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學業考試專題輔導:聲現象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學業考試專題輔導:聲現象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學業考試專題輔導:聲現象
[中考目標聚焦]
課表解讀 考點盤點 命題預測
(1)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聲音可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況下,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液體中次之,空氣中傳播最慢,聲速還與溫度有關,即使在同一種介質中,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聲速也是不相同的. 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2) 聲音的三要素
  響度表示聲音的強弱,由聲源振動的振幅決定;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聲音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音色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決定,音色不同,聲音的波形不同.
  (3) 噪聲
  噪聲通常是指那些難聽的、令人厭煩的聲音,它的波形雜亂無章. 從環保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即“人們不需要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例如,在休息時,即使是美妙的音樂也是噪聲.
  噪聲輕則影響人的睡眠、休息、學習和工作,重則使人神經衰弱?! ≡肼暤目刂疲?控制噪聲的聲源(改變、減少或停止聲源的振動) ;阻斷噪聲的傳播(隔聲、吸聲如植樹造林等) ;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戴護耳器如耳罩、耳塞、頭盔等)2. 基本物理方法
 ?。?) 科學推理法: 課本在研究介質傳播聲音而設計的實驗中,手機發出的聲音開始通過空氣傳聲效果好,空氣稀薄時傳聲效果差,推理到真空不能傳播聲音,這里的探究實驗中合理應用了科學推理.
 ?。?) 轉換法: 鼓面的振動同學們不容易觀察到,實驗中在鼓面上放些碎紙片,因此我們說因碎紙片在振動而推知鼓面在振動. 這種將不容易直接觀察的細微現象,通過某種方式轉化成直觀、形象的現象表現出來,這種轉換思想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 (1)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聲音可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況下,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液體中次之,空氣中傳播最慢,聲速還與溫度有關,即使在同一種介質中,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聲速也是不相同的. 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 聲音的三要素
  響度表示聲音的強弱,由聲源振動的振幅決定;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聲音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音色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決定,音色不同,聲音的波形不同.
 ?。?) 噪聲
  噪聲通常是指那些難聽的、令人厭煩的聲音,它的波形雜亂無章. 從環保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即“人們不需要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例如,在休息時,即使是美妙的音樂也是噪聲.
  
  噪聲的控制: 控制噪聲的聲源(改變、減少或停止聲源的振動) ;阻斷噪聲的傳播(隔聲、吸聲如植樹造林等) ;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戴護耳器如耳罩、耳塞、頭盔等) 1. 近年來對聲現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怎樣防治噪聲、超聲波(次聲波) 的應用、樂音的特征等內容上,其中噪聲污染、超聲波及次聲波是新課標考試的熱點,值得關注.
  2.在今后的中考中,考試的題目仍然會以基礎性較強、難度不大的題目為主. 環境保護等社會熱點問題會集中體現在如何減弱(控制) 、防治“噪聲污染”等方面. ;3.實驗探究題越來越受到命題專家的青睞,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而且把物理方法列入考試范圍,比如控制變量法、實驗觀察法、轉換法、推理法等;4.創新試題有所增加,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是人類進步的加速器,近兩年來中考特別注重這一點,需要突破常規思維進行創新,這樣不但考查物理知識,同時向同學們傳遞了創新的方法,希望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知識網絡梳理]
[課前夯實基礎]
基礎知識鞏固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產生
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 ,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 。
2、聲音的傳播
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 ,真空 傳播聲音。
3、聲速
在15℃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
二、聽到聲音的過程
1、人聽到聲音的過程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骨傳導
人的頭骨、頜骨等可接受聲音刺激形成神經興奮,并可把這些興奮傳遞到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3、雙耳效應
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特性
1、音調:聲音的 叫做音調.聲源每秒振動的次數叫做 .頻率的單位是: .
音調和頻率的關系: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 ;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 。
2、響度:物理學中,把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 叫做響度.響度與聲源振動的 、傳播的 以及聲音的傳播 有關.在聲學上,人們通常用 作為單位來計量聲音的大小.
