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復習提綱1. 空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混合氣體。其中成分為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注意是占體積比)氮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4∶1。2. 空氣是一種物質,有質量。(書42頁活動)3. 地球周圍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著,這個空氣層叫大氣層。它對地球上所有的物體都會有大氣壓的作用。4. 大氣壓存在的例子:覆杯實驗、塑料吸盤吸附在玻璃上、鋼筆吸水、用飲料管吸飲料、瓶吞雞蛋、拔火罐等。其中有著名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5. 冷空氣下降,熱空氣上升。(能解釋空氣的對流)6. 紅磷在鐘罩里燃燒的現象:產生大量白煙,同時鐘罩內的水面逐漸上升。燃燒停止后,白煙消失,鐘罩內水面上升了約1/5體積。(解釋為什么上升1/5)。7. 稀有氣體有:氦、氖、氬、氪、氙、氡。(了解有些稀有氣體的作用)稀有氣體性質不活潑,因此又成為惰性氣體。(氧氣的性質活潑)8. 首先提出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9. 紅磷和鐵絲在氧氣鐘燃燒產生的是固體物質,沒有其他氣體產生。10. 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因此我們可以用液化空氣的方法制取液氧和液氮。液氮可以用來冷凍病毒。液氧用藍色鋼瓶儲存、液氮用黑色鋼瓶儲存。11. 實驗室用來制取氧氣的物質有:氯酸鉀、高錳酸鉀、過氧化氫。其中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12. 課本51頁活動。知道二氧化錳和豬肝起催化劑的作用。13. 實驗室制氧氣的裝置。(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氧氣難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14. 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實驗室中常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催化劑的作用是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不參加反應,本身的化學性質、質量不變。15. 實驗室制氧氣的裝置。16. 三種收集氣體的裝置:排水法適合于難溶或微溶的氣體收集向上排空氣法適合于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收集向下排空氣法適合于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收集17. 制取氣體的裝置在制取前先要檢驗裝置氣密性,為了收集到純凈的氣體,一般在反應剛開始時不馬上收集。(為什么?)18. 氧氣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支持燃燒的氣體。氮氣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燒的氣體。想想如何鑒別這兩種氣體?19. 檢驗氧氣的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如果木條復燃,就是氧氣。20.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把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是二氧化碳。發生的化學反應用文字表達為:20. 不需要通過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通過化學反應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21. 發光發熱的劇烈化學反應成為燃燒。22. 鐵絲、蠟燭、木炭、硫磺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作業本B21頁11題)23. 緩慢氧化和燃燒是物質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兩種常見形式。24. 燃燒的三個基本條件:可燃物、溫度和空氣。25. 對應的滅火方法有:撤除可燃物、降低可燃物溫度、隔離空氣。26. 三種常見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27.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活動(課本61頁)28. 紫色石蕊試液是一種酸堿指示劑,遇酸變紅,遇堿變藍,中性溶液中是紫色。29.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變紅的文字表達:30.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31.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文字表達:32. 碳酸不穩定,易分解,文字表達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