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18】科學中考一輪復習:第10講 人、健康與環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18】科學中考一輪復習:第10講 人、健康與環境

資源簡介

第10講 人、健康與環境
考點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浙江中考試題分布
人類的健康
知道健康的概念
a
2017金華-T4-3分
2017杭州-T4-4分
2016溫州-T23-2分
2016杭州-T22-2分
2016金華-T2-3分
2016衢州-T1-3分
識別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a
指認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
a
說出營養素的作用
a
建立平衡膳食的觀點
c
通過了解吸煙、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c
傳染病
知道常見的傳染病的特點
a
2016麗水-T13-3分
2017溫州-T31-2分
2017溫州-T4-3分
列舉常見的傳染病
a
說明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b
人類常見疾病
知道引起冠心病、腫瘤、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預防
a
2017溫州-T28-6分
防護與急救
知道環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a
2017臺州-T8-4分
2017嘉興-T25-6分
列舉觸電、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a
知道安全用藥的常識
a
一、人類的健康
1.健康的概念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 和社會適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處于良好狀態。
亞健康:是指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
2.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1)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過程和能力。人體的免疫功能體現在 、自我穩定、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抗原和抗體
抗原:指進入人體后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任何體外物質。
抗體:指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的 。
3.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
(1)人工免疫
人工主動免疫:注射 或 物質,讓人體產生相應抗體。
人工被動免疫:把含特異性抗體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質注入人體,可使人體立即獲得免疫。
(2)計劃免疫:衛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人體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的目的。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4.了解營養素的作用,建立平衡膳食的觀點
(1)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①蛋白質;② ;③ ;④水;⑤無機鹽;⑥ ;⑦膳食纖維。 21*cnjy*com
(2)平衡膳食:針對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及人體的需要量,每天食用較多的谷類和蔬菜類,一定量的肉類和其他含蛋白質的食品,少量的脂肪類食物。
5.通過了解吸煙、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不良的嗜好,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心態等。
(2)吸煙:香煙中含有焦油、煙堿、一氧化碳等多種有害物質,損害人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使癌癥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3)吸毒:具有很強的成癮性;破壞身體各個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力;價格昂貴,傾家蕩產,危害社會。
(4)酗酒: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過量飲酒會使人急性酒精中毒,嚴重損害人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
二、人類常見非傳染性疾病
1.腫瘤:一種 疾病,由細胞不正常分裂產生,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即癌)的最大特點是腫瘤細胞能轉移并侵犯新組織。
2.動脈硬化:由血液中的 物質(膽固醇)在動脈壁上沉積增厚,使動脈壁 降低,血流量減少導致。常見的疾病有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血栓等。3.高血壓:收縮壓持續大于18.7千帕或舒張壓大于12.0千帕。
4.糖尿?。貉菨舛雀?,腎臟無法將葡萄糖全部吸收,隨尿液排出。原因是 分泌不足。其治療辦法為注射胰島素制劑,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三、人類常見傳染病
1.知道常見的傳染病的特點
(1)傳染?。河? 引起并能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寄生蟲和微生物是兩大類病原體。
(2)傳染病的三個特點: 、 、 。
2.說明傳染病的傳播三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1)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
① :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包括病人、病原體攜帶者、受感染動物。
② :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飲用水、食物、接觸等)。
③ 。
④傳染源和病原體的區別: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和寄生蟲等為病原體;傳染源是病原體攜帶者。
(2)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
① :對傳染病人進行治療、隔離。
② :對生活用具進行消毒,消滅媒介動物等。
③ :避免接觸,預防接種,鍛煉身體。
切斷其中任一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
3.列舉常見的傳染病
傳染病種類
常見的傳染病
主要傳播途徑
呼吸道傳染病
肺結核、流感、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
、 等
消化道傳染病
肝炎、菌痢、傷寒、蛔蟲病、蟯早病
、 等
血液傳染病
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乙肝、艾滋病
吸血昆蟲等
體表傳染病
狂犬病、破傷風、沙眼、血吸蟲病、疥瘡和癬
接觸等
性傳播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軟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四、保護與急救
1.知道環境毒物和防毒措施
(1)環境毒物:環境中的某些物質經接觸或進入人體后,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變,這些物質稱為環境毒物。
(2)中毒:由環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稱為中毒。人體中毒后,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毒物類型,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療。
2.列舉觸電、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排除 。如觸電者要使其脫離電源;若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時,則需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若被毒蛇咬傷,應在傷口的近心端結扎,防止蛇毒擴散,并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1)觸電:首先要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用干木棒或其他絕緣體撥開電線,切斷電源等。若呼吸極其微弱,則需進行 。人工呼吸的頻率是16~18次/分。
(2)蛇蟲咬傷:應在傷口的 端5~10 cm處結扎,防止靜脈血液回流、蛇毒擴散,并及時送醫院搶救。
(3)溺水:將溺水者轉移到岸上,如果淺水中撈起,可雙手托住溺水者腹部、令其腰背向上,頭腳下垂,使呼吸道內的水自然流出,同時雙手臂不時顛顫舉動,起人工呼吸的作用。若在深水中營救,應從背部托起頭或拉胸位,使溺水者鼻、口露出水面,拖上岸。
(4)異物堵塞氣管:出現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等癥狀,設法排除氣管中的異物。盡快送醫院,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
(5)煤氣中毒:首先必須將病人從中毒環境中迅速轉移到清新的空氣中,并注意呼吸道的暢通。若呼吸微弱甚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應進行心臟復蘇。
考點1:健康地生活
例1:健康是人們永遠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話題。

①做廣播體操  ②拒絕毒品   ③喝酒  ④長時間上網
(1)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________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
(2)________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圖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益,________(填序號)圖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害。
解析:(1)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又把道德修養和生殖質量也納入了健康的范疇;(2)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規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藥、異性同學間應建立真誠友誼、積極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運動、不吸煙、不酗酒、拒絕毒品等。①②圖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益,③④圖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害。
答案:(1)社會適應能力 (2)心情愉快 (3)①② ③④
◆變式訓練
1.每年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據權威部門抽樣調查顯示,嘉興市某區學生營養不良率達19.94%,肥胖率為11.49%。下列對于飲食與健康的認識或做法正確的是( )
A.早餐馬虎,中餐對付,晚餐重視 B.每天大魚、大肉就是營養豐富
C.肥胖的人不缺營養 D.食物多樣化,并注意合理搭配
2.(2017隨州)“關愛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或認識正確的是(  )
A.夏天,游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因此,只要我們會游泳,就隨時可以在任一湖泊中玩耍
B.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癥
