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年高考政治二輪新題好題精講精煉精品系列專題09文化與生活1.(陜西省黃陵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三學月月考政治試題)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下列屬于文化的是①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召開 ②浙江衛視改版播出《中國新歌聲》 ③房地產稅法正式列入中國立法規劃 ④青少年學生參觀侵華日軍罪證陳列館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答案】B2.(陜西省黃陵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三學月月考政治試題)“不讀書,窮者窮根難斷,富者富不長久。”對于民族而言,全民閱讀反映出全社會的總體文明程度。要努力構建“學習型社會”,切實地使廣大群眾的整體素質有質的飛躍。下列關于文化的作用和意義說法正確的是A. 文化是一種重要的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B. 文化能使一個國家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 文化作為精神力量都能塑造人,豐富人的精神世界D. 文化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答案】B【解析】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A項觀點錯誤;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項符合題意;文化有先進健康與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才能塑造人,豐富人的精神世界,C項觀點錯誤;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D項觀點錯誤。答案選B。3.(湖北省沙市中學2018屆高三1月月考文綜政治試題)網絡上有關于“三個蘋果改變世界”的段子:第一個蘋果誘惑了夏娃,讓人 類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個蘋果砸中了牛頓,使其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推動 科技的發展;第三個蘋果被喬布斯咬了一口,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改變了我們的生 活。“三個蘋果改變世界”雖具有玩笑性質,卻也形象地告訴我們文化和科技的 作用。以下關于文化的作用表述正確的是①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實踐的產物 ②文化消費更加豐富使得文化生產力作用凸顯③文化和科技實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基礎 ④文化越來越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答案】D4.(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學、宿城第一中學2018屆高三第四次考試政治試題)2017年7月27日,作為建軍90周年獻禮片,《戰狼2》登陸國內各大院線。影片以中國海外撤僑真實事件為背景,借助商業電影的敘事模式,融入特效等手段而又契合商業化元素,努力做到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不僅有效傳遞了英雄主義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這說明①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 ②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④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答案】D【解析】《戰狼2》借助商業電影的敘事模式,融入特效等手段而又契合商業化元素,登陸國內各大院線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說明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②③項符合題意;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①項說法錯誤;④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正確選項為D。5.(寧夏育才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試題)某企業堅守“服務領先,走在最前”的企業精神,不斷提高優質服務水平,提升服務意識、服務理念,改善服務設施、服務環境,屢屢獲得行業權威獎項及榮耀,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并成為該行業的龍頭企業。該企業的成功告訴我們A. 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B.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竟爭力C. 企業精神能夠促進企業職工的全面發展 D. 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獲得和享用文化【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與經濟政治,優秀的健康的文化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企業堅守“服務領先,走在最前”的企業精神而得到市場認可,體現了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竟爭力,選B;其余三項不合題意。6.(河北省曲周縣第一中學2018屆高三12月質量檢測政治試題)G20(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落戶杭州,看中的不僅是她有著千年文脈的傳承,一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湖頭”,更有她點擊鼠標、聯通世界的時代精彩,阿里巴巴成就電商傳奇、富可敵國,“云上杭州”打造互聯網盛宴、普惠萬千企業和百姓。這說明A. 文化對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B. 科技進步是文化發展的決定因素,能有效提升文化軟實力C. 現代傳媒超越時空的局限,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D. 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答案】D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故A不符合題意;科技是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不是決定因素,故B錯誤;現代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徑,故C錯誤。故選D。7.(河北省曲周縣第一中學2018屆高三12月質量檢測政治試題)早年間,北京創造的新詞匯主要來自于胡同里居住的百姓。比如“倒兒爺”,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的,指從事倒買倒賣活動的人。“爺”很具北京特色,這里與輩分無關,是一種尊稱,一方面體現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氣勁兒,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一種生活在千年古都的優越感。由此可見 ①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 ②特定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創造了北京的文化特色 ③不同的區域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④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8.(陜西省黃陵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三學月月考政治試題)中國人過春節總是要吃團圓飯、放爆竹,而西方人過圣誕節少不了唱圣誕歌、送圣誕卡、迎圣誕老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民族文化具有多樣性 ②民族文化表現了不同的民族情結③文化具有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文化多樣性,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中國人過春節總是要吃團圓飯、放爆竹,而西方人過圣誕節少不了唱圣誕歌、送圣誕卡、迎圣誕老人,表明文化具有多樣性,民族文化表現了不同的民族情結,文化具有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④錯誤。答案為C。9.(山東省濟寧市2018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題)“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次因為讀書可以A. 獲取前人智慧,是人生成功的捷徑 B. 豐富知識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養C. 逃避塵世的喧囂,獲得心靈的寧靜 D. 