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時政專題一 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背景材料】 2017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發布消息,我國申報的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世界記憶名錄》創建于1997年,每兩年評審一次,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搶救,并加強保護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對文獻遺產及其重要性的認識。我國上一次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于2015年入選。甲骨文是我國發現的最早文獻記錄,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禱的文字。由于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這為研究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史和早期國家與社會形態提供了獨特而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甲骨文既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世界對甲骨文的重要文化價值及其歷史意義的高度認可,對于國際社會了解和認識甲骨文及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對于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考點鏈接】 一、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對人的影響。在世界著名四大古文字中,中國的甲骨文與寫在水草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刻在泥板上的巴比倫楔形文字,以及雕在石頭上的印第安人瑪雅文字一起交相輝映,做都曾在世界文明寶庫中大放異彩,都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總要貢獻。 2.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甲骨文既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由于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這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3.文化源于社會實踐。甲骨文是人們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古代中國人舉行重大活動前需要占卜,占卜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是龜甲,占卜完的結果就記錄在龜甲上,以便事后進行驗證。所以甲骨文最早是占卜專用文字。隨著生產的發展,這種占卜專用文字演變為甲骨文。 4.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世界對甲骨文的重要文化價值及其歷史意義的高度認可,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 5.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把殷墟的靈魂和核心部分的甲骨文單獨拎出來,入選《世界記憶名錄》,表明甲骨文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面對傳統文化,我們要辯證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6.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有利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記憶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旗艦項目,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搶救,提高人們對文獻遺產重要性的認識。 7.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的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對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8.文化交流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客觀要求。甲骨文是我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禱的文字。隨著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必將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9.加強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為確保珍貴的甲骨文遺產和檔案資料得到保護和傳播,我國有關部門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指南》,提交了明確真實而權威的申報理由,并提交了申報紙本與數字化文本及所需配套資料。這有利于中華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10.中華民族精神的特點。由于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這為研究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史和早期國家與社會形態提供了獨特而真實的第一手資料。這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 二、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是中國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于占卜吉兇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 2.堅持從實際出發,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我們去挖掘、去搶救、去保護、去傳承,決不能讓傳統遺產的流失,成為我們民族深入骨髓的傷痛。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 3.正確處理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要求我們把革命的熱情和科學的態度結合起來。甲骨文的管理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保護要尊重客規律,開發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做到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 4.聯系具有多樣性。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僅是研究我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重要的財富。從書法的角度審視,甲骨文已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個基本要素。 5.世界是永恒發展的,要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甲骨文雖然不如物質文化遺產那樣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GDP的增長,但其在精神文化領域創收的無形GDP卻難以估量。因此,要結合時代發展,與時俱進,讓傳統文化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6.實踐是認識的來源。100多年前的世紀之交,清代學者王懿榮在一種被稱為“龍骨”的中草藥上,發現了細小的刻畫。這些神秘的符號經專家考證,被認定就是上古時期的文字——甲骨文,由此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了1000年。 7.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甲骨文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如今甲骨學已成為一門蔚為壯觀的世界性學科,從事研究的中外學者有500多人,發表的專著、論文達3000多種。它對歷史學、文字學、考古學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8.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主體,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甲骨文遺產保護規劃和申遺工作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公眾參與的問題,它不僅是國際憲章的要求和作為世界遺產需要考核的內容之一,也是甲骨文遺產帶內公民權利的表征。 【跟蹤試題】 甲骨文發現于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但甲骨文并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經存在。考古研究發現殷商甲骨文極有可能源自9500年前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的賈湖契刻符號。據此回答1-2題: 1.上述材料說明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B.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 C.中華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認同 D.中華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瑰寶 2.甲骨文作為中國古人的智慧創造,一直能流傳到今天,主要在于中華文化 A.推陳出新 B.包容匯通 C.博大精深 D.源遠流長 21cnjy.com3.甲骨文是人們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古代中國人舉行重大活動前需要占卜,占卜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是龜甲,占卜完的結果就記錄在龜甲上,以便事后進行驗證。甲骨文最早是占卜專用文字。隨著生產的發展,這種占卜專用文字演變為甲骨文。這說明 ①實踐是文化發展的源泉 ②文化發展離不開社會實踐 ③社會實踐是文化發展的動力 ④文化發展的成果要服務于社會實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cn·jy·com甲骨文是我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禱的文字。隨著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必將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據此回答4-6題: 4.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世界各國文化正走向融合、趨同 ③文化交流與傳播有利于促進文化的發展 ④國際交往是文化傳播的途徑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www.21-cn-jy.com5.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在于 ①能徹底改變民族的傳統文化 ②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量的增加 ③會促進新的文化創造、實現文化增殖 ④影響一個時期,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狀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c·n·j·y6.盡管目前世界計算工具已進入電子時代,然而中國古老的算盤在電子時代仍然充滿著青春的活力。這啟示我們 ①大力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②對待傳統文化應該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③文化產品應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體現時代精神 ④計算工具應盡量模仿算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甲骨文雖然不如物質文化遺產那樣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GDP的增長,但其在精神文化領域創收的無形GDP卻難以估量。因此,要結合時代發展,與時俱進,讓傳統文化展示出新的生命力。