3、音色: 音色反映的是 ,人耳能分辨不同人或物體發出的聲音, 根據就是它們的 不同.音色不同,它們的波形 同。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的定義:物理學中把物體 振動發出的聲音叫噪聲。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 的聲音,以及 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2、噪聲等級與危害: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 。
3、噪聲的控制: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有這樣三個階段:
、 、 ??刂圃肼曇惨獜倪@三個方面著手,即: 、 、 。
五、聲的利用
1、利用聲可傳遞________
2、利用聲可傳遞________
課前熱身練習
1、(2008年南京市)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 敲鑼時用力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
C. 市區內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 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答案:D
點撥:“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 判斷的;敲鑼時用力越大,聲音的響度越高;市區內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2、(2008年南京市)如圖所示,將一把金屬叉子拴在一 根約lm長的線的中間把線的兩端分別纏繞在雙手的食指上,纏繞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讓叉子撞到堅硬的物體上,等它垂下把線拉直時,你就可以聽到敲鐘似的響聲.通過撞擊,金屬叉子 發聲,聲音主要通過 傳遞到人耳.
答案:振動 線(固體)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3、(08年佛山市)2008年5月8日奧運火炬在珠峰成功登頂?,F場畫面信號是利用___________傳到電視臺的,我們聽到電視機里主持人解說的聲音是通過______________傳播的。
答案:電磁波 空氣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傳播。
4、(O8年福州市) 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太獎賽中有道辯聽題:“先聽音樂,后判斷該音樂是用哪種樂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斷出用哪種樂器演奏是依據聲音的(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三者均可
答案:音色
點撥:由于不同物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所以發出的聲音不同這指的就是音色。
[課堂講練互動]
教學案例(一)[考點各個擊破]
考點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考點歸納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
考點探究
例1、(2007年天津市)關于聲音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聲音借助介質以波的形式傳播
B. 聲音的傳播可以沒有介質
C. 聲音的傳播速度一般隨介質的不同而不同
D. 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無關而只與溫度有關
解析:聲音靠介質傳播,且以波的形式傳播所以A正確;不同介質的傳播速度一般不同,所以C正確。
答案:AC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傳播。
例2、(二○○八年青島)為探究聲音的反射與吸收特點,小明同學進行實驗研究.
(1)在玻璃圓筒內墊上一層棉花,棉花上放一塊機 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圓筒口正上方l0cm處,能清 晰地聽見表聲,表聲是通過傳 播的.
(2)當耳朵水平移動離開玻璃圓筒口一段距離 后,如圖(甲)所示位置,恰好聽不見表聲在玻璃圓筒口正上方10 cm處安放一塊平面鏡,調整平面鏡的角度直到眼睛能從鏡面里看到表,如圖(乙)所示,則∠AOB是該光路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時耳朵又能清晰地聽見表聲了, 說明聲音______(能/不能)像光一樣反射.
(3)用海綿板代替平面鏡,聽見的聲音明顯減弱,說明海綿板吸收聲音的能力 (強/弱)于玻璃板.
解析:耳朵靠近玻璃圓筒口正上方l0cm處,能清晰地聽見表聲,聲音是通過管內空氣到達耳朵;聲音是通過AO經OC到達耳朵,所以∠AOB是入射角,由于耳朵與聲源之間有一定角度且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能像光一樣反射;用海綿板代替平面鏡,聽見的聲音明顯減弱,說明它反射聲音的能力差,吸收的能力強。
答案:(1)空氣 (2)入射角 能 (3)強
點撥:此實驗是通過聯想和類比得出的。
考點應用
1、(08濰坊市)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
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C.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
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答案:B
點撥:這是一種轉換法。
2、(08揚州市)小明在表演二胡時,用弓拉動琴弦,使琴弦 而發聲;小明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二胡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到我們耳中的.
