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8時政專題:時政專題二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開幕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8時政專題:時政專題二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開幕

資源簡介

時政專題二 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開幕
【背景材料】
2017年11月27日,在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由商務部和匈牙利
外交與對外經濟部共同舉辦的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在布達佩斯舉行。經貿論壇
系領導人會晤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深化經貿金融合作,促進互利共贏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并做主旨演講。商務部部長鐘山和匈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
雅爾多共同主持論壇開幕式。鐘山在主持辭中表示,2011年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
壇在布達佩斯舉辦,6年來,論壇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中國與中東歐企業家加深了解、
增進合作的重要平臺,為16+1經貿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與會代表共同探索16+1經
貿合作的新路徑,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注入新動力。本屆論壇參會企業報名踴躍,
來自基礎設施、電子商務、中小企業、金融、農業、環保、物流、通信、旅游等領域1300
余名中外企業家代表出席了論壇。此外,鐘山和匈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雅爾多還共同出
席了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中小企業”分論壇并致辭。
【考點鏈接】
一、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
1.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和趨勢,發展中國家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
著挑戰。對發展中國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應該抓住歐亞經濟論壇這個機遇,積極
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2.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為了拓展中國與歐亞各國的貿易合作,中國要
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檔次及附加值,鼓勵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出口,限制和禁止高
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資源性外資項目,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外資利用水平。
3.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注重技術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在中歐貿易發展中,必須切
實改善支撐科技進步和創新的組織體系、運行 機制、政策環境,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特
別是原始性創新能力,大力發展戰略高技術,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4.通過企業兼并和聯合,加快企業重組和行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結構合理
調整,以提高生存和競爭能力。在中歐貿易發展中,要強化企業兼并重組工作,解決跨地區
跨所有制企業兼并重組和跨國并購中的重大問題,做好重大部署的落實。
5.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在中歐貿易的發展中,要加強產業規劃,完善產業鏈,提
升競爭力。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
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可以提升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
6.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歐盟和中國互為重要貿易伙伴,目前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
而今后中國有望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但是,貿易保護主義背離了經濟全球化十多萬趨
勢,不利于資源合理配置,破壞歐亞乃至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
7.實行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開拓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歐洲不僅在成員國數量上占優
勢,而且其總體發展水平、經濟實力和區域內部一體化程度明顯強于亞洲,有突出的“集團
優勢”。因此,要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8.利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妥善應對國際貿易摩擦。WTO爭端解決機制,是一
種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也是WTO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多邊貿易機制的支柱,在經濟全球
化發展中頗具特色。通過妥善解決貿易摩擦,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以提高競爭能力。
9.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開展歐亞經濟
論壇,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拓展對外開放
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二、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
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
的外交政策,積極履行主權國家不干涉他國內政的義務。在處理中歐關系上,要堅持國家不
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重視任何一方的呼聲和關切,不搞唯我獨尊,強加于人。
2.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
國家沖突的根源。在處理歐亞關系時,我國需要既維護自身利益,又要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
國家利益,尊重各國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3.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
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中國作為國際秩序和國際法治的維護者,提出加大推進互聯互通
及“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張得到與會多方共鳴,也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標。
4.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在處理中歐關系上,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同世界各國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努力實現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堅持在
世界和平環境中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
