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地球與宇宙知識要點1. 地球是一個 、 的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是 千米,兩極方向的半徑(即極半徑)是 千米,赤道長約 千米。2. 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上的基本元素:(1)地軸:地球 的旋轉軸,穿過地心;(2)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 附近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 。(3)經線:在地球儀上,連接 的線,也叫 。(4)赤道: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 ,并且與經線 的線。(5)緯線:在地球儀上,與赤道 、同經線 的線。赤道是最 的緯線。3. 經度和緯度:經線(經度) 緯線(緯度0)形狀特征位置關系長短指示的方向最大度數值0°的確定度數的變化規律分布規律從兩極看的形狀劃分半球的界線4. 東半球包括: 和 ;西半球包括: 和5. 160° E的東側是 ,西側是 ;20° W的東側是 ,西側是 。6. 緯度的劃分:低緯度 中緯度 高緯度7. 地圖是以各種 ,將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 表現在平面紙上的圖形。8. 地圖的類型:政區圖、旅游圖、平面示意圖等。9. 地圖的三要素: 、 、 和比例尺: 。比例尺= /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 、 、 。表示方向的三種方法:(1) :用一個指向北的方向標表示北方。(2) :經線表示 方向,緯線表示 方向。(3) :上 下 ,左 右 。地圖圖幅大小一樣,比例尺越 表示的范圍越 ,描述的內容越 ;比例尺越 表示的范圍越 ,描述的內容越 。比例尺的類型: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中比例尺10. 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是 千米。 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葉鑲嵌等都與太陽光有密切的關系。11. 太陽是一顆氣體星球。太陽大氣層由里到外可分為: 、 和 。我們通常看到的是 ,在日全食時可觀察到 。12. 太陽活動: (光球層)、 、 (色球層)和 (日冕層)13. 太陽黑子:(1)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 而顯得較 的氣體斑塊。(2)周期約為 年,發生在 。(3)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4)太陽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為太陽活動 年,黑子數極少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 年。14. 太陽活動的影響:15. 天文望遠鏡的使用: (能不能)直接觀察太陽16.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間,亮區是 ,暗區是 ,分別被稱為 和 。17. 月球上的特點:引力 ;晝夜溫差 ;遍布環 ; 傳播聲音;沒有 和18. 環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體撞擊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發19. 月球上沒有的大氣層,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 的。20. 第一個利用火箭飛行的是 ;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成功;經長期探測,發現月球上有豐富的礦產資源。21. 國際上把天空劃分為 個區域,命名為 。22. 星空的方向:上 下 ,左 右23. 北極星是 半球上最好的 參照物。24. 尋找北極星的方法:先找 ( 星座);再把北斗七星斗口前兩星連起來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約 倍距離處即可找到北極星。25. 星等越 ,表示越 ; 等星是肉眼可見的最小的星。26. 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看到的星空 (一樣不);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看到的星空27. 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春夏秋冬對應28. 著名的星座:(仙后座;夏季大三角:牛郎星、織女星、天津四)北極星—— 座;北斗七星—— 座;天狼星—— 座牛郎星—— 座;織女星—— 座; 天津四—— 座29. 星圖可以簡明的表示出 和 在天空中的位置。30. 活動星圖的第一面“窗口”是指 ;第二面“窗口”所顯示的星圖是指 。31. 在 地區可以觀測到全部的星座。32. 活動星圖的使用——“一反兩對”(1)“一反”是指在使用是要把它 舉過頭頂。(2)“兩對”一是指要對準方向,即圖上 要對準實際的北方;二是指要對準 (星圖上的日期和時刻要與觀察的日期和時刻對準)33. 月相:月球的各種 的變化。34. 月相成因:(1) ;(2) 。35. 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為一個月相周期。這個周期平均為 天。36. 月相變化的規律:月相 農歷時間 日、地、月位置關系 視覺形狀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37. 日食與月食日食 月食概念三者的位置發生時間類 型過程持續時間形成原因38. 日食與月食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的原因:月球繞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有一個 的左右的夾角。39. 月球始終以同一面孔對著地球的原因:月球的 周期(或速度)與繞地球 周期(或速度)是 的40. 