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期末各章(缺第三章)復習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期末各章(缺第三章)復習資料

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科學》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復習提綱
第一節 水在哪里
1. 海洋水:海水約占地球水總量的96.53%
2. 陸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體是冰川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僅占地球上淡水總量的0.3%
3.水有固、液、氣三種狀態,水的三態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4.水與生命: 一個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體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環 ①陸上內循環:陸地---大氣
5.水的循環: ②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
大循環---海陸間水循環:海洋--陸地--大氣
海陸間大循環的5個環節:
a蒸發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 e下滲 (地下徑流)
海陸間大循環的意義: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氣、巖石和生物發生密切的聯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斷地向陸地供應淡水,使水資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第二節 水的組成
1. 水的電解
電極 氣體的量 檢驗方法及現象 結論
正極 氣體體積是負極的1/2 氣體能是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負極 氣體體積是正極極的2倍 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實驗結論: 水 通直流電氫氣+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水的電解是化學變化)
2.、水的重要性質
顏色 無色 沸點 100℃
氣味 無味 凝固點 0℃
狀態 常溫常壓下液態 水的異常現象 4℃時密度最大,結冰后體積膨脹,冰浮在水面上
第三節.水的密度
1、密度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無關,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密度值是不變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樣的;)
不同的物質,密度不同;
1、 密度的公式:
m ρ= —-- (公式變形: m=ρv v=m / ρ)
v
ρ表示密度, m表示質量(單位:千克或克),v 表示體積(單位:米3或厘米3)
水銀的密度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義是1米3的水銀的質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單位:
(1)密度的單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
(2)兩者的關系: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
(3) 水的密度: 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4)單位轉化:: 1毫升 = 1cm3 = 1×10 -6 m3 1噸=1000千克=1×10 6克
1毫升 = 1×10 -3升 1升=10 -3 m3
4、密度的測量
(1)測量原理:ρ=m/v
(2)測量步驟:
①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測量物體的體積;③計算
5、密度知識的應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兩個量,即可求得第三個量。
(2) 可用于鑒別物質的種類。
第四節 水的壓強
1、 壓力的定義:是垂直作用物體表面的力。
1、 壓力的方向:總是與受力物體的表面垂直,
1、 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1、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一般在科學上用壓強來表示;
1、 壓強的定義: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F
1、 壓強的計算公式:P= ―― (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
S
1、 壓強的單位: 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壓強單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對折的報紙對桌面的壓強為1帕)
1、 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
(1)增大壓強的方法:A、壓力不變時,減小受力面積;
B、受力面積不變時,增大壓力
(2)減小壓強的方法:A、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
B、受力面積不變時,減少壓力
1、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1) 液體內部都存在壓強;
(1)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1) 同一深度,各個方向上的壓強大小相等;
(4)不同液體深度相同處,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計算式 P=ρg h)
第五節 水的浮力
1.、液體(氣體)對浸入其內的物體都會產生向上的浮力,
2、方向:豎直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
注意:(1)浮力只跟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有關,
(2)浮力與液體的深度、物體的密度,形狀無關;
(3)對于完全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而言,浮力還與液體的密度,物體的體積有關;
(4)計算時,單位要統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
1、 物體的浮沉條件: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的浮沉取決于:物體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②F浮>G 上浮
③F浮=G 懸浮 此時V排 =V物
④F浮=G 漂浮 此時V排 < V物
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穩定狀態,是動態過程,上浮的物體最終會浮出液面,而處于漂浮狀態;下沉的物體最終則會沉到液底處于靜止狀態。
②漂浮和懸浮時,物體都是受到兩個力而處于平衡狀態,F浮=G
(沉到水底時:F浮+F支持力=G )
4.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中
①當ρ液 >ρ物 時,上浮(最終漂浮)
②當ρ液 < ρ物 時,下沉
③當ρ液=ρ物 時,懸浮
5. 浮沉條件的應用
(1)輪船 ① 因為漂浮時,F浮=G , 所以同一艘輪船從海行駛到江河或從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變
②根據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輪船從海行駛到江河,因為F浮不變,ρ排減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2)潛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過對水艙的排水和充水而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的
