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時政專題一 第二屆中國質量大會在滬召開 【背景材料】 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 2017年9月15日至16日,以“質量:改善供給 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質量大會在上海召開,會上形成發布了《上海質量宣言》,以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邁進“質量時代”。近年來,圍繞打造質量高地,上海不斷發揮標準引領作用,讓越來越多的上海制造走出國門、生根開花。標準被稱作是一個產業的技術準入門檻,邁不過這道檻,產品就是不合格,被擋在市場之外。因此,在國際貿易領域,誰掌握的“門檻”越多,就越有話語權。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習近平指出,中國質量大會旨在推進國際質量合作。質量體現著人類的勞動創造和智慧結晶,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質量。千百年前,精美的絲綢、精制的瓷器等中國優質產品就走向世界,促進了文明交流互鑒。今天,中國高度重視質量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努力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良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習近平希望各國與會代表共同分析國際質量發展趨勢,交流全面質量管理經驗,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過提高質量不斷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各國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貢獻。9月16日大會閉幕。閉幕式上,參會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等共同倡議并正式發布《上海質量宣言》。與會代表認為,質量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提升質量是全人類共同的追求。質量不僅僅表現為產品和服務的性能,也是一種生活規范和處事哲學,質量對個人、企業、行業、國家未來的發展都有著深刻影響。當今世界的發展已經進入質量時代,質量越來越成為全球發展中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 【考點鏈接】 一、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 1.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要是實現商品的價值必須重視商品的使用價值,即商品的質量。因此,要大力弘揚質量文化,倡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營造“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濃厚氛圍。 2.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實行正確的經營戰略。企業作為市場活動的主體,要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群眾關切,著力改善質量供給,深入開展制造業、服務業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努力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加快實現“三個轉變”。 3.要建立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要把提升質量作為推動供給結構、需求結構升級的重要抓手,為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嚴厲打擊各類質量違法行為,維護群眾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 4.企業要樹立服務意識,履行社會責任。要深刻認識做好新時期質量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爭先創優,大力提升質量總體水平,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努力開創質量工作新局面,為建設質量強國貢獻力量。 5.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做到以質取勝。要樹立“以質取勝”的目標,夯實我國經濟總量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優化我國經濟的投資消費結構、提高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促進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進而全面地改善我國經濟增長質量。 6.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目前,我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質檢合作磋商機制,簽署合作協議1366份。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合作協議128份,開展近200次部級互訪交流、上千次技術交流。 二、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政府職能。組織經濟建設是政府的重要職能。為此各級政府要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堅持改革創新,為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要強化監督管理,維護群眾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 2.政府的宗旨和原則。世界已經進入質量時代。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質量管理,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加快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轉變,加快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這是我國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宗旨和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體現。 3.國際競爭的實質的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充分運用了質量基礎標準的引領作用,增強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這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三、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 1.意識具有能動作作用,要樹立正確意識。眾所周知,產品質量是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員工的質量意識。人的意識引領行為,人的行為決定工作質量,也就決定了產品質量。因此要樹立質量意識,改變不良習慣。 2.實踐出真知。要重視實踐,逐步探索以質量管理為主線、覆蓋生產運營全過程的綜合管理體系。要鼓勵質量最佳實踐的分享和交流,推動各國主動分享本國組織提升質量的有效解決方案,交流質量工具、技術和方法的應用經驗,推動各國質量獎勵結果的互認。 3.辯證否定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要推動質量技術創新,建設質量技術和創新平臺,共享人類創新成果,以技術創新促進質量的發展和創新。在尊重知識產權和互惠協商的前提下,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積極轉讓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幫助其有效提升質量發展水平。 4.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要鼓勵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和經營者,向重視質量的先進典型學習。努力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費者滿意的知名品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重視產品質量,弘揚工匠精神有利于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 5.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習近平希望各國與會代表共同分析國際質量發展趨勢,交流全面質量管理經驗,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過提高質量不斷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各國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貢獻。這符合正確的價值取向。 【跟蹤試題】 1.要大力弘揚質量文化,倡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營造“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濃厚氛圍。重視質量的經濟學依據是 ①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 ②使用價值決定價值的實現程度 ③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④實現商品的價值必須重視商品的使用價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企業作為市場活動的主體,要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群眾關切,著力改善質量供給,深入開展制造業、服務業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努力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加快實現“三個轉變”。這說明企業要想獲得成功 A.必須充分重視產品的質量,并實行正確的經營戰略, B.避免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否則企業難以生存發展 C.必須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并且不應以營利為目的 D.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因為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有形資產 3.近年來,我國加強誠信宣傳教育,加大打擊各類質量違法行為,維護群眾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之所以加強誠信宣傳教育,是因為 ①當前,社會已陷入誠信危機,無人講誠信,無商講誠信 ②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 ③誠信缺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 ④誠信是企業經營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企業經營者要深刻認識做好新時期質量工作的重大意義,大力提升質量總體水平,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努力開創質量工作新局面,為建設質量強國貢獻力量。以下各項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要誠信經營,以樹立良好的形象為目的 B.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商品的價值量 C.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產品質量標準 D.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5.要樹立“以質取勝”的目標,夯實我國經濟總量持續穩定增長的基礎、優化我國經濟的投資消費結構、提高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促進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進而全面地改善我國經濟增長質量。這啟示我們要 ①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②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加大外資引進力度 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④堅持自主創新,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目前,我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質檢合作磋商機制,簽署合作協議1366份。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合作協議128份,開展近200次部級互訪交流、上千次技術交流。這說明 A.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經濟安全帶來了極大便利 B.