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8年衢州市初中科學學業考試考生卷面情況分析報告 今年的科學試卷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非常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較好地體現了科學的啟蒙性、基礎性,命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基礎知識上,并且知識覆蓋面廣,信息量大,突出了知識的應用性,真正體現了初中科學廣而博的特點。試題的選擇上繼續保持注重科學知識與生產、生活的聯系,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突出了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減少了偏重記憶的試題,增加了對一些應用性較強的、學生有一定生活經驗的核心概念與原理的考查,同時試題又緊密結合社會的熱點、焦點,體現了科學的人文性。試卷總體難度略有上升,試題的靈活度較大,命題較為新穎,實驗探究題難度比往年有所提高,對學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較高。一、試卷卷面基本情況本試卷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2008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科學學業考試說明》為依據命題。在科學探究(過程、方法與能力),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以及對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系等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考查。題型及題號選擇題1-----20簡答題21---29實驗探究題30----34分析計算題35-----38總分分值80603030200難度系數0.850.780.500.710.76這次參加考試的柯城、衢江兩區考生共有7056人,抽樣調查(每本的第二張)試卷總的難度系數是0.76,平均152.13分。從閱卷情況看來,高分人數與往年相比要少得多,190分以上的人數也不是很多,說明今年試卷與往年相比難度增加了。另一個是得低分的學生也不少,需要對他們的答卷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改進我們的教學。二、考生答題情況具體分析1、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難度系數0.850.920.930.950.840.940.940.660.920.75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難度系數1.00.840.920.840.930.930.860.790.690.53失分所在及原因分析:(針對難度系數0.80以下的)第8題選A較多(控制傳染源),原因主要是“傳染源與傳播途徑”這些概念理解不透引起的。第10題錯選C、D的較多,選C的同學可能是看圖不仔細,將I看作R,選D的同學沒有理解電壓、電流、電阻的含義。第18題選A、B、D皆有,可能是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夠,也可能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科學方法、科學思想滲透不夠也有一定的關系。第19題錯選A,且是答題較好的同學失分較嚴重,思維障礙可能是“如果空氣不進去,微生物怎么進入?”第20題錯選B,題中提供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原子產生散射的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而問題是盧瑟福的“這一研究過程”是一個什么過程,許多學生理解為提出核式結構是什么過程,而沒有看清題目中的“這一研究過程”這幾個字,它應該指的是整個的研究過程。2、簡答題題號212223242526272829難度系數0.920.940.650.680.930.920.690.830.65失分所在及原因分析:(針對難度系數0.80以下)第23題錯誤答案五花八門,因為是初一知識,時間長,遺忘率較高,說明學生知識結構不完整,結構層次不明確。24題應該是一道常規題,不應該失分這么嚴重,主要問題是學生讀題能力差,表達不夠規范,標準應該是AgNO3或NaCl,而許多學生寫成AgNO3 NaCl這樣的并列形式,還有許多學生寫成AgNO3 NaCl Na NO3,很明顯是沒有理解題意。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部分學生忘記寫沉淀符號,或是化合價記錯。27題主要原因是計算過程中g=10牛頓/千克,而許多學生以9.8牛頓/千克代入,典型的不看題死記硬背類型,另一問題就是單位沒進行換算直接代入,以及對m的取值不清導致計算結果錯誤。29題(1)(2)兩小題得分還是比較高的,學生只要能讀透題意,結合課本知識就能正確答題,第(3)小題難度較大,難在驗證事實最簡單的實驗操作,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電流——磁場——轉動”,學生若能分析出電流是因,轉動是果,則能提出最簡單的方案:切斷電流,具體操作有打開開關或取出電源或移走導線。而許多學生多次操作排除外界干擾因素入手,沒有能答出最簡單的實驗操作方案。