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8年高考政治二輪復習時政專題2-13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巴黎會議召開(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8年高考政治二輪復習時政專題2-13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巴黎會議召開(含答案)

資源簡介

熱點專題十三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巴黎會議召開
【背景材料】
2017年9月14日至15日,博鰲亞洲論壇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主題為“‘一帶一路’:亞
歐戰略對接”的專題會議。本次會議從基礎設施、貿易、投資、金融四個維度,探討“一帶
一路”及亞歐戰略對接的重要機遇與挑戰。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位嘉賓出席了此
次會議。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曾培炎、法國參議院議長熱拉爾·拉爾歇出席15日的開幕
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此次博鰲亞洲論壇巴黎會議分為14日的閉門會議及15日的分論壇。14
日的閉門會議議題為“共建‘一帶一路’:市場和企業的作用”。15日的3個分論壇分別以
“基礎設施先行”“貿易與投資”“金融與創新”為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見了出席會議的中
方代表。他表示,“一帶一路”是中方提出的重大倡議,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意義,
為亞歐大陸發展搭建了橋梁。當前,國際形勢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和挑戰,“一帶一路”是各
國發展的重要機遇,是應對不平衡和不穩定的好思路。法方愿與中方在共同遵守相關規則和
標準的基礎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亞歐大陸和非洲的繁榮穩定發展。論壇期
間,法國參議院議長拉爾歇表示,歐盟是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者。歐洲將和亞洲一起采取積
極行動,面對共同的威脅,進一步加強多邊合作機制,承認和理解對方,尋求共同的發展,
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穩定。
【考點鏈接】
一、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
1.經濟全球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歐亞各國政府應視經濟全球化為積極力量,在經
濟發展戰略對接中,通過加強合作改革和完善國際經濟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各國政府必須
共同采取相應的政策,確保“一帶一路”的順利實施,使戰略對接惠及更大的范圍。
2.抓住經濟增長機遇,應對經濟全區化。一個強大的歐元,關乎歐洲各國人民的根本福
祉,有利于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明多樣化。為此,歐盟必須找到有效方法,確保域
內每個國家都能實現增長。“一帶一路”倡議為歐洲破解難題提供了重要機遇。
3.積極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步伐越邁越
快,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醞釀深度調整,全球各國均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
積極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行亞歐戰略對接,有利于激發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
4.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行亞歐戰略對接,要求技術創新以及知識與信息的跨境流
動。各國應開展靈活多樣的跨境PPP合作模式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知識與信息跨境流
動的便利化,使之惠及所有國家地區、所有階層、所有群體。
5.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從東方到西方,“一帶一路”倡議所描繪的亞歐互聯互通
的愿景為亞歐合作、歐洲經濟復蘇提供了新的機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歐洲投資計劃
對接,將深化亞洲與歐洲間的互利合作、擴大人文交流、促進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
6.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歐洲國家將受益于由“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交通基礎設施改善
和運輸成本降低。以貿易為例,比利時、荷蘭、丹麥等將成為最大受益國,其年貿易增幅預
計將分別在8%-10%之間。因此,要跨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7.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WTO、APEC等國際和地區機構應攜手解決自貿安排碎片
化問題,探討建立更加開放、包容和公平合理的雙、多邊貿易制度安排。政府把重心轉移到
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打擊假冒偽劣。
8.中歐合作是優勢互補的必然結果,雙方人民都從中受益。來自歐洲的資金、技術和管
理經驗,助力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為歐洲家庭節約不少開支,中國廣闊的
市場為1.6萬家歐洲在華投資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中國企業對歐投資為歐洲各國創造了大
量就業崗位。中歐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二、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國際關系實質上是利益關系。巴黎會議提供了一個高端對話平臺,能讓歐洲真正了解
“一帶一路”建設,能夠讓亞洲更好對接歐洲發展規劃,也能夠讓更多的亞歐企業參與其中,
為自身發展尋得機遇、為亞歐戰略對接助力,也為雙方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
2.經濟關系是國際關系的重要內容。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有100多個國家
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加強互聯互通、
產業合作、金融支持,一批重大項目建設落地。此次會議有利于組織和協調這種對接戰略。
3.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建設實際上就是建立平等
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以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淘汰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
維,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4.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因素不容忽視。近年來,歐亞的安全威脅在數量和形式上都不
斷增多,同時也變得更具破壞性、更加復雜、更加分散。如今的局面要求不論是亞洲國家還
是歐洲國家都應采取創新的方式合作應對安全威脅。
5.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要積極探討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結合
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讓亞歐兩大洲人員、企業、資金、技術活起來、火起來,
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雙引擎。這有利于維護各國的共同利益。
6.主權國家享有平等權發展權。中國重視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關系,無論大小、強弱、
貧富。不管是資源富集國還是資源貧瘠國,中國都平等相待,積極開展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
2017年“一帶一路”進入了深耕階段,巴黎會議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能量。
7.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
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作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與繁榮
的兩大力量,中國和歐盟要共同應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
8.建立國際新秩序。“一帶一路”倡議核心是一個“共”字,即“共商、共建、共享”
