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考法七 聚焦中國品牌日 【背景材料】 2017年 4月,國務院批準發改委《關于設立“中國品牌日”的請示》,決定從今年開始,將每年5月10號設立為“中國品牌日”。目前,我國加快品牌發展的條件已經具備。農業、制造業領域一大批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截至去年年底,我國累計商標注冊量已超過1400萬件,專利年申請量和注冊商標總量均居世界第一。 材料一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指出,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一要發揮政府推動作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優化政策法規環境;二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做大做強品牌,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三是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積極支持自主品牌發展,擴大自主品牌消費,為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提供專業有效的服務。 材料二 品牌是企業和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這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但是,我國品牌發展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產品質量不高、創新能力不強、企業誠信意識淡薄等問題比較突出。近些年“海淘”持續走熱,正是這些問題的集中體現。 材料三 針對眼下品牌發展管理機制不健全、政策碎片化的現狀,國家發改委將做好品牌發展頂層設計,完善協調機制,把市場決定性作用、企業主體作用、政府推動作用、社會參與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培育壯大自主品牌,致力于培育一批獨立的第三方品牌評價形成機制,代表市場力量、規范企業的行為,促進企業打造叫得響的品牌。 材料四 一般地說,企業的發展都要經歷一個從“起始期”、“成長期”到“成熟期”、“失敗期”的生命周期,其運動軌跡被稱為“第一曲線”。為了能夠實現持續發展,避免失敗,企業需要在高峰到來之前開辟一條新道路,這條道路發展的軌跡被稱為“第二曲線”。 材料五 有了自己叫得響的民族品牌,更應該樹立品牌保護意識。不僅要利用國內的資源條件和市場,更要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與市場,進行跨國經營,使我們的品牌發展成為全球化品牌。加強申請,促進保護。加入世貿以來我國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超過10億美元。因此,我們應從多個角度、立體地實施專利保護戰略。 【考法突破】 1.經濟生活角度 (1)【命題方向】以經濟如何類題型考查如何發揮品牌引領作用。 【模擬設問】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政府如何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助推供需結構升級。 【答題要素】宏觀調控+市場作用+支持自主品牌發展+助推供需結構優化升級 【規范解答】①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②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企業發揮創新創造的主體作用,重視品牌建設。③引導消費者擴大自主品牌消費,支持自主品牌發展。④在全社會營造“建設質量強國”的意識,助推供需結構優化升級。 (2)【命題方向】以經濟意義類題型,考查推進品牌建設的經濟意義。 【模擬設問】結合材料二,說明推進品牌建設的經濟意義。 【答題要素】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滿足高層次需求+企業誠信經營 【規范解答】①有利于激發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增加有效供給,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②有利于引領消費,創造新需求,樹立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信心,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③有利于促進企業誠信經營,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文化生活角度 (1)【命題方向】以文化如何類題型考查企業如何塑造好中國的品牌形象。 【模擬設問】聯系材料三,運用所學文化知識說明企業如何塑造好中國的品牌形象 【答題要素】文化自覺和自信+民族與世界的關系+文化交流與傳播+面向世界+反對虛無主義和封閉主義。 【規范解答】①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推進中國品牌建設。②正確處理好民族的和世界的關系。尊重文化差異與個性的同時,把握文化共性,求同存異。用外國人能夠的理解的方式,塑造中國品牌。③加強文化交流與傳播,借助眾多文化傳播途徑與傳媒,發揮科技的力量。④處理好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關系。立足于實踐,既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又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⑤反對虛無主義和封閉主義。要保證文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必須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以及“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 (2)【命題方向】以文化如何類題型考查如何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 【模擬設問】聯系材料三,運用所學文化知識談談如何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 【答題要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文化傳播力+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力。 【規范解答】①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國家軟實力的首要任務。②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③提高文化傳播力,不斷擴大文化的影響力。要把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作為提高文化傳播力的戰略重點,完善扶持政策,壯大總體實力,提高核心競爭力。④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支持文化建設,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力。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3.生活與哲學角度 (1)【命題方向】以哲學啟示類題型考查企業怎樣搞好經營管理 【模擬設問】結合材料四,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談談“第二曲線”的開辟發展給我們的啟示。 【答題要素】發展觀點+按規律辦事+質變實現事物發展+前進性與曲折性統一+事物所處階段和地位 【規范解答】①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科學地預見企業發展趨勢,居安思危,認識到“第二曲線”代表企業發展的方向和長遠利益。②事物發展是有規律的,要按客觀規律辦事。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開辟“第二曲線”。③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來實現的。要不失時機地推動企業的發展由“第一曲線”向“第二曲線”轉變。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暗诙€”的開辟和發展會受到習慣勢力、傳統思想的干擾和制約,要經歷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要正確對待遇到的困難,促成新事物的成長。⑤要明確事物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認清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努力改變現狀。 (2)【命題方向】以哲學如何類題型考查企業如何增強知識產權意識 【模擬設問】結合材料五,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分析如何增強知識產權意識。 【答題要素】意識能動作用+聯系的多樣性+積極尋求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 【規范解答】①意識可以指導人們能動的改造客觀世界。應該樹立品牌保護意識,洞悉跨國集團在我國運用的品牌戰略,以品牌的國際化帶動知識產權戰略。②聯系具有多樣性。不僅要利用國內的資源條件和市場,更要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與市場,進行跨國經營,使我們的品牌發展成為全球化品牌。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積極尋求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實施專利保護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護身符已是我國企業的當務之急。