C.艾滋病具有傳染性,但一般的交往如交談、握手、擁抱、同桌吃飯是不會導致被感染的
D.小紅今年十二歲,體型苗條,她為了保持身材,每天只吃少量的米飯和青菜
考點2:人體的免疫功能
例2:人體某種免疫過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
B.該過程能抵御多種病原體
C.圖中細胞①表示淋巴細胞
D.該過程不是人體先天就有的
解析: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A錯誤;吞噬細胞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B正確;圖中細胞①表示吞噬細胞,C錯誤;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是人人生來就有,D錯誤?!景鏅嗨校?1教育】
答案:B
◆變式訓練
1.(2017通遼)如圖分別表示人體免疫的兩種免疫過程,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2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衛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B.圖1中的分泌物有殺菌作用,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C.兩幅圖均表示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D.兩幅圖均不針對特定的病原體,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2.(2017德陽)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時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學中分別屬于(  )
A.抗原、抗原 B.抗體、抗體
C.抗體、抗原 D.抗原、抗體
考點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例3:(2017齊齊哈爾)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不包括(  )
A.傳染源 B.傳播途徑 C.病原體 D.易感人群
解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叫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梢姴≡w不屬于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答案:C
◆變式訓練
1.(2017通遼)癥疾由侵入人體的瘧原蟲引起,主要通過蚊子叮咬進行傳播。瘧疾傳播速度快、范圍廣、致死率高,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體內瘧原蟲的發育,治療瘧疾效果顯著,將瘧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面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隔離并用青蒿素治療患者屬于控制傳染源
B.消滅傳染瘧疾的蚊子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C.瘧原蟲是瘧疾的傳染源
D.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2.(2017赤鋒)據國家疾控中心介紹,勤洗手,室內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于預防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請回答下列問題:
(1)H7N9病毒的結構簡單,是由 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
(2)對臨床確診為H7N9禽流感患者隔離治療,從預防措施上屬于 。
(3)若H7N9病毒疫苗研發成功,接種H7N9疫苗后,人體淋巴細胞就會產生抵抗H7N9病毒的 ,當H7N9病毒再次侵入時,該物質就會迅速發生作用并消滅它們,這種免疫功能是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因而叫做 免疫,這是人保衛自身的第三道防線。
考點4:人類常見疾病
例4: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關注,以下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心血管健康狀況既受遺傳因素影響,也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B.飲酒會導致血液中紅細胞數量增加,血液變稠,加重心臟負擔
C.遇到突發心肌梗死的病人,應馬上將病人抬上汽車送往醫院
D.只要合理膳食,就不會患心血管疾病
解析:人的心血管健康狀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A正確;少量飲酒可以促進中樞神經興奮,在神經系統的作用下心跳加快,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舒筋活血、御寒壯骨,B錯誤;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撥打“120”,同時采取胸外心臟擠壓以及人工呼吸進行救助,不能搬運送往醫院搶救,C錯誤;合理膳食,多參加體育鍛煉等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不能完全預防,如先天性心臟病,主要與遺傳有關,即使改變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也無法預防.現在心血管疾病出現低齡化傾向,青少年也時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D錯誤。
答案:A
◆變式訓練
1.(2017連云港)乙型肝炎是一種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接種過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襲,其原因是(  )
A.該人體內產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體
B.該人體內產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原
C.該人體已獲得了非特異性免疫的能力
D.乙肝病毒已不能再次侵入該人體的體內
2.(2017濱州)下列哪組疾病可以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地降低發生的風險(  )
A.冠心病、癌癥 B.呆小癥、色盲
C.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D.糖尿病、先天性聾啞
考點5:防護與急救
例5:下列關于逃生和急救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用手將他拉離
B.逃離濃煙密布的火災現場時,應俯身并用濕毛巾掩蓋口鼻
C.被毒蛇咬傷后,在傷口的近心端5~10厘米處,用繩子或止血帶結扎
D.地震發生時,要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
解析:人體是導體,發現有人觸電,若立即用手去拉,會造成施救者也觸電,正確的做法是應先切斷電源或用絕緣棒將電線挑開,故說法錯誤,A符合題意;燃燒時的煙氣因溫度高、密度小而向高處飄散,因此,逃離濃煙密布的火災現場時,應俯身并用濕毛巾遮蓋口鼻,說法正確,B不合題意;被毒蛇咬傷后,在傷口的近心端5~10厘米處,用繩子或止血帶結扎是正確的,這樣可以防止毒素通過心臟流到全身,對人造成更大的危害,說法正確,C不合題意;面積比較小的房間相對牢固,支撐物也較多,在地震逃生時可以選擇,如果來得及應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更加安全一些,說法正確,D不合題意?!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
答案:A
◆變式訓練
1.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節假日外出旅行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常態。在外遇到危險或意外傷害時,下列采取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將煤氣中毒的人,轉移到通風的地方進行搶救
B.擦破皮膚有血滲出時,可將出血部位消毒沖洗后貼上創可貼
C.當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時,可用人工呼吸方法進行搶救
D.某人因車禍導致動脈大出血,應立即撥打120,同時在遠心端止血
2.無論中中醫或西醫,用藥不當或急救方法錯誤都會對生命造成二次傷害,下列關于用藥、急救、健康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非處方藥就是可以自己到藥店購買,依據說明書使用的藥物,簡稱“OTC”
B.心肺復蘇包括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等
C.“現代文明病”就是指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D.健康就是指身體結構完好無缺,且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
1.圖中的四幅漫畫寓意人體免疫的防線,其中屬于第二道防線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7宿遷)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絲蟲病的幼蟲——微絲蠅,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絲蟲病。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是傳染源
B.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傳染源
C.微絲蠅屬于傳播途徑
D.消滅蚊子及其幼蟲能有效降低絲蟲病的發病率
3.目前,禽流感疫苗已進入臨床實驗申報階段?;颊咚臃N的疫苗和體內發生的免疫反應分別是( )
A.抗體 特異性免疫 B.抗原 非特異性免疫
C.抗原 特異性免疫 D.抗體 非特異性免疫
4.乙肝疫苗作為抗原,可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原被清除后,抗體還將在體內存留一段時間。下面為人體注射乙肝疫苗后,體內抗原、抗體的含量隨時間變化示意圖,其中最為正確的是( )2·1·c·n·j·y
A B C D
5.日常生活中,似乎總有一些“條條框框”約束著同學們的行為,如不要隨地吐痰,吃飯時不要大聲說笑、不吸煙、不吸毒等等。如果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約束,有些行為就可能會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
A.隨地吐痰可能會傳播肺癌、胃癌等疾病
B.吃飯時大聲說笑可能會使食物誤入氣管
C.吸煙會使煙草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誘發多種疾病
D.吸毒會使毒品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降低免疫功能
6.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三個方面: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下列不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是(  )21·cn·jy·com
A.潔身自好和避免輸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預防艾滋病
B.對肝炎患者劃分專門的活動區域并進行及時治療
C.地震和洪災發生后,在災區及時噴灑消毒液
D.養成室內通風和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
7.將蝮蛇的微量蛇毒注射到馬體內(蝮蛇毒是一種蛋白質),過一段時間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數周后抽出馬血,除去其中的血細胞和部分無用蛋白質,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
A.被蝮蛇咬傷后,可用此免疫血清進行治療
B.這種血清可以對所有毒蛇的蛇毒產生免疫作用
C.經常在野外活動的人員,應注射血清進行預防
D.注入馬體內的蛇毒為抗體,使馬的體內產生了抗原
