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課 公民義務《依法履行義務》導學案【學習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明確履行法定義務重要意義和要堅持的原則,做到自覺地履行義務,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對國家、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作為一個公民,必須依法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必須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積極實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決不能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做一個有高度法治觀念負責任的公民。能力目標:通過案例分析,增強自己的分析能力,增強對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對履行法定義務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力,提高踐行法定義務的能力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知識目標:正確理解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明確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知道履行義務應堅持的三個原則;了解公民的法定義務有哪些;明確公民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1*cnjy*com【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明確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知道公民應履行的法定義務內容教學難點:理解權利與義務的相互關系,明確法定義務須履行【導學過程】一、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一)導入新課(閱讀教材第51頁“運用你的經驗”)思考:(1)列舉一項你所享有的權利,說說這一權利的實現需要他人付出怎樣的努力。(2)列舉一項你所承擔的義務,說說履行這一義務對自己和他人具有什么意義。答案提示:(1)如:被撫養教育的權利。父母不僅從生活上無微不至的撫養、照顧我們,教給我們基本的生活技能,還從思想品德上關懷、教育我們,引導我們確立人生的目標,教我們如何做人。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如:受教育的義務。教育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而且決定著國家的未來。從國家發展對公民的要求來說,受教育又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每個公民都有責任通過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www.21-cn-jy.com自主預習公民的權利與義務________、相互促進。公民即是合法權利的________,又是法定義務的________。權利的實現需要________,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權利與義務________,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權利與義務是________的,我享受了多少權利,就應該履行多少義務。根據我國憲法規定,_____和_______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們不僅要增強_________,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_________,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__________。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__________。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_________作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__________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________的事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_________。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_________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_________做的行為,都是違反_________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_________。8、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__________;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_________;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_____。(三)合作探究目標導學一:權利義務相統一活動:圖片分析1、以下圖片分別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權利?是由什么來保障的?2、這說明了什么?答案提示:1、分別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生命健康權、獲得物質幫助權。是由國家的財政收入來保障的。而國家的財政收入來源于稅收,是公民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的結果,2、這說明①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②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③國家保障我們充分享有和行使權利,使我們認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更加自覺地履行義務;④我們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必然會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我們享有和行使權利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材料分析有贍養能力的繼承人,不盡贍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根據該法律規定,上海靜安區法院于近日對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剝奪了養女對養父的遺產繼承權,并將死者名下的銀行存款60余萬元判歸其遺孀。2-1-c-n-j-y某養女于29年前赴美求學后,中斷了與在滬養父母的聯系,在養父病重時和過世后均漠不關心,也沒有向養母打過一個慰問電話,極大地傷害了8旬養母的感情。在老太提起訴訟后,法院經缺席審判,于去年初解除了養母女關系。然而,養父女關系并未解除,養女依然享有對養父的遺產繼承權。【出處:21教育名師】為了不讓忘恩負義的養女得到丈夫遺留的銀行存款,老太又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剝奪被告葉某的繼承權。面對法院的傳票,葉某拒不到庭應訴,法院遂采信了原告老太的意見,依法判決由原告繼承亡夫名下全部存款60余萬元。思考:養女的繼承權被剝奪說明了什么?答案提示: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的承擔者。我國法律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教材P52探究與分享如何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就以下兩種觀點說明你的看法。權利與義務如影隨形,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權利,就應履行多少義務。答案提示:觀點一是正確的。這是因為:首先,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對應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其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公民權利的實現依賴于義務的履行。