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大一統國家的興盛與農耕經濟的繁榮統一多名組國際的鞏固和發展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了解清初收復臺灣、抵抗外族侵略以及平定準噶爾部貴族及大小和卓叛亂等史實。列舉清初為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所采取的措施。認清清初民族政策剛柔并濟的特點。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回答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綜合問題的能力。學習識讀并繪制“清朝前期疆域圖”,結合課文內容,按照地理方位說出清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文圖結合,靈活處理學習材料。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清初以及之前歷代王朝加強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管轄的史實,感受我們祖先開拓邊疆地區的艱難歷程,從而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團結和統一。教學重點收復臺灣、抵抗外族侵略,平定準噶爾部貴族,設置駐藏大臣和伊犁將軍。教學難點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所涉及的區域廣,空間跨度大,初一學生相應的地理知識準備不足,學生按照地理方位說出清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比較難。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從識讀課前已繪制“清朝前期疆域圖”入手,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加深印象,從而對清朝初期的疆域和民族關系有所了解。具體引導學生指圖說明清朝疆域的四至以及主要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位置。講授新課一、平定準噶爾部貴族1、先請學生分析平定準噶爾部貴族叛亂的必要性,然后指圖講解平定準噶爾部貴族叛亂的簡單過程。播放視頻資料康熙帝國片段。請學生講康熙親征,打敗噶爾丹的故事。之后請學生在自己繪制的地圖上標明歷史事件的名稱和時間。二、駐藏大臣與將軍、參贊在講述這部分內容時,先請同學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說明歷史上西藏地區和中原王朝的關系。應引導學生復習唐朝與吐蕃的關系,元朝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一個行政區域,屬宣政院管轄。這些史實,充分說明藏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西藏地區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結合本課后的材料閱讀講解:西藏宗教主要是佛教。它有許多派,其中的黃教創始人是宗喀巴,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他們是西藏佛教地位最高的兩位領袖。請同學思考這段史料說明了什么?從而使學生能通過史料理解清政府的對藏政策。那么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有哪些具體措施呢?請同學看書后總結。一是清政府確定了達賴、班禪的冊封制度,從此,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二是清政府設置的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從而加強清政府對西藏的統治。講解:冊封指皇帝向臣下封爵時,將宣讀授給爵位的稱號的冊文、印璽一起給被封者。具體事件包括:(1)順治帝賜予五世達賴以“達賴喇嘛”封號和康熙帝賜予五世班禪以“班禪額爾德尼”封號,并賜以冊印。從此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從而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2)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3)“金瓶摯簽”制度的確立,使清政府緊緊握住達賴和班禪繼承人的確定權。之后請學生在自己繪制的地圖上標明歷史事件的名稱和時間。課后思考請學生看書后明確:(1)清前期,清政府對少數民族采取的籠絡政策有哪些方式?(2)清朝為什么要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修建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有人說這是康熙貪圖享樂,你同意這種說法嗎?(3)綜上所述,你認為清初民族政策的特點是什么?小結:利用“清朝疆域圖”,請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按照地理方位說出清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的措施。討論清朝民族政策的特點是什么?(恩威并用,剛柔并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