8.(2017營口)下列關于人體內抗原與抗體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抗體與抗原結合后,還需吞噬細胞才能將抗原清除
B.當抗原侵入人體時,淋巴細胞可以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
C.一種抗體可針對多種抗原作用
D.當抗原被清除后,機體還將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
9.(2017海淀)2011年4月12日,衛生部公布了3月全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死亡人數居前5位的傳染病如表所示。下列有關這5種傳染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病名
發病數
死亡數
艾滋病
3 551
1 059
肺結核
135 848
200
狂犬病
98
90
乙型肝炎
117 553
65
流行性出血熱
609
9
A.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 B.都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C.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居室消毒可以切斷傳播途徑
10.(2017聊城)2017年5月12日,聊城市發生一例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引起部分市民恐慌。其實,只要大家做好預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禽流感是可以預防的。以下關于禽流感的說法,正確的是(  )21教育網
A.通過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預防該病,屬于特異性免疫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該病的病原體
C.體內有乙肝抗體的人,不會患該傳染病
D.對該病確診病例及密切接觸者隔離治療、觀察,這是切斷傳播途徑
11.(2016福州)艾滋病是一種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近年來,感染艾滋病的人數在我國呈上升趨勢,尤以年輕人居多。其實艾滋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預防措施得當,基本就不會感染艾滋病。21·世紀*教育網
(1)艾滋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不具有________結構的生物體。
(2)目前,沒有可臨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傳染源的人,都屬于艾滋病流行環節中的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3)圖中除“____________”這種行為外,其余都可能傳播艾滋病,但只要采取切斷傳播途徑的預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避免感染上艾滋病。2-1-c-n-j-y
(4)日常生活中,你會向人們宣傳哪些預防艾滋病的知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4年在西非多國爆發了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截至12月,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近20000例,死亡6000多人。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該病毒變異非???,不斷出現新的屬種;通常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等途徑傳播。疫情發生后,許多國家先后開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埃博拉出血熱與下面哪一項傳染病的病原體相同________。
①肺結核?、诹鞲小、刍紫x病 ④中東呼吸綜合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埃博拉病毒變異快、不斷出現新的屬種,主要原因是病毒結構中的____________發生了改變?!緛碓矗?1cnj*y.co*m】
(3)疫區的人們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是________(填代號)。
①隔離病人?、谑褂靡淮涡钥谡?、手套和防護服?、劢臃N疫苗?、苡米贤饩€、福爾馬林等對室內外環境進行消毒
(4)如圖反映出小白鼠先后接種某種疫苗后,血液中產生相應抗體的情況。圖中顯示受疫苗刺激后產生抗體數量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且持續的時間長。因而預防接種通常應進行兩次或多次。上述免疫反應屬于__________免疫。
13.(2017福建)病毒性感冒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若未治愈也可能引發細菌性肺炎等其他疾病?;卮鹣铝袉栴}:
(1)對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稱為 。
(2)注射疫苗可以使人體產生抵抗相應病毒的特殊蛋白質,叫做 。這個過程屬于人體免疫類型中的 。
(3)肺炎球菌是能導致肺炎的一種細菌,細胞內沒有成形的 ;細菌性肺炎發生時,人體內的 (填一種血細胞)數量會增加。
14.據估計,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人體中“潛伏”有肺結核分枝桿菌,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現出肺結核癥狀。經檢測表明:這些“潛伏”的細菌并沒有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難道細菌對付抗生素還有其他策略?1944年,醫生比格發現,現有的抗生素只能消滅正在生長和繁殖的細菌。微生物學家路易斯進一步檢測到:一旦環境殘酷,如缺氧、營養缺乏、溫度不利生長等,每種細菌都能進入休眠狀態。我們可用下圖形象地解釋細菌對付抗生素的兩種策略。
(1)肺結核病患者在免疫學上稱之為 。
A.病原體 B.傳染源 C.傳播途徑 D.易感人群
(2)這些身體上“潛伏”肺結核分枝桿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現出肺結核癥狀,其原因可能是 。
(3)若想消滅這些“潛伏”的細菌,可先采取 手段去“喚醒”它。(提出一條合理建議即可)
1.(2016湖州)皮膚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這屬于人體防御病原體的(  ) 
A.第一道防線 B.第二道防線
C.特異性免疫 D.人工免疫
2.(2016·紹興)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圖是(  )
4.(2016寧波)2016年巴西爆發了一種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寨卡病毒是該病的病原體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沒有遺傳物質
C.該病的傳播途徑與流感相同
D.在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中,殺滅伊蚊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5.(2017金華)下列關于健康生活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流感患者屬于易感人群
B.注意食品衛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C.良好的人際關系,會讓你的心理更健康
D.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6.(2017寧波)水痘是一種春季多發的呼吸道傳染病,常用接種水痘疫苗的方法來進行預防。接種的水痘疫苗和所屬的免疫類型分別是( )21*cnjy*com
A.抗體 特異性免疫 B.抗原 特異性免疫
C.抗體 非特異性免疫 D.抗原 非特異性免疫
7.(2017溫州)為了預防麻疹、風疹的流行,衛生部門與學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屬于保護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潔與通風 B.要求飯前便后勤洗手
C.注射麻疹、風疹疫苗 D.要求發燒時及時就醫
8.(2017衢州)當侵入人體的病原體超過人體的抵抗力時,就會引發疾病。
(1)小柯用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如圖)。當①侵入人體之后,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 ,從而獲得相應的免疫力。
(2)如果人體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體的①會大量繁殖引發感染。今年3月以來許多學生感染諾如病毒而得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該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從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患病孩子屬于 。21cnjy.com
9.(2016溫州)克拉霉素是一種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療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膚傷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療。皮膚是人體抵抗病原體侵入的第一道防線,具有________免疫的作用。(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
(2)當前,濫用抗生素現象比較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下列為幾位同學關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觀點,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可多選)www.21-cn-jy.com
A.某次咳嗽時,服用一種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果以后再咳嗽,堅持用這種抗生素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種,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C.為了避免浪費,咳嗽時應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無效再尋醫就診
D.抗生素的治療效果與用藥量有關,為了早日痊愈,應盡量增加用藥量
E.即使某種抗生素的治療效果較好,也不應長期使用,因為這樣易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從而影響自身健康
10.(2017溫州)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長較快。肥胖是指體內脂肪積累過多的一種狀態,它會影響身體健康。
(1)肥胖會增加患一些其他疾病的風險(如圖),圖中列舉的五種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島素不足引起的是 。
(2)某同學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克脂肪。打乒乓球時,該同學每小時消耗的脂肪約6克。那么,在相同條件下,該同學通過打乒乓球,約需 小時才能消耗完4.5克脂肪。
(3)據調查,我國3~17歲人群是糖類飲料的高消費群體,過多飲用糖類飲料也會導致肥胖,其原因是 。
11.(2017麗水)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大隅良典,表彰他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的成就。細胞自噬意思是“將自己吃掉”,即分解自身細胞蛋白或細胞的有關結構。當饑餓時,生物體會“應急”,能分解體內非必需的細胞成分來提供物質和能量;當被感染時,能消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等。他還找到了自噬機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細胞內氧化分解有機物并釋放能量的過程稱為 。