據此回答7-8題: 7.國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因為 ①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為了經濟利益 ③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 ④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來源:21·世紀·教育·網】8.針對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有人認為,文化遺產積淀著久遠的歲月痕跡,記錄著民族的文化基因。這表明文化遺產是 A.歷史、藝術或科學方面的世界性紀念文物 B.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和民族文化的獨特性 C.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D.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應給予充分的保護 9.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保住了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這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慶幸之余,給我們更多的是警醒:還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我們去挖掘、去搶救、去保護、去傳承,決不能讓傳統的遺棄、遺產的流失,成為我們民族深入骨髓的傷痛。上述材料啟示我們 A.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揚拼搏精神 B.要勇于挑戰和敢于創新,樹立創新意識 C.要抓住時機,促成飛躍,促進事物發展 D.從實際出發,努力把握事物真實聯系 由于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這為我們今天研究中國文化的燦爛文明史和早期國家與社會形態提供了獨特而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據此回答10-12題: 10.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有利于 ①全面展示民族文化 ②促進人類文明的趨同 ③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④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教育網11.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甲骨文的歷史貢獻表明 A.文化能夠在改造世界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B.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無形的、強制的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持久的 12.上述材料反映出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遠流長 B.惟我獨尊 C.融合統一 D.獨樹一幟 當下,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不是目的,而是文物挖掘與保護工作的開始。甲骨文的入選對負責甲骨文物安全、保管和保護的機構具有正面促動意義與監督作用。據此回答13-14題: 13.上述材料說明 A.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B.正確的認識能夠指導實踐 C.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 14.我們之所以要加強文化遺產的申報與保護工作,是因為 ①文化遺產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一國文化的集中體現 ②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③它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④文化遺產反映了人類共同的發展歷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世紀*教育網15.中國古都協會將安陽列入中國七大古都,越來越多的學者來到甲骨文的發源地來學習,同時帶動了殷墟周邊的經濟發展,也讓安陽的旅游業走向了新的階段。這說明 A.各種文化都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B.文化是社會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C.文化活動是由人類創造和享用的物質活動 D.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16.甲骨文雖然經過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書寫形式的變化,但是以形、音、義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至今,對漢字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也為中國的書法藝術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材料我們可以感受到 ①對待傳統文化要先繼承后發展 ②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之魂 ③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④傳統文化的具體形態要因時而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不僅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友人,同時還有很多國外學者也來學習,大大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傳播。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 A.削弱了我國未來的綜合國力 B.嚴重影響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C.制約了周邊國家的文化發展 D.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18.自從1928年殷墟甲骨正式考古挖掘以來,甲骨文聞名于世的同時也讓安陽殷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1961年3月,國務院將殷墟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這說明 A.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B.文化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C.文化決定經濟和政治 D.文化與經濟相互決定 19.甲骨學是一幢房子,甲骨文字好比是房子的主人。研究甲骨學和書法藝術要先了解這幢房子,知曉它的基本結構、作用、內容和屬性,再到具體研究甲骨文字和書法藝術就會從一般意義的理解上升到對具體對象的理性把握和深入了解。這一認識過程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著謬誤的成分 ②人類認識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 ③人的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④人的認識永遠不能達到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研究甲骨學、文字文化及書法藝術能夠幫助人們從具體特點中領悟甲骨學的時代意義和歷史文化進程的必然性。這說明 A.正確認識事物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矛盾的斗爭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C.矛盾的特殊性離不開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爭性之中 21.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由于有了從甲骨文一脈相承發展到今天的漢字,才使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沒有中斷,這為研究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史和早期國家與社會形態提供了獨特而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甲骨文既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世界對甲骨文的重要文化價值及其歷史意義的高度認可,對于國際社會了解和認識甲骨文及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對于增強中華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材料二 3000多年以來,甲骨文雖然經過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書寫形式的變化,但禪遞之跡可尋,成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使用的方塊字,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審美觀念和文化積累產生了重要影響,“甲骨文還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義。甲骨文不僅是珍貴的文獻史料,而且作為人類文明瑰寶,珍藏在我國各大博物館和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比利時、瑞典、荷蘭、韓國、新加坡、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的博物館中。由此看來,甲骨文不僅是中國的,也是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因此,將甲骨文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世界性的歷史意義。 (1)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哲學知識說明我們應該如何保留和傳承甲骨文化? (2)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知識說明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意義。 【參考答案】 1.A 2.B 3.A 4.C 5.B 6.A 7.C 8.C 9.B 10.D 11.D 12.A 13.A 14.B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5.D 16.D 17.D 18.A 19.D 20.A 20.(1)矛盾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不僅保留和傳承了珠算文化,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作為文化主管部門,要注重甲骨文化的發掘與發揚。(2)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要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要加大對甲骨文的保護力度,要從國情入手,拿出具體措施進行廣泛普及。(3)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要加大投入對甲骨文化文化進行大張旗鼓的宣揚,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堅守文化之魂和文化之根。(4)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結合時代發展,與時俱進,讓甲骨文化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2)①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有利于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展示人類文明的歷史畫卷。②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獨立自主地表達民族文化訴求。③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有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蘊。④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有利于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進一步了解,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