該題較好地考察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第(4)小題得分率最低,大多數學生的答題為“轉動”,而沒有回答“轉動方向改變”,有相當部分學生從停止轉動、轉動角度回答,說明學生錯誤選擇回答角度,而沒有考慮到命題的本意是考察學生對不同空間位置磁場方向的掌握。這主要是由于命題造成學生答題方向不明確,理由一是題目閱讀量過大,造成學生答題方向錯誤;理由二是答題設計方向不明,若將題目由“小磁針 ”改為“小磁針轉動方向將 ”,相信得分率會高得多。本題雖然取材于教材,但又對教材材料本身和演示實驗操作進行了挖掘,命題具有一定的高度,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3、實驗探究題題號3031323334難度系數0.630.610.870.360.31失分所在及原因分析:(針對難度系數0.80以下)第30題考察學生觀察、分析和表達的能力。第(1)問:本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大多數學生能分析出本實驗研究的是水蚤心臟搏動快慢與溫度的關系。少數學生將問題寫成了結論,或者沒有明確指出是心跳與溫度的關系,例如寫成:水蚤心臟搏動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原因是少數學生基本的分析能力不具備,表達也成問題。第(2)問表中錯誤數據的組別是 ,答案應該是甲組和丁組,大多數學生只答出一組。原因一是學生對表中數據沒有全面仔細地觀察和分析,原因二是空格只有一個,學生按經驗一空只填一個,有些學生寫了兩個,最終又劃掉了一個。第3問是為什么實驗時間太長會引起數據錯誤? ,大多數學生答錯,常見錯誤如下:水蚤適應了水溫,或培養液中溶解氧減少,水蚤缺氧,或水蚤活性減弱,甚至死亡,或水分蒸發完了或水分蒸發導致水溫降低,或水蚤呼吸作用使水溫升高。原因一是學生沒有將表中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室溫組即對比組沒有引起學生的重視),沒有仔細審題,脫離了題目和數據孤立地去分析,然后憑自己的經驗猜測,同時又缺乏對自己的猜測進行檢驗的能力。第31題考察學生分析推斷能力和化學反應的相關知識。第(1)問是該氣體是 ,題目中明確指出它可能是H2、CO或它們的混合物,仍有許多學生答成CH4、H2SO4、H2CO3、H2CO,答CH4的說明甲烷與氧氣反應學生很熟悉,但只看生成物,而沒有注意題目。答成H2SO4、H2CO3說明對該知識根本不懂,而寫成H2CO說明混合物的概念不清(后一空寫成H2CO+O2=CO2+H2O,說明不是書寫問題)。第(2)空寫方程式,第一步錯誤必然導致第二步錯誤,但也有部分學生方程式書寫不規范,反應條件有的寫成加熱,有的寫成燃燒,也有的方程式未配平。第33題得分率只有0.36,第(1)問為達到實驗目的,應比較裝置 之間的植物生長差異。錯選③④的較多。原因是學生控制變量法的理解不到位,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有很多,如土壤的性狀、植株的種類、個數等,陽光、溫度、空氣等的多少及成分比例等。很多學生受插圖的影響,把注意力放在植物株數的不同上,而忽略了更明顯的因素即土壤種類應相同。還有是許多學生不能理解地上部分設置兩個透明密閉容器的作用正是為了使兩者地上部分所處的空氣環境相對獨立,從而與第一組形成對比。第34題,本題研究的是空氣阻力與速度的關系,三個羽毛球的質量分別為m、4m、9m。引入磚墻的目的是起到一個“標準”的作用(刻度尺、標尺)。從圖中的間隙可知3個羽毛球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而作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所受的力是平衡的,故阻力=重力,所以已受到的阻力是4mg、丙的阻力位9mg,通過數格子可以知道乙的速度為2v、丙為3v,而題目是研究空氣阻力與速度的關系,所以通過比較v—mg、2v—4mg、3v—9mg,就可以得出空氣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結論。常見錯誤(1)磚墻的作用寫參照物、對比等的比較多。(2)“勻速”寫成“均速”,也有的寫機械運動。(3)阻力寫成4m,未考慮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或答3mg,忘記球本身段質量。(4)2.5v的比較多,原因是數的標準不統一,應統一以羽毛球的頭或尾尾標準來數。(5)結論往往寫成“阻力大、速度大”,忽視了因果關系。4、分析計算題題號35363738難度系數0.860.610.720.63第35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第(1)空總體得分不錯,主要的問題是錯別字,將“增長”寫成“增漲”,但沒有扣分。第(2)空主要的問題是方位不清,第(3)空問題較多,主要是題目的要求沒看清,“節能減排”的前提下提出緩解南方電力緊張的措施,有的考慮了節能減排的條件,但沒提出緩解電力緊張的措施或措施不切實際,如白天停電、不用大功率用電器、不用空調等答案。有的提出了建議但未考慮節能減排的前提,如煤產地多發電輸送到南方。有的答案過于籠統,如節約用電、開發新能源等,沒有提出具體的建議。第36題主要考查血型和傳染病等相關的知識。第(1)空人體內 具有造血功能,主要的錯誤答案是脊髓、紅細胞、血紅蛋白、干細胞、血小板甚至是肝、腎臟,失分原因可能是遺忘了。第(2)空是獻血前體檢的目的是防止 ,正確答案應該是血液類傳染病的傳播,許多考生寫成紅細胞凝集,把體檢的目的與驗血型的目的混為一談;還有的同學沒有注意“防止”二字,把答案寫成檢查是否有傳染病。第(3)空填血型,正確答案應該是B型,有一半的考生寫成A型,反應出學生ABO血型系統凝集原和凝集素以及凝集原與凝集素之間的反應未弄清楚。第37題主要考查化學方程式計算、溶液質量分數計算、物質純度計算及根據化學式的計算,是一道綜合性的化學計算題。大部分同學能比較規范地答題,思路比較清晰。