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考法八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取得實效 【背景材料】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決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試點省(市)探索實踐,積極穩妥推進試點工作,圓滿完成試點任務,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黨的十九大對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再動員再部署,要求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 材料一 十八大以來,中央強力反腐,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腐敗官場,以霹靂手段重拳出擊,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反腐記錄。看到反腐巨大成效的同時,也應當清醒認識到,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形成不敢腐只是反腐第一步,要實現不能腐、不愿腐尚需長遠的戰略謀劃、嚴密的制度體系和完備的法治保障。實踐證明,懲治是最好的預防,制度是最大的保障。只有集中全黨力量,形成高壓態勢,通過嚴厲懲治,才能形成巨大的震懾效果,有效預防腐敗;也只有加快建立制度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才能重建政治生態,建設廉潔政治。 材料二 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的所有成績,歸其根本靠的是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試點工作的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關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是完全英明正確的,釋放了全面從嚴治黨一刻不能松、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強烈信號,給全黨全國人民以堅定信心。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試點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對此,必須高度重視,在深化試點、推開改革、完善立法過程中認真研究解決。 【考法突破】 1.政治生活角度 【命題方向】以政治意義類題型考查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意義 【模擬設問】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政治知識分析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意義。 【答題要素】建設廉潔政治+從嚴治黨+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 【規范解答】(1)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建設廉潔政治的需要。只有利于加快建立制度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才能重建政治生態,建設廉潔政治。(2)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是加強黨對反腐敗統一領導,形成制度化、法制化成果的需要,有利于實現黨內監督與人民監督有機結合。(3)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需要。我們黨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層次清晰、運行有效的黨內監督制度體系,使管黨治黨建設黨有章可循、有規可依。(4)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建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形成高效權威的國家監察體系,有利于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生活與哲學角度 【命題方向】以哲學如何類題型考查怎樣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模擬設問】結合材料二,運用哲學知識分析如何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答題要素】樹立正確的意識+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對事物的發展前途充滿必勝信心+矛盾是對立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 【規范解答】(1)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的所有成績,歸其根本靠的是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2)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試點工作的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關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是完全英明正確的。(3)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我們要對事物的發展前途充滿必勝信心。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釋放了全面從嚴治黨一刻不能松、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強烈信號,給全黨全國人民以堅定信心。(4)矛盾是對立雙方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試點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5)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要堅持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對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深化試點、推開改革、完善立法過程中認真研究解決。 【考法典例】 1.黨內監督是永葆黨的肌體健康的有力武器。我們的制度優勢已經充分顯現,但也面臨風險和挑戰,最大挑戰就是對權力的有效監督。加強黨內監督有利于 ①從嚴治黨,提高黨的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 ②保持黨群血肉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③端正黨風政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④增強宗旨意識,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方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實現黨的歷史使命,必須破解自我監督這個難題,要以黨內監督帶動和促進其他監督,健全完善科學管用的權力監督制約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哲學上看,這種做法體現了 A.立足局部、兼顧整體的兩點論方法 B.運用綜合思維,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 C.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和主觀能動性 D.聯系的客觀性是以實踐為前提條件 3.近年來,隨著黨內監督的加強,我國已經實現了監督全覆蓋,覆蓋了所有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及企事業單位的黨員;而行政監察機關作為政府的組成部門,只負責監察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員,不可能覆蓋到政府以外的機構和人員,由此便形成了“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尷尬局面。這啟示我們要 ①完善監督制度,做好監督體系頂層設計 ②既加強黨的自我監督,又加強對國家機器的監督 ③實行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結合 ④使我們的監督體制和監督機制更加人性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就國家法治監督體系而言,雖然政府內部有行政監察和審計,政府外部有人大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等監督形式,檢察院還有專門的反貪污、反瀆職、預防職務犯罪等力量,但這些反腐敗資源力量過于分散,很難發揮作用。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要堅持兩點論和兩分法,反對一點論和片面性 ②事物的性質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決定 ③要抓住時機促成事物質的飛躍 ④做工作要有發展的眼光,防止把事情靜止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5.要加強對試點中重大問題的指導,抓住轉隸組建這個關鍵環節,要求試點地區做好工作銜接,保持平穩過渡,推動改革試點邁好第一步、站穩第一臺階。這啟示我們要 A.創新思維,突破陳規與陋習 B.抓住時機,促使問題的解決 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質 D.統籌兼顧,抓好主要矛盾 6.