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化學學案之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深圳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化學學案之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深圳市)

資源簡介

“物質的結構”學案
清華實驗 陶浩虹
課標與考綱
·課標要求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
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1、知道物質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了解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大小的數量級,了解納米材料及其應用前景。 2、能用物質粒子模型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 3、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 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中子由夸克構成。 4、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 尋找分子存在的證據;證明離子的存在;觀察擴散現象。 觀察兩種物質混合后體積的變化,并用粒子模型解釋。 觀察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結構模型,并加以比較;查閱建立C60結構模型的過程。 通過圖書館或網絡等途徑收集原子結構模型發展的有關資料。
(二)元素
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1、了解自然界的物質由100多種元素組成。 2、說出組成人體、地球的主要元素,了解重 要化肥的有效元素。 3、初步學會使用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4、認識常見元素符號(H、 O、 C、 N、 S、 Si、 Na、 Fe、 Cu、 Cl、 Ca、 Ag、 Al、 I、 K、 P ),會查閱元素符號。 5、知道同位素的結構特點。 6、認識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義和科學家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調查常見肥料有效成分的主要元素。 調查市場上某些保健品中具有保健作用的主要元素;收集人體新陳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資。 通過查閱有關資料,說出同位素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 閱讀元素周期表的發現及應用的典型歷史事實的資料。
·06年深圳考試說明要求
內容綱目 具體內容 備注
物質的結構 知道原子的構成了解原子核電荷與核外電子之間的數量關系懂得物質結構模型化思想及典型應用 不區分元素和原子的概念,不考同位素、周期律、夸克知識
元素 書寫常見的元素符號和名稱(如H、C、N、O、Si、P、S、Cl、I、Na、Al、K、Ca、Fe、Cu、Ag)
·04年-06年深圳市中考科學試題雙向細目表
年份 題型 小題 分值 說明
2004 選擇題 物質的組成 2分 深圳市中考
2006 選擇題 物質的組成 2.5分 深圳市中考
一、物質的組成和結構(一課時)
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
_______元素(如鎂、鉀、錳等)
_______元素(如氧、氮、碳、硅等)
______元素(如氦、氖、氬等)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
1、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 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而不是唯一的一種;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單個分子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分子不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粒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原子來保持,由離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構成它的陰、陽離子來保持;分子是用來描述微觀世界的。
(2)分子的基本特征:①分子的質量、體積都 ;②分子之間有 ;③分子在不斷 ;④分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⑤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2、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學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質:原子的體積和質量都 ;原子間有 ;原子也是在不停的 ;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性質不同。原子也可直接構成物質;原子 電性。
(3)原子的構成
(4)原子中粒子間量的關系:
(1)核電荷數= =
(2)相對原子質量≈ +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1)原子核內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2)普通氫原子核內無中子。
(5)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過程
原子內部結構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道爾頓原子模型(1803年)—— 模型
湯姆孫原子模型(1904年)—— 模型(湯姆孫發現原子中有電子,帶負電)
盧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繞太陽模型(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的存在)
波爾原子模型(1913年)—— 模型
