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 物質的特性復習資料第5章1、 知識提綱(1) 物態變化(物質三種狀態,共6種變化)固態 液態 氣態(2) 熔化—凝固圖象(比較晶體與非晶體)(3) 水沸騰圖象物質汽化兩種方式:蒸發、沸騰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表面空氣流速熔 化 規 律晶體 非晶體晶體有一定熔點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晶體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非晶體熔化是慢慢軟化的過程熔化過程都需要吸收熱量(4) 比較蒸發與沸騰的異同不同:劇烈程度 溫度條件 部位 溫度變化 影響因素蒸發 緩慢 任何溫度 表面 主動吸熱,液體和環境溫度下降 液體溫度、表面積、表面空氣流速沸騰 劇烈 沸點 表面和內部 被動吸熱,液體溫度不變 大氣壓相同:都是汽化現象,都要從外界吸熱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之間存在空隙(5) 物質的構成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用分子觀點進行微觀解釋 蒸發現象沸騰越弱在一定條件下、物質的溶解數量有限不同的物質的溶解能力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同一物質在不同的溶劑里溶解能力不同液體溫度越高,氣體溶解能力越弱強酸:具有有腐蝕性酸性物質 弱酸性物質物質的酸堿性堿性物質 弱堿性物質溶液酸堿性的強弱常用PH試紙來表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數值越小,酸性越強PH>7,溶液呈堿性,數值越大,堿性越強0 7 14中性酸性增強 堿性增強(7)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注意:物理變化中不存在化學變化,化學變化中則伴隨著物理變化(8) 判斷下列物態變化過程1)春天,冰封的湖面開始解凍;(凝固)2)夏天,打開冰棍紙看到“白氣“;(液化)3)灑在地上的水變干;(蒸發)4)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霜;(凝華)5)冬天,冰凍的衣服逐漸變干;(凝華)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內結冰花;(凝華)7)樟腦球過幾個月消失了;(升華)8)出爐的鋼水變鋼錠;(凝固)9)冬季帶眼睛的人進入室內,鏡片上會蒙上一層小水珠;(液化)常見的自然現象:云(液化)雨(液化)雪(凝固)霧(液化)霜(凝華)露(液化)升華(吸熱)汽化(吸熱)熔化(吸熱)液化(放熱)凝固(放熱)凝華(放熱)溫度℃溫度℃時間/分ABCDEFG非晶體時間/分晶體溫度℃100℃90℃時間/分分子運動論強堿強酸、強堿放熱;銨鹽吸熱探究食鹽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響因素石蕊試紙(6) 物質的溶解性PH試紙氣體、液體、固體的溶解溶解的吸熱和放熱酸堿性 酸堿性強弱(去污能力)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