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冊 第三章 第一節、第二節重點、難點:1. 正確描述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從而加深對地球面貌的認識,激發對探索地球與宇宙奧秘的興趣,為建立正確的物質觀打下基礎。 2. 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儀上的兩極、經線、經度、本初子午線、東西半球劃分,了解地球儀上的赤道、緯線、緯度、南北半球劃分、高中低緯度劃分,了解經線、緯線表示的方向、經緯網及其作用。3. 知道地圖是地理事物縮小在平面上的圖形,了解地圖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圖類型及其作用。教學內容(一)知識體系(二)重點難點突破1. 經線和緯線的特點特點比較經線(子午線)、經度緯線、緯度定義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地球儀上與赤道平行的線形狀每條經線都成半圓每條緯線都成圓長度每條經線的長度相等每條緯線的長度不等指示方向南北東西最大、最小的度數180、090、0度數標注從0度經線(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為180度以赤道為0度向南、向北各分為90度相互關系經線和緯線互相交織成經緯網,除兩極點外,地球表面任何地點都處在一定的經緯度位置上。2. 地圖三大要素(1)方向: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最常用指向標定向法(箭頭指北)-------------------特殊情況下使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最精確 (2)比例尺:大比例尺-----范圍小------內容詳細(≧1:100000)小比例尺------范圍大------內容粗略(≦1:1000000)中比例尺 (3)圖例和注記3. 東經度、西經度與東西半球的劃分東經度、西經度是根據0°經線和180°經線組成的經線圈劃分的;東半球、西半球是根據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劃分的,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向西到160°E為西半球。因此,0°經線以及0°—20°W之間的經線位于東半球;180°經線以及160°E—180°之間的經線位于西半球。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度,東經160度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4. 地球儀是縮小了的地球,地球儀是理想化的地球,地球儀是球面的地圖。【典型例題】例1. 緯線是與經線 、環繞地球一周的 。解題分析: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子午線),地球儀上與赤道平行的線叫做緯線,經線和緯線互相交織成經緯網,除兩極點外,地球表面任何地點都處在一定的經緯度位置上。所以緯線是與經線垂直、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例2. 下圖中北方在哪里?解題分析:本題可根據經線、緯線以及經度、緯度來判斷方向。首先確定哪些是經線和緯線后,再根據緯度的變化來判斷方向。例3. A點在B點的什么方向?解題分析: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本圖中從0°經線到90°E經線是順時針遞增,所以判斷該圖中地球自轉的方向為順時針方向,所以這是從南極上空的俯視圖,故A點在B點的西南方。例4, 讀下面經緯網圖,寫出經緯網圖上A、B、C三地的經緯度。 解題分析:判讀經緯度首先要確定是東經還是西經、北緯還是南緯。判別的方法是先觀察經度的變化,找到0°經線,再確定此地是東經還是西經。同樣觀察緯度的變化,找到0°緯線,再確定此地是北緯還是南緯。如上題,A地在180°經線上,故經度為180°,而B、C兩地都在180°經線的左側,經度往左逐漸減小,B、C兩地都在0°經線的右側,因而分別為東經170°和東經160°。而東半球、西半球是根據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劃分的,A地和B地均位于東經160°以西,故都位于西半球。答案:A地位于 180° 、 北緯10° ;B地位于 東經170° 、 0° ;C地位于 東經160° 、 南緯10° 。A地位于 西 半球,B地位于 西 半球。例5. 下圖中A在B的方向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 西北、東北、西南、西北 B.西南、東北、西北、西北C.東北、西北、西北、西南 D.西北、西北、西南、東北解題分析:讀經緯網的地圖時,按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來判定方向。要注意的是:①圓弧形經緯網圖:緯度數值向北遞增的為北緯,緯度數值向南遞增的為南緯;經度數值向東遞增的為東經,經度數值向西遞增的為西經。②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經線呈放射狀,緯線呈同心圓。根據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自轉方向呈逆時針;在南極上空看自轉方向呈順時針。故選擇D。【模擬試題】(答題時間:70分鐘)A組一. 選擇題: 1. 地球的形狀是 ( )A. 天圓地方 B. 圓球體 C. 兩極略鼓的橢球體 D. 赤道略鼓的橢球體2. 地球的赤道半徑是 ( )A. 6371㎞ B. 6356㎞ C. 6378㎞ D. 4×104㎞3. 15°W、40°N的某地,是在 ( )A. 東半球 B. 西半球 C. 低緯度 D. 高緯度4. 經線的特點是 ( )① 相鄰的經線都是相互平行的 ② 經線和緯線都是相互斜交的③ 所有的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 ④ 所有的經線都是等長的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5. 在中國交通圖上量得沈陽到西安的直線距離是5㎝,兩地的實際距離是1500㎞,該圖比例尺是 ( )A. 1﹕30 000 000 B.1/3000 000 C.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千米 D.三萬分之一6. 一般的旅游交通圖應該選用 ( )A. 大比例尺 B. 中比例尺 C. 小比例尺 D. 大、中、小比例尺都可以7. 關于在地圖上識別方向的一些敘述,正確的是 ( )A. 經線指示東西,緯線指示南北 B. 