答案:振動 音調 空氣
點撥: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控制琴弦的長度,就改變了琴弦的發聲頻率,改變了音調;我們的耳朵與琴弦之間是空氣,所以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耳朵。
3、(哈爾濱2008年)同學們上音樂課時,優美的琴聲來自_______,悠揚的歌聲傳得很遠是通過_______傳播的.
答案:鋼琴振動 空氣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4、(07重慶市)教室內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__________ 產生的,并通過________ 傳播到學生的耳朵.
答案:振動 空氣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考點2聲音的特性
考點歸納
1、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的高低和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 Hz至20000Hz。
2、聲音的強弱叫響度。響度的強弱和發聲體振動的振幅、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3、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特征。人耳能分辨不同人或物體發出的聲音, 根據就是它們的音色不同.
考點探究
例3(08四川自貢市)06年“超女”全國決賽亞軍譚維維,是一位愛自貢、愛家鄉的優秀歌手,她的媽媽——富順縣永年小學的張老師每當從收音機中收聽到譚維維演唱的歌曲時,根據歌聲立刻就能判斷出是女兒維維在演唱。張老師主要是根據下列什么來判斷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歌詞
解析:由于不同物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所以發出的聲音不同這指的就是音色。
答案:音色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特性
例4(08年湖北宜昌市)“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是根據聲音的哪個特性來辨別某人的聲音的( )
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頻率
答案:B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音色這個聲音的特性。
考點應用
5、(2008年上海市)合唱中“高音聲部”和“低音聲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A.響度 B.音調 C.振幅 D.音色
答案:B
點撥:這里的高音、低音指的是聲音的高低是音調。
6、(08徐州)一種新型保險柜安裝有聲紋鎖,只有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才能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鎖。這種聲紋鎖辨別主人聲音的依據是(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聲速
答案:B
點撥: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指的是音色。
7、(07鹽城市)如右圖,小華一聽就知道是誰唱的歌,是因為不同歌唱家具有不同的( )
A音調 B 頻率 C響度 D 音色
答案:D
點撥: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指的是音色。
考點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考點歸納
1、噪聲等級與危害: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2、噪聲的控制: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有這樣三個階段: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控制噪聲也要從這三個方面著手,即:防止噪聲產生 、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考點探究
例5(四川省樂山市2008年)噪聲嚴重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已成為社會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
A、機動車輛在市內嚴禁鳴笛 B、汽車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環境整潔 D、在城市街道兩旁種草植樹
答案:C
點撥: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環境整潔不能減弱噪聲。
例6(淄博市2008年)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噪聲較大的環境中工作時,人們常佩帶耳罩,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用一根棉線和兩個紙杯可以制成“土電話”,說明固體能夠傳聲
C.我們無法聽到蝴蝶飛過的聲音,是因為它發出聲音的響度太小
答案:B
點撥:土電話是通過棉線傳播聲音的,棉線是固體,說明固體能夠傳聲
考點應用
9、(08湖北宜昌)為了使學生在教室上課時免受周圍環境噪聲干擾,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br/>A.教室內保持安靜,不講話 B.在教室周圍植樹
C.每個學生都戴一個防噪聲耳罩 D.在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
答案:A
點撥:教室內保持安靜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10、(廈門市2007年)如圖所示.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暢,廈門市幾條主干道架設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鋪設“海綿”瀝青,部分路段兩側設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墻,鋪設“海綿”瀝青和安裝這些板墻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護車輛行駛安全
B.減小車輛噪聲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觀
D.阻止車輛廢氣外泄
答案:B
點撥:鋪設“海綿”瀝青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安裝板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11、(2007年常德市)噪聲嚴重污染環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已成為社會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
A.機動車輛在市內嚴禁鳴笛
B.學校將高音喇叭換成許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環境整潔
D.在城市街道兩旁種草植樹
答案:C
點撥:清除城市垃圾,只是為了保持環境整潔,不能減弱噪聲。
教學案例(二)[知能整體提升]
重點難點突破
重點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
重點二:聲音的特性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的高低和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 Hz至20000Hz。
聲音的強弱叫響度。響度的強弱和發聲體振動的振幅、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特征。人耳能分辨不同人或物體發出的聲音, 根據就是它們的音色不同.
