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對環境的覺察(光學部分)復習提要:一、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定義: 叫光源。2、光傳播的特點。 光的傳播 介質。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固體、液體、氣體)中是沿 傳播的。傳播速度:在 中最快,空氣中次之,水中最慢;在真空中的速度為 千米/秒。光年是天文學上使用的_______單位,1光年=__________km。3.光的色散。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在光屏上能夠形成一條按_________________次序排列的彩色光帶,這叫做光的______現象。說明白光是__________光。物體的顏色: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 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吸收 色光)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 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吸收 色光)白色物體可 所有顏色的光,黑色物體則能 所有顏色的光。4、光線。在科學上,人們往往用一條帶 的 表示光傳播的 與 ,稱為光線,其中箭頭表示光的 。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5、應用及現象:① 激光準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如圖: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食。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成 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 有關。6、射擊瞄準要讓標尺、準星和目標這“三點”在一條線上,發射槍彈時才能擊中目標,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晚上,某人在馬路上從遠處走進一盞路燈,到達之后再離開的過程中,其影子的長度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戴藍色眼鏡的人看紅紙,紙的顏色是_______,如果讓紅光照射到綠紙上,綠紙的顏色為_______。如果讓紅光照射到白紙上,白紙的顏色為_______,如果讓紅光照射到黑紙上,黑紙的顏色為________。二、光的反射1、定義:光從一種均勻的物質射向另一種均勻的物質時,光會在兩種物質的 上發生傳播 的改變,從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質中的現象。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光反射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 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 兩側;反射角 入射角。3、分類:根據反射面的情況不同,分為 反射和 反射。漫反射使我們從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體。光在反射時光路 。4、應用:一是成像,二是改變光路。5、平面鏡成像規律:像和物 ,像和物的連線和鏡面 ,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 。平面鏡成的是 像,不能用光屏承接。6、球面鏡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 。應 用: 。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 的 像 應用: 。7、當光線跟鏡面成25度角時,反射光線跟法線的夾角為_______,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_________,若將入射角再增大10度時,反射角為________。8、全班同學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座位上看見講臺上教具,這是由于光再教具表面上發生了______反射。9、如圖所示四種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 B C D10、以下不能說明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現象是( )A.小孔成像 B.影子 C..月食 D.筷子放到水里會“變彎”11、如圖a所示,一只大熊貓正抱著一根竹子在鏡前欣賞自己的像。此時,它從鏡中看到的自身像應該是圖b中的( )12、中國十人魅力城鎮之一南潯境內河網交錯、溪流如織,蘊育了眾多古橋,可用“人步彩虹帶上行,船從碧玉環中過”來形容。其中的“碧玉環”是指:水上有橋,水中也有橋(如右圖所示)。若從科學角度分析,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線傳播 D.光具有能量13、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鏡,如圖。甲、乙、丙、 丁四個學生在教室內排練舞蹈,當老師從外面進入到圖示位置時,他能從平面鏡中觀察到的學生是( )A.甲 B.甲、乙 C.乙、丙 D.丁14、當你對著平面鏡檢查儀容儀表時,成象的大小取決于( )A.鏡的大小 B.人本身的大小C.鏡放置的高低 D.人離鏡的距離15、汽車頭燈的遠距燈是根據下面哪個性質制成的( ) A.光在凹面鏡表面發生漫反射 B.光在凹面鏡表面發生鏡面反射 C.平行光經凹面鏡反射能會聚在焦點D.放在凹面鏡焦點的光源發出的光被反射成平行光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1)定義:光從一種透明介質射向另一種透明介質時,光的 發生改變的現象。(2)特點——折射定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質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 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 兩側,折射角 入射角。光垂直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質時,折射光線、反射光線在 。當光從其他透明物質斜射人空氣時,折射角 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或減小時,折射角也隨之增大或減小。2、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它_____(填能,不能)用光屏接收到,也_____通過眼睛直接觀察;虛像是由實際的反射光線的___________相交而成的,虛像_____ 在光屏上顯示,如:“鏡中花,水中月”。