5.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對于一個貿易大國來說,貿易摩擦多是一個常態,
關鍵是如何合理解決。今后外國與我國在農產品、紡織品、金融服務,高技術等領域的摩擦
還將加劇。要堅持獨立自主的立場,通過談判協商解決貿易爭端。
6.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問基礎的國際新秩序。要堅持國
家不論大小、貧富、強弱,都要遵守法則,反對曲解國際法,反對雙重標準,應遵守地區達
成的規則,以和平方式、政治手段解決分歧爭端,而不是挑起沖突和對抗。
7.國際競爭的實質。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各種新技術、新
產業、新模式層出不窮。中國同歐亞各國各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新產業、新經濟發展的合作,
探討區域合作新領域。有利于增強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
三、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對社會的影響。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
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歐亞大陸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文化的
發展和交流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2.通過擴大商業貿易推動中國與歐洲各國的文化交流。從文化交流傳播的途徑與手段
看,應加強商業貿易往來,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國與歐亞各國的經貿發展,并在經貿
交往中互聯互通,積極促進人員資源文化交流。還要發揮大眾傳媒的強大傳播共享功能。
3.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近年來,隨著中歐各國的經貿發
展,中歐各國思想界和文化界也開始加強對話,深化相互理解。同時,通過多種形式,幫助
更多中歐各國民眾,尤其是年輕人,了解對方的文化,為中歐關系的明天譜寫序曲。
4.既要充分吸收歐亞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提升中華文化在歐亞各國的影響力。我們
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亞歐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亞歐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
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歐洲,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文明使者。
四、從生活與哲學角分析
1.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當前,亞歐之間的貿易和投資規模還不理想
且不均衡。我們應加快建設開放包容的亞歐大市場,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反
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不打貿易戰,共同維護公正和非歧視性的貿易投資秩序。
2.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既要尊重中歐各國發展的規律性,防止本地
區產生新的動蕩之源,維護地區和諧穩定;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應對地區挑戰,開展
對話合作,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促進中歐關系的不斷發展。
3.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歐亞各國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合
作。三年來,中國同各國攜手奮進,雄厚的中國資本、先進的中國裝備、成熟的中國技術沿
著互聯互通的網絡,正盤活沿線國家貿易與投資,推動工業化與再工業化不斷前行。
2
4.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中歐關系的發展不是一條坦途,平穩中有波折,
前進中有矛盾。特別是近年來,亞歐地區也面臨一系列突出挑戰,經濟復蘇和轉型需要克服
諸多難題,英國公投脫歐的后續影響有待觀察。恐怖主義、難民問題成為本地區的棘手問題。
5.世界是永恒發展的,要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近年來,中國同各國攜手奮進,人
們對戰略對接的信心進一步提升。雄厚的中國資本、先進的中國裝備、成熟的中國技術沿著
互聯互通的網絡,正盤活沿線國家貿易與投資,推動工業化與再工業化不斷前行。
6.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堅持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亞歐地區既面臨重大機遇,也
有不少嚴峻挑戰,特別是恐怖主義、難民問題等成為本地區突出的棘手問題。各方應秉持相
互尊重、友好協商等亞歐會議共識,探索推進亞歐全面合作、提升合作水平的新途徑。
7.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要分清主流與支流。中歐雙方盡管
有摩擦和分歧,合作與成就始終是中歐關系的主流。亞歐會議已走過20對多年的歷程,在
以政治對話、經貿合作、社會文化交流為三大支柱的交往協作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
8.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當前,各國都處于發展經濟、擺脫貧窮和改善民生的關鍵階段,
面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緊迫任務。抓住這個關鍵階段和完成面臨的緊迫任務,就抓住了主
要矛盾。因此,歐亞各國在交流合作中,要牢牢把握共同發展這個中心。
9.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歐亞各國地緣政治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
態不同,但各種區域、次區域合作蓬勃發展,區內貿易和投資規模迅速擴大。各國在經濟和
社會發展中,需要交流和借鑒彼此的發展經驗,探索符合各自國情的發展道路。
10.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的立
場上。中國是亞歐經貿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重要推動力量,對歐亞各國關系的原則立場,符
合國際關系發展的規律,有利于維護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跟蹤試題】
1.歐盟和中國互為重要貿易伙伴,目前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而今后中國有望成
為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這反映了當今世界的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
①生產的全球化②資本的全球化③貿易的全球化④技術的全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歐洲不僅在成員國數量上占優勢,而且其總體發展水平、經濟實力和區域內部一體化
程度明顯強于亞洲,有突出的“集團優勢”。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B.重視部分,部分制約整體甚至起決定作用
C.整體功能的形成離不開部分原有的功能
D.從整體著眼,樹立整體意識,尋求最優目標
3.李克強指出,“16+1合作”快速發展關鍵在于踐行了“平等協商、互利互惠、開放包容、
務實創新”的合作理念。這體現的哲理是
A.事物的性質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B.想問題和辦事情都要善于抓好主要矛盾
C.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D.做工作要有發展眼光,防止把事情靜止化
4.李克強同志指出,中方愿與各方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國
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率先在中東歐落地,加快實施一批互聯互通重點項目,推動陸上、海上、
天上、網上四位一體的聯通。共建“一帶一路”有利于
①構建區域經濟優勢,實現主導世界市場的目的 ②促進中國產能和資本的輸出,實現
經濟增長多極化 ③區域內各國經濟均衡發展,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④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
