罰又叫刑事處分;C錯誤,人格尊嚴權與身份權,不是包含于被包含的關系;D正確,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姓名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自由
權等,人格權包含生命健康權。故選D。
【答案】D
(2016?呼和浩特)“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維護每一個人的尊嚴,哪怕他(她)有罪有錯,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會的底線.”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必須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應受到保護 ③人格尊嚴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④必須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A .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維護每一個人的尊嚴,哪怕他(她)有罪有錯.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會的底線”的觀點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題肢④正確;這也能夠說任何人的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的保護,故題肢②正確;題肢①與題意無關,③選項人格尊嚴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權利,排除,故選D。
【故選】D
5.(2015·鎮江)下列行為侵犯了公民名譽權的是 (  )
A .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
B .吳某用張某的名字跟別人簽訂合同
C .繼父強迫小王改姓名
D .將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印在通緝令上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人格尊嚴權內容的區分。A項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名營權;B.C兩項中的行為侵犯了他人姓名權;D項行為不屬于侵權行為。因此A符合題意。
【答案】A
6.(2017·威海)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規定“個人信息禁止非法買賣”、“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它保障了公民的(  )
A .隱私權??? 私有財產權
B .隱私權??? 智力成果權
C .姓名權??? 智力成果權
D .姓名權??? 私有財產權
【解析】公民個人信息屬于公民隱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規定“個人信息禁止非法買賣”體現法律保護公民隱私權,“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表明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A符合題意; 題文材料未體現法律對公民智力成果權、姓名權的保護,BCD排除。故選A。
【答案】A
7.(2016?湖州)下列屬于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行為有(?? ) ①警方發布通緝令,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②小立長的矮胖,有人給他起了個“武大郎”的外號 ③未經小張同意,小軍就將小張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公布在網絡上 ④牛正收養8歲的張揚為養子,將其名字改為牛順,并到派出所作了姓名的變更登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分析選項,小立長的矮胖,有人給他起了個“武大郎”的外號,侵犯了小立的人格尊嚴;經小張同意,小軍就將小張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公布在網絡上;侵犯了小張的隱私權; 故②③屬于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行為;①④ 不屬于侵犯公民合法權利的行為。故選C。
【答案】C
8.(2016?江蘇)漫畫《信息泄露》(如圖)警示我們,保護自己的隱私應( )
A .不蓄意打聽和刺探他人的秘密
B .提高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
C .拒絕電子產品,保持社交距離
D .遠離網絡,不向任何人透露個人信息
【解析】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為網絡交往時學會自我保護,尊重和維護隱私權。網上購物、聊天、發郵件、打印復印材料等行為不經意間會“出賣”姓名、身份證號、電話、住址等個人信息,這些個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可能就會被詐騙分子利用,甚至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漫畫《信息泄露》警示我們提高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所以B正確;A不是保護個人隱私的做法,CD說法絕對,應排除,故選B。
【答案】B
非選擇題
9.(2017?通遼)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文化權利,中學生小麗在學習運用這方面知識時遇到一些煩惱,請你來幫助她。
(1)如圖表是小麗做的學習筆記,請你幫她補充①②③處應填的內容。
(2)小麗的同桌沉迷網絡游戲,無心學習,產生了輟學的念頭,小麗想從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角度對其進行勸說,卻記不清具體內容,你知道中學生應履行哪些受教育的義務嗎?
【解析】(1)本題考查人身權利知識。根據教材知識,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和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榮譽權。據此作答即可。
(2 )本題考查受教育的義務。根據教材知識,中學生受教育的義務主要有三項,答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遵守法律和紀律,努力完成學習任務等方面即可。
【答案】(1)①生命健康權;②名譽權;③隱私權
(2)①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②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③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10.(2017?廣東)安全問題多出于疏忽,更出于安全意識的淡薄。小樂班的同學參觀學校組織的主題漫畫展時,“題圖”的漫畫引發了全班同學強烈共鳴。
請你從國家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角度,分析漫畫中“低頭族”言行的危害。
【解析】本題考查了漫畫中“低頭族”言行的危害。國家安全是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
國家處于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也就是國家沒有外部的威肋和侵害也沒有內部的混亂和疾患的客觀狀態。漫畫中“低頭族”言行不利于維護國家安全,是侵犯國家安全的表現; 出售各類信息,屬于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是違法行為; 漫畫中“低頭族”騎車和開車時玩手機,會帶來交通事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以此解答即可。
【答案】不利于維護國家安全,是侵犯國家安全的表現; 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是違法行為; 會帶來交通事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大同市| 常熟市| 大庆市| 阿图什市| 林口县| 荥阳市| 洪泽县| 长岛县| 诸城市| 密云县| 永顺县| 武邑县| 屏东县| 剑河县| 穆棱市| 江川县| 德格县| 睢宁县| 来安县| 日土县| 达孜县| 潞城市| 将乐县| 定远县| 宝应县| 怀仁县| 报价| 丰台区| 镇原县| 龙州县| 永定县| 榆社县| 仁寿县| 奉贤区| 桑植县| 五家渠市| 虎林市| 阿城市| 望谟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