但也有部分學生答題不夠規范,概念比較模糊,思路不夠清晰,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把不純量當作純物質的量代入計算,如計算鹽酸的質量許多同學把草木灰樣品的質量代入。另外有一些考生溶液、溶質、溶劑的關系未弄明白,算鹽酸的質量應該是除以質量分數,許多同學寫成乘以質量分數。第38題是一道以小轎車為試題背景,綜合了物理學中力學、電學以及化學、環保等方面的知識,既體現了科學知識的綜合性,又體現了科學就在身邊的理念。第(1)小題是求壓強,考生失分最多的是受力面積,忘記將每個輪胎的接觸面積乘以4,其次是從毫米到米或平方毫米到平方米換算錯誤。第(2)小題主要是不能從表格中提取有用數據容量50A.h并理解它,還有一部分考生忘記是2盞燈,可喜的是考生有多種解法,有的方法還相當簡潔。第(3)小題主要失分是F=P/V中,P與V的單位必須是瓦和米/秒才能得到力的單位牛頓。而較多的考生直接用千瓦和千米/小時做單位而導致計算結果錯誤。第(4)(5)小題得分較好,但第(5)小題有的答化合、分解、復分解等變化而導致錯誤。三、考生答題主要存在問題1、閱讀能力弱,題目理解不準確,審題不清。本卷文字多,閱讀量大。 例如, 試卷第20題,題目問題是“這一研究過程是什么過程”,許多考生理解為提出核式結構是什么過程。又如36題問題是體檢的目的是,許多考生理解為驗血型的目的。29題的第(4)小題得分率較低,閱讀量大,大多數學生的答題為“轉動”,而沒有回答“轉動方向改變”,有相當部分學生從停止轉動、轉動角度回答,說明學生錯誤選擇回答角度,而沒有考慮到命題的本意是考察學生對不同空間位置磁場方向的掌握,審題不清。2、提取信息、處理信息能力不強.簡答題和探究題類答卷的常見通病是答題“對不上”、“答不全”、“說不清”。究其原因從信息論上說,信息傳遞過程中一些環節受阻。各類問答題,無非都是設置-些新情境和條件,要求學生分析解決。此過程包括接受信息(試卷所給的信息)---處理信息(將接受的信息進行篩選、轉換、調用、重組)---輸出信息(文字、求證符號、方程式、圖表等表達方式)三個方面。如上述所說的"對不上"(答非所問)的問題,說明學生首先在接受信息這個環節上出了問題,接收的信息有誤,導致笫二、三個環節處理信息和輸出信息程序的混亂,造成自己做的答案與題目要求不相符合,答非所問了。如31題第(1)小題,該可燃性氣體是 。題目中已經明確說明是CO、H2或兩者的混合物,應該是一個三選一的題目,卻有許多考生寫成CH4。 "答不全",很可能說明學生在處理信息環節過程中,篩選、轉換、重組出了差錯,導致學生的作答要點不全面,丟三拉四。如35題第(3)小題許多考生只考慮了節能減排而忘記了緩解用電緊張的問題了,或者考慮了緩解用電緊張的問題而忘記了節能減排。 "說不清",說明學生輸出信息的能力不暢通,說明學生解題時思維混亂,書面語言表達不強,條理不清晰。如29題第(3)小題大多數考生說不清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3、部分科學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不夠扎實。如選擇題第8題“傳染源與傳播途徑”這些概念理解不透引起的錯選。第10題選D的同學沒有理解“電壓、電流、電阻”的含義。第34題的“重力與質量”的概念混淆。36題的第(3)小題學生對ABO血型系統凝集原和凝集素以及凝集原與凝集素之間的反應未弄清楚。如37題溶液質量分數計算,物質純度計算及根據化學式的計算等基本計算技能都存在一些問題。4.實驗探究過程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比較薄弱。主要是考查實驗探究過程的基本方法,如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數據分析或者是得出實驗結論中的某一片段。例如,第30題,是一道考查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實驗數據、以及造成實驗誤差的原因。該題滿分6分,抽樣統計學生平均只得3.6分。又如34題第(3)小題考生得分率非常低,原因是不能從題目中抽取出有用的信息,或是不能按題目的要求答題。說明平時的實驗教學仍是-個薄弱環節,特別是探究性實驗題。由于學生的實驗基礎差,要解答此類實驗題,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大多數學生力不從心了。5、辭不達意,文字表達能力不強。從學生的答題情況可以看出,許多題目學生知道怎么回事,但苦于不知如何表達,往往,前后矛盾,讓我們閱卷教師感到非常可惜;另一方面,學生錯別字非常多,有些關鍵字、詞的錯誤是不可以給分的,如“器官”寫成“氣管”或“氣官”,這樣的失分實屬不該。四、今后教學工作建議:(1)、科學教師急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由于初中科學課程的綜合性,要求科學教師不僅要精通有關科學的事實、概念、原理、理論等,更重要的是要有關于科學的一個完整的課程知識結構體系,即最終在頭腦中形成的應該是打破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界限的知識網絡。教師只有在科學體系中準確把握科學知識的體系,把科學課程與其他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有可能通觀全局地處理教材,才能花更多的精力去設計教學,使教學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從而在課堂上更多地關注學生和整個教學的進展狀態。(2)、處理好基礎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關系試卷中的大部分題是考查基礎知識的,其中有些容易題得分率偏低,表明一些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尚有明顯的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精神,面向全體學生,既教書又育人,素質教育不等于不考試,考試是檢查學生素質高低的手段之一,重點在于考什么,怎么考。