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國家財政(一)財政收入與支出1、財政就是國家的收入與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國家年度基本收支計劃是國家預算;上一年度的國家預算執行結果的會計報告是國家決算。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是財政的兩個方面。2、財政收入①形式:稅收收入——主要來源、利潤收入、債務收入和其他收入。②主要影響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基礎性的影響因素)——發展經濟(根本途徑)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3、財政支出①含義: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②分類(用途):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4、財政收支關系①收入>支出,財政盈余②收入<支出,財政赤字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狀態,但幾乎不存在④財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節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當年的情況)(二)財政巨大作用(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①財政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②民生問題:縮小收入差距、免費義務教育、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抗震救災、幫護困難群眾和下崗失業職工等。(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①如果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會導致投入某些行業、地區的資源嚴重不足,影響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與發展。②國家通過財政支持這些行業、地區的建設,有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③例如: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投資風險大,離不開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①經濟平穩運行要求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現大起大落。②在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③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注意:財政政策的運用①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稅率和增加財政支出,經濟增長緩慢、有效需求不足時,政府可以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②緊縮性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稅和減少財政支出,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時,政府可以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典型例題(安徽省蒙城縣第一中學、淮南第一中學等2018屆高三上學期“五校”聯考政治試題)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4129億元,同比增長9.7%,這一增速在近年來是比較快的。促使財政收入較快增長的因素可能是①不斷深化改革助推經濟的健康發展 ②分配政策作出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的調整③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帶動稅收收入增長 ④國家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對應訓練(河北省承德一中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試題)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財政工作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為努力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應采取的合理的財政措施的有①加大公共財政支出→生產規模擴大→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②下調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企業稅負減輕→生產擴大→經濟發展③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國債發行規模→投資增加→刺激經濟增長④降低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積極的財政政策→消費擴大→經濟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二、征稅和納稅(一)稅收及其種類1、稅收的含義:從本質上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稅收的基本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①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國家必須憑借政治權力,依照法律強制性地無償征稅。②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如果國家可以隨意征稅,沒有標準,就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將危及國家利益。★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統一于稅法,集中體現了稅收的權威性。3、稅收的種類①種類:流轉稅——增值稅、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行為稅4、目前在我國,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是影響很大的兩個稅種個人所得稅特點: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財政收入,又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二)依法納稅1、依法納稅的必要性①稅收是國家實現職能的物質基礎,有國必有稅②在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③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項服務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自覺依法納稅。2、違反稅法的行為:偷稅(即逃稅)、欠稅、抗稅、騙稅3、增強“依法納稅”的意識①必須承擔義務--自覺依法誠信納稅②要增強對國家工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積極態度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即納稅人的權利)典型例題(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2018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必修一綜合測試)當前,簡并稅率、拓寬稅基已成為國際增值稅制度發展的趨勢和主流。2017年7月1日起,我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原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適用13%稅率的全部降至11%,涉及農產品、天然氣、食用鹽、圖書等23類產品。這有利于①減少重復征稅,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 ②優化稅種結構,拓寬財政收入的來源③加大稅收支持力度,促進農業發展和民生改善 ④建立現代財稅制度,更好地發揮增值稅的作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對應訓練(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學2018屆高三11月期中模擬測試政治試題)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各地稅務、公安機關查處各類發票違法犯罪案件近3萬起,查處非法發票1760萬份,抓獲犯罪嫌疑人2126人,查處違法企業2.9萬戶,查補收入46.4億元。查處各類發票違法犯罪案件①是國家在懲治欠稅、抗稅等違法行為 ②體現了稅收具有強制性的特征③夯實了國家履行職能的物質基礎 ④是國家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各類發票違法事件屬于偷稅行為,不屬于欠稅、抗稅行為,①不選;國家查處各類發票違法犯罪案件,這體現了稅收具有強制性的特征,②正確;國家查處各類發票違法犯罪案件,查補收入,這夯實了國家履行職能的物質基礎,③正確;查處各類發票違法犯罪案件不屬于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④不選,故本題答案應為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