(3)密度計:因為F浮=ρ排g v排 ,液體密度不同,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液面所對應的位置也就不同
第六節 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
1. 溶液: (1) 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溶劑(如水、酒精等物質)
(2)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叫溶劑。
(3) 溶液:由溶質溶解于溶劑后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1. 懸濁液、乳濁液:
名稱特征 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
形成過程 固、液氣溶解在液體里 固體顆粒分散在液體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體里
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
長期放置 均一、穩定 下沉 上浮
舉例 糖水、汽水、飲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1. 混合物:由多種(≥2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都屬于混合物。
1. 常用的溶劑: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思考】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辦?――用汽油擦洗
第7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稱為…的不飽和溶液。
注意:(1)兩個前提條件: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否則飽和不飽和溶液就沒有確定的意義。
(2)飽和溶液是對一定的溶質而言的。如某溫度下的蔗糖飽和溶液是對蔗糖飽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質如食鹽,仍可溶解。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大多數物質適用)
A.加溶劑 B.升溫
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A.蒸發溶劑B.降溫C.加溶質
3. 濃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較多溶質―――濃溶液; 溶有較少溶質―――稀溶液
注意: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 溶解度
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 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注意點:(1)四個關鍵詞:一定的溫度,100克溶劑、達到飽和、溶質的質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溫度下,100g溶劑中能溶解的溶質的最大質量 (3)溶解度單位為克
5.溶解度曲線:以溫度為橫坐標,溶解度為縱坐標形象地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
(1) 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①影響很大,如硝酸鉀,表現為曲線陡 ②影響不大,如氯化鈉(食鹽),表現為曲線平緩
(1) 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
6. 溶質的質量分數
(1)計算公式
溶質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
溶液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分數常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它是個比值,沒有單位)
(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液的密度×溶質的質量分數
(3)溶液的稀釋或計算時,要抓住要點:混合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4)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A、計算(溶劑和溶質的質量或體積)
B、稱量(固體:用天平稱取;液體: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裝瓶,并貼上標簽)
第8節 物質在水中的結晶
1.晶體――具有規則的幾何形狀的固體。不同的晶體具有不同的形狀。
2.結晶――從飽和溶液中析出固態溶質的過程
3.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①蒸發溶劑 :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
②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如硝酸鉀
4.有些晶體里結合了一定數目的結晶水,稱結晶水合物,如硫酸銅晶體(俗稱膽礬)
第9節 水的利用和保護
水資源――水資源的分布
我國的水資源
水的利用和保護 沉淀
水的凈化 過濾
蒸餾
1. 水資源 人類利用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
1. 我國是一個缺水國家,且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時間分配也不均勻,我國有300多個城市面臨缺水危機,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深圳也嚴重缺水
3.水的凈化
(1) 沉淀法 自然沉淀法
加入凝固劑,如明礬、活性碳等
(1) 過濾法―――把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開的一種方法
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傾倒濾液的燒杯口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一側;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1) 蒸餾
原理:利用液體里各成分的沸點不同而進行分離的方法。
蒸餾裝置組成:蒸餾燒瓶、溫度計、鐵架臺、冷凝管、接受器、錐形瓶第四章 電路探秘 復習提綱
第一節 電路圖
一.知識點
1、電路的組成: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
2、通路: 接通的電路 (閉合開關)
開路:斷開的電路(斷開開關)
短路:電路中沒有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正負極相連的電路叫短路。
發生短路時,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輕則損壞電源,重則發生事故。
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下的電流的比較:
電路狀態 通路 開路 短路
電流大小 電流正常 沒有電流 電流過大
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是:除電路中有電源外,電路還必須是通路,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3.常用的電路元件符號
電池 電池組 燈泡 電鈴 定值電阻 開關 滑動變阻器 電流表 電壓表
V A
4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
A、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B、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
C、整個電路圖最好呈矩形; D、圖要完整美觀,橫平豎直,簡潔、工整。
5、電路的兩種基本連接方法――串聯和并聯。
(1) 串聯電路-----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出,經過用電器流到負極,流過的路徑只有一條.
