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鎖分】魯人版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八年級下 第五單元 熱愛集體 融入社會1.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2.感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3.感受身邊的變化,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給國家、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21世紀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4.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5.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6.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發(fā)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絕不良嗜好,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7.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考點一:我與集體共發(fā)展1.集體的基本特征。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怎樣的?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①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②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fā)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3.★如何理解“團結就是力量”??(集體團結的作用)①任何一個集體,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形成合力,達到預期的目的。②集體的團結可以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zhàn)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③集體不論大小,團結才有力量。4.★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①在我國,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以集體利益為重,并不排斥個人利益。③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21教育網(wǎng)5.★如何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①我們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又要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②在集體生活中,當個人的愿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③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6.★怎樣為集體添光彩?21·cn·jy·com為集體添光彩主要表現(xiàn)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①首先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②更應該體現(xiàn)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③當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應敢于積極維護。④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是維護集體利益的最高表現(xiàn)。7.為什么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怎樣維護?①國家榮譽是國家和民族尊嚴的體現(xiàn)。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體現(xiàn),國家利益高于一切。②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xiàn)為對祖國的關心、熱愛和忠誠,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③維護國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決不能為滿足個人或局部的私利而喪失國格和人格,喪失民族氣節(jié),做出有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考點二:關心社會 親近社會1.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表現(xiàn)是什么?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發(fā)展變化的。社會的發(fā)展變化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在發(fā)生著巨大變化,從我們身邊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變遷的軌跡。2.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原因是什么??www-2-1-cnjy-com①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②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3.青少年為什么要參與社會生活?①社會發(fā)展對個人的素質(zhì)提出了新的要求。②我們只有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才能學到現(xiàn)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來源:21cnj*y.co*m】③通過參與各類有益的社會活動,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④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5.中學生應怎樣參與社會生活?①參與社會生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diào)查活動、參觀訪問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形式)②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地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③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④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總之,一方面要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壓力和誘惑,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做一個理智的社會成員。【出處:21教育名師】6.什么是從眾心理?在社會生活中,個人在周圍大多數(shù)人的影響和壓力下,有時會改變自己的意見從而采取和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這是從眾心理,也叫“隨大流”7.從眾心理的影響有哪些?2·1·c·n·j·y從眾心理對于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①一方面從眾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版權所有:21教育】②另一方面盲目從眾、隨波逐流卻是危險的,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只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8.怎樣認識從眾心理?①從眾心理對社會和個人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③一方面從眾心理可以使人們自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③我們只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怎樣克服盲目從眾心理?)9.親社會行為的表現(xiàn)有哪些?21*cnjy*com謙讓、分享、助人、奉獻等等10.為什么要謙讓?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謙讓是形成和諧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guī)范。11.謙讓的表現(xiàn)有哪些?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為人謙遜、禮貌待人,不唯我獨尊、盛氣凌人。②謙讓突出地表現(xiàn)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能自覺地為他人著想,做到先人后已,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③謙讓還表現(xiàn)在能妥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不妨主動謙讓。12.分享的意義。