3、某同學站在穿衣鏡前1m處,它在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是________m,當他向鏡面前進0.5m時,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填“變大”“變小”“不變”)他與像之間的距離是_________m。4、人們從水上看水底,水底變______(填“淺”或“深”)了,魚兒的位置變_____(填“高”或“底”)了,從水下看水上的物體發現他們變______(填“高”或“底”)了,這些現象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形成的。5、下列現象中,是反射現象、折射現象,還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1)小孔成像:___________(2)人能看到水中的石頭:_________。(3)從清澈的水中看到自己的像:_____________。(4)影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5)從清澈的水中可以看到水中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形狀 作用 生活中的應用凸透鏡 中間 ,邊緣 對光線有 作用 老花鏡 放大鏡凹透鏡 中間 ,邊緣 對光線有 作用 近視鏡四、透鏡1、凸透鏡和凹透鏡。2.焦點和焦距。 (1)主光軸: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連線。 (2)光心:位于透鏡的中心,光通過它時傳播方向 。 (3)焦點: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匯聚在一點,這個點叫焦點(F)。凸透鏡有2個焦點。 (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5)每個凸透鏡的焦距是一定的。3、典型光路4、凸透鏡成像規律:F分虛實,2f大小,實倒虛正。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倒、正 放、縮 虛、實u>2fU=2ffU=fu3、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u=f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u=2f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實像時:成虛像時:4、完成光路圖5、在圖11--6中的虛線框內填上適當的光學器件,完成光路圖。23、一束光在空氣中經凸透鏡折射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會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來光束會聚些 D.一定是發散光束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論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經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B.凸透鏡有虛焦點,凹透鏡有實焦點C.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所以通過凸透鏡的光線一定相交于一點D.放在凹透鏡焦點上的光源,它發出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第一章 對環境的覺察復習提要:第一節 感覺世界1.人的感覺。人的感覺器官有: 、 、 、 及 等。2.皮膚的感覺功能。(1)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它具有 覺、 覺、 覺、 覺等多種感覺功能。皮膚的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指尖對 覺最敏感,手背對 覺最敏感。(2)痛覺:痛覺能感受對身體損傷性的刺激,它對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積極意義;(3)皮膚感覺的形成:低溫、高溫、觸壓、損傷等刺激→冷覺、熱覺、觸覺、痛覺感受器→傳入神經→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形成感覺)。3.嗅覺的形成過程。(1)氣味→嗅覺感受器( )→嗅神經→大腦皮層的嗅覺中樞(形成嗅覺)。(2)嗅覺特點:嗅覺疲勞;嗅覺適應;嗅覺敏感度因年齡、動物種類和氣味種類的不同而不同。4.舌和味覺。(1)舌具有味覺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種味道。舌感覺的過程是:食物→味覺感受器( 細胞、味蕾)→味神經→大腦皮層的味覺中樞(形成味覺)。苦味 酸味 甜味 咸味舌根 舌兩側的中間部位 舌尖 舌兩側的前部(2)舌的不同部位對酸、甜、苦、咸(四種基本味道)等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3)味覺感受器對 態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麻、辣、澀等味覺是 種刺激綜合后產生的感覺;(4)聞著檸檬的同時吃著蘋果,會產生 的味道。說明嗅覺與味覺是相互影響的。第二節 聲音的發生和傳播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因物體的 而產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 。2.聲音的傳播。(1)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 體、 體和 體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2) 傳播形式: 。傳播實質:把聲源的振動傳播出去。遇到障礙物,聲波將發生反射,形成回聲。應用舉例:結構 功 能外耳 耳廓外耳道內耳 鼓膜鼓室聽小骨內耳 耳蝸前庭半規管(3)傳播速度:聲音的傳播速度與 、 有關。溫度越高,聲音的傳播速度越 ;聲音在 態物質中傳播得最快, 態其次, 態最慢。在空氣中(150C),傳播速度為 。(4)耳朵貼在長鐵管(內充滿水)的一端可以聽到 次敲擊聲,第三節 耳和聽覺1.耳的結構和功能。2.聽覺的基本知識。(1)聽覺的形成:聲波→ → → ( )→ ( )→ ( )→ →大腦皮層的 (形成聽覺)。(2)聽覺的減弱與喪失:鼓膜、聽小骨受損引起 耳聾,耳蝸(聽覺感受器)、聽神經、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受損引起 耳聾。(3)耳是人的 器官,還有保持 的作用。因為內耳的半規管、前庭中有感受頭部 的感受器。(4)人的聽覺:人類的聽覺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聽到頻率在 到 之間的聲音。據此,人們將低于20赫的聲音稱為 ,超過20 000赫的聲音稱為 。3.聲音的三個特性。(1)音調:我們感覺到的聲音的 叫音調。物體振動越 (頻率越 ),音調越高。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 。其的單位是 ,1赫= 次/秒。“90赫”的意義是 。(2)響度:人們 觀上感覺到的聲音 叫響度。距離聲源越 ,振幅越 ,響度越大。 聲音的響度用 來表示,它是聲音大小的單位。