(2) 并聯電路-----電路中有分支,電流流過的路徑有兩條或兩條以上.
第二節 電流的測量
1. 電流(1) 電流形成: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 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金屬導體中,電子從電源的負極流向正極,所以,電流方向與電子的運動方向相反,外電路中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電源的負極
(3)電流的符號 I
(4)電流的單位: 安培(A), 毫安(mA ) , 微安( A)。
1A=103mA,1mA=103 A
2. 電流的測量工具----電流表
(1) 量程: 電流表通常有兩個量程:0~0.6A和0~3A。
A、 當使用0~0.6A量程時,每大格表示0.2A,每小格表示0.02A。
B、 當使用0~3A量程時, 每大格表示1A, 每小格表示0.1A
讀數時應“先看量程后讀數”。
(2)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①必須把電流表串聯在待測電路中。
②必須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電流表,從“-”接線柱流出電流表。
③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3)電路接完后,接通電源前必須先選較大的量程試觸,同時觀看電流表的指針偏轉情況:
①指針不偏轉:可能電路有斷開的地方。
②指針偏轉過激,超過滿刻度又被彈回,說明量程選小了。
③指針偏轉很小,說明量程選大了。
④指針反向偏轉,接線柱接反了。
第三節 物質的導電性
1 . 檢測物質的導電能力
檢測電路如右圖
2.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導體。有金屬、石墨、人體、大地和食鹽水。
不容易導電的物質絕緣體。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頭、油和干燥的空氣是絕緣體。(純凈的水、蒸餾水是不導電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雜質,能夠導電。)
3. 物質的導電能力不是絕對的。有些絕緣體在條件改變時會變成導體(如金屬被腐蝕,燒紅的玻璃能夠導電)
4.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常見的半導體材料: 鍺,硅.應用于電子技術和無線電工程上
5. 金屬導電的微觀解釋: 導體內有大量能自由移動的電子, 一般非金屬中幾乎沒有自由電子,因此它們幾乎不能導電。
6. 電阻
A、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強,電阻就越大。
B、電阻越大,導體的導電能力越弱。
C、電阻用字母R表示。它的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是。
1兆歐=103千歐=106歐
第4節 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1、 如果不考慮溫度的影響,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
導體越長,橫截面積越小,導體的電阻就大。
2、 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電阻突然消失,就會出現超導現象。
3、 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方法中一個重要的方法,許多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即它有多個變量,在實驗中為了正確分析各量之間關系,必須保持其它量的不變,然后研究某兩個量之間的變化關系,這就是控制變量法。
4、 同樣條件下,銀、銅、鋁的電阻很小,又較便宜,一般用來做導線;電木和橡膠的電阻很大,可用來做絕緣體。
第5節 變阻器的使用
1、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的改變可以通過改變電阻大小來實現。日常生活中的臺燈、電話和擴音設備等都是通過改變電阻來改變電流大小,從而起到調節燈泡的明暗,控制音量的作用。
2、滑動變阻器:
(1)原理和作用:靠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2)使用方法:①要與控制電路串聯 ②連入電路的兩個接線柱必須是“一上一下”
③為了保護電路,在電路接通前應把滑片移到使電路中的電阻最大的位置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一定)
④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不能超過其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例:如圖滑動變阻器的銘牌上標有“50,1A”字樣,它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已知AP=20歐,那么,當用不同接線柱將變阻器接入電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各是多少?當接哪幾個接線柱時,滑片P向左移動,電阻變大?