考點題型探究
題型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例題1:(07濟寧市).右圖是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的照片,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而在飛船艙內卻可以直接對話,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聲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傳聲
C. 用通訊設備對話更方便
D.聲音只能在地面附近傳播
解析: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中沒有介質,所以不能傳聲。
答案:B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傳播要靠介質。
針對練習1:
(08蘇州市)我們生活在—個充滿聲音的世界中,關于聲音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 聲音是一種波,它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 我們能夠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響度不同
D. 我們常說聲音“震耳欲聾”,是指它的音調很高
答案:A
點撥:本題綜合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傳播和聲音的特性。
題型二:聲音的特性
例題2:(08江西?。┤鐖D所示,甲圖說明發聲的物體在     ;乙圖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聽到岸上的音樂聲,說明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也能在     中傳播;丙圖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門的不是外婆,是根據聲音的     來判斷的.
解析:甲在發聲同時我們看到紙屑在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認在水中也能聽到聲音說明空氣和水都能傳聲;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即音色不同,因此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門的不是外婆。
答案:振動 液體 音色
點撥:本題綜合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傳播和聲音的特性。
針對練習3:(08福州市)2007年5月17日,“中華情.和諧海西”大型文藝晚會在閩江公園盛裝上演,觀眾能區別出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主要是根據它們發出的聲音有不同的( )
A. 響度 B. 音色 C. 音調 D. 三者皆有
答案:B
點撥:不同物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而發出的聲音不同聲音的這個特性即是音色。
針對練習4:(07大連)在操場上上體育課,體育老師發出的口令,近處的學生聽到了,而遠處的學生沒有聽清楚,其原因是( )
A.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響度小
B.老師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好
C.老師發出的聲音頻率低
D.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振動幅度大
答案:A
點撥:聽不到說明聲音小,指的是響度。
考點方法總結
對于聲音的知識難度不大,只要熟記,做起題來就能得心應手。以下知識需要熟記: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的高低和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 Hz至20000Hz。
2、聲音的強弱叫響度。響度的強弱和發聲體振動的振幅、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特征。人耳能分辨不同人或物體發出的聲音, 根據就是它們的音色不同.
3、噪聲等級與危害: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噪聲的控制: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有這樣三個階段: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刂圃肼曇惨獜倪@三個方面著手,即:防止噪聲產生 、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課后鞏固提高]
考點分布 基礎過關 能力達標 思維創新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3、4、 6、9、10 13、14
樂音的特性 2、5、8 11、12
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7
綜合練習
1、(南充市2008年)夏秋時節來到田野里,耳邊會傳來悅耳的鳥叫和蛙鳴.青蛙“呱呱”的叫聲是由于它的鳴囊在 .我們根據 能分辨出鳥叫和蛙鳴。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產生和樂音的特性
【答案】振動 音色
2、(聊城市2008年)節日晚會上,口技演員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一些動物和樂器的聲音,給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主要是模仿聲音的      ?。?br/>【點撥】本題考查的是樂音的特性
【答案】音色
3、(廣安市2008年)聲音是以 的形式傳播的;演奏弦樂時,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斷變化,這是為了改變琴聲的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傳播和樂音的特性
【答案】聲波 音調
4、(07重慶市)教室內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__________ 產生的,并通過________ 傳播到學生的耳朵.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答案】振動 空氣
5、(大連)在操場上上體育課,體育老師發出的口令,近處的學生聽到了,而遠處的學生沒有聽清楚,其原因是[ ]
A.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響度小
B.老師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好
C.老師發出的聲音頻率低
D.遠處學生聽到的聲音振動幅度大
【點撥】聽不到說明聲音小,指的是響度
【答案】A
6、(長春市2007年)關于聲的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課堂上聽到老師的講話聲,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B.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設置隔聲板,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通常我們根據音色辨別不同人說話的聲音
【點撥】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
【答案】B
7、(07廣州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出聲音
B.減少噪聲的唯一方法是不讓物體發出噪聲