(2)吞噬細胞可通過自噬機制消滅多種入侵的細菌和病毒,該保護性生理功能屬于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3)下列關于細胞自噬機制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選填字母)
A.細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
B.細胞自噬機制紊亂,身體可能患病
C.生物體適當饑餓,細胞的自噬作用會減弱
12.(2017紹興)近年來,寨卡病毒病在許多國家爆發和流行。寨卡病毒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科學家們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發,以有效地控制該傳染病的流行。
(1)對疫區進行滅蚊是預防該傳染病措施中的 。
(2)人們可通過注射疫苗來提高對該病的免疫能力。這種免疫屬于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第10講 人、健康與環境
考點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浙江中考試題分布
人類的健康
知道健康的概念
a
2017金華-T4-3分
2017杭州-T4-4分
2016溫州-T23-2分
2016杭州-T22-2分
2016金華-T2-3分
2016衢州-T1-3分
識別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a
指認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
a
說出營養素的作用
a
建立平衡膳食的觀點
c
通過了解吸煙、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c
傳染病
知道常見的傳染病的特點
a
2016麗水-T13-3分
2017溫州-T31-2分
2017溫州-T4-3分
列舉常見的傳染病
a
說明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b
人類常見疾病
知道引起冠心病、腫瘤、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預防
a
2017溫州-T28-6分
防護與急救
知道環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a
2017臺州-T8-4分
2017嘉興-T25-6分
列舉觸電、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a
知道安全用藥的常識
a
一、人類的健康
1.健康的概念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__心理健康__和社會適應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處于良好狀態。
亞健康:是指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
2.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1)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過程和能力。人體的免疫功能體現在__抗感染__、自我穩定、__免疫監視__。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抗原和抗體
抗原:指進入人體后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任何體外物質。
抗體:指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的__免疫球蛋白__。
3.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
(1)人工免疫
人工主動免疫:注射__疫苗__或__抗原__物質,讓人體產生相應抗體。
人工被動免疫:把含特異性抗體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質注入人體,可使人體立即獲得免疫。
(2)計劃免疫:衛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人體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的目的。21*cnjy*com
4.了解營養素的作用,建立平衡膳食的觀點
(1)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①蛋白質;②__糖類__;③__脂肪__;④水;⑤無機鹽;⑥__維生素__;⑦膳食纖維。
(2)平衡膳食:針對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及人體的需要量,每天食用較多的谷類和蔬菜類,一定量的肉類和其他含蛋白質的食品,少量的脂肪類食物。
5.通過了解吸煙、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不良的嗜好,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心態等。
(2)吸煙:香煙中含有焦油、煙堿、一氧化碳等多種有害物質,損害人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使癌癥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3)吸毒:具有很強的成癮性;破壞身體各個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力;價格昂貴,傾家蕩產,危害社會。
(4)酗酒: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過量飲酒會使人急性酒精中毒,嚴重損害人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
二、人類常見非傳染性疾病
1.腫瘤:一種__細胞性__疾病,由細胞不正常分裂產生,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即癌)的最大特點是腫瘤細胞能轉移并侵犯新組織。
2.動脈硬化:由血液中的__脂肪類__物質(膽固醇)在動脈壁上沉積增厚,使動脈壁__彈性__降低,血流量減少導致。常見的疾病有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血栓等。3.高血壓:收縮壓持續大于18.7千帕或舒張壓大于12.0千帕。
4.糖尿病:血糖濃度高,腎臟無法將葡萄糖全部吸收,隨尿液排出。原因是__胰島素__分泌不足。其治療辦法為注射胰島素制劑,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三、人類常見傳染病
1.知道常見的傳染病的特點
(1)傳染?。河蒧_病原體__引起并能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寄生蟲和微生物是兩大類病原體。
(2)傳染病的三個特點:__傳染性__、__流行性__、__免疫性__。
2.說明傳染病的傳播三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1)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
①__傳染源__: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包括病人、病原體攜帶者、受感染動物。
②__傳播途徑__: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空氣、飲用水、食物、接觸等)。
③__易感人群__。
④傳染源和病原體的區別: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和寄生蟲等為病原體;傳染源是病原體攜帶者。
(2)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
①__控制傳染源__:對傳染病人進行治療、隔離。
②__切斷傳播途徑__:對生活用具進行消毒,消滅媒介動物等。
③__保護易感人群__:避免接觸,預防接種,鍛煉身體。
切斷其中任一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
3.列舉常見的傳染病
傳染病種類
常見的傳染病
主要傳播途徑
呼吸道傳染病
肺結核、流感、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
空氣、飛沫等
消化道傳染病
肝炎、菌痢、傷寒、蛔蟲病、蟯早病
飲水、食物等
血液傳染病
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乙肝、艾滋病
吸血昆蟲等
體表傳染病
狂犬病、破傷風、沙眼、血吸蟲病、疥瘡和癬
接觸等
性傳播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軟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性接觸等
四、保護與急救
1.知道環境毒物和防毒措施
(1)環境毒物:環境中的某些物質經接觸或進入人體后,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變,這些物質稱為環境毒物。21教育網
(2)中毒:由環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稱為中毒。人體中毒后,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毒物類型,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療。
2.列舉觸電、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排除__致死因素__。如觸電者要使其脫離電源;若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時,則需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若被毒蛇咬傷,應在傷口的近心端結扎,防止蛇毒擴散,并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1)觸電:首先要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用干木棒或其他絕緣體撥開電線,切斷電源等。若呼吸極其微弱,則需進行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頻率是16~18次/分。
(2)蛇蟲咬傷:應在傷口的 近心 端5~10 cm處結扎,防止靜脈血液回流、蛇毒擴散,并及時送醫院搶救。
(3)溺水:將溺水者轉移到岸上,如果淺水中撈起,可雙手托住溺水者腹部、令其腰背向上,頭腳下垂,使呼吸道內的水自然流出,同時雙手臂不時顛顫舉動,起人工呼吸的作用。若在深水中營救,應從背部托起頭或拉胸位,使溺水者鼻、口露出水面,拖上岸。
(4)異物堵塞氣管:出現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等癥狀,設法排除氣管中的異物。盡快送醫院,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
(5)煤氣中毒:首先必須將病人從中毒環境中迅速轉移到清新的空氣中,并注意呼吸道的暢通。若呼吸微弱甚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應進行心臟復蘇。
考點1:健康地生活
例1:健康是人們永遠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話題。

①做廣播體操  ②拒絕毒品   ③喝酒  ④長時間上網
(1)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________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
(2)________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圖中的________(填序號)圖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益,________(填序號)圖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害。
解析:(1)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又把道德修養和生殖質量也納入了健康的范疇;(2)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規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藥、異性同學間應建立真誠友誼、積極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運動、不吸煙、不酗酒、拒絕毒品等。①②圖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益,③④圖的行為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害。