電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電子云模型
3、離子:帶電的 。帶正電的叫 離子、帶負電的叫 離子。
4、分子和原子的比較 表一:
微粒的種類 分子 原子
定義 是保持物質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是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構成 由原子構成。 由___、____、____、三種構成。
區別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_________。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__________。
相同點 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粒子間有一定間隔,都在不停地運動。
5、原子和離子的比較 表二:
微粒的種類 原子 離子
定義 是_________中最小粒子。 是______的原子或者______。
區別 核電荷數 = 質子數___ _電子數。 核電荷數 = 質子數___ _電子數。
不顯電性,是不帶電的粒子。 顯電性,是帶電的粒子。
聯系 陽離子 ← 原子 → 陰離子
6、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大小的數量級
分子、原子、離子微粒都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米數量級,而原子的質量一般在10-26千克的數量級。不同種類的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同。
7、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
使用 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 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
(1)符號的作用:
①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③可避免由于表達事物的語言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2)常見的符號有:交通標志、消防安全標志、汽車標志、元件符號等。
(3)模型作用: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
某種物體的放大或縮小的復制品
(4)模型類型 一幅圖、一張表或是一個計算機軟件
事物變化的過程
數學、科學公式等抽象模型
8、用物質粒子模型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
讀圖:書本P3圖1-2液態水與氣態水的模型,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1)水在狀態變化中,水分子其本身 (有或沒有)發生變化,發生變化的只是分子之間的 ;
(2) 態水的水分子之間間隔最大;
(3)水的三態變化(物理變化)從分子角度看,其變化的本質是水分子本身 (有或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 發生了變化而已。
二、元素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 )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中的質子數。
2、元素和原子的比較 表三:
元素 原子
定義 具有相同的_____ (即_____ )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是__________中最小的微粒。
聯系 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總稱。 是組成元素的基本微粒。
區別 宏觀概念,表示物質的組成。 是微觀粒子,一般表示分子的構成(個別表示物質的構成)。
只表示___ _,不表示_____ ??梢哉f幾種元素,不能說幾個元素。 除表示_____ _,還表示_____ _可以說幾種原子,也可以說幾個原子。
例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五氧化二磷是由___________組成的;每個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構成的。
3、元素的分類
4、元素的形態
5、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 表四:
元素類別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化學性質
稀有氣體元素
金屬元素
非金屬元素
元素的化學性質決定于原子的 。
6、元素的分布:
①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其次是___ __,再次是_____。
②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其次是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   。
③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④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   ,熔點最低的金屬是   ,熔點最高的金屬是   。
⑤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量較多的是含 、 、 元素的無機鹽。植物生長缺乏氮元素時,植株矮小,葉色發黃;缺乏磷元素時,植株暗綠帶紅;缺乏鉀元素時,植株矮小,葉片上帶許多褐斑。
7、元素周期表:將所有的元素按原子序數以一定的方式排成的表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個橫行,代表 個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從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質子數逐漸增加,一般是按 元素、 元素和 元素這樣排列的;共有 個縱行,代表 個族,同一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目前發現的元素已有110種左右。原子序數在數值上與 相同。
8、元素符號:用來表示元素的符號。
