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1 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2. 識記憲法是如何保障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基本原則得以實現的。3. 知道我國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二、學習任務第一目 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學生搶答】1、除了這三個國家機關外,還有哪些國家機關和場所懸掛國徽?2、為什么這些國家機關和場所要懸掛國徽?3、為什么我國很多國家機關的名稱里有“人民”二字?【小組探究】請在【課堂討論區】作答1、為什么該社區書記被勒令停職查辦,最終撤銷職務處理?2、辦事的群眾是人民嗎?人民與公民相同嗎? 【學生搶答】2017年7月17日上午,228名身著檢服、胸戴檢徽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批入額檢察官,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的率領下,進行了莊嚴的憲法宣誓。這標志著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首批員額制檢察官選任工作完成。檢察官為什么要向憲法宣誓?【小組討論】請在【課堂討論區】作答思考:是什么規定了權為民所用?我國公民基本權利依靠什么來保障?知識小結國家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憲法保障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人民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②憲法具體通過規定國家性質,經濟制度、政治制度、人民行使權力的途徑及公民的基本權利、武裝力量的歸屬等內容來落實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原則,這歸根結底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③我們要依法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擔當起國家主人應盡的責任。第二目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1991年11月1目,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關于人權的官方文件,它指出,中國的人權具有廣泛性、公平性、真實性的顯著特點。為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中國政府先后制定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和《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各項人權保障力度,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得到全面加強,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全社會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明顯提升,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事業邁上新臺階。2016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發展權:中國的理念、實踐與貢獻》白皮書。它指出,發展權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象征著人類尊嚴和榮耀;發展權的主體是人民:發展權是個人人權與集體人權的統一,它的實現是一個歷史過程,它的保障必須是可持續的,它應為各國人民共有共享。【小組探究】請在【課堂討論區】作答1、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什么?2、閱讀教材找出我國人權的主體和內容。課堂小結:請跟隨老師總結本堂課所學知識。三、課后自主應用(選做課后自主應用的任務1或2)【課后自主應用】通過學習了這一課,同學們對我國的憲法有了較深刻的理解。請完成以下任務。依據《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6》數據,從1981年至2012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7.9億,占全球減少貧困人口的71.82%。由于中國的貢獻,全球人類發展指數提前2年多達到2014年的水平。2015年7月6日聯合國發布的《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極端貧困人口比例2014年下降到4.2%,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過去5年,中國有5564萬人擺脫貧困,相當于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跨過貧困線。任務1:國家為什么大力開展扶貧工作?你認為國家應該如何幫助貧困人群?請在【課后活動】國家開展扶貧工作中填寫完成。任務2:通過對本課內容的學習,完成八年級下冊1.1.1公民權利的保障書課后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