太陽系41. 行星之最:(1)水星:離太陽最 的行星,貌似月球(2)海王星:離太陽最 的行星(3)木星:體積最 的行星,有 ,最顯著的特點:南半球有一個眼色鮮艷的(4)土星:體積第二,質量最小的行星,衛星最 的行星,有(5)金星:最適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太白金星、“啟明星” “長庚星”(6)火星:與地球最相似,被稱為“紅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42. 土星的光環主要由 和 組成。43. 彗星是由 、 和 而成大冰球。44.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 年。45. 銀河系是由眾多 及 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46. 銀河系的形狀:側視銀河系像個 ;俯視銀河系像47. 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中,人們看到的大多數天體屬于 。48. 宇宙的結構層次:已知的宇宙 其他恒星世界太陽:地球、月球其他七大行星和衛星等第三章地球與宇宙知識要點49.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是6378千米,兩極方向的半徑(即極半徑)是6357千米,赤道長約4萬千米。50. 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上的基本元素:(1)地軸:地球自轉的旋轉軸,穿過地心;(2)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的一點叫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3)經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也叫子午線。(4)赤道:在南北兩極中間,與兩極等距,并且與經線垂直的線。(5)緯線:在地球儀上,與赤道平行、同經線垂直相交的線。赤道是最長的緯線。51. 經度和緯度:經線(經度) 緯線(緯度0)形狀特征 半圓 圓位置關系 相交于南北兩極點 相互平行長短 等長 赤道最長指示的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最大度數值 180° 90°0°的確定 本初子午線(格林尼治天文臺) 赤道度數的變化規律 向西向東各180° 從赤道向兩極遞增至90°分布規律 無數條,除0°和180°外,其余的都有2條 無數條,除0°外,其余度數的緯線有2條從兩極看的形狀 輻射狀 以極點為圓心的同心圓劃分半球的界線 20°W、160 ° E 赤道(0° 緯線)52. 東半球包括:0°~160° E和0°~20° W;西半球包括:160° E~180° E和20° W~180° W53. 160° E的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20° W的東側是東半球,西側是西半球。54. 緯度的劃分:低緯度 中緯度 高緯度0° ~30° 30° ~60° 60° ~90°55. 地圖是以各種圖式符號,將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縮小表現在平面紙上的圖形。56. 地圖的類型:政區圖、旅游圖、平面示意圖等。57. 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表示方向的三種方法:(1)指向標定向法:用一個指向北的方向標表示北方。(2)經緯網定向法:經線表示南北方向,緯線表示東西方向。(3)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地圖圖幅大小一樣,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描述的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描述的內容越簡略。比例尺的類型: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中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0萬分之一 小于或等于100萬分之一 10萬分之一至100萬分之一58. 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是1.5億千米。 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葉鑲嵌等都與太陽光有密切的關系。59. 太陽是一顆氣體星球。太陽大氣層由里到外可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我們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層,在日全食時可觀察到日冕層。60. 太陽活動:太陽黑子(光球層)、耀斑、日珥(色球層)和太陽風(日冕層)61. 太陽黑子:(1)是太陽表面由于溫度較低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2)周期約為11年,發生在光球層。(3)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4)太陽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為太陽活動峰年,黑子數極少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62. 太陽活動的影響:63. 天文望遠鏡的使用:不能直接觀察太陽64.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間,亮區是山脈和高原,暗區是平原和盆地,分別被稱為月陸和月海。65. 月球上的特點:引力小;晝夜溫差大;遍布環形山;不能傳播聲音;沒有空氣和水66. 環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體撞擊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發67. 月球上沒有的大氣層,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68. 