我國已經主導了了各國跨國公司的投資方向 C.我國企業應從代加工向自主創新、自創品牌轉變 D.在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中不可忽視質量合作 7.各級政府要大力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堅持改革創新,為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提供有力支撐。之所以要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是因為政府主要承擔著 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D.加強社會建設的職能 8.世界已經進入質量時代。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質量管理,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加快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轉變,加快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其根本目的是 A.提高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能力 B.提高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C.樹立政府的權威,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 D.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9.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充分運用了質量基礎標準的引領作用,增強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根本原因是 A.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B.我國綜合國力,特別是經濟實力的增強 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的奮斗目標 D.我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0.眾所周知,產品質量是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員工的質量意識。人的意識引領行為,人的行為決定工作質量,也就決定了產品質量。因此要樹立質量意識,改變不良習慣。這說明 A.意識可以改造客觀事物 B.意識的能動作用使事物向正確方向發展 C.只有正確的意識才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D.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11.大會表示,國因質而強、企因質而興,民因質而富。經濟轉型升級、人民生活福祉提升,都離不開質量的支撐。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競爭優勢,需要 ①靠樹立品牌形象 ②靠企業科技進步 ③靠翻新產品花樣 ④ 靠產品適銷對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教育網12.《上海質量宣言》強調,要重視質量,切實認識到提升質量是當前發展中最需要關注的問題,共同加大對質量的投入和支持,樹立依靠提升質量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的思維方式。在政府治理、城市管理、企業經營、社區運行等各個方面充分運用質量的思維,追求質量效益,從而取得持久、包容和可持續的發展。建設質量強國需要 ①國家加大對造假、失信行為的打擊力度 ②企業經營者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③消費者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④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基礎性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cnjy.com13.要重視實踐,逐步探索以質量管理為主線、覆蓋生產運營全過程的綜合管理體系。要鼓勵質量最佳實踐的分享和交流,推動各國主動分享本國組織提升質量的有效解決方案,交流質量工具、技術和方法的應用經驗,推動各國質量獎勵結果的互認。鼓勵質量最佳實踐的分享和交流的哲學依據是 ①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②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③實踐活動要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 ④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要推動質量技術創新,建設質量技術和創新平臺,共享人類創新成果,以技術創新促進質量的發展和創新。在尊重知識產權和互惠協商的前提下,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積極轉讓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幫助其有效提升質量發展水平。 推動質量技術創新體現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是 A.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 B.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C.認識和利用規律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D.堅持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 15.習近平希望各國與會代表共同分析國際質量發展趨勢,交流全面質量管理經驗,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過提高質量不斷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各國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貢獻。從價值觀的角度看,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A.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B.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有指導作用 C.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D.必須站在最廣大群眾立場上作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16.要鼓勵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和經營者,要努力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費者滿意的知名品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這是因為正確的價值觀 ①對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 ②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③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④是決定美好生活的航標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7.要大力弘揚質量文化,倡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營造“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濃厚氛圍。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體現了 ①文化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③沒有文化,經濟和政治就不會存在 ④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要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群眾關切,著力改善質量供給,深入開展制造業、服務業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對企業的啟示是 ①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 ②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③人民群眾的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上海質量宣言》強調,要努力開展質量培訓和教育,在基礎教育中強化質量意識,在職業教育中提升質量素養,在高等教育中加強質量前沿理論的研究和創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利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但有利于質量意識 B.教育對質量意識的傳承將產生積極影響 C.教育就是把質量意識不斷傳遞給下一代 D.不管教育方式如何變化,不會對質量意識產生影響 20.閱讀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習近平主席在大會的賀信中指出:“質量體現著人類的勞動創造和智慧結晶,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質量管理是世界性話題,改善質量供給需要各國共同行動。中國政府在抓質量供給中,以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姿態,一方面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國內產品質量供給,另一方面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讓更多國外優質產品走進國門。在質量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質檢拓展國際視野,促進改善供給。 材料二《上海質量宣言》強調,要重視質量,切實認識到提升質量是當前發展中最需要關注的問題,共同加大對質量的投入和支持,樹立依靠提升質量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的思維方式。在政府治理、城市管理、企業經營、社區運行等各個方面充分運用質量的思維,追求質量效益,從而取得持久、包容和可持續的發展。 (1)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企業如何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2)結合材料二,運用政府職能知識說明在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方面政府應承擔的責任。 【參考答案】 1.C 2.A 3.C 4.D 5.B 6.D 7.B 8.D 9.B 10.D 11.B 12.B 13.A 14.A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5.D 16.B 17.D 18.D 19.B 20.(1)①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②企業要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制定能全面反映產品的質量特性,又不違背國家政策,同時企業自身也能獲得經濟效益的企業標準。③實施正確的經營戰略,加大技改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品升級換代的步伐,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④堅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企業信譽和形象的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公司是否誠信經營,關系到企業成敗。⑤加強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建立健全按貢獻大小參與分配的分配制度。 (2)①微觀上要加強市場監管。要推進公平準入,規范市場執法,加強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領域的監管。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十分完善,而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市場上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成為政府的重要職能。政府要組織開展打擊制假售假違法犯罪活動、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等。②宏觀上要搞好公共服務。品牌建設需要有良好的環境。要著力促進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建立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適度、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是政府以人為本,加強質量品牌建設的重要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