(1)元素符號的寫法:元素符號是國際上統一采用的符號,通常用該元素 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表示,當元素的第一個字母與其它元素重復時,再寫上該元素名稱的第二個小寫字母以示區別。(一大二?。?br/>(2)元素符號的意義:①表示某種元素;②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③表示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如H表示 、表示 。但2H只表示表示兩個氫原子。
(3)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數目;如:2S表示兩個硫原子。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化合價;如:S 表示硫元素為-2價。 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如:S 表示一個硫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
9、熟記核電荷數為1-18的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表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元素符號表示的量——相對原子質量
(1)相對原子質量:國際上以C-12原子質量的 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叫做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2)數學表達式:
若C-12原子的質量為M克,氧原子的質量為N克,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3)閱讀P38頁表,知質子的相對質量為 ,中子的相對質量為 ,電子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原子的相對質量= 數+ 數。
(4)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原子序數為11),則鈉原子的原子核內中子數為 ,核外電子數為 。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物質的微粒
(1)知道物質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a
(2)知道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大小的數量級a
(3)知道納米材料及其應用前景a
A 1、(06益陽)5.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的是( )
A.原子 B.離子
C.分子 D.原子核
A2、關于廚房中的物理現象,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擰開醋瓶蓋,醋味撲鼻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B.用高壓鍋煮飯熟得快是因為高壓鍋內氣壓大、水的沸點高
C.洗碗時“油花”漂在水面上,其原因是油的密度比水小
D.一小勺鹽放入滿杯的水中,水未溢出,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A 3、(2006浙江嘉興)從體積的大小來看,下面各項中最小的是( )
A、水分子 B、紅細胞
C、氧原子 D、SARS冠狀病毒
A 4、(2006浙江嘉興)夏天,長時間使用空調會使室內的空氣變得十分干燥。因此人們常在室內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氣的濕度,這種方法可以說明( )
A、水分子由原子構成 B、水分子的體積變大
C、水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 D、水分子在不斷運動
B 5、(2006山東濟寧 )下列事實及對這些事實的解釋,二者不相符合的是 ( )
A.金屬導電………………………………原子是運動的
B.夏天鋼軌之間的縫隙變小……………原子之間有間隔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D.電解水制取氫氣和氧氣………………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
A 6、(2006河南)在加壓條件下,25m3的石油氣(含丙烷、丁烷等氣體)可以裝入0.024m3的鋼瓶中,由此可以說明的是 ( )
(A)分子的質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構成
(C)分子之間有間隔 (D)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7、乒乓球被踩癟后,放到熱水中又會重新鼓起來。其原因是( )
A. 球內氣體中微粒體積增大
B. 球內氣體中微粒間空隙增大
C. 球內氣體中微粒質量增大
D. 球內氣體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
A8、(2006四川成都)下列現象或事實不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的是( ?。?br/>A.1體積水與1體積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體積小于2體積
B.將食鹽溶解于水中,所得食鹽溶液各部分的性質相同
C.木炭吸附冰箱中食物的異味
D.物質的熱脹冷縮現象
B9、(2005河北省)下列現象用分子運動理論解釋正確的是(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說明分子很小
B、空氣能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C、“破鏡不能重圓“,說明分子間有斥力
D、蔗糖能溶于水,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
A 10、(2005南京)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事實 解釋
A 溫度計中的水銀(汞)熱脹冷縮 原子的大小發生改變
B 花香四溢 分子不斷運動
C CO有毒而CO2無毒 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
D CuSO4溶液和Na2SO4溶液的顏色不同 兩種溶液中的陽離子不同
A 11、(04玉林)用心觀察,會發現化學就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如①水蒸氣冷凝成液態水;②氧化汞受熱分解成汞和氧氣;③50ml酒精與5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100ml。從分子、原子的觀點看:
(1) ①和③說明了分子                    。
(2) ②說明化學反應中,原子         ,而分子           。
A12、(05深圳)以CCl4為原料,在700℃條件下制造出納米級金剛石粉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Cl4 + 4Na ==== C+4NaCl)。我國的這一研究成果被世界科學界高度評價為“稻草變黃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金剛石屬于金屬單質 B、CCl4中碳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畢業6:71
C、CCl4不屬于有機物 D、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
A13、以下物質中:
汞、氧氣 、甲烷、氯化鉀、二氧化碳、銅、硫酸鈉、硅、氖氣、氫氧化鈣、水。
(用化學式填寫)由分子構成的是 ;
由原子構成的是 ;
由離子構成的是 。
考點點撥: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a、大多數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例如氣態非金屬單質(O2、N2 、H2 、Cl2)和共價化合物(HCl、H2O、CO2.、NH3 等);
b、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例如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及少數固態非金屬單質(如金剛石、晶體硅)等;
c、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例如離子化合物(堿類如:KOH 、鹽類如:NaCl、CaCO3等)。
考點要求2:原子的構成
(1)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a
(2)知道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a
A14、(2006安徽課改區)關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br/>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帶負電 B.原子核外的電子帶負電,并固定在某一位置
C.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D.原子核內有帶正電的質子和帶負電的中子
B 15、(2006淄博)14.為了揭開原子內部結構的奧秘,1911年物理學家盧瑟福等人做了一個著名的“盧瑟福實驗”: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很多的高速α粒子轟擊金箔,結果是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變了原來的方向,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子被反彈了回來。通過這一實驗現象不能獲得的結論是( ?。?br/>A.原子核質量較大 B.原子核體積很小
C.核外電子帶負電荷 D.原子核帶正電荷
A 16、(2005湖州)我國計劃在2007年發射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其任務之一是尋找一種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內有1個中子和2個質子。則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
A、1 B、2 C、3 D、4
A 17、1992年,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了汞元素的一種新原子,這種汞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8,核電荷數為80,這種汞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 80 B 128 C 208 D 288
A 18、(2005·金華市科學)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飛秒
(10-15s)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測到的是( )
A、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過程 B、氧原子結合成氧分子的過程
C、氧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D、氧原子內部的質子、中子、電子的運動
考點要求3: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過程
(1)知道原子結構模型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a
(2)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a
A 19、(2006廣州海珠)6.依據盧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論,在原子中繞核高速旋轉的是( )
A.核子   B.電子   C.質子   D.中子
B 20、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 )
A 證明了質子的存在
B 證明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C 證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D 說明原子中的電子只能在某些不連續的軌道上運動
A 21、因為地球太  ,難以認識,所以人們常用地球儀。因為細胞太  ,難以觀察,所以人們畫出了細胞模式圖。由于眼球構造太    ,難以表達,人們制造了眼球模型。所以建立    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
B 22、(2006浙江嘉興)模型是科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