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
3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5.李克強同志指出,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
主題,但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
恐怖主義、難民問題、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需要
各國攜手應對。上述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A.矛盾雙方的轉化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B.事物自身包含著優點和缺點兩個方面
C.任何事物自身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系D.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6.李克強表示,五年來,“16+1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我們
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礎上的,是著眼于促進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共同發展的,
是立足于提升本國和地區廣大民眾福祉的。我們共同規劃的美好愿景,正在實施的多領域合
作必將獲得更大的成功。下列有利于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共同發展的是
①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趨同 ②順應經濟全球化要求,優化資源配置
③增強經濟實力,控制國際稀缺資源 ④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教育網
7.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與中歐“一帶一路”合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創造了
更大的互利共贏空間。這表明
A.世界各國在根本利益上存在一致性 B.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C.合作、競爭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 D.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歷史潮流
8.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時多次指出,要將“16+1合作”打造成“一帶一路”
倡議融入歐洲經濟圈的重要承接地。但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新情況下,發展“16+1合
作必須堅持
①既參與,又防范風險的原則 ②既引進外資,又有所選擇的原則 ③獨立自主、自力更
生的原則 ④“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原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1·c·n·j·y
9.近年來,隨著中歐各國的經貿發展,中歐各國思想界和文化界也開始加強對話,深化
相互理解。同時,通過多種形式,幫助更多中歐各國民眾,尤其是年輕人,了解對方的文化,
為中歐關系的明天譜寫序曲。上述材料說明
①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創造人為事物聯系的物質條件 ②事物之間都存在著滿足人們現實
需要的客觀聯系 ③應善于透過事物的表面聯系,把握事物的本質聯系 ④人們可以改變客觀
條件,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具體聯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10.“16+1合作”是中歐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助推了中歐關系的發展。從
政治生活角度看,處理歐亞關系,我國需要
①既維護自身利益,又要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家利益 ②把維護各國共同利益作為對外
活動的目的 ③堅持不干涉內政,尊重各國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 ④堅持互利共贏的開
放戰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世紀*教育網
11. “16+1合作”是跨區域務實合作的“孵化器”,是中歐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
有利于歐洲一體化進程,也有利于促進中歐關系均衡發展。在處理中歐關系上,中國堅定不
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實現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下列符合這一思想
的有
①同世界各國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 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發展 ③堅持對外開放戰
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④在世界和平環境中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
12.李克強強調,“16+1合作”不是16對雙邊關系的簡單相加,能夠產生16+1遠大于17
的效果。相信在17國共同努力下,“16+1合作”會更上一層樓。“16+1大于17”從哲學上啟
示我們
①整體功能總是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②必須要掌握和運用好系統優化的方法 ③部
分以合理結構形成整體時會具有全新功能 ④部分功能制約著整體的功能,要處理好各部分
的關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www.21-cn-jy.com
1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五年來,“16+1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扎扎實實的
項目與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惠及雙方人民,“平等協商、互利互惠、開放包容、務實創新”
的合作理念深入人心。可見
A.該理念是脫離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 B.做事情應該順應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
C.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又要走曲折路 D.正確意識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與計劃性
14.李克強同志指出,5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們先后推出100億美元專項貸款、
投融資協同框架、中國-中東歐金融公司等多項金融工具,為“16+1合作”深入發展提供融
資保障。隨著歐洲國家對我國投資的增加,我國在利用外資問題上應當
①優化利用外資結構 ②減少外資利用規模,以緩解國內企業的壓力 ③提高外資利用水
平 ④盡量少利用外資,主要依靠自身積累資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www-2-1-cnjy-com
15.當前,“16+1合作”已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基礎更加堅實、方向更加明確、動力更加
強勁。本次會晤以“深化經貿金融合作,促進互利共贏發展”為主題,契合各方關切,具有很
強的針對性。拓展中國與歐亞各國的貿易合作,中國應該注意
①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檔次及附加值 ②鼓勵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出口 ③限制
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資源性外資項目 ④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c-n-j-y
16.2017年11月27日,在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由商務部和匈牙