第六節 電壓的測量
1、 水與電類比
(1) 抽水機:把B處的水抽到A處,使A、B間保持一定水壓,從而形成水流。
(抽水機→水壓→水流)
(2) 電源:使電源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正負極間存在電壓,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源→電壓→電流)
2、 電路中得到持續電流的條件:
A、 有電源存在電壓 B、閉合電路
3、 電壓:(1)電壓用字母U表示
(2)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為V;更大的單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
換算關系式:1千伏=1000伏 1伏=1000毫伏 1毫伏=1000微伏
4、一些常見的電壓值:A、一節干電池:1.5V B、對人體安全的電壓:≤36V
C、照明電路電壓:220V D、一只蓄電池:2V
5、電壓的測量:電壓表
(1) 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
(2) 使用:①必須把電壓表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②把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接在跟電源正極相連的那端③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④允許電壓表直接連入電源兩極上測電源電壓。
第七節 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
一、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1、實驗:保持電阻不變,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2、設計的電路圖:
*該實驗保持電阻R不變,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通過電阻R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
3、結論:導體的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二、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1、實驗: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2、設計的電路圖:
*該實驗保持電阻R兩端的電壓不變,改變電阻R,研究電流與通過這段導體的電阻端的之間的關系
3、結論: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的電阻成正比。
三、歐姆定律: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1、公式: U = IR
R = U/I
U=IR
*有人根據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說“電阻R跟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答:不對。因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只跟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跟電流、電壓無關。
四、歐姆定律的應用-------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
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伏安法測電阻
*原理:根據歐姆定律I=U/R,導出R=U/I,用
電壓表測出電阻R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
測出通過電阻R電流,然后計算出電阻的值。
*滑動變阻器R/的作用:可以讀出多組數據,然后算
出平均值。
第8節 電路連接
1、 串聯電路的特點: 二、并聯電路的特點:
三、注意:
1、電路中并聯的電燈(用電器)越多,干路中的電流越大,可能會引起電源超載而損壞電源。
2、并聯電路中,某條支路上的電阻越小,則該條支路上的電流越大。
V
V
(1)電流表測量通過電阻R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通過電阻R兩端的電壓;
(2)滑動電阻器R/的作用:改變電阻R兩端電壓。(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電阻最大的位置。)
(1)電流表測量通過電阻R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通過電阻R兩端的電壓;
(2)滑動電阻器R/的作用:保持電阻R兩端電壓不變。(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電阻最大的位置。)
(3)更換不同的電阻做實驗
單位:I------安
U---- 伏
R---- 歐
1:閉合開關后,電流路徑有兩條或兩條以上,干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上的電燈。支路開關控制該支路上的電燈。
2:并聯電路中各支路上的電燈相互不影響。
3:并聯電路中干路上的總電流等于各條支路的電流之和
4:并聯電路中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支路兩端的電壓
1:閉合開關后,電流路徑只有一條,開關同時控制兩盞燈。把其中一個燈泡拿掉,發生的現象是電路斷開;
2:串聯電路中的電流各處相等。
3:串聯電路中總的電壓等于各燈兩端的電壓之和
L111
L2八年級(上)科學第二章復習提綱
第1節 大氣層
1、 大氣層: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內,包圍著地球的空氣層。
2、 大氣層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大氣層,則地球A、沒有天氣變化;B、沒有聲音;;C、易受隕石侵襲;D、溫差很大。
3、 大氣的分層:根據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及大氣的密度、物質組成,可以把大氣分為5層-----
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外層。
4、 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關系最密切的一層。
*重點記憶:A、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空氣對流運動的規律:
B、各種復雜的天氣現象(如云、雨、雪、雷電等)都發生在對流層;
*對流層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
C、對流層的厚度不均勻,表現在兩極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問題:1、家用壁掛式空調一般都安裝在房間的墻壁上部,這是為什么?
答:夏天,空調吹出的空氣氣溫低,密度大,會下沉,這樣室間空氣回形成對流,使整個房間內氣溫均勻。
5、 平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逐漸增高,氣流平穩,利于高空飛行;內有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對人類起保護作用。
第2節 天氣和氣溫
1、 天氣是什么?