C.用超聲波去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聲波的能量
D.“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說話”是要求人們說話的聲音頻率要低一些
【點撥】除人體內的結石需要靠能量,所以用超聲波去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聲波的能量。
【答案】C
8、(07鎮江市)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B.“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音色來判斷的
D.用超聲波清洗鐘表,說明聲具有能量
【點撥】“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響度大。
【答案】A
9、(07南京市)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真空不能傳聲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C我們能“聽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因為不同的人聲音的響度不同
D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指標可以有效減弱噪聲
【點撥】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中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所以真空不能傳聲。
【答案】A
10、(07湖北省黃岡市)有一種電子牙刷,如圖所示,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既干凈又舒服。關于電子牙刷,正確的說法是( )
A.刷牙時,人聽不到超聲波,是因為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超聲波的音調很低,所以人聽不到
C.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點撥】超聲波能清潔牙齒上的臟物體說明它具有能量。
【答案】D
11、(連云港市2008年)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B.兩名宇航員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對話,是因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發出較強聲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燭焰“跳舞”,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D.聽不同樂器彈奏同一首歌曲時能分辨出所用樂器,是利用了聲音的音色不同
【點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
【答案】A
12、(08年羅田縣)往保溫瓶里灌開水的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壺里水位的高低,因為( )
A.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升高 B.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降低
C.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音響越來越大 D.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音響越來越小
【點撥】保溫瓶里發出的聲音是有瓶內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隨著水位升高,瓶內空氣柱越來越小,振動的頻率越來越大,音調越來越高。
【答案】A
13、(2007年莆田市)聽到手機發出的聲音時,手機中的發聲體在_____________。能判斷出與我們通話的人是誰,是因為不同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如圖所示,把一手機設置為響鈴狀態,放進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機撥打罩內的手機號碼,罩內手機信號燈閃爍,但我們聽不到手機的鈴聲,可見電磁波_________在真空中傳播,聲音_________在真空中傳播。(填“能”或“不能”)
【點撥】本題綜合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傳播和聲音的特性。
【答案】振動 音色 不能 不能
14、(2007年廣東?。W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后,小明同學做了以下小結.請你在橫線上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揚的笛聲是空氣__________________產生的.
(2)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3)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撥】本題綜合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傳播。
【答案】振動 大于 月球上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
2.走進中考
15、(2007年天津市)聲音的高低叫 ,它跟聲源振動的 有關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音調及影響因素。
【答案】音調 頻率
16、(07揚州市)小明在表演二胡時,用弓拉動琴弦,使琴弦 而發聲;小明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二胡的聲音是通過 傳播到我們耳中的.
【點撥】本題綜合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傳播及音調這個特性。。
【答案】振動 音調 空氣
17、(2007年桂林市)星期天,小明要試試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發聲效果,需要調整琴弦的松緊程度,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琴聲的    (填“響度”或“音調”)。正在這時,有位同學在樓下叫他去打球,他一聽是小剛,馬上答應了。他是根據聲音的     判斷是小剛在喊他。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特性。
【答案】音調 音色
18、(07南通市)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5km/s
B.人是靠音調區分交響樂中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
C.人歌唱時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發出的
D.禁止鳴喇叭屬于阻斷噪聲傳播
【點撥】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所以人歌唱時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發出的。
【答案】C
19、(長春市2007年)關于聲的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課堂上聽到老師的講話聲,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B.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設置隔聲板,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通常我們根據音色辨別不同人說話的聲音