答案:(1)社會適應能力 (2)心情愉快 (3)①② ③④
◆變式訓練
1.每年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據權威部門抽樣調查顯示,嘉興市某區學生營養不良率達19.94%,肥胖率為11.49%。下列對于飲食與健康的認識或做法正確的是( )
A.早餐馬虎,中餐對付,晚餐重視 B.每天大魚、大肉就是營養豐富
C.肥胖的人不缺營養 D.食物多樣化,并注意合理搭配
解析: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營養物質比例適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入分別占30%、40%、30%。【來源:21cnj*y.co*m】
答案:D
2.(2017隨州)“關愛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或認識正確的是(  )
A.夏天,游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因此,只要我們會游泳,就隨時可以在任一湖泊中玩耍
B.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癥
C.艾滋病具有傳染性,但一般的交往如交談、握手、擁抱、同桌吃飯是不會導致被感染的
D.小紅今年十二歲,體型苗條,她為了保持身材,每天只吃少量的米飯和青菜
解析:夏天,游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要注意安全,故A不符合題意;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癥,B不符合題意;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與艾滋病患者交談、握手擁抱、禮節性親吻、同吃同飲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被感染,因此我們不應歧視、孤立艾滋病患者,要與他們和諧相處;故C符合題意;小紅為了保持身材,每天只吃少量的米飯和青菜,時間長了,會造成營養不良,D不符合題意。21*cnjy*com
答案:C
考點2:人體的免疫功能
例2:人體某種免疫過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
B.該過程能抵御多種病原體
C.圖中細胞①表示淋巴細胞
D.該過程不是人體先天就有的
解析: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A錯誤;吞噬細胞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B正確;圖中細胞①表示吞噬細胞,C錯誤;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是人人生來就有,D錯誤。
答案:B
◆變式訓練
1.(2017通遼)如圖分別表示人體免疫的兩種免疫過程,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2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衛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B.圖1中的分泌物有殺菌作用,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C.兩幅圖均表示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D.兩幅圖均不針對特定的病原體,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解析:圖二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而,不是第三道防線,A錯誤;圖一中的分泌物有殺菌作用,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而不是第二道防線,B錯誤;圖一皮膚的保護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圖二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屬于第二道防線,而不是兩幅圖均表示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C錯誤;兩幅圖均不針對特定的病原體,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正確。www-2-1-cnjy-com
答案:D
2.(2017德陽)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時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學中分別屬于(  )
A.抗原、抗原 B.抗體、抗體
C.抗體、抗原 D.抗原、抗體
解析: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相當于抗原.而抗毒血清是對于某種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減弱、消失的血清,屬于抗體.因此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學中分別屬于抗原、抗體。
答案:D
考點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例3:(2017齊齊哈爾)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不包括(   )
A.傳染源 B.傳播途徑 C.病原體 D.易感人群
解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叫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梢姴≡w不屬于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答案:C
◆變式訓練
1.(2017通遼)癥疾由侵入人體的瘧原蟲引起,主要通過蚊子叮咬進行傳播。瘧疾傳播速度快、范圍廣、致死率高,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體內瘧原蟲的發育,治療瘧疾效果顯著,將瘧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面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隔離并用青蒿素治療患者屬于控制傳染源
B.消滅傳染瘧疾的蚊子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C.瘧原蟲是瘧疾的傳染源
D.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解析:隔離并用青蒿素治療患者屬控制傳染源,A正確;消滅傳染瘧疾的蚊子屬切斷傳播途徑,B正確;瘧原蟲是傳染病瘧疾的病原體,C錯誤;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屬保護易感人群,D正確。
答案:C
2.(2017赤鋒)據國家疾控中心介紹,勤洗手,室內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于預防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請回答下列問題:21·世紀*教育網
(1)H7N9病毒的結構簡單,是由 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
(2)對臨床確診為H7N9禽流感患者隔離治療,從預防措施上屬于 。
(3)若H7N9病毒疫苗研發成功,接種H7N9疫苗后,人體淋巴細胞就會產生抵抗H7N9病毒的 ,當H7N9病毒再次侵入時,該物質就會迅速發生作用并消滅它們,這種免疫功能是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因而叫做 免疫,這是人保衛自身的第三道防線。
解析:(1)H7N9禽流感的病原體是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核酸)組成.沒有細胞結構。(2)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從預防傳染病措施看,對臨床確診為H7N9禽流感患者隔離治療,這屬于控制傳染源。(3)注射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注射到人體內會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抵抗該病毒的抗體,產生抗體屬于免疫的第三道防線,該抗體只對H7N9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這種免疫類型屬于特異性免疫。
答案:(1)蛋白質 (2)控制傳染源 (3)抗體 特異性
考點4:人類常見疾病
例4: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關注,以下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心血管健康狀況既受遺傳因素影響,也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B.飲酒會導致血液中紅細胞數量增加,血液變稠,加重心臟負擔
C.遇到突發心肌梗死的病人,應馬上將病人抬上汽車送往醫院
D.只要合理膳食,就不會患心血管疾病
解析:人的心血管健康狀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A正確;少量飲酒可以促進中樞神經興奮,在神經系統的作用下心跳加快,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舒筋活血、御寒壯骨,B錯誤;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撥打“120”,同時采取胸外心臟擠壓以及人工呼吸進行救助,不能搬運送往醫院搶救,C錯誤;合理膳食,多參加體育鍛煉等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不能完全預防,如先天性心臟病,主要與遺傳有關,即使改變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也無法預防.現在心血管疾病出現低齡化傾向,青少年也時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D錯誤。21·cn·jy·com
答案:A
◆變式訓練
1.(2017連云港)乙型肝炎是一種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接種過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襲,其原因是(  )
A.該人體內產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體
B.該人體內產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原
C.該人體已獲得了非特異性免疫的能力
D.乙肝病毒已不能再次侵入該人體的體內
解析:接種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增強抵抗力,從而避免傳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種過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襲,其原因是該人體內產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體,獲得了特異性免疫能力。
答案:A
2.(2017濱州)下列哪組疾病可以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地降低發生的風險(  )
A.冠心病、癌癥 B.呆小癥、色盲
C.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D.糖尿病、先天性聾啞
解析:常進食較高熱量的飲食、較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者易患冠心?。┌Y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合理的飲食可以預防和降低癌癥的發生,A正確;色盲是遺傳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B錯誤;白化病是遺傳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C錯誤;先天性聾啞是遺傳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C錯誤。
