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9中考生命科學復習之我見 駱金良一.生命科學的總體目標1.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事實,基本規律和生命科學的基本原理。獲得有關健康生活模式的概念。學會生物學基本實驗技能。理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關注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能應用所學知識解釋一些現象,解決有關問題。2.領悟科學探究思想。提高觀察,實驗,數據處理等科學探究能力。領會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統一。二.07.08年衢州中考科學(生物部分)真題展示07年衢州中考科學(生物部分)真題展示1.植物類群中最復雜、最高等的是A.苔蘚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藻類植物考試內容:植物種類的特征考試要求:a2.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轉動細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B.調節反光鏡對光,光線較強時用凹面鏡,光線較弱時用平面鏡C.觀察微小結構時,應先使用低倍鏡,再使用高倍鏡D.物像的放大倍數 = 物鏡的放大倍數 + 目鏡的放大倍數考試要求:b考試內容:顯微鏡的使用3。某同學進行如下的實驗:將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內,而將B植物放在鑿了一小洞的暗箱內,如圖所示。幾天后發現A植物向上生長,而B植物向小洞處彎曲生長。此實驗可以說明A.陽光能促進植物生長 B.植物莖的生長表現出向光性 C.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不需水分 D.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不需光線考試要求:a考試內容:植物的感應性現象4。有關生物呼吸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樟樹只能在太陽光下進行呼吸作用 B.綠藻在晚上才進行呼吸作用C.草履蟲只能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 D.袋鼠日夜均進行呼吸作用 考試要求:a考試內容:生物的呼吸作用5.如圖所示為變形蟲的生殖過程,其生殖方式為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C.胎生 D.卵生考試要求:a考試內容:動物的生殖方式6.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過去一直開紅色花,現在卻開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認為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經過一段時間補充水分后,還是開紫色的花。這說明實驗結果與原來的假說是不符合的,最好的處理方法是A.修改假說,重新實驗 B.修改實驗過程,使之與假說相符C.修改結果,使之與假說相符 D.實驗不成功,停止探究7.小召在田間發現一株白化的水稻苗,即有部分葉片是不含葉綠素的,呈白色,如圖所示。小召將植株帶回,經48小時饑餓處理后(即黑暗中放置48小時),然后在陽光下放置8小時,分別取綠葉和白色葉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只有綠葉中有淀粉存在,這可以證明與光合作用有關的因素是 ▲ 。“饑餓”處理的目的是 ▲ 。考試要求:b考試內容: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和條件8.2007年3月20日至4月20日,衢州市開展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行動。具體要求是:養殖戶按規定100%完成牲畜口蹄疫、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豬瘟等的免疫任務。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⑴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原體繁殖速度極快,極易在家禽或人類中傳播,所以這類疾病具有 ▲ 、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點。⑵口蹄疫很少感染人類,我國政府仍規定來自病區的動物皮毛及各種制品嚴格禁止銷售,集中統一銷毀。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政府的這種規定屬于 ▲ 。⑶免疫接種是控制豬瘟的主要手段,其中用滅活或毒性減弱的病原體制成的疫苗,進行接種而獲得免疫能力,這種免疫屬于 ▲ 免疫(選填“非特異性”或“特異性”)。考試要求:b/a考試內容:傳染病的特點,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辨認。9.如下表是某高鈣奶盒上的成分說明及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鈣攝入量。營養成分(每100克含)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鈣適宜攝入量鈣 80毫克蛋白質 2.9克脂肪 1.5克維生素D340-160IU1—10歲 800毫克11-24歲 1200毫克25-50歲 800毫克50歲以上 800毫克每盒凈重:250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⑴按照上表數據,每盒高鈣奶中含鈣 ▲ 毫克。⑵中學生正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鈣元素。對照表中的每日鈣適宜攝入量,假設你所需的鈣全由這種高鈣奶提供,每日你至少應喝 ▲ 盒這種高鈣奶。而事實上我國還有許多中學生從不喝奶,并沒有出現缺鈣的癥狀,其原因是 ▲ 。考試要求:考試內容:10.小光家的桔樹林有部分葉片發生卷曲現象,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經向柑桔研究所研究人員咨詢,這可能是柑桔害蟲——矢尖蚧或潛葉蛾危害造成的,但兩種害蟲導致葉片卷曲的癥狀是不同的。