脫離低趣味,成為道德至善的完人【答案】B【解析】人生成功沒有捷徑,不能說讀書是人生成功的捷徑,A項不選;讀書可以豐富知識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養,因此“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B項正確;“逃避塵世的喧囂”觀點并不科學,C項不選;人無完人,成為道德至善的完人說法不正確,D項不選,故本題答案應為B。10.(湖南省邵東縣創新實驗學校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試題)英國著名藝術理論家羅金斯說: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個人如果每天觀賞一幅好畫,閱讀某部佳作中的一頁,聆聽一支妙曲,就會變成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這說明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②欣賞高質量的藝術作品是修身養性的最佳途徑 ③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修養的核心和標志 ④文化對人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答案】C11.(江蘇省淮陰中學2018屆高三12月月考政治試卷政治試題)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重視培育工匠精神是因為A. 精神力量能夠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 B. 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和思維方式C. 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D. 勞動技能是就業的關鍵【答案】B12.(貴州省凱里市博南高級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政治試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規定,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中小學應當將國軟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組織學生學唱國歌,教育學生了解國歌的歷史和精神內涵、遵守國歌奏唱禮儀。這是基于①文化環境影響著人,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有利于發揮其特有的感召力②教育是民族振 興的基石,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是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的需要③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有利于強基固本④愛國主義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標,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有利于引領風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文化環境影響著人,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有利于發揮其特有的感召力,所以開展組織學生學唱國歌等活動,①正確;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是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與提高學生文化修養無關,②不選;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有利于強基固本,③正確;愛國主義并不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標,④錯誤,故本題答案應為B。13.(貴州省凱里市博南高級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政治試題)古人云,世上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說的是一旦沒有道德約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會惡性膨脹和肆意泛濫,造成禍害與災難。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①加強文化建設,為社會發展提供精神支撐 ②文化能轉化為物質力量,促進社會發展 ③發揮優秀文化在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④優秀文化是社會賴以存在、發展的基礎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14.(山東省萊山第一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2017年5月,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播放的《國家記憶》、《永不過時的勞模精神》5集專題紀錄片,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熱情。這表明勞模精神A. 反映了人們的價值追求 B. 提升了人們的文化需求層次C. 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D. 對經濟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經久不衰,激勵人們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紀錄片“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熱情”體現了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選C;A和C與材料無關;D錯誤, 因為文化不起決定作用,文化是由經濟政治決定的。15.(云南省南澗縣民族中學2017-2018學年高三12月月考政治試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近年來,發達的科技、豐富的物質卻讓人漸行漸遠地偏離了心靈和自然。這些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和遠方”漸回公眾視野,給人們帶來了自然的氣息和心靈的撫慰,引起了無數人的精神共鳴。這表明,“詩和遠方” ①能使人獲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啟示,引導人們向美向善②通過人們的自覺欣賞,主動接受,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③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決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④根源于多元的大眾文化,能滿足人們共同的文化需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16.(陜西省黃陵中學2018屆高三上學期第三學月月考政治試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寫下的名言。如果說這部著作曾深深地影響了幾代革命青年的成長,那么這段名言則生動地刻畫了這幾代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和特點各有哪些?(2)優秀文化對人的成長有哪些作用?【答案】(1)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2)①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②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③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7.(云南省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18屆高三12月高考適應性月考卷(五)政治試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回答。2017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完成與天宮二號的首次推進劑在航補加試驗,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勝利完成“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二步”任務,為下一步建造載人空間站建設任務奠定堅實技術基礎。2017年4月22日,第二個“中國航天日”在西北工業大學開幕,今年的主題是“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旨在聚集航天應用,展示航天技術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普及航天知識,培植創新文化,激發探索熱情,推動航天事業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做出更大貢獻。來自國內外的航天官員、企業代表、專家學者齊聚大會,大會以科普周、開放日、知識競賽和文藝演出等多種科普教育形式來傳播航天知識,弘揚航天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國家設立中國航天日的意義。