右圖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條件下,某化學 反應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子及其數目的變化,其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A 23、(2006 柳州、北海)下列圖示屬于易燃物質標志的是(  )
B 24、(2006麗水) “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思想。過氧化氫是一種常用的殺菌消毒劑,其原因是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一種叫“過氧基”的結構(方框框出部分 )。據此推測下列物質中,可作殺菌消毒劑的是( ?。?br/>A 25、(2006湖州)右圖是水分子電解模型,由此模型所獲得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  )
A.水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
B.反應物的原子總數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總數
C.一個水分子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D.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B 26、(2006南通)下面是碳的幾種單質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小圓圈均代表碳原子
甲 乙 丙
(1)在物質甲的結構中,每個碳原子最多連有______個碳原子。
(2)根據乙物質層與層之間能發生滑動,具有滑膩感的特點,寫出它的一種用途_________。
(3)圖中物質丙的化學式為C60,已知硅的一種單質也有與物質丙相同的原子數和類似的結構,有科學家嘗試把物質丙的一個分子放進硅的這種單質的一個分子中,反應形成一種新型分子,該分子的化學式為 。
C27、下圖是從空氣中分離氧氣的示意圖。
請你寫出從圖中所獲得的有關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信息各一條。
組成
結構
性質
變化
考點要求4:物質由元素組成
指認具體物質的元素組成
列舉組成人體、地球的主要元素
列舉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
B 28、(06益陽非實驗區)益陽即將使用“西氣東輸”工程送來的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下列有關化學式CH4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  )
A.表示甲烷這種物質
B.表示甲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C.表示甲烷氣體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組成
D.可表示一個甲烷分子
B 29、(2006重慶)每年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一種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鹽酸氯胺酮,鹽酸氯胺酮的化學式為C13H16ONCl,它會對大腦造成永久損害。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青少年應該遠離毒品 B、K粉是純凈物
C、鹽酸氯胺酮由五種元素組成 D、鹽酸氯胺酮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
B 30、觀察下列圖1和圖2,按要求回答問題:
圖1 圖2
(1) 圖1所表示的各氣體的含量是指(填“質量”或“體積”) 含量。圖2所表示各元素的含量是指(同上) 含量。
(2) 現有2000L的空氣,其中含氧氣 L。
(3)地殼中含硅26.30%,這里的硅是指(填序號) 。
(A)分子 (B)單質 (C)離子 (D)元素
(4)圖2中表示出 種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與含量最高的金屬之間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5)地殼中金屬元素含量(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非金屬元素。
B 31.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類對糧食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請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化學肥料屬于復合肥的是 。
A 氯化鉀
B 尿素
C 碳酸氫銨
D 硝酸鉀
(2)請寫出鑒別NH4Cl和K2SO4這兩種化學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實驗現象: 。
(3)某菜農原計劃每畝菜田施用氮肥硫酸銨[(NH4)2SO4]13.2kg,后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改施用尿素[CO(NH2)2],如果要達到同樣的施肥效果,則每畝菜田需施尿素為 。
A 3kg B 6kg
C 6.6kg D 13.2kg
(4)為研究化肥對農作物生長情況的影響,研究人員在相同條件下,在實驗室田地里施用等量有效成分的化肥,對小麥的產量進行對比研究。下表(“√”表示施用化肥,“×”表示沒有施用化肥)顯示三年實驗的結果:
實驗用田 施用化肥情況 小麥收成的相對產量
氮肥 磷肥 鉀肥
田地1 × × × 1.0
田地2 √ × × 2.2
田地3 × × √ 1.2
田地4 √ √ √ 3.9
根據上表,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氮肥可增加小麥的產量
B.沒有施肥,小麥不能生長
C.對于增加小麥的收成,氮肥比鉀肥效果好
D.同時施用含N、P、K的化肥可獲得最大的小麥產量
A32、在飲用水中添加含鈣、鎂、鋅、硒的礦物質,可以改善人體營養,增強體質。其中“鈣、鎂、鋅、硒”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離子 D.元素
A33、某地出現水稻倒伏現象,經過調查,主要原因是缺 肥(填元素名稱),建議農民施用草木灰或 (填化學式),但過多施用草木灰會使土壤顯 性,不利于水稻的生長。
A34、(2005海南)煮沸過的水涼后不宜用來養金魚,因為這種水中幾乎不含有(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離子