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再次,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觀點二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們不能把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絕對化。認為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會導致把履行義務作為行使權利的籌碼,割裂權利與義務的統一關系。名言賞析馬克思說過: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對于馬克思的這句名言,你如何理解?答案提示:①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②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③國家保障我們充分享有和行使權利,使我們認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更加自覺地履行義務;④我們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必然會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我們享有和行使權利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P53探究與分享結合上面圖片,聯系生活實際,與同學一起交流應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提示: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1*cnjy*com目標導學二:法定義務需履行活動:教材P53探究與分享爭辯:小穎和媽媽將鑰匙落在商店的書包里,撿到鑰匙的店員卻要求買一杯飲料作為“報酬”。問: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請從道德和法律角度,談談的你的看法,與大家分享。總結:從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法律的角度看,撿到失物歸還失主是法定義務,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履行。【法律鏈接】《民法總則》:“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拾得人將拾得物拒為己有,拒不返還而引起訴訟的,按照侵權之訴處理。21教育網《刑法》: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讀書思考:生讀P53——55思考:1、什么是法定義務?有什么重要性?2、公民履行法定義務有什么要求?答案提示1、含義: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重要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2·1·c·n·j·y2、要求:(1)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討論思考:一年之計莫如種谷,十年之計莫如種樹。3月12日是第40個植樹節。植樹造林是生態修復的重要措施,是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的重要途徑。這項綠色民生工程,你我都是法定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義務植樹是法律提倡公民做的行為,但有些是法律要求我們做的,如受教育、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等,除此之外,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的行為還有哪些?答案提示: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出的行為還有:愛護公共財產;已被確診為惡性傳染病患者的,應接受隔離、及時就醫;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公民必須保守國家秘密;公民必須遵守勞動紀律;公民必須遵守社會公德……【法律鏈接】憲法條文: 第32條: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中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第54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 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第56條 :中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案例分析: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男,漢族,17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張某,男,漢族,18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伍某某,男,漢族,16歲,初中文化,四川省人。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因丟失一部手機,其懷疑與其曾同住的于某和覃某偷了其手機,于是在晚上,糾集了犯罪嫌疑人張某、伍某某,對來其宿舍拿行李的被害人于某和覃某進行毆打,不讓該二人離開,其間,余某某將于某的頭打破,還用煙頭燙傷覃某,以此來逼兩被害人承認有偷其手機,犯罪嫌疑人張某和伍某某幫助余某某對被害人于某和覃某進行看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將該三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為止。判決: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后以非法拘禁罪對該三名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思考:余某等因觸犯法律被逮捕,我們從中可以得到怎樣的警示?答案提示: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事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21·世紀*教育網目標導學三:違反義務須擔責活動:探究與分享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被執行人王某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在報考公務員時受限。據悉,王某因與他人產生糾紛,被法院判處賠償原告李某各項經濟損失共計9474元。履行期限屆滿后,王某依舊沒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無奈,李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維護自己的合法的權益。法院立案執行后,王某拒接執行人員的電話。執行人員依法將王某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其相應的權利。近段時間,李某因報考公務員受限,只好主動聯系執行人員,表示愿意立即履行還款義務,請求法院將其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解除。11月19日,記者從驛城區人民法院獲悉,王某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到法院履行了全部執行款。思考:被執行人王某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被執行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提示: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案例分析:(一)、現年86歲的老人張某,丈夫已過世,共育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其中一女兒已過世),均已成家立業,獨立生活。近幾年,原告張某因年老體弱,疾病纏身,且部分子女不盡贍養義務,導致生活困難,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老人一紙訴狀將五個子女起訴到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近日,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對一起贍養費糾紛案件作出判決,五名被告每人每月給付原告張某贍養費290元。