【點撥】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
【答案】B
20、(08年廣西欽州市)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發聲的物體都伴有振動現象 B.音調、響度和頻率是樂音的三個特征
C.聲不能在氣體、液體中傳播 D.在教室周圍植樹不能控制噪聲
【點撥】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答案】A
21、(08年南京市)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 敲鑼時用力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
C. 市區內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 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點撥】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需要能量,所以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答案】D
22、(07江蘇淮安市)電子琴能模仿小號、雙簧管、鋼琴等多種樂器發出的聲音.衡量模仿的聲音與樂器發出的聲音相似程度的物理量是(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速度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音色這個特性。
【答案】C
23、(08年湖北省十堰市)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災害。在抗震救災中,廣播里傳來“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親切話語,我們能夠清楚地辨別出這是溫家寶總理的聲音,這應用了聲音的哪種性質?( )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振幅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音色這個特性。
【答案】C
24、(08年濰坊市)我們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講話聲音,是因為聲音的( )
A.音調不同 B.音色不同 C.響度不同 D.聲速不同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音色這個特性。
【答案】B
25、(08年無錫市)下圖是探究聲現象的四種實驗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乙實驗說明鋼尺振動的頻率越高,響度越大
C.丙實驗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D.丁實驗說明聲波不能傳遞能量
【點撥】本題綜合考查了聲音的特性和聲音的功能。
【答案】A
26、(07年河北?。╆P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樂器發出的聲音一定不是噪聲
B.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C.物體振動得越快,聲音的音調越高
D.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便停止傳播
【點撥】物體振動得越快,即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答案】C
27、(07年河南?。┤鐖D所示,蘭蘭做有關聲現象的實驗時,將一個正在發聲的音叉貼近面頰,目的是為了【 】
A.感受發聲音叉的振動
B.體驗發聲音叉的溫度
C.估算發聲音叉的質量
D.判斷聲音的傳播速度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實驗目的。
【答案】A
28、(2008年福州市) 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太獎賽中有道辯聽題:“先聽音樂,后判斷該音樂是用哪種樂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斷出用哪種樂器演奏是依據聲音的(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三者均可
【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的三個特性。
【答案】B
29、(08年廣安市)聲音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下有關聲音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能夠聽到20HZ—20000HZ的聲音
B.有些高科技產品,不振動也可以發出聲音
C.雷聲的響度比人聲的響度大得多
D.聲音傳播的速度在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快
【點撥】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答案】B
30、(08年株洲市)“……駐足傾聽,隱隱傳來‘威風鑼鼓’的節奏,漸漸地鼓聲、鑼聲變得雄壯、喧騰起來,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對文中“隱隱傳來”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空氣可以傳聲 B.鑼鼓聲響度很小
C.觀察者離聲源很遠 D.鑼鼓聲傳播速度很小
【點撥】聲音小不能證明傳播速度就小
【答案】D
31、(泰安市2008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主要是依據講話人的(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振幅
【點撥】正確理解樂音的三個特性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答案】B
本資料由《七彩教育網》www. 提供!
噪音
聲音的傳播規律
聲音的特性
聲音的利用
聲 現 象
傳播條件
傳播形式
傳播速度: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
音調:決定因素
響度:決定因素
音色:決定因素
來源和危害
定義
防治
聲傳遞信息
聲傳遞能量
聲音的感知過程
聲音的產生
關鍵信息提示:
一、1.振動 介質 2.快 不能 3. 340m/s
三、1.高低 頻率 赫茲 高 低 2.強弱 振幅 距離 介質 分貝 3.聲音的特征 音色 不
四、1.無規則 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 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 2.90dB 70dB 50dB 3.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 空氣等介質的傳播 鼓膜的振動 防止噪聲產生 阻斷噪聲的傳播 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五、1.信息 2.能量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13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永仁县| 商河县| 苍南县| 寿光市| 新巴尔虎右旗| 阿巴嘎旗| 平武县| 胶南市| 星子县| 奈曼旗| 施甸县| 含山县| 文安县| 鹤山市| 塘沽区| 来凤县| 杨浦区| 小金县| 临安市| 衡东县| 高台县| 广河县| 寿阳县| 阳城县| 崇州市| 楚雄市| 武胜县| 宜州市| 互助| 合山市| 平罗县| 萨迦县| 三亚市| 南和县| 定边县| 柳林县| 邵阳县| 贺兰县| 清徐县|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