A35、(2005嘉興)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操縱單個原子和分子成為可能,從而可以直接用原子來制造分子。若能用這種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不需要( )
A、碳原子 B、氫原子 C、氮原子 D、氧原子
B36、(2006寧波)有些年輕人喜歡染發,染發時一般要用到一種著色劑—對苯二胺,它是一種有毒的化學藥品,有致癌性,會對染發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確關對苯二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對苯二胺的化學式為C6H8N2
B.對苯二胺的相對分子質量(式量)為108
C.對苯二膠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3:4: 1
D.對苯二胺能被皮膚少量吸收
B37、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元素數如下:
周期數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元素數 2 8 8 18 18 32 32
請分析周期數與元素數的關系,然后預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種數目為( )
A、18 B、32 C、50 D、64
B38、(2005四川)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周期 I A 0
1 1H1.008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He4.003
2 3Li6.941 4Be9.012 5B10.81 6C12.01 7N14.01 8O16.00 9F19.00 10Ne20.18
3 11Na22.99 12Mg24.31 13Al26.98 14N28.09 15P30.97 16S32.06 17Cl35.45 18Ar39.95
(1)很多科學家對元素周期表的發現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貢獻,請寫出其中一位科學家的名字: 。
(2)查出碳的相對原子質量: ,寫出16號元素的元素符號: 。
(3)表中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 (填序號)。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D、電子數不同
(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們對元素的認識進入全新的飛躍時期。近日,俄羅斯科學家宣布他們將人工合成第118號元素,則此元素的核電荷數為 。
課后鞏固
A1、(2006廣州海珠)將一滴紅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時間后整杯水都變紅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如果水的溫度為0℃,就不會發生這種現象
B.這是擴散的現象,它只發生在液體和氣體中
C.這是擴散的現象,它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D.如果水的溫度越低,擴散將進行得越快
A2、(2006重慶)能夠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隔”的事實是( )
A、空氣被壓縮后體積縮小 B、1L 芝麻和1L綠豆混勻后體積小于2L
C、走近花園,聞到花香 D、2LH2和O2的混合氣體點燃后體積小于2L
A3、(2006南和)化學成為一門科學開始于( ?。?br/>(A)對燃燒現象的深入研究 (B)對空氣組成的研究
(C)用原子-分子論來研究化學反應之后(D)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電子之后
B 4、(2006四川成都)圖右圖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圖。圖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
原子, 表示水分子, 表示氧分子, 表示氫分子。從水分子分解示意圖獲得的信息中錯誤的是
A.分子由原子構成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在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
原子的個數都不會發生改變
D.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元素和2個氫元素構成
A5、(06河北石家莊)下列運動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香水瓶打開后,過一會兒屋內聞到香味
B.無數雨滴從空中落下
C.掃地時,看到空中飛舞的塵埃
D.導體中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B6、(2006鹽城)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合理的是( ?。?br/>A.食物變質——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
B.汽油揮發——分子大小發生了變化
C.熱脹冷縮——分子間間隔改變
D.花香四溢——分子作擴散運動
A7、(2005南通)淀粉溶液遇碘變藍色。實驗表明,無論是固體碘還是碘蒸氣,均能使淀粉溶液變藍色。這一現象說明( )
A、同種分子質量相等 B、同種分子體積相等
C、同種分子性質相同 D、同種分子運動速度相同
B8、(06河南)生活中的下列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加以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室內插花,滿室飄香,說明分子不斷地運動
B.熱脹冷縮,說明分子大小隨溫度而改變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D.濕衣服放在火爐旁,干得較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A9、(2006蘇州)自從湯姆遜發現了電子,人們開始研究原子內部結構.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原子結構的模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由盧瑟福提出的、最為大家接受的原于結構模型與下列哪個圖最相似?(  )