【答案】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設立中國航天日,激發全民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熱情,從而促進航天事業的發展。②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設立航天日,普及航天知識,促進航天事業發展,推動航天事業為服 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③文化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設立航天日,促進航天事業發展,推動航天事業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④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設立航天日,普及航天知識,培植新文化,激發探索熱情,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創新精神。⑤有利于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文化強國。讓青少年感受中國航天發展的成就,有利于青少年樹立對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充滿信心。⑥優秀的文化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設立航天日,對青少年普及航天知識,激發探索熱情,有助于青少年自身的發展。(若從文化給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文化給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等角度答題,可以酌情給分)2018年高考政治二輪新題好題精講精煉精品系列專題09文化與生活考點一 文化的社會作用1.全面理解文化的社會作用(1)理解一個實質——文化的實質文化實質上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2)明確兩個關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經濟。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3)掌握一個觀點——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對綜合國力的作用。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典型例題】(2017年全國高考全國2卷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胸懷科技報國的夢想,奮戰在科技創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稱為創新中國的科技領航者。潘建偉率領科研團隊在十多年的時間內使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從跟隨者變成世界的領跑者;王曉東對乙肝病毒的新發現,為未來相關藥物研發打開新大門;賴遠明帶領科研團隊成功破解青藏鐵路修建中凍土如何“保冷”這一被稱為“無法攻克的世界性難題”;魯先平歷經14年創新創業成功研制中國首個用于治療淋巴癌的原創化學藥“西達本胺”,在這一領域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并跑和部分領跑......他們的創新實踐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詮釋。魯先平將原創新藥的研發形容為“走鋼絲”。潘建偉說:“科學研究一定不能懼怕失敗”。王曉東將“不只是填補國內空白,而是獲取人類知識的創新”作為自己的事業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賴遠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須堅持”概括他的創新經驗。(2)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弘揚創新精神對于推動創新發展的作用。(10分)【答案】(2)文化引導、制約社會實踐的發展,先進文化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創新精神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弘揚創新精神,有利于樹立和貫徹創新發展的新理念,增強創新自信,培養創新人才,培育創新文化,推動創新發展。2.正確區分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與相互交融內涵側重點標志詞相互影響主要是指經濟、政治對文化具有決定作用,同時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強調的是彼此制約、相互作用凡是看到“決定”“反映”和“反作用”等詞可以判定為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是文化與經濟、政治在當今時代的顯著特點,主要是指文化與經濟、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強調的是彼此滲透、相互融合凡是看到“文化生產力”“文化產業、文化資源”“勞動者素質”“知識經濟”等詞可以判定為相互交融【典型例題】( 2017年全國高考全國2卷19)近年來,大批中國游客到俄羅斯參觀“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斯莫爾尼宮、列寧墓等,感受俄羅斯紅色文化的魅力。同時,毛澤東故居等中國紅色旅游項目越來越受到俄羅斯人的喜愛。中俄兩國之間紅色旅游發展得益于兩國的紅色文化①是推動兩國文化發展的主導因素 ②是滿足兩國民眾文化需求的重要資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內涵又具有鮮明特色 ④規定著各民族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A. ① 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 ④【答案】C【解析】兩國的紅色文化并不是推動兩國文化發展的主導因素,推動文化發展的主導因素應是社會實踐的發展,①不選;兩國紅色文化是滿足兩國民眾文化需求的重要資源,因而推動了兩國之間紅色旅游的發展,②正確;兩國紅色文化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內涵又具有鮮明特色,因而能吸引兩國游客,推動紅色旅游的發展,③正確;兩國紅色文化本身并不能規定各民族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④錯誤,故本題答案選擇C。考點二、文化對人的影響影響人來源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表現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特點潛移默化、深遠持久塑造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側重廣度),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側重力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立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眾文化,抵制和取締腐朽文化,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措施要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要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能力,自覺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增強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典型例題】1.(2017年全國高考江蘇卷20)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國的“二十四節氣”獲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對此有人認為,“二十四節氣在今天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意義不大”。如果請你反駁這種觀點,下列可能用到的關鍵詞最合適的一組是A.文化平等 文化差異 文化交融 B.文化影響 文化傳承 文化自信C.文化借鑒 文化包容 文化繁榮 D.文化傳播 文化市場 文化自覺【答案】B2.(2016年全國高考浙江卷34)受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啟示,某縣政府和企業把“文化車間”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并積極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政府和企業這樣做的理由有①“文化車間”建設能夠豐富職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車間”建設會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③人們的精神產品源自物質載體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離不開特定的文化環境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好題精練.doc 重難點精講.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