①分享就是把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提供給別人,與他人共同擁有和享受,把“我的”當成“我們的”。(分享的含義)www.21-cn-jy.com②把自己的歡樂與人分享,你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與人分享,你會得到信任和友情;把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與人分享,你會有新的提高和收獲。③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經(jīng)驗、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13.怎樣助人?首先要真誠,還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借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維護他人自尊。2-1-c-n-j-y14.中學生怎樣關心社會發(fā)展、關注國家大事?①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wǎng)等途徑了解國內(nèi)外大事。②關心祖國建設事業(yè),關心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③關心身邊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積極獻計獻策等。15.★怎樣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①要學會謙讓、分享和助人。②要積極為社會做貢獻,包括: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關心社會發(fā)展、關心國家大事;服務社會、奉獻社會。16.★判斷奉獻的標準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的行為有利于社會,就是在奉獻。1.集體主義、個人主義、小團體主義的含義。①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并愿意放棄或犧牲一些個人利益,這就是集體主義的表現(xiàn)。②將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過分強調(diào)個人利益,不顧他人和集體的利益,這就是個人主義的表現(xiàn)。21教育名師原創(chuàng)作品③小團體主義實際上是擴大了的個人主義,往往會腐蝕集體。其特點是當小團體利益和大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首先考慮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以及大集體根本的、長遠的全局的利益。2.如何評析“我們作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參加志愿者活動是大人的事情,與我們中學生無關。” 上述觀點是錯誤的。①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主要任務固然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但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人,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②參與志愿者活動是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表現(xiàn)。在此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關愛社會,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所以,參加志愿者活動、熱心公益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3.作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zhì)?①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素質(zhì)。【來源:21·世紀·教育·網(wǎng)】②具有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強和責任感。③熱情大方,尊重他人,信守諾言等。1.(2016?山東)關于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責任是指公民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B .青少年的責任就是完成學習任務C .責任產(chǎn)生于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D .責任僅僅是道德上的要求和規(guī)定2.7.9月7日,易烊千璽以長城保護公益大使的身份亮相長城。他說以前爬長城時經(jīng)常看到有游客在亂涂亂畫,這一次以保護大使的身份來到長城,感覺有更多責任在身。他說長城的專業(yè)管理人員只有幾千人,而長城巍峨2萬多公里,希望有更多年輕人一起保護長城。目前,共有17.4萬志愿者參與到保護長城公益活動中來,對“保護長城”志愿者的行動,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21cnjy.comA .參加志愿者活動是每個人走向成熟的唯一標志B .參加志愿者活動只有付出沒有回報,不必在全社會提倡C .積極參加志愿活動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益提升D .參與志愿服務時要對回報與代價進行正確的評估,回報少就不參加3.(2017?蘇州)從G20杭州峰會的“小青荷”到江蘇發(fā)展大會的“小流蘇”,青年志愿者們積極傳遞文明禮儀,制止不文明的行為。該舉動告訴我們要(??? )A .學會親近社會,自覺服務社會B .體驗生活變化,領略現(xiàn)代文明C .提高文化素養(yǎng),突出個人發(fā)展D .強調(diào)服務社會,不應獲取回報(2017?濟寧)海軍某艦載航空兵正營職中隊長張超,在駕駛艦載戰(zhàn)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fā)故障。危機關頭,他盡最大努力保住戰(zhàn)機,但推桿無效后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jīng)搶救無效壯烈犧牲。你從“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張超的事跡中得到的感悟是(??? )①要不言代價與回報,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21*cnjy*com②生命的價值在于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③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延伸生命的價值? ④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fā)生矛盾時,以國家利益為重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6.(2017·海南) ?2017年6月4日,丁寧奪得世乒賽女單冠軍后說,“這個勝利的得來不是靠我一個人的努力,而是整個乒乓球隊的努力。”這句話告訴我們( )A .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集體的支持B .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C .集體的榮譽離不開個人的努力D .個人要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7.(2017?通遼)八年級學生冬冬在假期參與了志愿服務活動,并深刻體會到自己及承擔了社會責任,又在奉獻中提升了價值。下列名言與這一觀點相符的是(??? )A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2017·廣州)共享單車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fā)公眾對部分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亂停亂放、惡意損毀等行為的詬病。從責任的角度看,這些使用者(??? )①割裂了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2·1·c·n·j·y②沒有正確處理好利己與利他的關系③沒有隨環(huán)境改變堅持角色不變?????????? ④沒能在法律監(jiān)管缺失時自覺承擔責任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二.非選擇題9.2016年2月14日,《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揭曉,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人物事跡瓊中女足一支誕生于貧困縣瓊中的足球隊。9年來,這群年輕女孩執(zhí)著追求,自強不息,用青春和汗水創(chuàng)造奇跡。吳錦泉今年86歲,靠磨刀為生,生活清苦,卻樂善好施,20多年來,他把磨刀掙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災區(qū)捐款。謝芳麗“輪椅上的創(chuàng)業(yè)者”謝芳麗,面對殘酷的命運,她憑借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不斷塑造自我,讓生命抵達了更廣闊的空間。閱讀上述事跡,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從瓊中女足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自強者的共同特點是什么?(2)吳錦泉老人熱心公益活動的行為得到無數(shù)網(wǎng)友的點贊,請你談談為吳錦泉老人點贊的理由。(3)學習謝芳麗的先進事跡,你認為我們應如何塑造自我新形象?10.(2017?