原則,各國都是平等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歡迎全球各經
濟體參與,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有利于建立國際新秩序。
9.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博鰲亞洲論壇巴黎會議為歐洲深入了解“一帶一路”
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和平臺。大家共聚巴黎,圍繞“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金融與
創新”熱點話題,探討“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亞歐合作的新機遇。
10.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中國真誠致力于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更加公正合理發
展。中國正按著“一帶一路”的戰略,與歐洲正攜手奮進,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為引
領,為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體系做出不懈努力。
三、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要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在競爭
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2.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在歷史上,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和繁榮,中國、印度、
阿拉伯文化都先后傳入東南亞,使東南亞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我們要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
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3.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為貴”、 “協和萬
邦”等思想。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處理國際關
系的基本理念。此次巴黎會議表明,中國始終做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
4.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今天的亞歐大陸,多樣性的特點十分突出,不同文明、
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匯聚交融,共同組成多彩多姿的大家庭。這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表明,文
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四、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
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中國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需求,在基
礎設施、工業設備等領域開展產能合作。通過拓展歐亞文明對話的多層次平臺,加強“一帶
一路”沿線國家文明對話,以互知互信促進互聯互通、互利共榮。
2.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要樹立命
運共同體意識,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歐亞各國應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采取更多的增長
友好型政策,避免政策調整產生外溢效益。要加強青年文明對話,夯實理解友誼的基礎。
3.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中國經濟保持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正處在消費升級和產業
升級的重要階段,對歐洲高品質消費品、先進技術設備、優質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歐洲經
濟回暖,居民消費穩定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也將為中國企業提供新的商機。
4.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一帶一路”建設縱貫亞歐,一端是充滿活力的亞洲經濟
圈,一端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是具有豐富資源和強烈發展意愿的亞洲腹地,影響力輻
射非洲,為沿線區域和國家帶來眾多發展機遇。
5.立足整體,統籌全局。 “一帶一路”合作產生輻射效應。在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下,“一
帶一路”將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引擎,將亞歐的道路、企業、技術、人員連接起來,在“共商、
共建、共享”的原則下,實現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6.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實現迅猛
增長,中歐班列具有安全快捷、綠色環保、性價比高、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綜合優勢,受到
中歐各國企業歡迎,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中歐班列作為物流供應鏈的重要運輸方式。
7.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壓力,
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言行抬頭,令人擔憂。歐亞各國應堅持推進市場開放、包容性增長
和經濟合作,以確保本地區經濟的共同繁榮和可持續增長。經濟希望大于困難。
8.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矛盾雙方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
它要求我們分清主流和支流。歐亞各國不管處于什么發展階段,我們都應該不為一些小的摩
擦和矛盾所干擾。對話合作才是主要的,合作才是主流,分歧是支流。
9.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雖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
展戰略不盡相同,但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相融相通。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惠者之一,
將作為建設者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10.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過去,阻礙全球化進展的主力是新興經濟體,
推動全球化進展的主力是發達經濟體。如今二者位置對換了,發達經濟體成為阻礙全球化進
展的主力。為此,歐洲必須充分重視“一帶一路”倡議,并通過其強化與亞洲的聯系交流。
11.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要堅持兩點論和兩分法,反對一點論和片面性。要積
極探討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結合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讓亞歐兩大
洲人員、企業、資金、技術活起來、火起來,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雙引擎。
12.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21世紀是開放合作的時代,堅持合作共贏的姿態和價值觀才
能有更持續的后勁,中國和亞洲各國有信心和能力成為全球新一輪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隨著亞洲在經濟和科技方面崛起,亞洲經濟體將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跟蹤試題】
1.經濟全球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歐亞各國政府應視經濟全球化為積極力量,在經
濟發展戰略對接中,通過加強合作改革和完善國際經濟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各國政府必須
共同采取相應的政策,確保“一帶一路”的順利實施,使戰略對接惠及更大的范圍。搞好各
國經濟發展戰略對接有利于
A.為我國高額的外匯儲備尋求有效的投資渠道
B.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遏制霸權主義
C.促進國際資本流動自由化,推動經濟全球化
D.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降低企業外貿風險
