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 年級 道德與法治(2017—2018 學年度第 下 學期) 課 題第七課第一節自由平等的真諦授課類型新授課二次備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自由的含義。2.理解法治與自由的關系。3.理解平等的含義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能力目標1.通過辨別、分析,體會自由的受限制性和相對性。2.理解法治是對自由的保障。3.增強對平等含義的理解,樹立平等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崇尚在法治框架和范圍內的自由。2.增強法治意識,樹立平等觀念。教學重點 1.法治與自由的關系。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學難點 1.自由是有限制、相對的。 2.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含義的理解。教學方法探究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二次備課情景導入? 情境一:教師出示幻燈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四個詞語。情境二:引入習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 習近平在“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一部分報告中提出: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們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向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發展的根本價值理念。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教師安排學生齊讀教材第89頁第四單元前言內容,再進入新課。交流預習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________的、相對的。_____________是對自由的保護。__________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____________。2.自由主要指人們在____________的范圍內,依照_____________活動的權利。3.法治與自由_____________,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_______,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________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________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_________,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________和________。法治既_________自由又________自由。4.平等是人類的____________,是社會發展的________________。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_______對待;二是不同情況_________對待。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______________之一。任何公民都_______________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________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6.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______________地受到法律_________,違法或犯罪行為___________地依法予以__________,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權。組長組織本組同學訂正答案,給本組出錯的同學講解,分析出錯原因.教師巡視了解學情,參與討論,對學困生進行指導參考答案:1、限制 必要的限制 無限制 混亂與傷害 2、法律規定 自己意志3、相互聯系 界限 法律 自由 保障 干涉 損害 規范 保障4、崇高理想 永恒主題 同等 差別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基本原則 一律平等 平等6、一律平等 保護 一律平等 追究 憲法 法律 互助釋疑1、自由的含義2、自由的意義 3、平等的含義4、平等的意義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在巡回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易錯點。易錯點疑難點組織全班同學共同交流,適時點撥。參考答案:1、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2、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3、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4、(1)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精講釋疑對自由的渴望自由的特點法治與自由的關系平等的含義教師出示幻燈片,請同學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作出小結。 教師總結:“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的無限向往。人們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動;渴望擺脫不合理的束縛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教師安排學生分小組學習、討論教材第91頁上面的“探究與分享”,思考回答問題: (1)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 (2)如何理解自由應受到必要的限制?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作出小結。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92頁內容,思考問題: 自由與法治是怎樣的關系?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作出小結。 教師總結: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93頁中間一段文字,后提出問題:平等的含義是什么?教師在學生探究過程結束后,請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在此基礎上作出總結。達標測評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表達了人們對________的無限向往。( D )A.真理 B.權利 C.和諧 D.自由2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無處不在枷鎖之中。”這句話表明( B )A.擁有自由能增強個人幸福感B.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C.自由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D.自由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3、有什么樣的法治,就有什么樣的自由;自由逾越了法治,就是無政府狀態下的持續動蕩和混亂。這說明了( C )A.法治大于自由B.自由可以超越法治C.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D.人們的自由是不允許受到損害的4、平等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現代社會的基本要求。平等的兩層含義是( D )①人人平等 ②同等情況同等對待 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不同情況差別對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我國《憲法》第33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對此規定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D )①平等權是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它受法律保護 ②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 ③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對違法行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④在法律面前,不允許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法律是否影響人們的網絡自由?不會。法治和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法規就會受到法律制裁,嚴重者會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A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自由。總結提高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概念和一對關系:自由和平等的含義,法治與自由的關系;還要認真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義和表現。 自由平等的真諦無法治不自由對自由的渴望自由的作用自由的特點自由的含義及在法律上的體現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法眼看平等平等的含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課后作業整理本節課知識脈絡圖,并預習下節課內容板書設計 自由平等的真諦一、無法治不自由1.自由的含義2.自由的意義二、法眼看平等1.平等的含義2.