天氣是指短時間內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
描述天氣和氣候最主要區別在于:天氣是指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氣候是指長時間的大氣平均狀況。
* 天氣:晴空萬里 氣候:冬雨夏干
2、 天氣是由許多要素組成,其中主要的是氣溫、氣壓、風、濕度、降水等。
3、 氣溫------即空氣的溫度 A氣溫是構成天氣的基本要素;B測量氣溫的工具:溫度計;
C\常用的氣溫度量單位:0C D氣溫總在不斷變化著,在氣象觀測中,把溫度計放在百葉箱里觀察。
原因:(1)百葉箱里氣溫比箱外低;(2)百葉箱內的溫度波動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實的氣溫。
E\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一天中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日出前后。
F\人體最感舒適的氣溫是:220C
第3節 大氣的壓強
1、 大氣壓強的存在
A、 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
具體事例:(1)* 用紙片將盛滿水的杯子嚴密該蓋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會流出來,
* 滴管中的液體為什么不滴落下來?* 掛鉤為什么會吸在墻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氣壓強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氣壓強> 內部大氣壓強,導致大氣…………(答題模式)
(2)自來水筆吸墨水;吸管吸飲料,吸塵器除塵
原因:利用大氣壓強存在的原理,通過減少局部的壓強,使物質不斷地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靜脈注射藥物是,醫生為什么要在藥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進一個針頭?
原因:藥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氣壓強會變小,壓強太小,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藥液就不能繼續滴出,插進針頭后,可以及時給瓶內補充空氣,使瓶內空氣的壓強大致等于外界壓強,保證藥液持續滴出;
B、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及大氣壓強是很大的。
2、 大氣壓強的大小:
A、 標準大氣壓P==1.01*105帕 (在海平面的大氣壓)即760毫米水銀柱
B、 大氣壓的大小常用空盒氣壓計或水銀氣壓計進行測量
C、 大氣壓的大小跟大氣的密度直接相關,所以,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就越小;
D、 人體內也有壓強,它抗衡著體外的大氣壓。
3、 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氣體(液體)的壓強會隨流速的增大而減少
具體事例:(1)當火車高速行駛時,人不能離鐵軌太近,為什么?
原因:流速大,壓強小,離鐵軌較遠處大氣壓強大于鐵軌附近大氣壓強,會被大氣壓向鐵軌處,非常危險。
(2)兩船平行行駛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對者漏斗吹氣,乒乓球不會掉下來;(4)飛機飛行時,其機翼上側的氣流速度比下側快,,所以機翼上側的氣壓比下側小,
第4節 大氣壓與人類生活
1、 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
A\在同一高度,不同區域的大氣壓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區域,不同時間的大氣壓不一定相同;
B\在相同高度上,氣壓高的區域叫高壓區,氣壓低的區域叫低壓區,
C\、高壓區:天氣晴朗,空氣干燥; 低壓區:陰雨天氣,天空多云。
2、 大氣壓對人體的影響
A、高山反應B、拔火罐原理C、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艙內必須進行增壓;D、宇航員在太空行走時必須穿上加壓的宇航服。
3、 大氣壓對液體沸點的影響
A、氣壓增大時,液體沸點升高,B、氣壓減小時,液體沸點降低,
具體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鍋難以將飯煮熟, (原因:高山上,氣壓降低,沸點降低)
*高壓鍋的使用原理
4、 生活用品與大氣壓
A、真空壓縮保存袋
B、吸塵器:利用大氣壓工作的一種清潔工具
原理:靠電動機高速驅動風機葉輪旋轉,使空氣高速排出,致使吸塵器內部產生瞬時真空,和外界大氣壓形成氣壓差,在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塵的空氣,經濾塵器過濾,排出清凈的空氣,氣壓差越大,吸塵器能力越強。
第5節 風
1、 風是怎樣形成的?
