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科學探究(化學部分)課標與考綱·課標要求探究過程要素 學習要求 達成目標提出科學問題 在觀察、調查、閱讀等情境中發現問題,嘗試提出可以通過科學探究來解決的問題。 能對自然現象產生好奇心,提出可能通過科學探究解決的問題; 領會提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理解提出問題對科學探究的意義。進行猜想和假設 收集相關信息,將已有的科學知識和問題相聯系,嘗試提出可檢驗的猜想和假設。 能針對所提出的問題依據已有的科學知識、經驗,通過思考作出猜想和假設; 了解猜想和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選擇取得證據的途徑和方法,決定收集證據的范圍和要求,以及所需的相關材料、儀器、設備和技術等,并制定相應的計劃。 能針對探究目的和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實驗、調查、訪問、資料查詢等); 考慮影響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能確定需要測量的量,并采用適當的方法控制變量; 理解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對科學探究的意義。觀察與實驗,獲取事實與證據 使用有關設備和材料進行調查、檢索、觀察、測量和實驗;安全地操作;記錄觀察和測量的結果。 能使用基本儀器進行安全操作; 能從多種信息源中選擇有關信息; 能進行一系列觀察、比較和測量; 會記錄和處理觀察、測量的結果; 理解實驗對科學探究的作用。檢驗與評價 分析、處理觀察、測量和實驗結果,與猜想和假設進行比較,作出解釋; 收集更多的證據支持解釋,檢查解釋及過程、方法上是否存在問題,必要時提出改進措施。 將證據與科學知識建立聯系,得出基本符合證據的解釋; 能注意與預想結果不一致的現象,并作出簡單的解釋; 能提出改進工作方法的具體建議; 了解科學探究需要運用科學原理、模型和理論表達與交流 書寫探究報告,并以適當的形式進行交流。 能用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方式表述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能傾聽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觀點和評議,并交換意見; 認識表達和交流對科學探究的意義; 認識探究的成果可能對科學決策產生積極的影響。深圳考試說明要求內 容 標 準 備注初步學會針對科學探究問題提出可檢驗的猜想和假設的能力。初步學會針對探究目的和條件,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或者針對提供的具體探究過程,推斷其實驗方案合理性的能力。初步學會根據問題和假設,分析、處理多種信息獲得事實與證據的能力。初步學會根據有效信息推斷結論和評價的能力。初步學會運用文字、圖表、模型等方式解釋說明探究過程和結果的能力。深圳市中考科學試題雙向細目表年份 題型 小題 分值 說明2004 南山區中考2005 深圳市中考2006 深圳市中考一、科學探究(第1課時)課前預習·知識梳理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 、、 、 、 。課堂反饋考點要求1: 學習提出問題、建立猜想和假設的能力A1.用珍珠(主要成分CaCO3)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種名貴中藥材、保健品,可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僅用肉眼觀察難辨真假。為了向消費者提供鑒別方法,須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質上的差異。工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樣品,請你展開猜想:猜想一: 真、假“珍珠粉”的氣味可能不同 。猜想二: 。猜想三: 。B2.室驗室開放日,我與小娜、小佳、小華、小麗等同學來到實驗室,看到實驗桌上擺放著四瓶無標簽的試劑,分別是兩瓶固體和兩瓶液體,我們決定對“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反應進行一系列探究。(1) 小娜同學從一瓶固體和一瓶液體中各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進行混合,立即產生了一種無色氣體,對氣體是何物質,同學們進行了大膽的猜想,小佳同學的猜想可能是① ;② ;……。(2)小麗同學從另外兩瓶試劑中各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發現混合后,固體發生了變化,但無氣泡放出。同學們對加入試管中的固體和液體從不同的反應類型、物質類別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考點要求2:學會設計實驗方案和科學實驗的能力。B 3、化學課上,羅老師展示兩瓶無標簽的溶液,說:“它們分別是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請同學們設計不同的區別方案,并進行實驗”。幾分鐘后,我們設計了多種方案。⑴我設計出的二種不同的區別方法是(只寫出試劑): 、 。⑵交流實驗方案時,小宇同學設計的“用二氧化碳氣體做試劑”引起了一場爭論。正方觀點:可以區別;反方觀點:無法區別。我贊同 (填“正方”或“反方”)的觀點,其理由是 。驗證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是否發生了反應,從生成物的角度去探究,可以這樣驗證(簡要寫出方法、現象、結論) 。⑶在上述探究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因為 。C4、小田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鹽酸一會兒,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田從燒杯中取了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她得出“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1)你認為她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理由是(2)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實驗方法 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考點要求3: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的能力。