荊門)材料一:為了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鑲面前實現(xiàn)“技術突圍”,獲得《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的李萬君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你@勁兒、韌勁兒,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試制數(shù)據(jù),積極參與填補國內(nèi)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guī)范及操作方法。先后進行技術攻關100余項。【來源:21cnj*y.co*m】材料二: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你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jié)。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對耶魯大學畢業(yè)后回國扎根農(nóng)村的“最美村官”秦玥飛的頒獎詞。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李萬君、秦玥飛的事跡體現(xiàn)了他們具有怎樣的崇高品質(zhì)?(2)有些同學認為,秦玥飛承擔了本不屬于自己的責任,而且付出了大好青春年華,不值得。你是否贊同此觀點?請說明理由。21·世紀*教育網(wǎng)【中考鎖分】魯人版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八年級下 第五單元 熱愛集體 融入社會1.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2.感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3.感受身邊的變化,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給國家、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21世紀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4.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5.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6.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發(fā)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絕不良嗜好,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7.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考點一:我與集體共發(fā)展1.集體的基本特征。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怎樣的?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①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②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fā)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3.★如何理解“團結就是力量”??(集體團結的作用)①任何一個集體,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形成合力,達到預期的目的。②集體的團結可以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zhàn)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③集體不論大小,團結才有力量。4.★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①在我國,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以集體利益為重,并不排斥個人利益。③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www.21-cn-jy.com5.★如何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①我們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又要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②在集體生活中,當個人的愿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③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6.★怎樣為集體添光彩?2·1·c·n·j·y為集體添光彩主要表現(xiàn)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①首先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②更應該體現(xiàn)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③當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應敢于積極維護。④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是維護集體利益的最高表現(xiàn)。7.為什么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怎樣維護?①國家榮譽是國家和民族尊嚴的體現(xiàn)。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體現(xiàn),國家利益高于一切。②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xiàn)為對祖國的關心、熱愛和忠誠,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③維護國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決不能為滿足個人或局部的私利而喪失國格和人格,喪失民族氣節(jié),做出有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考點二:關心社會 親近社會1.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表現(xiàn)是什么?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發(fā)展變化的。社會的發(fā)展變化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在發(fā)生著巨大變化,從我們身邊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變遷的軌跡。2.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原因是什么??21*cnjy*com①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②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3.青少年為什么要參與社會生活?①社會發(fā)展對個人的素質(zhì)提出了新的要求。②我們只有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才能學到現(xiàn)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出處:21教育名師】③通過參與各類有益的社會活動,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④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5.中學生應怎樣參與社會生活?①參與社會生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diào)查活動、參觀訪問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形式)②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地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③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④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總之,一方面要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壓力和誘惑,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做一個理智的社會成員。6.什么是從眾心理?在社會生活中,個人在周圍大多數(shù)人的影響和壓力下,有時會改變自己的意見從而采取和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這是從眾心理,也叫“隨大流”7.從眾心理的影響有哪些?從眾心理對于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①一方面從眾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②另一方面盲目從眾、隨波逐流卻是危險的,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只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8.怎樣認識從眾心理?