小光在柑桔研究所的隔離大棚內,通過實驗證明了他家的柑桔葉片卷曲是由矢尖蚧引起的。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⑴上述實驗必須在隔離大棚內進行,主要是防止 ▲ 。⑵小光是如何根據實驗結果判斷他家的柑桔葉片卷曲是由矢尖蚧引起的? ▲ 。11.“正常情況下,每年的6月份才是蚊子危害的高發季節,但今年早在3月份,蚊子就成群飛舞了。”我市多數市民抱怨今年的蚊子來得特別早、也特別多。要減少蚊子對人類的影響,可以從研究孑孓(即蚊的幼蟲)著手,孑孓生活在池沼、水溝等處。以下是某興趣小組同學探究活動的一部分,請完成下列過程:觀察:在觀察孑孓的活動情形時,可看到孑孓常在靠近水面處活動,如圖所示。提出問題:孑孓為什么要浮到近水面處?假設: ▲ 。(即對問題的可能解釋。) 實驗:部分可以選用的器材:大燒杯、圓形鐵絲網(阻止孑孓接觸水面)、暗箱等。根據你的假設完成下列相關步驟。⑴取兩個燒杯,分別編號為甲、乙,盛等量的水,再選取大小相同、數目相同的孑孓,分別放入燒杯中。⑵甲燒杯 ▲ ,乙燒杯 ▲ 。(提示:寫出處理方法,必須與你的假設一致)……2008年浙江省科學學業考試(衢州卷)(生物部分)真題展示3.“基因型身份證”主要是利用先進的DNA指紋技術,選取人體細胞中若干個固定的遺傳基因作為人的身份信息,從而用以鑒定不同人的身份。這樣的身份信息主要來自于人體細胞結構中的( )A.久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膜和細胞質 D.細胞核考試要求:a考試內容:知道遺傳物質的作用6.《說苑·正諫》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嗚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這段話所反映的食物鏈是( )A.蟬→螳螂→黃雀 u.樹→蟬→螳螂→黃雀C.黃雀→螳螂→樹 D.黃雀→螳螂→蟬→樹考試要求:考試內容: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18.某研究人員正在對某種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進行研究,研究過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莖,制作莖切片,發現莖運輸物質的通道結構有兩種,如圖中的A、B所示;②他認為結構A可能為植物運送水分和無機鹽,結構B可能為植物輸送有機物;③他想將結構A封閉,植物會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斷此植物的結構B,一段時間后,在切口的上方會出現瘤狀物。則下面的判斷正確的是A.②為“推論”,③④為“實驗”B.②③為“推論”,④為“實驗”C.②為“假說”,③④為“推論”D.②③為“假說”,④為“實驗”考試要求:考試內容:植物輸導組織的結構和功能。23.某學校校園中,有柑桔、玉米、水綿、葫蘆蘚、蕨和雪松等植物。(1)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這些植物的特點,按右表的標準進行分類。其中②是上述六種植物中的 ▲ 。(2)一株玉米的結構層次從低到高為:細胞→組織→ ▲ →植株。考試要求:考試內容:分類是依據一定的特征逐級進行。30.水蚤的身體呈半透明,制作裝片后在低倍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其心臟的搏動情況。某班甲、乙、丙、丁四組學生,分別用滴管從10℃、20℃、30℃的三種含有水蚤的培養液中吸取培養液,滴在載玻片上,制成不同裝片進行觀察,得到數據如下表。試回答:(1)本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 。(2)表中有錯誤數據的組別是 ▲ 。(3)實驗數據有誤是因為實驗操作的時間太長引起的,為什么實驗操作的時間太長會引起數據錯誤? ▲ 。考試要求:考試內容:生命科學探究中的提出問題,識別數據正誤并說明理由。36.汶川大地震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衢州人民也積極行動起來進行獻愛心活動.在流動采血車前人流涌動,紛紛無償獻血。請根據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某同學的媽媽也想參加無償獻血活動,但思想上有一些顧慮。該同學就向她媽媽解釋說,人體內的 ▲ 具有造血功能,適量的獻血并不會損害獻血者的身體健康,從而消除了媽媽的顧慮。(2)醫生要對自愿獻血的人進行體檢,并驗血型。那么,獻血前先進行體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 ▲ 。(3)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抽取組內甲同學的樣血,進行血型鑒定.實驗現象如下表:操作加入抗A凝集素的血清試劑加入抗B凝集素的血清試劑現象不凝集凝集根據表中實驗記錄.則甲同學的血型是 ▲ 型。考試要求:a考試內容:這是典型一類“地震試題”,考查紅骨髓的造血功能,血型的推斷,獻血前先進行體檢是防止傳染病。三.07.08年衢州中考科學(生物部分)命題特點1.分值情況:07年共46 分,其中a21 分,占45% 。 b8分,占17%。C17分,占38%。 08年共50 分,其中a10 分,占20% b34 分,占68%。c6分,占12%。2.試題特點:(1)試題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認。 (2)許多題材的時代氣息和教育價值較強。實踐性和應用性突出。有利于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07年衢州中考科學試卷第26題:2007年3月20日至4月20日,衢州市開展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行動。具體要求是:養殖戶按規定100%完成牲畜口蹄疫、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豬瘟等的免疫任務。08年衢州中考科學試卷第36題:汶川大地震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衢州人民也積極行動起來進行獻愛心活動.在流動采血車前人流涌動,紛紛無償獻血。08年地震試題既有時代氣息又有人文關懷的教育價值。(3)廣泛聯系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社會熱點問題(4)重視實驗和動手能力的考查(5)注重對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07年08年衢州中考科學試卷不僅有實驗探究題,而且選擇題也考查科學探究內容。