A 5、“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的反應方程式為: 。某同學做了該實驗后,展開了下列思考與探究:(1)催化劑MnO2的用量對反應速率有沒有影響呢?他做了這樣一組實驗:每次均用30mL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劑,測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氣時所用的時間,結果如下:(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實驗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所用時間(秒) 17 8 7 5 4 3 2 2 2 2請分析表中數據回答:MnO2的用量對反應速率有沒有影響呢?如果有,是怎樣影響的呢?答: 。(2)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有沒有影響呢?他又做了一組實驗: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釋成不同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如下:(實驗均在20℃室溫下進行,其他實驗條件也均相同)實驗次序 1 2 3 4 5 6 7 8H2O2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1% 3% 5% 10% 15% 20% 25% 30%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收集到540mL氣體時所用時間(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反應后液體溫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請分析表中數據回答:H2O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有沒有影響呢?如果有,是怎樣影響的呢?答: 。由表中數據還可看出,該反應是個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課后鞏固A 1、(2006遼寧錦州市)實驗室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只知道它們分別是氫氧化鈣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請你用化學方法鑒別兩種無色溶液。實驗操作 現象和結論 B 2、(2006遼寧錦州市)實驗課上,老師把一小包銅粉和鋅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使其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藍色濾液。老師讓同學們對濾液的組成進行探究。(1)同學們對濾液中所含的溶質做出了多種猜想,其中有兩種猜想可能成立,這兩種猜想是: ①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 ②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2)請你設計實驗來驗證這兩種猜想。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和結論 A 3、(2006煙臺)學習化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1)請選用兩種簡便、可行的方法區分食鹽和純堿:方法一 ;方法二 。(2)若要用大粒食鹽來配制鹽水,為使大粒食鹽盡快溶解,可采取的兩種方法是:方法一 ;方法二 。C 4、(2006北京大綱卷)某實驗小組將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純堿和食鹽放入水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澄清溶液。對該溶液的組成,甲、乙同學分別做出以下推測:甲同學 乙同學(1)我認為上述兩位同學的推測都有不足,理由是。(2)我的推測是: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 。為進一步確定該溶液所有可能的組成,還需設計實驗并填寫下表(可不填滿,也可補充)。實驗操作(填所加試劑的化學式)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該溶液的組成A 5、為了驗證鐵生銹的條件,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成員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十天后,發現B中鐵絲慢慢生銹,且水面處鐵絲生銹較嚴重,而A、C中鐵絲基本無變化。試根據圖中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A中鐵絲為什么沒有生銹? 。(2)C中鐵絲基本無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B 6、甲同學為了探究鋁、鐵和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他用銅絲、鐵絲、鋁絲和稀鹽酸四種試劑,設計了以下只用一支試管,取一次鹽酸的探究方案。(1) 請你幫助甲同學完善下表中的探究方案。實驗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①在試管中取少量鹽酸,插入鐵絲,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無明顯現象③在②所得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結論:金屬活動性Al﹥Fe﹥Cu寫出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將鋁絲插入溶液前進行的操作是 。(2)乙同學看到甲同學的方案后,認為只要再補充一個實驗,還能得出活動性Al﹥Fe﹥H﹥Cu的結論。乙同學要補充的實驗是 。(3)丙同學認為要得到活動性Al﹥Fe﹥H﹥Cu的結論,不必補做實驗,只需將甲同學方案中插入金屬的順序調整即可,調整后的金屬插入順序為 。B 7、做中和反應實驗時,我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氣泡產生。