(4)音色:是人們對聲音質的感覺。音色與發聲體的 、 以及 等有關。(5)聲音尖細刺耳或低沉描述的是 ,震耳欲聾描述的是 ,聞其聲知其人描述的是 。4、預防噪聲: 、 、 。結構 功能附屬結構 眼 瞼遮擋雨水、灰塵分泌淚液,潤滑,除塵殺菌;與鼻子相通使眼球靈活轉動眼球 眼球壁 外膜 和 、 、 一起形成折光系統堅韌外殼,保護眼球中膜 中央是 。可根據光線強弱調節瞳孔的大小,控制進入眼睛光線的多少:光線亮或強時,瞳孔 ,進入眼睛的光線 。睫狀體 睫狀肌調節 的曲度,改變眼球的脈絡膜 給眼球提供營養內膜 視網膜 上有 ,接受光刺激,產生興奮內容物 房水、晶狀體、玻璃體 和 一起形成折光系統在科學上,人們往往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傳播的路線與方向,稱為光線,其中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第六節 眼和視覺1、眼的結構和功能。2.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的光線→折光系統→視網膜→視神經→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3、人類的視覺限制。(1)近視:視網膜距晶狀體過 ,或晶狀體曲度過 (焦距過 ),遠處物體的光線經折光系統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 ,需佩戴 透鏡矯正。(2)遠視:遠處物體的光線經折光系統折射后成像于視網膜 ,需佩戴 透鏡矯正。(3)色盲:人類不能 的現象,它是由先天遺傳決定的。根據不能辨別的顏色種類,色盲可以分為紅色盲、紅綠色盲、黃藍色盲和全色盲。第七節信息的獲取和利用1.信息的含義與重要性。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 、 和 ,人類總是根據所獲得的信息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及行為方式。2.信息獲取、利用的途徑與技術。通過人類的感覺器官可以直接獲得信息,借助各種工具可以獲得更加準確、全面的間接信息。用于獲取、傳遞、處理和利用信息的技術稱為信息技術。外界事物→ → → → →3.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電磁波。電磁波包括 、 、 、 、 、 、 等,除了在信息傳播中廣泛應用外,還有許多其他用途。光也是 中的一員。基礎訓練:1、如果“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的速度變為1米/秒,則我們周圍的世界會有什么變化?”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一位學生提出了下列四個有關的場景,請你判斷不正確的是( )A.教室內學生能更清楚地聽到教師的講課聲 B.汽車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來的作用C.銅管樂隊在會場內的演奏效果變差 D.聽到萬米高空傳來的客機聲時,卻不能看到該飛機2、右圖是物體通過投影儀在屏幕上成的像。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倒立放大的實像C 正立縮小的虛像 D 正立等大的虛像3、小明使用放大鏡來觀察蝴蝶標本,應將該標本置于放大鏡的( )A、一倍焦距之內 B、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C、二倍焦距之外 D、任何位置4、“影” 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做光學游戲形成的“手影”;民間皮影戲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時的“攝影”等。以下列出的“影”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手影—光的直線傳播 (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鏡成像 (D)攝影—凸透鏡成像5、小麗看書總得把書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報紙時卻把報紙放得很遠,小麗和外公應分別戴裝有什么的眼鏡矯正視力 ( )(A)都是凸透鏡 (B)都是凹透鏡 (C)凸透鏡和凹透鏡 (D)凹透鏡和凸透鏡6、下列物品中,沒有用到凸透鏡的是( )A.照相機 B.放大鏡 C.老花眼鏡 D.近視眼鏡8.放在離凸透鏡20厘米處的一物體,在凸透鏡的另一側離凸透鏡5厘米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則所有的像是(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虛像 D.倒立、等大的實像9.到游泳池游泳時會有這樣的經驗,泳池的淺水區看上去好象很淺,但一腳踩下去,會有一種“踏空”的感覺,這是因為泳池的實際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 )A.發生了光的折射 B.發生了光的反射C.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D.光的傳播速度發生了改變10.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入容器中,在P處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漸加滿水的過程中,光斑將( ) A. 向左移動后靜止B. 向右移動后靜止C. 先向左移動后向右移動D. 仍在原來位置11.小明在某商場買鞋,他選一新鞋在豎直的“試鞋鏡”前試穿,如圖所示,但在鏡中他看不到自己穿著的新鞋的像,為了看到新鞋的像,則他該( )A. 使身體離鏡子近一些 B. 使身體離鏡子遠一些C. 把穿著新鞋的腳抬高 D. 彎腰或下蹲12.某測量員是這樣利用回聲測距離的:他站在兩平行峭壁間某一位置鳴槍,經過1.00秒鐘第一次聽到回聲,又經過0.50秒鐘再次聽到回聲,回聲測距是利用了聲波的 。已知聲速為340米/秒,則兩峭壁間的距離為 米。13.小兒高熱導致耳聾,一般是由于( )A.外耳道損傷 B.鼓膜損傷 C.耳蝸受傷 D.神經、中樞受損傷14.某人用照相機對著平面鏡中的人拍照,拍出的結果是( )。A.拍攝不到像 B.能拍攝到像,與直接對人拍攝所得的像左右、上下都相反C.能拍攝到像,像與直接對人拍攝完全一樣 D. 能拍攝到像,像與直接對人拍攝左右相反15.下列事例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A.黑板反光 B.對鏡梳妝 C.用放大鏡看物體 D.影子的形成16.下列實驗現象不能說明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是( )(A) (B) (C) (D)揚聲器播音 音叉發聲 抽出空氣 大鐘發聲泡沫粒跳動 濺起水花 鈴聲減弱 球被彈起17、小柯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突發奇想:讓燭焰左右晃動,像將如何變化。于是,朝垂直于光具座刻度尺的方向,輕輕地吹蠟燭,使燭焰左右晃動。在光屏上可看到 ( )(A)像上下抖動 (B)像跟沒吹時一樣(C)像也左右晃動,且燭焰向左偏時,像向左(D)像也左右晃動,但燭焰向左偏時,像向右18.