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我的一次教研經歷——力的存在教學案例一、活動背景為配合校區參加市優質課比武選拔以及學校迎接市教研室的調研,校教研組決定讓我上力的存在一課。在整個活動中,我感受頗深。二、教學設想我上的是七年級科學第二章運動和力第三節力的存在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比較簡單,而且比較抽象。重點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確認力的存在,以及根據實驗現象和生活事實,確認力的相互性。基于教研組申請的以快樂教學為主題的課題研究。所以,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認知目標:1、能根據力的作用效果來確認力的存在。2、能從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概括出力作用的兩種效果,即改變物體的形狀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能力目標:1、通過觀察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和改變運動狀態的情況,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2、通過觀察實驗和生活中的體驗概括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養了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3、舉例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1、通過力的存在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從而親近科學、喜歡科學。2、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實踐、既動手又動腦,創設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情景,激發了他們學習科學的積極性。我在教學本課時根據學生的學情以及教材的編排目的,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習力的兩個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上。在教學時,以玩皮球的游戲為主線,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平時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以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教學中給學生充足的動手時間和歸納時間,同時也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從現象中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三、案例分析課一開始,從游戲中引入,激發興趣:“今天,大家先一起來做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科學知識。你在游戲中發現了什么?”以游戲激發學生探索和學習的興趣,接著以“你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聯系剛才的游戲談自己的感受,并順勢引入課題。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應該說課文的導入還是比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接下來再以剛才的游戲面對全體學生提出簡單的問題“我們能看到力嗎?那大家剛才是怎樣確定力的存在的呢?”學生舉手回答問題非常積極,課堂氣氛高漲。學生很難能直接得到我們剛才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來確定力的存在,所以就要老師在此歸納出“我們雖然看不到力,但我們可以根據力的作用效果(比如皮球的變形)來確定力的存在。”力能夠改變物體的形狀這種效果學生很容易就可以從剛才的實驗中得出,并且學生能例舉出大量的生活事例來說明。力還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學生只能得出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和方向。因此,直接告訴學生速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都稱為運動狀態。然后給學生設置實驗要求如下圖:學生在得出自己的結論后很容易就歸納出里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并引導學生舉出大量的生活事例加以說明。同樣,學生也很容易就在前面的游戲中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結論。在這里要求學生列舉事例并解釋自己的事例。至此,基本上已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但前面我們所講到的力的作用都是通過物體之間的相互接觸而產生的。所以提出問題“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過物體之間的相互接觸而產生呢?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又一定有力的作用嗎?請舉例說明。”由于七年級學生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這里給足學生思考、討論和動手的時間。學生經過一系列的活動后,有少數學生得出了磁鐵吸引物體時不要相互接觸的結論。在我的一番夸張的表揚后鼓勵學生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并鼓勵學生利用今天這節課我們使用的皮球這一主要的道具來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相互接觸的科學結論。多數學生還是有點茫然。這時正好有一個學生拿在手中的皮球掉到了地上,并滾到了教室的前面。很多學生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掉到地面的皮球上,我順勢引導學生思考“球為什么會掉落?”。學生馬上想到皮球掉落是因為受到地球的吸引的結論。這時候很多學生都舉手示意要自己來演示物體間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相互接觸的科學結論,把本節課推向了一個高潮。在學生成功演示后我進一步追問“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有力的作用嗎?”結果學生馬上想到不一定。在我還沒有要求大家演示前馬上就有一個機靈的小家伙拿著皮球放在了教室的墻角,還有模有樣的向同學們解釋“放在墻角的皮球,雖然皮球與墻壁接觸了,但球與墻壁之間沒有力的作用!”課堂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最后,總結時我也一改常規,要求學生用游戲來描述今天所學的知識。學生非常積極的走向講臺,用手中的皮球順利地演示了今天的知識并且每個同學都能邊做邊解釋。四、課后反思這節課完全脫離了教材的設計。整節課以皮球做教具,把游戲貫穿于整個課堂作為快樂教學的一次嘗試。有很多成功之處,也有不少失敗的地方。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有大大的提高,并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學生對結論的歸納能力也有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很輕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很好。但在講述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時沒有給學生講到“微小的形變”。學生可能會有“力有時既不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不改變物體的形狀”的疑問。海亮外國語學校 傅孝文(13567577096)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物體運動速度由大到小物體運動速度由小到大物體由運動到靜止物體由靜止到運動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的改變物體運動方向發生改變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