答案:A
考點5:防護與急救
例5:下列關于逃生和急救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用手將他拉離
B.逃離濃煙密布的火災現場時,應俯身并用濕毛巾掩蓋口鼻
C.被毒蛇咬傷后,在傷口的近心端5~10厘米處,用繩子或止血帶結扎
D.地震發生時,要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
解析:人體是導體,發現有人觸電,若立即用手去拉,會造成施救者也觸電,正確的做法是應先切斷電源或用絕緣棒將電線挑開,故說法錯誤,A符合題意;燃燒時的煙氣因溫度高、密度小而向高處飄散,因此,逃離濃煙密布的火災現場時,應俯身并用濕毛巾遮蓋口鼻,說法正確,B不合題意;被毒蛇咬傷后,在傷口的近心端5~10厘米處,用繩子或止血帶結扎是正確的,這樣可以防止毒素通過心臟流到全身,對人造成更大的危害,說法正確,C不合題意;面積比較小的房間相對牢固,支撐物也較多,在地震逃生時可以選擇,如果來得及應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更加安全一些,說法正確,D不合題意。
答案:A
◆變式訓練
1.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節假日外出旅行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常態。在外遇到危險或意外傷害時,下列采取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將煤氣中毒的人,轉移到通風的地方進行搶救
B.擦破皮膚有血滲出時,可將出血部位消毒沖洗后貼上創可貼
C.當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時,可用人工呼吸方法進行搶救
D.某人因車禍導致動脈大出血,應立即撥打120,同時在遠心端止血
解析:煤氣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大得多,血紅蛋白的數量是有限的,這樣,就使氧失去了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機會,因此,發現有人煤氣中毒,迅速關緊煤氣閥,打開門窗通風,降低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快速移到通風處,再救治.A不符合題意。毛細血管是連接最小的靜脈和動脈的血管,血流速度極慢,因而出血時是滲出,并像水珠一樣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后貼上創可貼即可.B不符合題意。人工呼吸是一種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氣中毒或觸電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口對口吹氣法.C不符合題意。動脈是將心臟的血液流向全身各處去的血管,壓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傷出血時成噴射狀或一股股的流出,故應在近心端用止血帶或指壓法止血.D符合題意。
答案:D
2.無論中中醫或西醫,用藥不當或急救方法錯誤都會對生命造成二次傷害,下列關于用藥、急救、健康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非處方藥就是可以自己到藥店購買,依據說明書使用的藥物,簡稱“OTC”
B.心肺復蘇包括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等
C.“現代文明病”就是指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D.健康就是指身體結構完好無缺,且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
解析:非處方藥就是可以自己到藥店購買,依據說明書使用的藥物,簡稱“OTC”,A正確;心肺復蘇包括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B正確;“現代文明病”就是指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C正確;身體沒病完好無損,且沒有疾病或不虛弱是傳統的健康觀,不是健康的真正內涵,D錯誤。
答案:D
1.圖中的四幅漫畫寓意人體免疫的防線,其中屬于第二道防線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圖①體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屬于第二道防線,圖②皮膚抵擋病原體的侵入屬于第一道防線,A不正確;圖②皮膚抵擋病原體的侵入、圖③呼吸道纖毛的對病原體的清掃作用,都屬于第一道防線,B不正確;圖③呼吸道纖毛的對病原體的清掃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圖④體液中的吞噬細胞吞噬病菌屬于第二道防線,C不正確;圖①體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圖④體液中的吞噬細胞吞噬病菌都屬于第二道防線,D正確。
答案:D
2.(2017宿遷)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絲蟲病的幼蟲——微絲蠅,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絲蟲病。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是傳染源
B.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傳染源
C.微絲蠅屬于傳播途徑
D.消滅蚊子及其幼蟲能有效降低絲蟲病的發病率
解析:甲為一患傳染病的患者,能夠散播病原體,所以屬于傳染源.A正確;乙在患病前對該病缺乏免疫力,所以屬于易感者.患病后成為患者,能夠散播病原體,所以成為傳染源.B正確;徽絲蚴是能使人得這種傳染病的寄生蟲,所以屬于病原體.C錯誤;蚊子是傳播此傳染病的生物媒介,所以屬于傳播途徑.D正確。
答案:C
3.目前,禽流感疫苗已進入臨床實驗申報階段。患者所接種的疫苗和體內發生的免疫反應分別是( )
A.抗體 特異性免疫 B.抗原 非特異性免疫
C.抗原 特異性免疫 D.抗體 非特異性免疫
解析:給患者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不會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則這種疫苗相當于抗原;其產生的抗體只對引起禽流感的病毒起作用,對其他病原體無效,可見其免疫作用是后天獲得的,特定的,有針對性的,因此是特異性免疫。
答案:C
4.乙肝疫苗作為抗原,可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原被清除后,抗體還將在體內存留一段時間。下面為人體注射乙肝疫苗后,體內抗原、抗體的含量隨時間變化示意圖,其中最為正確的是( )
A B C D
解析:人體注射乙肝疫苗前,體內沒有抗體,因此抗體是0;注射乙肝疫苗后,乙肝疫苗作為抗原,可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體逐漸增多,當抗體累積到一定數量時,抗原被抗體清除,因此抗原的數量逐漸減少,最后為0;抗原被清除后,抗體還將在體內存留一段時間或者終生保留。
答案:B
5.日常生活中,似乎總有一些“條條框框”約束著同學們的行為,如不要隨地吐痰,吃飯時不要大聲說笑、不吸煙、不吸毒等等。如果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約束,有些行為就可能會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
A.隨地吐痰可能會傳播肺癌、胃癌等疾病
B.吃飯時大聲說笑可能會使食物誤入氣管
C.吸煙會使煙草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誘發多種疾病
D.吸毒會使毒品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降低免疫功能
解析:痰中含有病菌,隨地吐痰后痰中的病菌會隨著痰的蒸發而飄散到空氣中,并被健康人吸入呼吸道和肺內而導致患呼吸道傳染病,但不會傳染胃癌,A錯誤;吃飯時大聲說笑可能會使食物誤入氣管,B正確;吸煙時產生煙霧里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能誘發多種疾病,C正確;吸毒的危害極大,尤其是對神經系統有很大的損害,能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損等,D正確。
答案:A
6.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三個方面: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下列不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是(  )
A.潔身自好和避免輸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預防艾滋病
B.對肝炎患者劃分專門的活動區域并進行及時治療
C.地震和洪災發生后,在災區及時噴灑消毒液
D.養成室內通風和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
解析:潔身自好和避免輸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預防艾滋病,屬于切斷傳播途徑,A正確;對肝炎患者劃分專門的活動區域并進行及時治療,屬于控制傳染源,B錯誤;在災區及時噴灑消毒液屬于切斷傳播途徑,C正確;飯前便后洗手屬于切斷傳播途徑,D正確。
答案:B
7.將蝮蛇的微量蛇毒注射到馬體內(蝮蛇毒是一種蛋白質),過一段時間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數周后抽出馬血,除去其中的血細胞和部分無用蛋白質,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被蝮蛇咬傷后,可用此免疫血清進行治療
B.這種血清可以對所有毒蛇的蛇毒產生免疫作用
C.經常在野外活動的人員,應注射血清進行預防
D.注入馬體內的蛇毒為抗體,使馬的體內產生了抗原
解析:被蝮蛇咬傷后,可以用抗蝮蛇蛇毒免疫血清治療,因為免疫血清里含有清除蝮蛇蛇毒的專門抗體,A正確;此血清含有的抗體只是由于蝮蛇的蛇毒刺激馬的免疫系統產生的,屬于特異性免疫,所以只能解蝮蛇的蛇毒,其他的蛇毒成分與蝮蛇的蛇毒不一樣,所以此血清不能抵抗所有蛇的蛇毒,B錯誤;經常在野外活動的人,注射了此血清后體內一段時間內會還有抗蝮蛇蛇毒的抗體,但抗體不會長期存在于人體內,所以不能用來預防,預防的話要注射疫苗,疫苗一般是滅活病毒,相當于抗原而不是抗體,C錯誤;先射入馬體內的蛇毒為抗原,它使馬的血液中產生抗體,D錯誤。
答案:A
8.(2017營口)下列關于人體內抗原與抗體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抗體與抗原結合后,還需吞噬細胞才能將抗原清除
B.當抗原侵入人體時,淋巴細胞可以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
C.一種抗體可針對多種抗原作用
D.當抗原被清除后,機體還將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
解析:抗體與抗原結合后,還需吞噬細胞才能將抗原清除,A正確;當抗原侵入人體時,淋巴細胞可以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抗體,B正確;抗體具有特異性,因此一種抗體只能對特定的抗原有作用而不是可針對多種抗原作用,C不正確;當抗原被清除后,機體還將保持產生相應抗體的能力,D正確。www.21-cn-jy.com
答案:C
9.(2017海淀)2011年4月12日,衛生部公布了3月全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死亡人數居前5位的傳染病如表所示。下列有關這5種傳染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病名
發病數
死亡數
艾滋病
3 551
1 059
肺結核
135 848
200
狂犬病
98
90
乙型肝炎
117 553
65
流行性出血熱
609
9
A.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 B.都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C.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居室消毒可以切斷傳播途徑