平等的意義教學反思 八 年級 道德與法治 (2017—2018 學年度第 下 學期) 課 題第七課第二節自由平等的追求授課類型新授課二次備課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珍視自由的具體做法或要求。2.知道踐行平等的具體做法或要求。能力目標1.提高對自由和平等的認識水平,珍視自由、追求相對平等。2.反對特權,能平等地承擔起法律規定的義務。3.在現實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能夠依法維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培養熱愛自由、珍視自由的感情,尊重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2.樹立平等意識和觀念,增強法治觀念,努力踐行平等,懂得依法維權。教學重點 1.珍視自由的具體做法或要求。 2.踐行平等的具體做法或要求。教學難點 1.理解什么是特權及其表現。 2.踐行平等的具體做法或要求。教學方法探究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二次備課情景導入? 故事一:葉挺的《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軀體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故事二: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教師總結:通過這兩首詩可見擁有自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交流預習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______________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_________,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____________。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_________。作為公民,應自覺_____、遇事_______、解決問題_________,樹立守法________、違法______的法治意識。3.踐行平等,就要:(1)反對________。它是_______的大敵。每個公民都應_______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_______。(2)平等對待他人的____________。(3)敢于抵制__________的行為。4.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人類的______________,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______、學習和________中。我們要增強________,努力踐行平等,共同構建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組長組織本組同學訂正答案,給本組出錯的同學講解,分析出錯原因.教師巡視了解學情,參與討論,對學困生進行指導參考答案:1、憲法和法律 價值 正當權利2、權利 守法 找法 靠法 光榮 可恥3、特權 平等 平等 特權 合法權利 不平等4、美好夢想 生活 工作 平等意識 互助釋疑1、怎樣珍視自由?2、特權含義 3、特權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4、我們該怎樣踐行平等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在巡回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易錯點。易錯點疑難點組織全班同學共同交流,適時點撥。參考答案:1、(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2、所謂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3、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或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等。4、(1)反對特權。(2)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4)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精講釋疑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特權的含義及表現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95頁“運用你的經驗”,思考:對田某的言行進行評價。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作出小結。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97頁上面的“探究與分享”,思考:陳云的言行對于我們踐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義?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作出小結。 教師總結:踐行平等就要反對或清除特權,使每個人的人格尊嚴、合法權益等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體現。教師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97頁下面的“探究與分享”,分小組討論問題: 結合三幅圖片,與同學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業歧視的事例。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作出小結。達標測評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為此,我們要( C )①知曉自己的權利 ②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 ③任意行使自己的權利 ④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王某與梁某曾因生意產生過矛盾,梁某一直懷恨在心。一天,王某收到了一條梁某群發的短消息,說王某生活作風有問題,短信給王某及其家人帶來了許多煩惱。王某遂將梁某告上法庭。法院判決梁某向王某賠禮道歉,并消除影響,賠償損失。該案例啟示我們( B )A.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B.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C.讓短信遠離我們的生活D.誰傷害我就想辦法收拾誰3、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該(A )①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利 ②不得超越法定范圍和界限 ③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④為滿足自己的需要不擇手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平等對待他人合法權利就要( D )①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 ②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 ③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④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面對用人單位就業歧視、性別歧視,我們的正確態度或做法是( D )①聽之任之 ②據理力爭A依法維權 ③增強平等意識 ④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A要努力踐行平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材料一: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材料二:美國第19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有一次外出,路邊有一個衣著破爛的黑人老乞丐對其行鞠躬禮。林肯總統發現后,馬上一絲不茍地脫帽對其回禮。隨員對總統的舉止表示不解A?°您是總統有必要對乞丐還禮嗎?林肯總統說:他雖是一個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認為我是一個不懂禮貌的人。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觀點剖析】特權是平等的大敵。你是如何認為特權的?(2)【思考領悟】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現象?危害是什么?參考答案:(1)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現實生活中,特權表現為:有的人或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或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A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等。(2)就業歧視、性別歧視等。危害: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總結提高 本節課我們是在學習上節課認識自由和平等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和解決兩個問題:如何珍視自由和踐行平等。希望大家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按照所學要求,努力做一名珍視自由和踐行平等的中學生。課后作業整理本節課知識脈絡圖,并預習下節課內容板書設計 自由平等的追求一、珍視自由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二、踐行平等1.特權含義所謂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2.踐行平等(1)反對特權。(2)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4)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八下道德與法治:第七課 第一節 自由平等的真諦 教案.doc 人教版八下道德與法治:第七課 第二節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