①從眾心理對社會和個人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③一方面從眾心理可以使人們自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huán)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③我們只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怎樣克服盲目從眾心理?)9.親社會行為的表現(xiàn)有哪些?謙讓、分享、助人、奉獻等等10.為什么要謙讓?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謙讓是形成和諧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guī)范。11.謙讓的表現(xiàn)有哪些?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為人謙遜、禮貌待人,不唯我獨尊、盛氣凌人。②謙讓突出地表現(xiàn)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能自覺地為他人著想,做到先人后已,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③謙讓還表現(xiàn)在能妥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不妨主動謙讓。12.分享的意義。①分享就是把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提供給別人,與他人共同擁有和享受,把“我的”當成“我們的”。(分享的含義)②把自己的歡樂與人分享,你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與人分享,你會得到信任和友情;把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與人分享,你會有新的提高和收獲。③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經(jīng)驗、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13.怎樣助人?首先要真誠,還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借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維護他人自尊。14.中學生怎樣關心社會發(fā)展、關注國家大事?①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wǎng)等途徑了解國內(nèi)外大事。②關心祖國建設事業(yè),關心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③關心身邊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積極獻計獻策等。15.★怎樣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①要學會謙讓、分享和助人。②要積極為社會做貢獻,包括: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關心社會發(fā)展、關心國家大事;服務社會、奉獻社會。2-1-c-n-j-y16.★判斷奉獻的標準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的行為有利于社會,就是在奉獻。1.集體主義、個人主義、小團體主義的含義。①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并愿意放棄或犧牲一些個人利益,這就是集體主義的表現(xiàn)。②將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過分強調(diào)個人利益,不顧他人和集體的利益,這就是個人主義的表現(xiàn)。③小團體主義實際上是擴大了的個人主義,往往會腐蝕集體。其特點是當小團體利益和大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首先考慮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以及大集體根本的、長遠的全局的利益。2.如何評析“我們作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參加志愿者活動是大人的事情,與我們中學生無關。” 上述觀點是錯誤的。①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主要任務固然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但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人,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②參與志愿者活動是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表現(xiàn)。在此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關愛社會,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所以,參加志愿者活動、熱心公益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3.作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zhì)?①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素質(zhì)。②具有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強和責任感。③熱情大方,尊重他人,信守諾言等。1.(2016?山東)關于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責任是指公民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B .青少年的責任就是完成學習任務C .責任產(chǎn)生于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D .責任僅僅是道德上的要求和規(guī)定【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責任的含義和來源。責任是指一個人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事的要求,有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AD錯誤。青少年肩負很多責任,作為學生,要好好學習;作為子女,要孝敬父母等,B錯誤。C正確,故選C。.21-cn-jy.com【來源:21·世紀·教育·網(wǎng)】【答案】C2.7.9月7日,易烊千璽以長城保護公益大使的身份亮相長城。他說以前爬長城時經(jīng)常看到有游客在亂涂亂畫,這一次以保護大使的身份來到長城,感覺有更多責任在身。他說長城的專業(yè)管理人員只有幾千人,而長城巍峨2萬多公里,希望有更多年輕人一起保護長城。目前,共有17.4萬志愿者參與到保護長城公益活動中來,對“保護長城”志愿者的行動,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www-2-1-cnjy-comA .參加志愿者活動是每個人走向成熟的唯一標志B .參加志愿者活動只有付出沒有回報,不必在全社會提倡C .積極參加志愿活動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益提升D .參與志愿服務時要對回報與代價進行正確的評估,回報少就不參加【解析】本題旨在考查承擔社會責任的知識,每位中學生都要學會承擔著社會責任。依據(jù)教材知識,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所以觀點C符合題意;觀點A中“唯一”的說法錯誤,故應排除;觀點B說法錯誤,每一種責任的承擔都伴隨著回報的權利,故應排除;觀點D說法錯誤,我們承擔社會責任,應該不言代價與回報;故選C。www-2-1-cnjy-com21教育名師原創(chuàng)作品【答案】C3.(2017?蘇州)從G20杭州峰會的“小青荷”到江蘇發(fā)展大會的“小流蘇”,青年志愿者們積極傳遞文明禮儀,制止不文明的行為。該舉動告訴我們要(??? )A .學會親近社會,自覺服務社會B .體驗生活變化,領略現(xiàn)代文明C .提高文化素養(yǎng),突出個人發(fā)展D .強調(diào)服務社會,不應獲取回報【解析】本題考查親社會行為、做負責任的公民。題干表述了青年志愿者傳遞文明禮儀,用行動制止不文明行為,這啟示我們要學會親近社會,自覺服務社會,A是正確的;B不符合題意;C是錯誤的,突出個人發(fā)展是自私自立的想法,排除;D是錯誤的,承擔責任也有獲得回報的權利,排除。故選A。21cnjy.com21*cnjy*com【答案】A(2017?濟寧)海軍某艦載航空兵正營職中隊長張超,在駕駛艦載戰(zhàn)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fā)故障。危機關頭,他盡最大努力保住戰(zhàn)機,但推桿無效后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jīng)搶救無效壯烈犧牲。你從“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張超的事跡中得到的感悟是(??? )①要不言代價與回報,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②生命的價值在于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③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延伸生命的價值? ④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fā)生矛盾時,以國家利益為重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承擔責任、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張超為了保住戰(zhàn)機,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可見他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他為了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而且當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發(fā)生矛盾的時候,以國家利益為重,①④正確;生命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②③錯誤。