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共同舉辦的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在布達佩斯舉行。第七屆
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歐亞的成功舉辦啟示我們
①抓住機遇,發展自己 ②積極利用國際規則維護國家利益 ③加強自力更生,不參與全
球化 ④把加強與發達國家的合作放在第一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cnjy.com
17.由于歷史原因,中東歐區域內各國相互貿易并不頻繁,有形與無形的阻礙也較多。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幫助中東歐國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及互聯互通,不僅有助于中
東歐國家向西歐和亞洲出口當地優質商品,而且對中東歐國家彼此之間提升經貿往來有很大
幫助。越是世界經濟形勢嚴峻復雜,越要堅持開放合作,共同抵制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
這啟示我們
A.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B.應對貿易摩擦,要優化出口結構,堅持以質取勝
C.世界貿易組織最重要原則是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
D.要積極利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18.今年以來,世界經濟逐步向好,全球貿易止跌回升,我們應抓住機遇,大力促進貿
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釋放經貿合作潛能。歐亞各國之間,要以戰略和長遠眼光看待彼此
合作,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是因為
A.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 B.各國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他國的利益就是本國的利益 D.共同利益是外交活動的出發點
5
19.目前,中東歐國家對于“16+1合作”的自主性越來越強,這些國家根據自己的特色
拿出與中國合作的構想和方案,這將擴展中國與16國合作領域的廣度。同時,各國的多樣
性也有利于這些國家與中國各地開展合作。上述材料蘊涵的哲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③聯系具有多樣性 ④矛盾具有普
遍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亞歐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亞歐各國優秀文明成
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歐洲,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文明使者。下列
對文化交流認識正確的是
A.文化交流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B.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起決定作用
C.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進 D.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文化的一元化
21.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李克強在第七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上致辭時指出:“在中國經濟高質量
發展階段,創新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加快升級,城鄉、區域協同發展,
必將給包括中東歐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多市場、增長、投資、合作機遇。未來15年,
預計中國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吸收2萬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2
萬億美元,出境旅游將超過20億人次。相信有遠見、有抱負的各國企業,一定會充分利用
“16+1合作”等平臺,搶搭中國發展的快車,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材料二 當前,中東歐對華合作興趣更為強烈,動力更為強勁。中國的發展成就,特別
是過去5年來的發展成就,給希望快速趕上西歐國家生活水平的中東歐國家提供了經驗,他
們特別希望能借鑒中國發展中小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的經驗。中國進口容量日益擴大,對外
投資能力日益增強,基礎建設能力日益強大,對普遍希望擴大出口、吸引直接投資、改善基
礎設施的中東歐國家來說,是決不能錯過的經濟合作伙伴。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
對外開放的基礎國策,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東歐16國均為“一帶一路”倡
議沿線國,中國與中東歐經濟發展有較高契合度,中東歐國家普遍對“一帶一路”建設充滿
期待。
(1)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中國如何在中歐合作中提高競爭力。
(2)結合材料二,運用所學政治知識說明增強中國與中東歐合作的依據。
【參考答案】
1.A 2.D 3.B 4.D 5.C 6.C 7.D 8.B 9.C 10.D 11.B 12.C 13.B 14.C 21·cn·jy·com
15.D 16.A 17.D 18.A 19.C 20.A
21.(1)①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注重技術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在中歐貿易發展
中,必須切實改善支撐科技進步和創新的組織體系、運行 機制、政策環境,大力提高自主
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始性創新能力,大力發展戰略高技術,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②要通過企業兼并和聯合,加快企業重組和行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結構合理調
整,以提高生存和競爭能力。在中歐貿易發展中,要強化企業兼并重組工作,解決跨地區跨
所有制企業兼并重組和跨國并購中的重大問題,做好重大部署的落實。③國家要加強和改善
宏觀調控。在中歐貿易的發展中,要加強產業規劃,完善產業鏈,提升競爭力。特別是高端
裝備制造業,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
興產業,通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可以提升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
(2)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正是由
于國家間存在著共同利益,各國就應該合作發展。增強中國與中東歐合作可以為各方提供開
展對話和政策協調的平臺,有助于在互聯互通上達成政治共識和務實合作。 ②和平與發展
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在促進政治對話、經濟合作、人員交流等方
6
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充分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增強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有利于促進世界
的和平和發展。③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促進世界的和平與
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增強中國與中東歐合作,加大推進互聯互通及“一帶
一路”建設,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標。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南充市| 辽宁省| 迁安市| 财经| 稻城县| 茶陵县| 普安县| 文安县| 大名县| 宽甸| 丽江市| 万载县| 保定市| 全州县| 苍南县| 榆林市| 广德县| 榆中县| 和林格尔县| 岳普湖县| 镇远县| 乳源| 阿拉善右旗| 收藏| 抚远县| 萍乡市| 滕州市| 宜丰县| 怀宁县| 毕节市| 宁明县| 祁阳县| 敦煌市| 合作市| 应城市| 青铜峡市| 普洱| 讷河市| 桦甸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