投影儀是教學中常用的儀器,如圖所示是投影儀的結構圖,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鏡的正上方有一與水平面成45 角的平面鏡,右邊豎直放一屏幕。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和平面鏡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師在使用投影儀時,發現在屏幕上的畫面太小,正確的調節方法是( )(A)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下調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B)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C)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下調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D)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19.如圖,一束光從玻璃射向空氣,一部分光反射,另一部分光折射,則折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是( )(A)小于50° (B)50°~100°之間 (C)大于140° (D)100°~140°之間20.某同學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把光屏移到離凸透鏡16厘米處,使在光屏上出現燭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則該同學使用的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6厘米 (B)8厘米 (C)12厘米 (D)18厘米21.醫生給同學檢查耳道,頭上戴的額鏡是( )A、凹鏡,會聚光束,照亮耳道 B、凹鏡,成縮小的實像C、凸鏡,徽劇光束,照亮耳道 D、三棱鏡,改變光的傳播方向23.如圖是某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眼球內成像示意圖,則該人所患眼病和矯正時應配制的眼鏡片分別是( )實驗序號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成像情況1 30 15 縮小的像2 20 20 等大的像3 12 60 放大的像A.遠視 凹透鏡 B.遠視 凸透鏡C.近視 凹透鏡 D.近視 凸透鏡24.某同學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他把一只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再將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放置在凸透鏡的兩側,調整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動蠟燭和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實驗得到的物距、像距及成像情況如下表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A.小于7.5厘米 B.等于15厘米 C.等于10厘米 D.大于12厘米凸透鏡 像的性質甲 倒立 放大 實像乙 倒立 縮小 實像丙 正立 放大 虛像3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膠片,通過晶狀體的調節將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右圖是不同位置處的兩個物體的成像示意圖,由圖得出:眼睛看近處的物體時,晶狀體的焦距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人眼若長期觀察近處物體,會造成晶狀體過度彎曲,當他看遠處物體時,像會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應戴 透鏡制成的眼鏡加以矯正。38.上課時,為了增強聽覺效果,常把教室的門窗關起來,這樣做的目的是利用__________來增強原聲強度.39.小明同學要挑選一焦距小于6厘米的凸透鏡,他用物理實驗對甲、乙、丙三塊凸透鏡進行測量,保持燭焰與凸透鏡的距離為12厘米,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可以確定小明同學需要的是凸透鏡_______。42.在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放在a、b、c、d、e各點,如圖所示,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則1)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點,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大;(2)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點,屏上出現的實像最小; (3)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點,當屏上出現清晰像時,屏距凸透鏡最遠;(4)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點,當屏上出現清晰像時,屏距凸透鏡最近;(5)把燭焰放在__________點,屏上不會出現像。46.甲、乙兩只機械表放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位置如下圖所示,手表的表面正對著透鏡,跟主軸垂直,則從透鏡的不放手表的一側適當位置觀察,手表秒針的走動方向( )A.甲表的秒針順時針走動B.乙表的秒針順時針走動,跟直接看表相同C.乙表秒針順時針走動,但表面看上、下都顛倒過來 D.甲表秒針逆時針方向走動49.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當光屏、透鏡及燭焰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燭焰縮小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鏡的焦距的范圍是____________13.小華在家里修理廚房里的桌子時,不停的有敲擊物體的聲音發出,為了使隔壁的小明學習時避免干擾,小華采取了三種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墊一塊抹布;②把房間、廚房門窗關閉關嚴;③囑咐小明暫時用耳機塞住耳朵。上述三種方案中,第一種是在 處減弱噪聲;第二種是在 中減弱;第三種是在 處減弱噪聲。三、作圖題 1.作出圖5中平面鏡內物體所成的象。 2.圖6中一點光源S發出的某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剛好通過B點,畫出光路圖并找出入射點的位置。 像距( )物距減小(增大)FFFF321像( )像距( )物距減小(增大)像( )七年級科學復習提綱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