故選C。【答案】C6.(2017·海南) ?2017年6月4日,丁寧奪得世乒賽女單冠軍后說,“這個勝利的得來不是靠我一個人的努力,而是整個乒乓球隊的努力。”這句話告訴我們( )A .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集體的支持B .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C .集體的榮譽離不開個人的努力D .個人要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解析】本題考查個人與集體、社會的關系。“這個勝利的得來不是靠我一個人的努力,而是整個乒乓球隊的努力。”這句話告訴我們集體的重要性: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因此選項A正確; 選項BCD在題干中沒有體現(xiàn)。故選A。21·cn·jy·com【答案】A7.(2017?通遼)八年級學生冬冬在假期參與了志愿服務活動,并深刻體會到自己及承擔了社會責任,又在奉獻中提升了價值。下列名言與這一觀點相符的是(??? )A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解析】本題考查承擔責任、實現(xiàn)人生價值。生命價值體現(xiàn)在對社會的奉獻之中。題干中志愿者的行為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生命價值。A意思是要樹立憂患意識,B意思是要正確認識自己,C體現(xiàn)了換位思考,ABC不合題意;D意思是要幫助他人,這樣能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符合題意。故選D。21教育網(wǎng)【答案】D(2017·廣州)共享單車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fā)公眾對部分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亂停亂放、惡意損毀等行為的詬病。從責任的角度看,這些使用者(??? )①割裂了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2·1·c·n·j·y【版權所有:21教育】②沒有正確處理好利己與利他的關系③沒有隨環(huán)境改變堅持角色不變?????????? ④沒能在法律監(jiān)管缺失時自覺承擔責任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對責任的認識。騎共享單車是自己的權利,但也有合理擺放、保護單車不受損害的義務,從責任的角度來說,題干表述的這些使用者,割裂了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的關系,要方便騎車的回報,就要付出合理擺放、要善管理的代價,這些人只考慮到自己,卻沒有為他人看想,這是沒有正確處理好利已與利他的關系,同時也是不能自覺承擔責任的表現(xiàn)。①②④是正確的,③是錯誤的, 排除,故選C。【答案】C二.非選擇題9.2016年2月14日,《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揭曉,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人物事跡瓊中女足一支誕生于貧困縣瓊中的足球隊。9年來,這群年輕女孩執(zhí)著追求,自強不息,用青春和汗水創(chuàng)造奇跡。吳錦泉今年86歲,靠磨刀為生,生活清苦,卻樂善好施,20多年來,他把磨刀掙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災區(qū)捐款。謝芳麗“輪椅上的創(chuàng)業(yè)者”謝芳麗,面對殘酷的命運,她憑借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不斷塑造自我,讓生命抵達了更廣闊的空間。閱讀上述事跡,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從瓊中女足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自強者的共同特點是什么?(2)吳錦泉老人熱心公益活動的行為得到無數(shù)網(wǎng)友的點贊,請你談談為吳錦泉老人點贊的理由。(3)學習謝芳麗的先進事跡,你認為我們應如何塑造自我新形象?【解析】本題考查社會公益、奉獻精神。(1)結合材料和所學,自強者的共同特點是為人生的理想執(zhí)著的追求。(2 )題文中吳錦泉老人的行為,屬于社會公益活動,所以點贊的理由,即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意義,所以從無私奉獻、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承擔責任、提升自身價值建設和諧社會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 )結合材料和所學,從不斷完善自己怎樣確立成才的目標制定未來新規(guī)劃等方面回答,之有理即可得分。21教育網(wǎng)【答案】(1)為人生理想執(zhí)著追求。(2 )①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得到眾多人的積極響應。【來源:21·世紀·教育·網(wǎng)】21cnjy.com(3 )①善于學習不同榜樣身上的不同優(yōu)點,不斷完善自己。②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與潛能,了解社會對各種職業(yè)的角色期待,從社會需要與自身的實際出發(fā),確立個人的成長目標。③制訂好未來新規(guī)劃,重視知識學習與品德培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10.(2017?荊門)材料一:為了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鑲面前實現(xiàn)“技術突圍”,獲得《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的李萬君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你@勁兒、韌勁兒,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試制數(shù)據(jù),積極參與填補國內(nèi)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guī)范及操作方法。先后進行技術攻關100余項。【來源:21cnj*y.co*m】材料二: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你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jié)。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對耶魯大學畢業(yè)后回國扎根農(nóng)村的“最美村官”秦玥飛的頒獎詞。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李萬君、秦玥飛的事跡體現(xiàn)了他們具有怎樣的崇高品質(zhì)?(2)有些同學認為,秦玥飛承擔了本不屬于自己的責任,而且付出了大好青春年華,不值得。你是否贊同此觀點?請說明理由。21·世紀*教育網(wǎng)【解析】本題考查增強責任感、做負責任的公民。 (1)依據(jù)題干材料可從自強不息愛國奉獻以及勇于創(chuàng)新、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等角度分析。(2 )首先判斷觀點,然后回答理由。積極承擔責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們每個公民都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能促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發(fā)展。承擔責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我們不能因此逃避推卸責任,以此作答即可。【來源:21cnj*y.co*m】【答案】(1)自強不息愛國奉獻以及勇于創(chuàng)新、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等等。(2)不贊同。①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每個人都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秦玥飛回國扎根農(nóng)村是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②承擔責任雖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③我承擔,我無悔。一旦作出自己的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我們應負的責任。④我們每個公民都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服務社會,做一個負責的公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鎖分】魯人版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八年級下第五單元熱愛集體融入社會(原卷版) -.doc 【中考鎖分】魯人版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八年級下第五單元熱愛集體融入社會(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