08年衢州中考科學試卷第18題:某研究人員正在對某種植物體中物質的運輸進行研究,研究過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莖,制作莖切片,發現莖運輸物質的通道結構有兩種,如圖中的A、B所示;②他認為結構A可能為植物運送水分和無機鹽,結構B可能為植物輸送有機物;③他想將結構A封閉,植物會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斷此植物的結構B,一段時間后,在切口的上方會出現瘤狀物。則下面的判斷正確的是A.②為“推論”,③④為“實驗”B.②③為“推論”,④為“實驗”C.②為“假說”,③④為“推論”D.②③為“假說”,④為“實驗”第19題實驗方案的比較,考查科學探究內容。四.09年試題命題展望09年浙江省初中科學學業考試展望:重視考查考試范圍所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考查提出問題,建立猜想或假設,設計研究方案,收集和處理數據與事實材料,根據數據與事實材料作出推論,評價及交流研究成果等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考查比較,分類,應用數學,測量,預測推論,形成操作性定義,解釋數據,控制變量,實驗等科學探究技能,以及初步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具體情景考查學生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效果學業考試的改革特征之一就是加強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2008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科學卷的評析報告中指出:從試卷的結構看,對“知識與技能”這一維度考的較多,而對其它二個維度考的相對較少,特別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考查形式,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努力。從07和08年衢州中考科學(生命科學部分)試題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趨向。五.中考生物部分考點解析主題材一: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1.觀察多種多樣的`生物2.細胞3.種群,生物群落,生態系統和生物圈主題二:生物的新陳代謝1.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2.人體的新陳代謝3.其他生物的新陳代謝主題三:生命活動的調節1.植物的感應性2.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主題四:生命的延續和進化1.植物的生殖和發育2.人類的生殖和發育3.遺傳與進化主題五:人,健康與環境保護。1.人體健康2.健康與環境3.人類與生態環境六.復習建議1.夯實基礎知識:生命科學中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技能,如細胞的基本結構,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呼吸作用,顯微鏡的使用等等。2.突出應用性:中考復習過程中,緊密聯系 STS 教育,體現應用性,如聯系農業生產,運用科學知識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例: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西瓜,甲地的西瓜比乙地的西瓜含糖量高。經調查,甲、乙兩地的西瓜,生長季節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氣溫有差別(見下表)。根據上述材料及表中數據分析可知:(1)甲、乙兩地西瓜通過 ▲ 制造的有機物的量應該是基本相同的;(2)甲地西瓜的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因為甲地西瓜晚上的 ▲ 比乙地的弱,所以甲地西瓜晚上消耗有機物的量比乙地的少,積累有機物的量就多;(3)溫度對植物呼吸作用的影響,實質是通過影響 ▲ 的催化作用,從而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4)晴朗天氣,西瓜等農作物白天任何時段都會增加周圍空氣含氧量嗎?說說你的理由。分析:本題提供不同產地的西瓜含糖量情況,產地氣候資料,考查學生運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科學知識解釋現象和分析解決問題,考查學生分析表中數據的能力。第一小題考查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第二小題考查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第三小題進一步考查溫度對呼吸作用影響實質是溫度對呼吸酶的催化活性影響。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低,酶的催化活性就弱,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就少。第四小題回答起來有點難度,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時進行。所以環境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引起的,有三種情況,當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時,環境中氧氣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減少。環境中減少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與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的差,環境中增加的氧氣是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與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氣的差。