解析:病原體是能引起人和動植物傳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其中有細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黃癬病的霉菌)、原蟲(如瘧原蟲)、蠕蟲(如蛔蟲)以及螨類(如疥螨)等,表格中的疾病都屬于傳染病,都是有病原體引起的.A符合題意。接種疫苗,即計劃免疫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傳染病都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如艾滋病目前還沒研制出疫苗,還不能通過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B不符合題意。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知,發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C不符合題意。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等.對居室消毒不能切斷傳播的途徑,D不符合題意。
答案:A
10.(2017聊城)2017年5月12日,聊城市發生一例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引起部分市民恐慌。其實,只要大家做好預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禽流感是可以預防的。以下關于禽流感的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
A.通過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預防該病,屬于特異性免疫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該病的病原體
C.體內有乙肝抗體的人,不會患該傳染病
D.對該病確診病例及密切接觸者隔離治療、觀察,這是切斷傳播途徑
解析:通過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預防該病,屬于特異性免疫,A正確;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該病的傳染源,B錯誤;注射乙肝疫苗獲得的免疫屬特異性免疫,只能預防乙肝,不能預防H7N9禽流感,C錯誤;對該病確診病例及密切接觸者隔離治療、觀察,這種措施是控制傳染源,D錯誤。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答案:A
11.(2016福州)艾滋病是一種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近年來,感染艾滋病的人數在我國呈上升趨勢,尤以年輕人居多。其實艾滋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預防措施得當,基本就不會感染艾滋病。
(1)艾滋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不具有________結構的生物體。
(2)目前,沒有可臨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傳染源的人,都屬于艾滋病流行環節中的________________。
(3)圖中除“____________”這種行為外,其余都可能傳播艾滋病,但只要采取切斷傳播途徑的預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避免感染上艾滋病。
(4)日常生活中,你會向人們宣傳哪些預防艾滋病的知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艾滋病的病原體是艾滋病病毒,它是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2)傳染病包括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傳染源的人,都屬于艾滋病流行環節中的易感人群。(3)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圖中除“一般接觸”這種行為外,其余都可能傳播艾滋病,但只要采取切斷傳播途徑的預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避免感染上艾滋病。(4)與艾滋病患者交談、握手擁抱、禮節性親吻、同吃同飲、共用廁所和浴室、共用辦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娛樂設施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感染HIV.不歧視不孤立艾滋病患者;與他們和諧相處;給他們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幫助。
答案:(1)艾滋病病毒 細胞(2)易感人群(3)一般接觸(4)一般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
12.2014年在西非多國爆發了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截至12月,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近20000例,死亡6000多人。埃博拉出血熱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該病毒變異非常快,不斷出現新的屬種;通常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等途徑傳播。疫情發生后,許多國家先后開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埃博拉出血熱與下面哪一項傳染病的病原體相同________。
①肺結核 ②流感?、刍紫x病?、苤袞|呼吸綜合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埃博拉病毒變異快、不斷出現新的屬種,主要原因是病毒結構中的____________發生了改變。
(3)疫區的人們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是________(填代號)。
①隔離病人?、谑褂靡淮涡钥谡?、手套和防護服?、劢臃N疫苗?、苡米贤饩€、福爾馬林等對室內外環境進行消毒
(4)如圖反映出小白鼠先后接種某種疫苗后,血液中產生相應抗體的情況。圖中顯示受疫苗刺激后產生抗體數量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且持續的時間長。因而預防接種通常應進行兩次或多次。上述免疫反應屬于__________免疫。
解析:(1)引起埃博拉出血熱的病原體是病毒,引起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征的也是病毒。(2)由于基因突變,使埃博拉病毒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因此出現了不同的類型。(3)①隔離病人屬于控制傳染源; 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護服和④用紫外線、福爾馬林等對室內外環境進行消毒,都是防止病原體到達健康人,屬于切斷傳播途徑;③接種疫苗是保護易感人群。(4)第一次可知抗體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時間,第一次注射疫苗后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產生抗體.而且產生的量較少。在第二次感染時,雖時隔一段時間,但抗體不像上一次那樣感染后要過一段時間才產生,而是迅速產生足量的抗體.這種免疫是出生后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
答案:(1)B (2)基因突變 遺傳物質(3)②④(4)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特異性
13.(2017福建)病毒性感冒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若未治愈也可能引發細菌性肺炎等其他疾病?;卮鹣铝袉栴}:
(1)對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稱為 。
(2)注射疫苗可以使人體產生抵抗相應病毒的特殊蛋白質,叫做 。這個過程屬于人體免疫類型中的 。
(3)肺炎球菌是能導致肺炎的一種細菌,細胞內沒有成形的 ;細菌性肺炎發生時,人體內的 (填一種血細胞)數量會增加。
解析:(1)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對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稱為易感人群。(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給易感者注射流感疫苗能使人體內產生抗體,從而達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3)細菌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遺傳物質,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肺炎球菌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人體內的血細胞包括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白細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當人體有炎癥時,人體的白細胞數量增加?!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
答案:(1)易感人群(2)抗體 特異性免疫(后天性免疫)(3)細胞核 白細胞
14.據估計,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人體中“潛伏”有肺結核分枝桿菌,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現出肺結核癥狀。經檢測表明:這些“潛伏”的細菌并沒有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難道細菌對付抗生素還有其他策略?1944年,醫生比格發現,現有的抗生素只能消滅正在生長和繁殖的細菌。微生物學家路易斯進一步檢測到:一旦環境殘酷,如缺氧、營養缺乏、溫度不利生長等,每種細菌都能進入休眠狀態。我們可用下圖形象地解釋細菌對付抗生素的兩種策略。
(1)肺結核病患者在免疫學上稱之為 。
A.病原體 B.傳染源 C.傳播途徑 D.易感人群
(2)這些身體上“潛伏”肺結核分枝桿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現出肺結核癥狀,其原因可能是 。
(3)若想消滅這些“潛伏”的細菌,可先采取 手段去“喚醒”它。(提出一條合理建議即可)
解析:(1)傳染源是能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據此可知,肺結核病患者,免疫學上稱之為傳染源。(2)一生都不表現出肺結核癥狀,其原因可能是細菌處于休眠狀態(或該人免疫力強)。(3)當環境變得不利于細菌生長時,有些細菌能夠形成芽孢,它是細菌的一個橢圓形的休眠體,對干旱、低溫、高溫等惡劣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當條件適宜時,又會萌發成一個新個體.若想消滅這些“潛伏”的細菌,可先采取給充足營養(或合適溫度;充足氧氣等合理答案均給分)手段去“喚醒”它。
答案:(1)B (2)細菌處于休眠狀態(或該人免疫力強) (3)給充足營養(或合適溫度;充足氧氣等合理答案均給分)
1.(2016湖州)皮膚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這屬于人體防御病原體的(  ) 
A.第一道防線 B.第二道防線
C.特異性免疫 D.人工免疫
解析:皮膚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這屬于人體防御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
答案:A
2.(2016·紹興)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圖是(  )
解析:皮膚的保護作用屬于第一道防線、溶菌酶的作用屬于第二道防線、吞噬細胞的作用屬于第二道防線,ABC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抵抗抗原的侵入屬于第三道防線,D屬于特異性免疫。
答案:D
4.(2016寧波)2016年巴西爆發了一種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寨卡病毒是該病的病原體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沒有遺傳物質
C.該病的傳播途徑與流感相同
