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需要法律【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知道生活離不開法律,懂得治理國家需要法律。2.能力目標:列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和分析有關案例,培養學生處理、運用社會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1·c·n·j·y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到生活中法律無處不在,生活離不開法律;樹立法制觀念,做自覺守法、護法的好公民。【教學重點】生活離不開法律。【教學難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 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為什么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1)法律就在我們________。①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________,而且需要________來調整。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②每一部法律都是應________而制定和頒布,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2)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____________。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來源:21·世紀·教育·網】(3)法律與我們每個人____________,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2-1-c-n-j-y二、法治的腳步1.習慣與法律(1)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________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________遵守。(2)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________法律。2.法律的含義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________,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________。21教育網3.法治的含義法治就是依法對________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________,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________,依法辦事。www-2-1-cnjy-com4.法治的意義(1)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________。(2)法治助推________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____________。5.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體系,建設社會主義 國家。二、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一、選擇題1.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氣和水一樣,時刻與我們相伴。這一淺顯的說法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21*cnjy*com A.生活完全依賴于法律 B.法律來源于生活 C.生活離不開法律 D.法律能解決矛盾和糾紛2.在社會生活中,法律與我們息息相關。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①法律具有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作用 ②凡事都必須通過法律才能解決 ③法律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④法律明確規定了公民享有的權利,也明確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www.21-cn-jy.com3.現代國家用法治替代綿延千年的人治。下列對法治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法治就是從根本上否定人治 B.法治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 C.法治要求國家的所有問題都必須靠法律來解決 D.法治就是要確立法律的權威,形成人人守法護法的風尚4.下列做法與法治要求不相符的是( ) A.依法懲治制假售假的行為 B.張某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 C.兩名身穿便衣的民警未亮明身份即進入李某家搜查 D.王某在網上傳播謠言造成惡劣影響,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________的必由之路( ) ①政治清明 ②社會公平 ③民心穩定 ④國家長治久安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1cnjy.com6.《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我國要堅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 )21·cn·jy·com A.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B.實現中國夢,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7.下列選項中能體現漫畫中主旨的是( ) A.罰款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B.堅持依法治國不符合當前社會實際 C.堅持依法治國的道路漫長而艱巨 D.我國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8.面對社會生活中重霾頻襲、跨界污染、源頭告急等一系列環保難題,我國新環保法歷經四次審議,從立法宗旨到具體條文,都體現出我國依法治污,保障民生的民意。新環保法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環境日,規定公民應當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保義務,還確保了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新環保法加大懲治力度,對違法排放污染物等行為“按日計罰”。 (1)閱讀材料,結合本課所學有關知識,談談上述材料給了你哪些啟示。 (2)生活中,你準備怎樣踐行新環保法,為建設法治中國做貢獻?第1課時1-5 CCCCD 6-7 CC8.(1)①生活需要法律。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②法律是用來管理社會的工具,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③新環保法的實施體現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對環境問題進行治理。④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2)示例:正確行使新環保法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積極履行新環保法規定的各項義務;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