2.一個強大的歐元,關乎歐洲各國人民的根本福祉,有利于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
文明多樣化。但歐元不能確保域內每個國家都能實現增長。“一帶一路”倡議則為歐洲破解
難題提供了重要機遇。這主要得益于
①經濟全球化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穩定性 ②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
③資本全球化有利于推動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各類國際交易的發展及其比重的合理化 ④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3.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步伐越邁越快,全球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
正在醞釀深度調整,全球各國均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實行亞歐戰略對接,有利于激發
域內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這啟示我們
①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積極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②不斷增強我國制造業自主
創新能力 ③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優勢和總體效益 ④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以技術為
核心的競爭新優勢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4.實行亞歐戰略對接,要求技術創新以及知識與信息的跨境流動。各國應開展靈活多樣
的跨境PPP合作模式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知識與信息跨境流動的便利化,使之惠及所
有國家地區、所有階層、所有群體。以下符合亞歐戰略對接要求的是
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②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環
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③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④
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③④ 21教育網
5.從東方到西方,“一帶一路”倡議所描繪的亞歐互聯互通的愿景為亞歐合作、歐洲經
濟復蘇提供了新的機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歐洲投資計劃對接,將深化亞洲與歐洲間
的互利合作、擴大人文交流、促進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這表明我國
①經濟發展空間得以拓展,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 ②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正在主導世
界市場發展 ③堅持開放、合作、共贏,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 ④創新利用外資方式,不
斷優化對外開放結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要跨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歐洲國家將受益于由“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交通基礎設
施改善和運輸成本降低。以貿易為例,比利時、荷蘭、丹麥等將成為最大受益國,其年貿易
增幅預計將分別在8%-10%之間。跨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要求我們
①要學會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②把立足點放在自身經濟發展上 ③
要不斷促進商品出口 ④在對外開放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WTO、APEC等國際和地區機構應攜手解決自貿安排碎片化問題,探討建立更加開放、
包容和公平合理的雙、多邊貿易制度安排。政府把重心轉移到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競爭
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打擊假冒偽劣。材料說明
①市場調節存在滯后性 ②企業和社會組織均以盈利為經營目標 ③法律和制度是解決
市場失靈問題的有效手段 ④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cn·jy·com
8.來自歐洲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助力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為歐
洲家庭節約不少開支,中國廣闊的市場為1.6萬家歐洲在華投資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中國
企業對歐投資為歐洲各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中歐經貿合作
①是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要求 ②是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開放型經濟體系的要求
③是我國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戰略轉變的重要標志 ④是優勢互補的必然結果,優者
受益,劣者受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www.21-cn-jy.com
9.當下,世界各國應深化合作,同舟共濟,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貿
易保護主義,尤其是發達國家應采取更多的增長友好型政策,避免一些國家政策調整產生外
溢效益。這啟示我國要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就應該
①把“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 ②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 ③
把立足點放在擴大對外開放的水平上 ④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化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c·n·j·y
10.中國在加強與歐亞各國合作同時,不斷提高國內的民生水平,做到了讓群眾有事干、
有錢掙,讓全體公民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機會,使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逐步得到解決,還發揮
了養老保險的保基本、兜底線作用。上述做法是基于
①落實科學發展觀 ②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③更加重視經濟的增長 ④更加重視經濟
社會的協調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11.中國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需求,在基礎設施、工業設備等領域開展產能合作。通過
拓展歐亞文明對話的多層次平臺,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明對話,以互知互信促進互
聯互通、互利共榮。從唯物論的角度看,材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意識的能動作用 B.物質決定意識 C.一切從實際出發 D.規律具有客觀性
12.中國經濟保持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正處在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階段,對
歐洲高品質消費品、先進技術設備、優質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歐洲經濟回暖,居民消費穩
定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也將為中國企業提供新的商機。這體現了
A.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B.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C.事物聯系具有客觀性和多樣性 D.聯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3.中法兩國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啟示我們,不管處于什么發展階段,我們都應該不為一
些小的摩擦和矛盾所干擾,對話合作才是主要的。材料體現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是