A、風是空氣的水平運動;
B、風: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
2、 風的兩個基本要素:風向,風速
A、風向---風吹來的方向, 常用的風向有八種,表示方法: 東風
氣象觀測中常用風向標風向標觀測風向
B、風速---單位時間內空氣流動的距離,單位:米/秒。千米/時
風速常用風級表示,有0—12級,氣象觀測中常用風速儀觀測風速。
3、 風與人類的關系:A、有利----風是一種資源,可以進行發電,行船、運動等;
B、不利-----破壞性風會對人類產生危
第6節 為什么會降水
1、 空氣的濕度:大氣中水蒸氣的多少。一般用相對濕度來表示。
(1)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豐富程度;
常用百分比(%)表示
(2)空氣濕度與溫度的關系:溫度越高,空氣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氣濕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3)觀測濕度的儀器是:濕度計,最常用的濕度計是:干濕球濕度計,它實質上是兩支特殊的溫度計。
(4)用干濕球濕度計測量,然后通過查相對濕度表可以得出相對濕度。
(5)空氣濕度與天氣的關系:濕度越大,空氣中的水汽就越豐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6)天氣諺語:“燕子低飛要下雨”------大雨前空氣濕度大,昆蟲翅膀變軟,飛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飛覓食。
2、 降水
(1)降水的形成條件:A、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
B、氣溫繼續下降,空氣容納水汽的能力降低; 水汽凝結
C、空氣中有微小的塵埃
即云、霧等
D、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見的降水是降雨
(3)降雨量:表示一定時間內地面積水的深度,
度量單位----毫米;測量儀器---雨量筒
第7節 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1、 獲得天氣預報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1)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等媒體或氣象預報;
(2)通過分析天氣圖自己預測天氣;
(3)通過氣象觀測,自己制作天氣預報。
2、怎樣看天氣預報
(1)陰”指天空的總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總云量在5/10到7/10,
“少云” 指天空的總云量在5/10到3/10,“晴”指天空總云量在3/10 以下
(2)小雨:12小時內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12小時內降水5-15毫米
大雨:12小時內降水大于15毫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3、天氣圖
(1)常見的天氣系統:高壓系統、低壓系統、冷鋒系統、暖鋒系統。
(2)常見的天氣系統與天氣的關系:
A、高壓系統:天氣晴好, B、低壓系統:陰雨天氣
C、冷、暖鋒面系統:鋒面上天氣變化比較復雜
冷鋒:冷空氣向暖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降雨,大風、降溫天氣;
暖鋒:暖空氣向冷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降雨,升溫天氣
冷鋒 暖鋒
(3)特殊的天氣系統:臺風------實際上是屬于強低壓系統
第8節 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
1、氣候
(1)氣候的含義:氣候是指某一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包括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
(2)天氣與氣候:
A、 區別:短時間與長時間;
B、 聯系: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就是氣候
如:長夏無冬、秋高氣爽等。我國大部分地區秋天均為秋高氣爽,但不代表沒有下雨天。
2、影響氣候的因素:
(1)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A、緯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區,接受太陽輻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處的溫度帶位置也不同。
我國的緯度位置:主要在北溫帶,南部少部分地區在熱帶
例子:我國最南的海南緯度低,氣溫高、長夏無冬;我國最北的漠河緯度高,夏季短,冬季長而寒冷。---------就是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2)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A、比熱:我們把1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為比熱。
比熱單位:焦/(千克. ℃) 讀作:焦每千克攝氏度 符號:J/(kg· ℃)
水的比熱:4.2×103焦/(千克 ℃)是什么?