當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時,環境中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當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時,環境中氧氣含量不變,二氧化碳含量不變。綜合三種情況,西瓜等農作物白天任何時段不一定會增加周圍空氣含氧量。所以室內盆栽花卉有時會和主人爭奪氧氣。答案: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酶 不一定。3.加強科學探究的訓練:中考復習中,加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技能的訓練,如觀察,預測,對照,制圖表等。同時加強綜合的科學探究過程技能的訓練,如實驗設計,控制變量,預測等。例1.課外活動課上,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植物的生長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要求大家分組進行探究。某小組討論后認為可能有三個因素會影響植物生長.并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說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號的數量表示澆水量的多步或光照時間長短。花盆編號土壤種類澆水量光照時間長短1壤土++++++2壤土+++++++3沙土++++++4----------------(1)在科學實驗中.當實驗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時.必須控制好變量。1、2號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 。(2)仔細分析1號與3號花盆的實驗設計.你認為他們所要探究的問題是 ▲ 。(3)為了通過與1號盆的比較來確定澆水量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請你參照上表的方法對4號盆的土壤種類、澆水量、光照時何作出設計。(4)由于土壤的結構不同,因此它們的保水、通氣等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向2、3號花盆中同時澆一定量的水,則從盆底流出水分較多的是 ▲ 號花盆。例2.(4分)某中學“愛科學”實驗小組,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以下四種處理:①將饅頭碎屑與唾液放入1號試管中充分攪拌;②將饅頭碎屑與清水放入2號試管中充分攪拌;③將饅頭塊與唾液放入3號試管中不攪拌;④將饅頭碎屑與唾液放入4號試管中不攪拌(以上試管中的饅頭碎屑與饅頭塊、唾液與清水都是等量的)。其中第①種處理是模擬了口腔中的牙齒、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種處理都是①的對照實驗,利用你所學的知識,解答下列問題:(1)當以舌的攪拌為變量時,應選取 兩種處理為對照實驗。(2)①與②進行對照實驗是為了探究 的作用。(3)以上三種處理中,哪種處理不妥,請回答并指正 。(4)在設計此探究方案時,有的同學建議:“除了以上四種處理外,還要進行第五種處理,即:將饅頭塊與清水放入試管中不攪拌。”你認為這第五種處理有必要嗎? 。分析:本題提供了一個科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情景結合的科學探究問題,考查學生控制變量,實驗設計等科學探究過程技能。這是考試說明中明確要求的。本題的突出特點實驗處理方案多種多樣。答案:(1)①和④ (2)唾液 (3)③把不攪拌變成充分攪拌 (4)沒有例3.下面是某合作小組的同學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的實驗過程。①取兩個玻璃缸,分別標記A、B②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來水③在A、B兩缸中分別加入等量的蝌蚪資料④在A、B兩缸中分別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⑤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狀腺激素制劑,B缸不加入⑥保持A、B兩缸水溫20℃——25℃⑦每天記錄蝌蚪生長發育的情況。請回答:(1)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有兩個環節不夠嚴謹,請你指出來,并加以補充完善 。(2)第⑤步中,設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 。(3)如果實驗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進行(假如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不清楚)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① 。② 。③ 。分析:本題的突出特點考查學生對他人的實驗過程作出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另外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這是考試說明中明確要求的。答案:第一處是第②步,應該在兩個缸中加入同樣水質的水(比如都是池塘水);第二處是第④步,要加入一定數量的蝌蚪;而不是一只 (2)起對照作用 (3)①如果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發育成青蛙的速度快,則證明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 ②如果AB兩缸中的蝌蚪發育成青蛙的速度一樣快,則證明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的生長發育不起作用 ③如果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發育成青蛙的速度慢,證明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的生長發育有抑制作用。 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