面對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東右西” C. 一個人站在北極,他的四面都是北方 D.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通常指向標箭頭指示北方二. 填空題:1. 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 °,它通過英國倫敦 天文臺原址。2. 比例尺也叫 ,比例尺的計算公式是 。在地圖上所畫地區的范圍愈 ,反映的內容愈詳細,則選用的比例尺應愈 ;反之,則選用的比例尺應愈 。3. 習慣上以 和 兩條經線來劃分東西兩半球。以 來劃分南北半球。4. 地圖上的基本要素是:圖例、方向和 。三. 綜合探究題1. 根據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算出地球的平均半徑是多少?(地球表面積4πR2)2. 比較經度和緯度的區別經度緯度度數起點線本初子午線(0°經線)度數劃分向南、向北各分作90°度數的變化以0°經線為界,愈向東,東經度愈大;愈向西,西經度愈大代號南緯(S)、北緯(N)半球劃分20°W、160°E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B組一. 選擇題: 1. 某人從經度0°、緯度0°的A點出發,依次向北、東、南、西各行200㎞。那么此人將回到 ( )A. 原出發點 B. 出發點以西 C. 出發點以北 D. 出發點以東2. 北側是北半球,南側是南半球,西側是西半球,東側是東半球,該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A. 經度0°,緯度90° B. 東經160°,緯度0°C. 經度180°,緯度90° D. 西經20°,緯度0°3. 關于經線和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所有經線都與本初子午線平行 B. 緯度越低,緯線越長 C. 經線和緯線都長度相等 D. 緯線指示南北方向4. 在下圖的經緯網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點是 ( ) A. A點和B點 B. B點和D點 C. C點和A點 D. C點和D點5. 有人從某地出發,先向北行走3千米,再向西行走3千米,假如再走3千米,此人竟回到了原來的出發點,請問:(1)此人的出發點是地球的 ( )A. 中緯度 B. 赤道 C. 北極點 D. 南極點(2)最后走的3千米應往什么方向走 ( )A. 東方 B. 南方 C. 西方 D. 北方6. 有一幅地圖,圖上1㎝代表實地距離15㎞,其數字比例尺是 ( )A. 1﹕15 B. 1﹕1500 C. 1/1500 000 D. 1/150007. 一艘科學考察船計劃9月份從A點(20°N、20°W)出發,到達與A點緯度相同,經線正好相對的B點進行科學考察,則B點的經度是 ( )A. 160°W B. 20°W C. 160°E D. 20°E8. 某地位于東經170°、南緯20°,有關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地位于東半球 B. 該地處于中緯度 C. 該地每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象 D. 該地屬于五帶中的南溫帶9. 兩架飛機,東西相距一萬千米,同時從赤道起飛,以同樣的速度同樣的高度一直向北飛行,其結果是 ( )A. 兩架飛機各繞地球一周回到原地 B. 兩架飛機距離保持不變 C. 兩架飛機在北極上空相碰 D. 兩架飛機距離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10. 一幅殘破地圖,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兩地相距120千米,圖上兩地相距為12厘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為 ( )A . 1﹕10 000 B. 1/100 000 C. 1﹕10 000 000 D. 1/1 000 000二. 綜合探究題1.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填下表: ABCD經度緯度所在半球東西南北高、中、低緯所在溫度帶(2)填空:① 圖中A點位于B點的 方向;C點位于B點的 方向。② 圖中 點位于東半球; 點位于北半球; 點有太陽直射的機會; 點位于中緯度。2. 毛澤東同志的詩《送瘟神》其中一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寫得極有氣魄。而這“坐地日行八萬里”又是怎么來的呢?3. 一位中國小朋友在暑假以前寫了三封信,分別邀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的三位朋友到緯度40°、經度116°的地方一同度假旅游。他們按照信中所寫的經緯度能聚會在一起嗎?可能發生什么差異?4. 一架飛機一直朝北飛,能否繞地球一圈?若朝東飛,能否繞地球一圈?一個人要蓋一所房子,且四面窗戶都開向北,應建在哪里? 【試題答案】A組一. 選擇題:1. D 2. C 3. A 4. C 5. A 6. A 7. D二. 填空題:1. 0 ,格林尼治 2. 縮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小,大,小。 3. 20°W,160°E,赤道 4. 比例尺三. 綜合探究題1. 略 2. 經度緯度度數起點線本初子午線(0°經線)赤道度數劃分向東向西各分作180°向南、向北各分作90°度數的變化以0°經線為界,愈向東,東經度愈大;愈向西,西經度愈大以0°緯線為界,愈向北,北緯度愈大;愈向南,南緯度愈大代號東經(E)、西經(W)南緯(S)、北緯(N)半球劃分20°W、160°E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B組一. 選擇題:1. D 2. D 3. B 4. D 5. (1)D (2)B 6. C 7. C 8. C 9. C 10. D二. 綜合探究題1. (1)ABCD經度140°E170°E160°W150°W緯度80°S50°S20°N70°S所在半球東西東半球西半球西半球西半球南北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高、中、低緯高中低高所在溫度帶南寒帶南溫帶熱帶南寒帶(2)①西南,東北,②A,C,C,B2. 這與地球的自轉運動有關。我們任意選擇赤道上的一個點,當地球自轉一周時,這個點就隨之運行了一個以6378千米為半徑的大圓圈,其圓周長約40054千米,折合成華里就是約八萬里。“坐地日行八萬里”的奧秘就在這里。3. 很難聚在一起,有可能在兩地、三地或四地分別等待。4. 不行;行;南極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