應從多個角度、立體地實施專利保護戰略。 【考法典例】 1.為擴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4月國務院批準發改委《關于設立“中國品牌日”的請示》,決定從今年開始,將每年5月10號設立為“中國品牌日”。 設立“中國品牌日”經濟意義在于 ①推動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 ②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物質文化需求 ③有利于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④有利于弘揚中華文化提升中國形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中國品牌已實現了不起的跨越,然而,要成為一個品牌強國還有長長的路要走。這說明 A.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和上升的 B.事物發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的任何變化都是根本性質的變化 D.事物總是處在漸進和不顯著的變化中 3.中國品牌雖然在總體品牌力上實現了對跨國品牌的趕超,但在一些具體產品領域及體現品牌價值的一些重要方面仍存在差距,需要長期努力,不斷提升。這啟示我們 ①轉變發展方式,增強創新動力 ②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綠色發展 ③統籌城鄉平均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 ④以強化內需拉動為主,提升經濟質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4.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推進,中國品牌的產品在全球隨處可見,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已經成功逆襲,占據世界市場。這從一個側面說明 ①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和措施得到了世界各國的積極支持 ②中國倡導的 “一帶一路”建設迅速得到回報 ③經濟全球化開始轉向由中國設計由中國主導 ④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有利于中國企業國際合作空間的不斷拓展 A.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1教育網5.中國品牌日的建立必將引起一批品牌活動蜂擁而上。但無論是品牌的發展,還是品牌活動的發展都需要持之以恒,而不是三分熱血。這一現象體現了 A.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重視量的積累 B.事物發展的道路總是迂回的、曲折的 C.要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在對立中把握統一 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 6.在瞬息萬變且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中國彩電企業在技術落后、資金不足、經驗不足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搶占市場高地?業內專家認為,加大研發投入和專利獲取是發展的關鍵。這啟示我們要 ①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解決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②鼓勵自主創新,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 ③利用信息化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 ④擴大出口規模,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上世紀80年代中國品牌啟蒙時期,所謂啟蒙時期就是有些人不懂,有些人剛懂,有些人懂一點,有些人懵懵懂懂。最典型的就是上海牌小轎車不生產了,換成桑塔納了。這啟示我們 A.以市場換技術能解決自主品牌問題 B.要增強品牌意識,加強自主開發民族品牌 C.淘汰落后產能,就能提升質量效益 D. 嚴格準入條件,逐步淘汰傳統產業 8.中國是制造大國,但是品牌小國,在世界上的產品至少有200種,中國產量是世界第一。但是要說大牌子,全世界排在前100名大品牌,中國現在有幾個。將來在前100名的大牌子里面要有大量中國品牌,這是設立品牌日的初衷。從哲學的角度看,設立品牌日的初衷說明 ①意識具有能動性、創造性 ②人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并根據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為事物具有自在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④人能夠將觀念中的對象變成現實的東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1cnjy.com9.品牌的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設計,或他們的組合,構成品牌的基本元素。這些元素的實質,又是提交給顧客有關產品的特征、品質、利益和服務的承諾。這個觀點告訴我們 ①系統和要素是相互對立的 ②系統具有整體性 ③用綜合思維方式認識事物 ④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cn·jy·com10.針對眼下品牌發展管理機制不健全、政策碎片化的現狀,國家發改委將做好品牌發展頂層設計,完善協調機制,把市場決定性作用、企業主體作用、政府推動作用、社會參與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培育壯大自主品牌。做好品牌發展頂層設計是基于 ①要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導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②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需要創造聯系 ④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中國品牌日”不能僅僅是一個口號,一定要有切實可行的企業品牌提升實施方案和推進路徑。因為 ①作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②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動與載體得以傳播 ③文化活動影響和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④文化決定人們的交往行為與交往方式 A.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1·c·n·j·y12.對于在國際上表現出眾的中國企業品牌、消費者滿意度高的品牌、不斷技術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品牌,國家不僅要給予名譽上的獎勵,還要給予減免稅收等實實在在的政策。上述要求是基于 A.財政具有調節資源配置的作用 B.財政具有促進社會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C.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D.財政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 13. 2016年全世界品牌500強入選數量最多的十個國家,中國排在第五位。但是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不得不看到這里面的存在的一些差距。首先,我們的經濟總量在全世界排第二,但是跟排在第一位的美國相比,不管是入選的品牌數量,還是入選企業的國際影響力,都相差太遠。這段話告訴我們的哲學道理主要是 ①認識共性的同時還必須把握個性 ②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③正確對待矛盾兩個方面的不同特點 ④認識復雜事物時要著重把握主流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來源:21·世紀·教育·網】14.全聚德、同仁堂、吳裕泰、狗不理……在這些傳承綿長、老百姓耳熟能詳的中華老字號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對品質、誠信、精益求精等“匠心”的堅守,是百年老店在跌宕起伏的市場競爭中凝練而成的品牌文化。這告訴我們 ①文化與經濟之間具有相互交融的關系 ②文化具有時代性、直接現實性和社會歷史性③對于文化環境的影響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在現實生活中,提到奔馳轎車,人們會想到德國制造業的高品質;提到海爾電器,人們就會聯想到中國商品的高性價比——知名品牌不僅能使企業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國家形象。這主要體現了 ①文化對經濟具有反作用 ②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對政治具有反作用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www.21-cn-jy.com【參考答案】 1.A 2.B 3.A 4.B 5.A 6.D 7.B 8.D 9.C 10.C 11.D 12.A 13.C 14.C 21·世紀*教育網15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