A.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B.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C.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D.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14.近年來,中國在倡導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同時,積極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讓廣大農民
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共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這體現了
①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 ②協調、共享是科學發展觀的新理念 ③統籌兼顧
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 ④創新驅動是科學發展觀的主攻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世紀*教育網
15.中法兩國要促進不同文化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
互鑒中共同發展,讓文化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
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這從文化生活角度表明
①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③文化是一種
重要的社會精神力量 ④商貿活動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www-2-1-cnjy-com
16.“一帶一路”合作產生的輻射效應證明,中國能將自己的發展融入到世界大格局和
區域經濟格局中,能以世界共同發展為己任,中國與其合作伙伴能夠共享和平與繁榮。這啟
示我們
A.要重視部分,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B.要著眼整體,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要系統優化,用綜合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D.部分離不開整體,關鍵部分可以決定整體功能
17.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壓力,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言行抬頭,令人擔憂。但經濟希
望大于困難,各國應堅持推進市場開放、包容性增長和經濟合作,以確保世界經濟的共同繁
榮和可持續增長。下列理解最符合材料的是
A.新事物發展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B.過猶不及,要善于把握火候和分寸
C.事物始終處于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中 D.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18. 21世紀是開放合作的時代,堅持合作共贏的姿態和價值觀才能有更持續的后勁,中
國和歐亞各國有信心和能力成為全球新一輪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特別是隨著亞洲在經濟
和科技方面崛起,亞洲經濟體將在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下能
體現正確價值觀的要求是
A.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受人們立場的影響
C.要堅持維護最大多數群眾利益與遵循客觀規律的統一
D.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要盡可能相同
19.要積極探討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結合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
讓亞歐兩大洲人員、企業、資金、技術活起來、火起來,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
雙引擎。這一要求
①體現了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事物 ②是堅持辯證否定
觀點看問題的體現,有利于樹立創新意識 ③堅持了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反對靜止的觀點
④堅持了兩點論和兩分法,反對一點論和片面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是“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
通、民心相通)。其中,政策溝通居于首位,具有特殊作用。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
治體制、經濟水平、法律政策、財政政策差異性大,溝通不暢容易引起糾紛。若企業活動得
不到各國政策保障,就談不上后續的設施、貿易、資金聯通。亞歐各國不管處于什么發展階
段,我們都應該不為一些小的摩擦和矛盾所干擾。對話合作才是主要的。雖然不同國家和地
區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戰略不盡相同,但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相融相通。
材料二 在歷史上,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和繁榮,中國、印度、阿拉伯文化都先
后傳入東南亞,使東南亞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為
貴”、“協和萬邦”、“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等思想。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
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理念。中國始終做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
展的堅定力量。今天的亞洲,多樣性的特點 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
匯聚交融,共同組成多彩多姿的亞洲大家庭。
(1)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
(2)結合材料二,運用所學文化知識分析為什么要促進世界文化的共同繁榮。
【參考答案】
1.C 2.C 3.C 4.C 5.B 6.C 7.D 8.A 9.D 10.D 11.C 12.C 13.C 14A 21cnjy.com
15.B 16.C 17.D 18.C 19.B
20.(1)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面對“一
帶一路”建設,要重點建設“五通”,特別是把政策溝通放在首位。②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
觀性,要堅持聯系的觀點。沿線各國要溝通流暢,保證“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企業活動要
得到國家政策保障,才有后續的設施、貿易、資金聯通。③矛盾雙方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
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它要求我們分清主流和支流。亞歐各國不管處于什么發展階
段,我們都應該不為一些小的摩擦和矛盾所干擾。合作才是主流,分歧是支流。④矛盾普遍
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雖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戰略不盡相同,
但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相融相通。
(2)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面對東南亞文化的豐富多彩,要尊重文化多樣性。尊重文化
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②傳統文化的相對
穩定性。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國始
終做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今天的亞洲,
多樣性的特點雖然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匯聚交融,共同組成了多彩多
姿的亞洲大家庭。這表明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云龙县| 运城市| 承德市| 卓尼县| 历史| 阿图什市| 庄浪县| 侯马市| 通山县| 库车县| 镇宁| 阿拉善右旗| 阿克陶县| 镇江市| 延寿县| 会宁县| 沽源县| 安国市| 宁明县| 栾城县| 蒙阴县| 牟定县| 玉田县| 嘉善县| 洞口县| 得荣县| 两当县| 湟中县| 台南市| 喀什市| 札达县| 新龙县| 凤山县| 沅陵县| 鄂托克前旗| 黄浦区| 扶余县| 巨鹿县| 丹巴县|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