表示的含義--1kg水溫度升高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4.2×103焦。
比熱表的閱讀:⑴水的比熱最大。(由此說明水作冷卻劑、保溫劑的作用)
⑵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吸放熱的多少無關
⑶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狀態有關
C、 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
氣溫:冬季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
夏季陸地降升溫快,海洋降升溫慢
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
降水:沿海降水較多,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內陸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離海洋遠近不同
(3)季風對氣候的影響
A、 定義:在不同的季節里風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風
B、 季風產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陸地的性質不同
C、 風向:
夏季------吹夏季風,風從海洋吹向大陸(夏季陸地氣溫高,氣壓低,海洋氣溫 低,氣壓高,風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
冬季-------吹冬季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冬季陸地氣溫低,氣壓高,海洋氣溫高,氣壓低,風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
D、性質:我國冬季盛行偏北風,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風,故濕潤多雨
E、世界上季風區域很廣,以亞洲季風最盛行。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國家。
(4)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A、氣溫隨著地勢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氣溫會下降約6℃。
B、山地的迎風坡――多雨, 背風坡――少雨
C、我國降水最多的城市:臺灣火燒寮
原因:該市位于臺灣山脈東側的迎風坡上,有豐富的地形雨。
第九節 中國東部的季風和西部的干旱氣候
1、東部季風氣候
(1)、季風氣候區:是指夏季風能夠到達的地區。而降水主要來自濕潤的夏季風
(2)、季風氣候區的范圍:我國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的地區。
(3)、季風氣候的類型: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4)、我國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
冬季:氣溫低,降水少;
夏季:氣溫高,降水多,
全年降水比較豐富。但南方冬季氣溫明顯高于北方,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5)、季風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
B、我國季風氣候的大陸性強,降水的年際變化很大,使我國洪澇和旱災頻發。
D、 冬季的低溫又常形成寒潮、凍害、暴雪等惡劣天氣。
(6)深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可能形成臺風、干旱、洪水等氣象災害
2、我國西部的干旱氣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氣候區:指夏季風不能到達的我國西部地區,一般降水稀少
(2)我國西部干旱氣候特點:
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隨季節變化大。
冬寒夏熱,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但日照充沛。
(3)干旱氣候的利弊:
氣溫較差大,光照時間長,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產。
(4)干旱氣候區的生物在行為和形態上的適應性:
仙人球的莖為什么那么粗,葉子為什么會變成刺?
為了適用干旱氣候,粗的莖利于儲存水分,葉刺可以減少水分蒸發。
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夜里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的原因?
讓凝結在身上的水沿著身體流到嘴里,這是它們獲得水分的主要辦法
3、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寒潮、臺風和洪水
(1) 寒潮是大范圍的強烈冷空氣活動,它是由強冷高氣壓活動引起的,
危害:帶來劇烈的降溫、霜凍、大風和揚沙天氣。
(2) 臺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災害性天氣。
危害:A、大風;B、暴雨;C、風暴潮,
有利:在干旱的季節,臺風會帶來豐富的降水,有利于緩解旱情。
(3) 洪水是我國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自然原因:持續性降水、臺風
人為原因:人類活動,如:破壞植被,圍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無序發展等
4、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1) 人類活動與氣候密切相關
A、 有利于改良氣候的人類活動:植樹造林、修建水庫、大面積的農業灌溉等
B、 引起氣候惡化的人類活動:破壞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過度放牧。
(2) 溫室效應--------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為原因,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大氣對地面的保溫增強,使全球的氣溫有變暖的趨勢。
人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費;破壞森林
(3)城市的“熱島”現象------城市上空經常維持一個氣溫高于四周郊區的暖空氣團。
所以,沿海地區氣溫變化小,內陸氣溫的變化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周县| 曲松县| 从化市| 汤阴县| 黄梅县| 柏乡县| 临安市| 定南县| 海口市| 黄浦区| 枣庄市| 米脂县| 四川省| 梓潼县| 邹城市| 黄石市| 绍兴县| 江都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临澧县| 仙游县| 静海县| 安福县| 玉门市| 梨树县| 北安市| 安化县| 米易县| 潢川县| 大足县| 万年县| 上虞市| 玉田县| 易门县| 自治县| 顺昌县| 衡阳市| 武定县| 彰化县| 云和县|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