【版權所有:21教育】思考:張某子女的行為是什么違法行為,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答案提示: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二)2018年2月15日(除夕)晚7時,網友@一車當先cars 在微博發布了一條名為“別人家的年夜飯……”的消息,并配發一組擺放在廚房里待烹制的熊掌、穿山甲、鱷魚等野生動物的照片,引發了網民的廣泛關注和大量轉發,造成不良影響。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五日。思考:網友@一車當先cars的行為是什么違法行為,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答案提示:行政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三)小軍等幾名15歲的學生多次使用不正當手段搶劫其他未成年人財物,后經抓獲審理,小軍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思考:小軍等人的行為是什么違法行為,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答案提示:刑事違法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活動:承擔義務 我踐行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怎樣做?國家鼓勵公民講普通話,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外國友人面前,你應該 。國家規定每一個適齡兒童要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但小麗的爸爸卻因為她成績不好而讓其輟學去打工,這時小麗應該 。 【來源:21cnj*y.co*m】《道路交通案例法》規定: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15歲的小林放學回家后邀請你一起騎他爸爸的摩托車去接他母親,這時你應該 。國家禁止公民酒后駕駛,眼看你爸爸又準備酒后開車外出,你應該 。國家不允許未成年人出入營業性舞廳和網吧,在上學路上,你的好友邀請你一起去玩王者榮耀,你應該 。答案提示:憲法和法律提倡和鼓勵的行為,積極去做;憲法和法律提出具體要求的,必須去做;憲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堅決不做。拓展空間:分別從小組,從學校、家庭、交通、電影院等任選一個方面,寫一份義務倡議書。二、討論交流生成新知學生分組對問題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知識點小結:依法履行義務一、權利義務相統一1、權利與義務關系: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4、如何做到權利義務相統一二、法定義務須履行1、法定義務的含義2、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3、公民基本的法定義務包括4、履行法定義務要求三、違反義務須擔責1、違反法定義務的表現2、違反法定義務的后果三、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權利和義務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②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③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權利,就應履行多少義務④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列選項中,能夠反映我國公民權利義務具有一致性的是( )①公民有從國家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但也有依法納稅的義務②公民有通信自由,但不得泄露國家秘密③公民應提高法律意識,維護民族團結④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右圖漫畫中的錯誤在于( )。。①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相統一②只想享受權利而不想承擔義務③沒有認識到權利和義務是可以分割的④沒有增強義務觀念,不能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下列行為屬于我國法律鼓勵或要求做的是( )①遵守交通規則②依法服兵役③3月12日參加義務植樹活動④小明初中未畢業就出去打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河南幾位“90后”青年因逃避服兵役,受到“不得錄用為公務員,兩年內禁止出國(境)和升學”的嚴肅處理。這表明( )21·cn·jy·com①公民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②享受權利是履行義務的前提③義務具有強制性④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落馬660天后,1月12日,“一夜白頭”的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原市委書記李嘉終于站到審判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news..cn / c / nd / 2018-01-13 / _blank"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上,因受賄2058萬余元一審獲刑13年。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名年僅53歲的副省級高官從開庭受審,到公開宣判,僅用43天,是十九大后首個獲刑的大老虎。從法律責任的角度看,李嘉為其違法犯罪行為承擔了(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民事責任B、刑事責任C、行政責任D、道德責任(二)非選擇題:1、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廣場舞健身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在城鄉中老年群體中廣泛盛行的廣場舞活動進行嚴格規范。通知提到了“廣場舞健身活動存在場地不足、噪音擾民、管理服務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個別地方甚至發生了健身群眾搶占活動場地的沖突,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明確規定不得在烈士陵園等莊嚴場所開展廣場舞健身活動,不得因廣場舞健身活動產生噪音影響周邊學生上課和居民正常生活等。www-2-1-cnjy-com此外,北京、江蘇南京、浙江紹興等地則明確規定,廣場舞噪音擾民嚴重者將面臨行政處罰。跳廣場舞不能擾民,這體現了權利與義務之間的什么關系?(2)廣場舞“擾民”也將受處罰,這對我們行使權利有什么啟示?現在支付寶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喜歡用支付寶中的花唄、借唄,特別是現在的大學生、或者剛剛開始工作的年輕人。因為手頭上一時拿不出太多的錢,偶爾有個想買的東西就不得不使用花唄或者借唄,然后分期償還。如果你在使用支付寶的花唄、借唄等的時候不還錢,起初平臺會從你綁定的銀行卡中直接扣去所欠的欠款;如果你的卡里還沒錢,就會有人催賬,超過一定的期限就會被銀行限制,進入征信黑名單。馬云也說過,支付寶是有底線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欠款不還,不僅會被平臺關閉花唄和借唄的功能,還會被支付寶拉近黑名單,永久都不能使用支付寶,同時還會將你的信用評級提交到中國人民銀行,高鐵、飛機都不能乘坐,找工作也被限制,因為有信用問題,大公司基本不會選擇錄用,特別尷尬。21cnjy.com請從權利和義務的角度談談上述材料給了你什么啟示?四、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這節課我學會了:這節課我未解決的疑惑:《依法履行義務》自主預習答案相互依存 享有者 承擔者 義務的履行如影隨形 完全對等3、勞動 受教育 權利意識 義務觀念4、強制性 責任5、必須 法律要求6、禁止做 法律制裁7、禁止 要求 法定義務 法律責任8、民事責任 行政責任 刑事責任《依法履行義務》當堂演練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1、C 2、B 3、C 4、A 5、D 6、B二、非選擇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