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需要借鑒古今中外有益經驗,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創新的哲學依據是 ①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 ②樹立創新意識是推動認識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③樹立創新意識要求我們敢于質疑權威,否定一切 ④樹立創新意識是辯證否定觀和辯證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 改革國家監察體制,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們吸收了古今中外有益經驗基礎上與時俱進的表現,體現了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的決心。這體現的辯證唯物論的道理是 ①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主觀與客觀具體歷史的統一 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按客觀規律辦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中國近代的監察制度是對古代監察制度的發展,孫中山先生主張的獨立于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的監察權,就是對百官彈劾糾舉、實施監督的權力,這一思想對我們改革監察體制具有啟發意義。上述觀點認識到了 A.辯證否定是發揮主觀能動性過程 B.創新要敢于突破現有理論和實踐 C.發展就是肯定新事物否定舊事物 D.辯證的否定是發展與聯系的環節 9.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是中國特色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立足當前、謀劃長遠,著眼完善提高黨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這個目標,建設強有力的國家監察體系。上述要求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 B.整體的性能對部分的狀態起決定作用 C.領袖人物對歷史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D.關鍵部分的功能有時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10. 在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過程中,始終堅持把講政治放在首位,綜合分析政治生態整體情況,把握“樹木”和“森林”關系,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把黨的政策策略體現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增強反腐敗工作的政治效果,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材料中的“樹木”和“森林”關系,在哲學上是 A.兩點論與重點論的關系 B.矛盾共性與矛盾個性的關系 C.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 D.事物組成部分和整體的關系 11.習近平總書記先后6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審議通過改革和試點方案,對改革作出頂層設計,明確了試點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這表明 ①親身的實踐經驗比他人的實踐經驗更可靠 ②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根本動力 ③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和根本任務 ④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十八大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集中有效的反腐敗力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以下各項有利于從嚴治黨的是 ①進一步拓寬黨內監督、群眾監督的渠道 ②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善黨的執政方式 ③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推進民主政治建設 ④完善國家政權建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我們黨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層次清晰、運行有效的黨內監督制度體系,使管黨治黨建設黨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這說明 A.客觀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B.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的特點 C.真理和謬誤的界限是相對的 D.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14.我國監察制度起源于周朝,興于秦漢,隋唐時期臻于完備,一直延續至明清。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監察機構幾經變革,不僅名稱有所變化,而且機構設置與地位也有所變化。這一調整體現了 ①事物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②真理與謬誤往往相伴而行 ③認識的不斷完善決定著實踐的不斷深化 ④實踐基礎上的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十八大之后,在處理改革和法治的關系上,我們一直堅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法治和改革要同步進行。具體而言,改革缺乏法律依據的,要獲得全國人大授權;有法律依據,但需要修改法律的,要及時報請全國人大修改法律;涉及廢止法律的,要報請全國人大予以廢止。這表明 ①全國人大行使決定權 ②全國人大行使立法權 ③全國人大是國務院的執行機關 ④全國人大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紀委以黨的紀律和黨內法規約束黨的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監察委員會依法監督國家公職人員,包括是黨員的公職人員。因此,紀委無權以黨的紀律約束非黨員的國家公職人員,而監察委員會可以依法監督非黨員的國家公職人員。以下與材料包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②積羽沉舟,群輕折軸 ③刻舟求劍,入鄉隨俗 ④對癥下藥,因地制宜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7.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把所有反腐敗的力量和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反腐敗體制。這要求政府有關部門 ①嚴格依法行政 ②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捍衛人民利益 ③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加強國家權力機關的建設 ④加強立法工作和司法監督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8.先行試點探索、后加總結推廣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創新思想和戰略布局的具體體現,必將產生加強黨的領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和深化依法治國的全新“化學反應”,促使人民監督和反腐治本的力量在法治軌道上充分涌流。“先行試點探索、后加總結推廣”強調的是 A.認識事物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事物的個性通過共性表現出來 C.任何事物都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D.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19.順應黨心民心,把近年來正風反腐的制度成果和有效經驗上升為國家法律,把“打虎拍蠅”的高壓態勢轉化為久久為功的穩壓常態,有利于進一步加密加固約束公共權力的制度籠子,配套細化各級監委與司法機關的協調銜接機制,從而倒逼全體公職人員知廉知止,并為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齊頭并進增添新動能,推助全面從嚴治黨和全力從實治本凝成新合力。加密加固約束公共權力的制度籠子必須 A.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提高人民福祉 B.實現國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和人性化 C.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D.努力引導政府及其公職人民提高自身素質,做到依法行政 20. 新一輪監察“體改”植根于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新的重大成效,為依法治國特別是“依法反腐”夯實了標本兼治的實踐根基。“標本兼治” 蘊含的辯證法道理是 ①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 ②堅持普遍聯系和發展觀點看問題 ③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參考答案】 1.B 2.B 3.A 4.B 5.D 6.A 7.A 8.D 9.B 10.D 11.C 12.A 13.D 14.D 21教育網15.D 16.A 17.A 18.C 19.C 20.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