D.在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中,殺滅伊蚊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解析: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寨卡病毒是該病的病原體,A正確;寨卡病毒的最大的結構特點是沒有細胞結構,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屬于生物,B錯誤;該病的傳播途徑是蟲媒傳播,流感的傳播途徑是空氣、飛沫傳播,可見該病的傳播途徑與流感不相同,C錯誤;該病的傳播途徑是蟲媒傳播,在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中,殺滅伊蚊屬于切斷傳播途徑,D錯誤。21cnjy.com
答案:A
5.(2017金華)下列關于健康生活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流感患者屬于易感人群
B.注意食品衛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C.良好的人際關系,會讓你的心理更健康
D.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解析:流感患者屬于傳染源,A錯誤。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B正確。在生活中,健康比金錢更重要;學會溝通,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健康的重要方面,C正確。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素,要做到合理膳食,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營養物質比例適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過多,D正確。
答案:A
6.(2017寧波)水痘是一種春季多發的呼吸道傳染病,常用接種水痘疫苗的方法來進行預防。接種的水痘疫苗和所屬的免疫類型分別是( )
A.抗體 特異性免疫 B.抗原 特異性免疫
C.抗體 非特異性免疫 D.抗原 非特異性免疫
解析:接種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增強抵抗力,從而避免傳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種的水痘疫苗屬于抗原;抗體具有特異性,因此接種的水痘疫苗所屬的免疫類型是特異性免疫?!境鎏帲?1教育名師】
答案:B
7.(2017溫州)為了預防麻疹、風疹的流行,衛生部門與學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屬于保護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潔與通風 B.要求飯前便后勤洗手
C.注射麻疹、風疹疫苗 D.要求發燒時及時就醫
解析: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只要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題干中AB屬于切斷傳播途徑D控制傳染源,C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答案:C
8.(2017衢州)當侵入人體的病原體超過人體的抵抗力時,就會引發疾病。
(1)小柯用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如圖)。當①侵入人體之后,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 ,從而獲得相應的免疫力。
(2)如果人體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體的①會大量繁殖引發感染。今年3月以來許多學生感染諾如病毒而得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該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從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患病孩子屬于 。
解析:(1)“小柯用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如圖)。當①侵入人體之后”,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從而獲得相應的免疫力”。(2)如果人體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體的①會大量繁殖引發感染.今年3月以來許多學生感染諾如病毒而得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該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從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患病孩子屬于傳染源。2·1·c·n·j·y
答案:(1)抗體 (2)傳染源
9.(2016溫州)克拉霉素是一種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療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膚傷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療。皮膚是人體抵抗病原體侵入的第一道防線,具有________免疫的作用。(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
(2)當前,濫用抗生素現象比較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下列為幾位同學關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觀點,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可多選)【版權所有:21教育】
A.某次咳嗽時,服用一種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果以后再咳嗽,堅持用這種抗生素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種,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C.為了避免浪費,咳嗽時應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無效再尋醫就診
D.抗生素的治療效果與用藥量有關,為了早日痊愈,應盡量增加用藥量
E.即使某種抗生素的治療效果較好,也不應長期使用,因為這樣易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從而影響自身健康
解析:(1)“皮膚是人體抵抗病原體侵入的第一道防線”,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阻擋作用,具有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2)“當前,濫用抗生素現象比較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其中合理的有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種,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使某種抗生素的治療效果較好,也不應長期使用,因為這樣易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從而影響自身健康,故選BE。
答案:(1)非特異性 (2)BE
10.(2017溫州)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長較快。肥胖是指體內脂肪積累過多的一種狀態,它會影響身體健康。
(1)肥胖會增加患一些其他疾病的風險(如圖),圖中列舉的五種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島素不足引起的是 。
(2)某同學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克脂肪。打乒乓球時,該同學每小時消耗的脂肪約6克。那么,在相同條件下,該同學通過打乒乓球,約需 小時才能消耗完4.5克脂肪。
(3)據調查,我國3~17歲人群是糖類飲料的高消費群體,過多飲用糖類飲料也會導致肥胖,其原因是 。
解析:(1)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糖類的吸收、利用和轉化。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會導致糖尿病。(2)打乒乓球時,該同學每小時消耗的脂肪約6克。一包零食中含有4.5克脂肪,所以該同學通過打乒乓球在4.5÷6=0.75(小時)才能消耗完4.5克脂肪。(3)若攝取糖類過多而體力活動過少,就會導致體內多余的糖類轉化為脂肪,造成肥胖。
答案:(1)糖尿病 (2)0.75 (3)體內多余的糖類轉化為脂肪
11.(2017麗水)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大隅良典,表彰他在細胞自噬機制研究中的成就。細胞自噬意思是“將自己吃掉”,即分解自身細胞蛋白或細胞的有關結構。當饑餓時,生物體會“應急”,能分解體內非必需的細胞成分來提供物質和能量;當被感染時,能消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等。他還找到了自噬機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細胞內氧化分解有機物并釋放能量的過程稱為 。
(2)吞噬細胞可通過自噬機制消滅多種入侵的細菌和病毒,該保護性生理功能屬于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3)下列關于細胞自噬機制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選填字母)
A.細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
B.細胞自噬機制紊亂,身體可能患病
C.生物體適當饑餓,細胞的自噬作用會減弱
解析:(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進行的場所是線粒體,表達式為: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滿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2)吞噬細胞通過自噬機制消滅多種入侵的細菌和病毒,屬于第二道防線,是非特異性免疫。(3)細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對細胞內物質進行周轉的重要過程,細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A正確;細胞自噬的異常導致癌細胞的出現,B正確;細胞自噬受到各種脅迫信號的誘導,在饑餓狀態下細胞質中可溶性蛋白和部分細胞器被降解成氨基酸等用于供能和生物合成,這是真核細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C錯誤。
答案:(1)呼吸作用 (2)非特異性 (3)C
12.(2017紹興)近年來,寨卡病毒病在許多國家爆發和流行。寨卡病毒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科學家們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發,以有效地控制該傳染病的流行。
(1)對疫區進行滅蚊是預防該傳染病措施中的 。
(2)人們可通過注射疫苗來提高對該病的免疫能力。這種免疫屬于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解析:(1)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對來自疫區的入境人員進行檢疫檢查、對機場和車站進行消毒、對疫區進行滅蚊,這些措施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2)出生后產生的、只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的免疫是特異性免疫,通過注射疫苗獲得的免疫只是對相應的病原體其作用,因此是特異性免疫。
答案:(1)切斷傳播途徑 (2)特異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富蕴县| 云霄县| 洱源县| 开化县| 东台市| 武邑县| 九寨沟县| 碌曲县| 通榆县| 中牟县| 合作市| 平定县| 教育| 南京市| 新密市| 沂源县| 湘乡市| 新乡县| 德惠市| 长泰县| 东宁县| 昆明市| 桃江县| 安乡县| 松原市| 南投市| 卢氏县| 凤台县| 延安市| 闻喜县| 通城县| 库尔勒市| 什邡市| 梁河县| 九龙坡区| 南丹县| 德州市| 婺源县| 迁安市|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