A10、(2006鹽城) 最近俄羅斯科學家利用第72號元素鉿和第74號元素鎢精確測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萬年形成。鉿、鎢兩種元素原子的本質不同是(  )
A.核內質子數目 B.核內中子數目
C.核外電子數目 D.相對原子質量
A11、(06益陽)有四種粒子,其質子數、中子數和核外電子數,如下表所示
粒子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粒子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甲 6 6 6 乙 6 7 6
丙 12 12 10 丁 11 12 10
則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
A.甲和乙 B.丁和丙
C.乙和丙 D.甲和丙
A12、食品衛生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下列做法不會導致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是( )
A、用劣質奶粉喂養嬰幼兒 B、面粉中添加大量增白劑
C、為保鮮用福爾馬林浸泡魚蝦等海產品 D、在食鹽中添加適量碘元素
A13、某嬰兒配方奶粉部分營養成分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鈣、磷、鐵、鋅”應理解為( )
營養成分 鈣 磷 鐵 鋅
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
A、金屬 B、非金屬 C、元素 D、分子
B14、(2003南通)2003年我國部分地區突發的“非典型性肺炎”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過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其分子結構如右下圖所示。有關過氧乙酸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過氧乙酸分子的化學式為C2H4O3
B、其分子相對質量為76
C、 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4:3
D、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
B15、(2005寧夏)根據物質(或分子)的組成或結構,分析下列各組中物質性質不同的原因。
(1)金剛石和石墨: 。
(2)CO和CO2: 。
(3)生鐵和鋼: 。
B16、(2006江西)打火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下圖普通電子打火機的示意圖。據圖回答:
(1)屬于單質的是   ?。ㄟx填一種物質的編號,下同),
屬于有機物的是  ;
(2)打火機擋風罩上通風孔的作用是使空氣流通,據
此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            。
(3)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丁烷氣體能被壓縮成液體的原因:            。
C17、(06湖南益陽)某同學在課后做如圖所示的實驗:在一個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塊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畫一水平線,過一會兒發現糖塊溶解,液面比原來水平線降低了。通過這一現象,你推測分子具有哪些性質?為進一步驗證你的結論,請分別列舉生活中一事例加以說明。
B18、通過對微觀粒子的學習,我們知道,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
在下面⑴~⑸事實后的空格內,選擇填寫有關分子基本特征的序號。
A.分子很小 B.分子間有間隔
C.分子在不停運動 D.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1)將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混合液體積小于100mL。 ;
(2)濕衣服經晾曬一段時間后,會變干。 ;
(3)25m3的石油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0.024m3的鋼瓶。 ;
(4)一滴水里的水分子個數由10億人數,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用3萬年才能數完。 ;
(5)如右圖-1所示,用長頸漏斗小心地將硫酸銅溶液(藍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顯的界面。靜置幾天后,界面逐漸模糊不清了。 。
B19、(06江蘇淮安)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H氫 2He氦
3Li鋰 4Be鈹 5B硼 6C碳 7N氮 8O氧 9F氟 10Ne氖
llNa鈉 12Mg鎂 13A1鋁 14Si硅 15P磷 16S硫 17C1氯 18Ar氬
19K鉀 xCa鈣 ……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數是___________ 。
(2)分析上表可發現:每一橫行元素從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條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此規律,可知圖中x = _________
(3)許多元素是人體生命必需的元素,缺乏鈣元素易患_________(填序號)。
①佝僂病 ②甲狀腺腫大 ③壞血病
C20、這學期,小亮和班級的兩名同學主動承擔了維護班級花壇的工作。前不久,
他們發現有部分花的葉面出現了枯黃的現象,便及時向花壇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顯。他們決定用所學的化學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
[收集資料]
(1)花的葉色枯黃,他們選擇施用    (填寫“氮”、“磷”或“鉀”)肥是正確的。
(2)前一段時間他們曾用熟石灰(化學式為     )對花壇中的   性土壤進行過改良。
(3)近一個星期一直無雨,氣溫較高。
(4)通過查閱資料,小亮和同學們知道:含NH4+ 的鹽受熱或與堿混合會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
[提出假設]
(1)太陽的曝曬和氣溫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熟石灰與化肥反應也可使肥效流失。
[設計并進行實驗]
(1)小亮取少量這種化肥置于試管中加熱,并在試管口放一條干燥的pH試紙,pH試紙無變化。