在教學中要重視科學概念、規律、原理的過程教學,重視科學現象教學,重視學生理解、分析、推理表達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素質教育不是不要基礎,而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處理好能力與基礎的關系,不能重能力而輕基礎,這樣的能力培養是空中樓閣,要在重基礎的前提下慢慢地滲透能力培養,將能力培養融合于基礎教學的過程中。(3)、加強科學探究教學,注重學生探究能力培養以立足學生的發展為著眼點,突出科學探究,強調學生自身的主動學習是當前科學教學的重要教育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以知識教學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法,以探究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當今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所以,在教學中,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為解決問題的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取得成功,要以問題為載體,以探究學習為主要方法,培養學生從大量的信息中獲取有用信息、通過現象揭示科學本質、構建問題模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科學方法的教學,一定要重視且到位,不能敷衍了事,針對實際情況,在平時要加強科學探究的方法、技能的教學。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學生實驗,以實驗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對象,拓寬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生的探究經歷,充分體現“科學的本質”(4)加強解題方法和文字表達能力的指導在這一次考試由于語言表達不到位而扣分的情況非常多,在探究題中問題的提出、假設的建立、探究方案的設計、實驗結論的得出都必須借助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許多同學知道意思,但表達時辭不達意。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如何審題、如何進行圖表分析、如何表達,將這些能力的培養滲透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評價,在自評、互評和老師的評價中提高這方面的能力。(5)突出能力培養,加強學法指導在強化素質教育的今天,科學教學的突出任務是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教學中不能只停留在教授知識本身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認識并理解知識是怎樣得出來的,學習其中一些簡單的思想方法,突出知識的應用,把知識和生活、生產實際相聯系,使學生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能力。試卷中一些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不僅要求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要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計算題也暴露出解題過程不規范,導致這些題的得分率都較低。這說明不少學生的能力還有差距,方法不得當,也說明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是艱難的,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6)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初中科學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以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今年中考命題同樣注重考試問題的實用性,強調學生經驗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情境中,讓學生體會科學對于現實生活的解釋能力,突出了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比如第25、36題,以汶川地震為突破點,巧妙地滲透了德育教育、自救教育,又如38題以常見的汽車作為試題背景,試題涉及到物理、化學、環保、污染等問題,充分重視學以致用的科學價值觀。因此作為科學教師要密切關注身邊的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究、去思考,利用社會的熱點、焦點問題作背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柯城區教體局教研室 2008年6月29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