小偉提醒:是不是拿錯了藥品?我查驗后確認藥品沒錯,只是在瓶口發現有白色粉末狀物質,我認為是氫氧化鈉溶液變質了。(1)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與上述實驗不同的原理,我設計了一個實驗再次確認該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少量該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 該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3)該氫氧化鈉溶液是部分變質還是全部變質?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該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變質寫出(3)中所涉及到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8、(05年深圳科學中考題)某校實驗室有失去標簽的兩瓶試劑,均為黑色粉末,分別是鐵粉和木炭粉,請你設計三種合理的鑒別方法,填入下表。方法 簡要步驟 現象和結論123A 9、用實驗方法探究Fe、Cu、Ag三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1)可選用的試劑有AgNO3溶液、稀鹽酸、潔凈的銅絲,還需要選擇的一種實驗用品是 ;(2)第一種實驗方法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3)用不同以上的方法來探究Fe、Cu、Zn三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則應選擇的實驗用品是 ,驗證方法是 。15、科學探究(化學部分)【答案】課前預習 1、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課堂反饋 1、真假“珍珠粉”和酸反應的產物可能不同、真假“珍珠粉”摸起來手感可能不同。2、(1)①二氧化碳 ②氫氣 (2)氫氧化鈣和鹽酸,中和反應;氧化銅和鹽酸,復分解反應;鐵和硝酸銀溶液,置換反應。3、(1)鐵、氯化銅 (2)正方;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不能和鹽酸反應;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3)稀鹽酸和氫氧化鈉都有腐蝕性。4、(1)如果酸過量,酚酞試液也不變色(2)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加入盛有鐵屑的試管中;有氣泡產生;溶液沒有完全中和。5、 學方程式略。(1)有,二氧化錳用量增加,反應速率加快。但二氧化錳過多時,反應速率不變。(2)有,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放熱。課后鞏固1、實驗操作 現象和結論 分別取少量兩種溶液于兩支試管中,然后分別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或分別滴加碳酸鈉或碳酸鉀溶液)(2分) 變渾濁的原溶液是氫氧化鈣溶液(1分);無明顯現象的原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1分)2、(1)①硝酸鋅和硝酸銅(1分) ②硝酸鋅、硝酸銅和硝酸銀(1分,①和②順序可以顛倒) (2)(表述合理即可)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和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在濾液中插入一根銅絲(或銅片)(1分) 若銅絲表面無變化,證明猜想①(或②)成立(也可表述為若銅絲表面無變化,證明溶質為硝酸鋅、硝酸銅)(1分) 若銅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證明猜想②(或①)成立(也可表述為若銅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證明溶質為硝酸鋅、硝酸銅和硝酸銀)(1分) 或用下面的實驗驗證。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和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稀鹽酸(或其他氯化物溶液)(1分) 若濾液無明顯變化,證明猜想①(或②)成立(也可表述為若濾液無明顯變化,證明溶質為硝酸鋅、硝酸銅)(1分)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猜想②(或①)成立(也可表述為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溶質為硝酸鋅、硝酸銅和硝酸銀)(1分)3、(1)向兩種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向兩種溶液中滴加氯化鈣溶液。(2)將大粒食鹽壓碎;用筷子攪拌。4、(1)甲同學沒有考慮過濾時已將碳酸鈣除去;乙同學沒有考慮溶液中氫氧化鈣與碳酸鈣不能共存(2)NaOH、NaCl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該溶液的組成HCl 有氣泡生成 有Na2CO3 NaOH、NaCl、Na2CO3Na2C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a(OH)2 NaOH、NaCl、Ca(OH)2上述兩實驗均無明顯現象 既無Na2CO3也無Ca(OH)2 NaOH、NaCl5、(1)缺少氧氣(2)缺少水份。6、(1)銅、鋁;溶液變成無色,金屬表面出現黑色物質;略;將鋁絲用砂紙打磨(2)將銅絲插入鹽酸溶液中。7、(1)氫氧化鈉溶液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2)氯化鈣溶液;出現白色沉淀(3)取少量溶液,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過濾,在濾液中滴加氯化銅溶液;出現藍色沉淀;部分;略。8、提示:1用鹽酸 2用氧化銅 3用硝酸銀溶液9、(1)鐵(2)化學方程式略(3)鐵、硝酸銅溶液、銀(4)化學方程式略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和氯化鈉。有食鹽,還有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鈣。該溶液該溶液PAGE第 1 頁 共 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