(2)另取少量這種化肥與熟石灰混合,聞到     氣味。
[他的結論]由以上第二個實驗中的現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與     有關。
[反思與應用]
(1)小亮進行的第一個實驗中,pH試紙無變化,這與查閱資料給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        。
(2)參與了小亮和同學們的探究活動,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啟發,你能對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嗎           
C21、某興趣小組做以下實驗探究分子有運動。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實驗Ⅰ: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
杯中滴入2 ~ 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
中滴加濃氨水。由實驗得出的結論
有 。
(2)實驗Ⅱ(如圖甲所示):燒杯B中
的現象是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興趣小組又設計了實驗Ⅲ(如圖乙所示)作為對比實驗。你認為有無必要, ,理由是 。
【答案】
課前預習 
金屬 非金屬 稀有氣體元素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
1、(1)化學性質 (2)①很??;②間隔;③運動;
2、(1)化學變化(3)正 一 正 不帶 一 負
(2)很小;間隔;運動;不顯。
(4)(1)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質量+中子質量
(5)道爾頓原子模型(1803年)——實心球模型
湯姆孫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
波爾原子模型(1913年)——分層模型
3、原子或原子團 陽 陰
4、 化學性質 化學變化 質子、中子、電子 可以再分 不可再分
5、化學變化 帶電 原子團 = ≠
7、符號 模型
8、(1)沒有 間隔(2)氣
(3)沒有 間隔
二、1、核電荷數 質子數 2、核電荷數 質子數 化學變化 種類 個數 種類 個數 磷元素和氧元素 兩個磷原子和五個氧原子 3、鐵、銅 氫 氧
5、= 8(氦為2) 穩定 <4 易失電子 >4 易得電子 最外層電子數
6、①氧 碳 氫 ②氧 硅 鋁 氧 ③氮 氧 ④銀 錫 鎢 ⑤氮、磷、鉀
7、七 七 金屬 非金屬 稀有氣體 18 16 核電荷數
8、(1)拉丁文 氫元素、一個氫原子。
9、
氫H 氦
鋰Li 鈹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鈉Na 鎂Mg 鋁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氬Ar
10、(1)1/12 (2)12N/M (3)1 1 原子的相對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4)12 , 11
課堂反饋
1.D 2.D 3.C 4.D 5.A 6.C 7.B 8.C 9.D 10.A 11.間有間隔 12.B 13.由分子構成的是:O2 CH4 CO2 H2O 由原子構成的是:Hg Cu Si Ne 由離子構成的是:KCl NaSO4 Ca(OH)2 14.C 15.C 16.B 17.A 18.D 19.B 20.C 21.大 小 復雜 模型 22.2SO2 + O2 == 2SO3 化合反應 23.D
24.D 25.D 26. (1) 4 (2) 用作鉛筆芯原料 (3) Si60 C60 27.組成: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結構:一個氧(氫)氣分子是由兩個氧(氫)原子構成;性質:氮氣的沸點比氧氣低;變化:從空氣中分離氧氣的過程是物理變化;28.C 29.B 30.(1)體積 質量 (2)420 (3)D (4)Al2O3 (5)小于 31.(1)D (2)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K2SO4 或加入NaOH溶液,有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產生的是NH4Cl (3)B (4)B 32.D 33.鉀 K2CO3 堿 34.A 35.C 36.C 37.C
課后鞏固
1.C 2.A 3.C 4.D 5.A?。叮隆。罚谩。福隆。梗摹。保埃痢。保保痢。保玻摹。保常谩。保矗谩。保担?)碳原子排列不同 (2)1個分子中所含氧原子個數不同(或:碳元素的化合價不同) (3)含碳量不同
16.(1)③或④ (2)①或② 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3)分子間有間隔(或受壓時氣體分子間隔縮小等)
17.分子具有①分子是不斷運動的,②分子之間有間隙的兩點性質;
濕衣服涼干,是由于構成水的分子在風吹日曬下擴散到空氣中去了,說明水分子是運動的;物質的熱脹冷縮現象,是由于物質分子間
18.(1)B (2)C (3)B (4)A (5)B、C
19.8 原子序數依次增加 20 ①
21.(1)酚酞試液遇蒸餾水不變色,遇氨水變紅色 (2)液體由無色變紅色 氨分子從燒杯A運動到燒杯B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試液變紅 (3)無 實驗Ⅰ、Ⅱ已做過對比實驗
物質
宏觀組成----元素-----分類
微觀構成
700℃
分子
原子
離子
圖-1
質子(每個電子帶 個單位 電荷)
中子( 電)
原子核 (帶 電)
核外電子(每個電子帶 個單位 電荷)
原子(電中性)
金屬元素:如:
非金屬元素(包括稀有氣體元素):如:
游離態:在單質中的元素。如:氧氣中的氧元素
化合態:在化合物中的元素。如:水中的氧元素
-2
2-
某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
1個碳-12原子的質量×1/12
相對原子質量 =
+
PAGE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潜江市| 武穴市| 明水县| 巢湖市| 三河市| 揭阳市| 车险| 崇明县| 武夷山市| 浏阳市| 勃利县| 尖扎县| 荣昌县| 黄陵县| 丹阳市| 南汇区| 乌恰县| 福安市| 晋宁县| 方城县| 汕头市| 江华| 鸡东县| 咸阳市| 江西省| 永川市| 长武县| 合水县| 尼木县| 罗江县| 郴州市| 红河县| 曲周县| 大同县| 石楼县| 东安县| 平湖市| 墨脱县| 防城港市|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