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學廣角──數與形》教材分析數形結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把數和形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可以使復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使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直觀。數與形相結合的例子在小學數學教材與教學中隨處可見。有些情況下,是圖形中隱含著數的規律,可利用數的規律來解決圖形的問題。本單元的例1以及相關練習就屬于這種情況。例如,第109頁第2題(如下圖),使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第2個圖比第1個圖增加2個小圓,第3個圖比第2個圖增加3個小圓,第4個圖比第3個圖增加4個小圓……這樣依次下去,各個圖形中的小圓個數分別是1,3,6,10,…,即1,1+2,1+2+3,1+2+3+4,…如果是第個圖,小圓的個數是。等學生將來學習了等差數列的有關知識,就知道第個圖形中小圓的個數是。而有些情況下,是利用圖形來直觀地解釋一些(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較抽象的數學原理與事實,讓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對于小學生,其思維的抽象程度還不夠高,經常需要借助直觀模型來幫助理解。例如,利用長方形模型來教學分數乘法的算理,利用線段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積模型來解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等。還有的時候,數與形密不可分,可用“數”來解( http: / / www.21cnjy.com )決“形”的問題,也可用“形”來解決“數”的問題。例如,解析幾何中,函數圖象與方程、方程組互為工具,互為解釋,有機融合。小學中的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圖象也很好地反映了這樣的思想。本單元教材以“”“”為例,引導學生認識利用數和形的結合解決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一、與實驗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同)的主要區別新教材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級》上冊的“雞兔同籠”問題移至四年級下冊,新編“數形結合”的內容。本冊的數學廣角,編排了一個新的內容──數與形。二、教材例題分析例1:連續奇數的等差數列之和等于某平方數。本例讓學生計算從1開始的連續若干奇數之和。在計算時,即使不借助圖形,也可以通過,,…發現規律:從1開始,連續個奇數之和,就是的平方。但把圖形與算式對應起來,更具直觀性,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之美。圖中有的規律顯而易見(每個圖都是一個大的正方形,第個圖形中,大正方形的每行、每列都有個小正方形,因此,小正方形的總數是),有的規律相對比較隱蔽(從左下角到右上角,每個“┓”形的小正方形的個數分別是1,3,5,7,…)。每個圖中都“隱藏”著一個等式,如第個圖中的等式就是。從圖形的角度直觀理解“正方形數”或“平方數”的特點,顯然,使學生通過數與形的對照,利用圖形直觀形象的特點得到關于數的規律。例2:等比數列之和等于1。本例讓學生計算的得數。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發現,,,…加數有規律,即后一個加數是前一個加數的;和也有規律,每次相加所得的和都等于1減去最后一個加數;加數的項數越多,和越接近1。這些加數無限地加下去,最后(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和無限接近于1。但這個無限接近于1的數到底是多少呢?教材利用“分數的認識”中的面積模型和長度模型,在圓上和線段上表示出這些加數,使學生借助圖理解:無限加下去,最終的得數為1。由此,教材借助圖形解決了比較抽象的、復雜的、不好解決的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即使有了圖形的直觀支持,仍有學生對最終結果為1這一事實不能理解,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可以有兩種解釋的方法:第一種,如果學生認為和為,教師可以追問:如果再加上一項呢?加上,和就變成了。不管找到一個多么接近1的數,總還能再加一項,得到一個比它更接近1的和,這恰恰是極限思想的精髓所在。第二種,可以利用反推的方法來使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自主探索圖形中隱藏著(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數的規律,會利用圖形來解決一些有關數的問題,并學會應用所發現的規律。教學難點是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歸納推理、極限等基本數學思想。《數學廣角──數與形》重難點突破一、自主探索圖形中隱藏著的數的規律,會利用圖形來解決一些有關數的問題,并學會應用所發現的規律突破建議:1.引導學生數形結合,從不同角度尋( http: / / www.21cnjy.com )找規律。形的問題中包含著數的規律,數的問題也可以用形來幫助解決,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體會到數與形的這種完美結合。既可以從數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看看可以怎樣用圖形來表示數的規律,也可以讓學生尋找圖形中所包含的數的規律。通過數與形的對應關系,互相印證結果,感受數學的魅力。例如,教學例1時,可從形引入,先讓學生說一說三幅圖中分別有多少個小正方形?你是怎么發現的?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生容易得出小正方形數為12,22,32,…的結論;也可以使學生看到三個圖中的小正方形數還可以分別表示成1,1+3,1+3+5,…的結論。也可以從數引入,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1+3=4,1+3+5=9,…有的學生可能很快發現4=22,9=32,…此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正方形來表示這些算式,使學生通過數與形的比照,看到這些連續的奇數在圖形中的什么地方,平方數代表的又是圖形中的什么。從而對規律形成更為直觀的認識。2.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感受用形來解決數的有關問題的直觀性與簡捷性。例2中,“無限”的概念非常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比如說,教師可以出示一個圓或者一條線段或者一個正方形,讓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表示出這些加數,使學生直觀地看到最終的結果是“1”。從而進一步感受到“化數為形”的直觀、形象、簡捷特點。當然,如果學生還是有困難,教師也可以通過反推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二、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歸納推理、極限等基本數學思想突破建議:1.在學生經歷發現模式、應用模式的過程中( http: / / www.21cnjy.com )滲透數形結合、歸納推理等數學思想。本單元教學通過數與形的比照,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規律。例如,通過觀察與計算1,1+3,1+3+5,1+3+5+7,…既能發現加數的規律,又能發現和的規律。在發現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推理,逐步抽象,形成模式,再引導學生把規律應用于一般的情形,解決問題。顯然,這樣的一個教學過程,既是學生自主探究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有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體會與領悟推理和數形結合的思想。2.在利用數形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 http: / / www.21cnjy.com )累基本的數學經驗,培養基本的數學思想。例如,在例2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和越來越趨向于1,感受什么叫“無限接近”。雖然無法一一窮舉所得的結果,但可以利用觀察到的規律進行“無窮無盡”類推,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推理和極限的思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數學廣角──數與形》教材分析.doc 《數學廣角──數與形》重難點突破.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