第一個利用火箭飛行的是萬戶;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成功;經長期探測,發現月球上有豐富的礦產資源。69. 國際上把天空劃分為88個區域,命名為88個星座。70. 星空的方向:上北下南,左東右西71. 北極星是北半球上最好的指北參照物。72. 尋找北極星的方法:先找北斗七星;再把北斗七星斗口前兩星連起來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約5倍距離處即可找到北極星。73. 星等越小,表示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見的最小的星。74. 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看到的星空不一樣;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看到的星空不一樣75. 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春夏秋冬對應東南西北76. 著名的星座:(仙后座;夏季大三角:牛郎星、織女星、天津四)北極星——小熊座;北斗七星——大熊座;天狼星——大犬座牛郎星——天鷹座;織女星——天琴座; 天津四——天鵝座77. 星圖可以簡明的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78. 活動星圖的第一面“窗口”是指觀測點的地平圈(緯度);第二面“窗口”所顯示的星圖是指在觀測點某一時刻所能觀測的星空79. 在赤道地區可以觀測到全部的星座。80. 活動星圖的使用——“一反兩對”(1)“一反”是指在使用是要把它反過來舉過頭頂。(2)“兩對”一是指要對準方向,即圖上北方要對準實際的北方;二是指要對準日期和時間(星圖上的日期和時刻要與觀察的日期和時刻對準)81. 月相: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的變化。82. 月相成因:(1)月球本身不發光;(2)日、地、月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的變化。83. 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為一個月相周期。這個周期平均為29.53天。84. 月相變化的規律:月相 農歷時間 日、地、月位置關系 視覺形狀新月 初一(朔日) 大致在一條直線上,月居中。 不可見上弦月 初七、初八 大致成直角,月在地以西 半圓。上半夜見于西部天空,月面朝西滿月 十五、十六(望日) 大致在一條直線上,地居中 通宵可見,一輪明月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東 半圓。下半夜見于東半部天空,月面朝東85. 日食與月食日食 月食概念 太陽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現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變暗的現象三者的位置 月亮位于太陽、地球的中間 地球位于月亮、太陽的中間發生時間 農歷初一 農歷十五類 型 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銅色)過程 虧損于西(右)面,復圓于東(左)面 虧損于東(左)面,復圓于西(右)面持續時間 幾分鐘 一般1-2小時形成原因 月球擋住了太陽光 地球擋住了太陽光86. 日食與月食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的原因:月球繞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有一個5° 的左右的夾角。87. 月球始終以同一面孔對著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轉周期(或速度)與繞地球公轉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88. 太陽系89. 行星之最:(1)水星: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2)海王星:離太陽最遠的行星(3)木星:體積最大的行星,有光環,最顯著的特點:南半球有一個眼色鮮艷的大紅斑(4)土星:體積第二,質量最小的行星,衛星最多的行星,有光環(5)金星:最適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太白金星、“啟明星” “長庚星”(6)火星:與地球最相似,被稱為“紅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90. 土星的光環主要由小石塊和小冰塊組成。91. 彗星是由巖石的碎片、固體微粒和水結冰而成大冰球。92.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93. 銀河系是由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94. 銀河系的形狀:側視銀河系像個中間厚、四周薄的鐵餅;俯視銀河系像一個大漩渦95. 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中,人們看到的大多數天體屬于恒星。96. 宇宙的結構層次:河外星系已知的宇宙 其他恒星世界銀河系 太陽太陽系 地月系:地球、月球其他七大行星和衛星等97.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艘載人宇宙飛船——“神州”五號發射成功太陽:太陽系的中心水、金、地、火 類地行星太 八大行星 木、土 巨行星天、海 遠日行星陽 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衛星:繞各大行星運轉的天體系 彗星:彗尾的朝向始終背向太陽,離太陽越近彗尾就越長流星體和流星 隕星 隕石其它星際物質太陽:太陽系的中心水、金、地、火 類地行星太 八大行星 木、土 巨行星天、海 遠日行星陽 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衛星:繞各大行星運轉的天體系 彗星:彗尾的朝向始終背向太陽,離太陽越近彗尾就越長流星體和流星 隕星 隕石其它星際物質PAGE第 4 頁 共 9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