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科學復習【空氣、氧】學案一、課標與考綱1、課標要求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1、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了解燃燒的條件,知道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具有安全意識和火災自救的一般方法。2、說明氧氣、氫氣等重要物質的主要性質和用途。3、舉例說明氧氣的氧化性和氫氣的還原性和可燃性。4、列舉空氣中污染物的主要來源,防止方法和空氣質量指數的主要內容。 測定空氣主要成分的實驗;查找空氣成分發現過程的資料;調查稀有氣體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調查燃燒和火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探究自燃、爆炸、滅火的條件。氧氣的性質實驗。2、深圳考試說明要求內容綱目 具體內容 備注空氣、氧 1、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列舉空氣污染及其主要來源,說出空氣質量指標的主要內容(A)2、說明氧氣的主要性質和用途(B)3、理解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與檢驗(C)4、知道典型金屬和非金屬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和產物(B) 不考:氮氣和稀有氣體知識,氣體的驗滿。二、知識梳理1、空氣的成分:2、空氣的利用:(1)氧氣的用途:① ;② ,如氣焊、氣割,煉鋼等。(2)氮氣的用途:①充填燈泡;②制氮肥;③液氮可作冷凍劑。(3)二氧化碳的用途:①固體二氧化碳稱 ___ ,可作致冷劑,如用于人工降雨;②用于制純堿、尿素和汽水等;③滅火;④植物 作用的原料。(4)稀有氣體:①因化學性質不活潑,常作保護氣;②通電時能發出各種顏色的光可制成各種用途的電光源。3、空氣污染與空氣質量指標:(1)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 、 、 ,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二氧化碳雖能引起“ ___ 效應”,但由于無毒,目前暫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項目。(2)酸雨:它是由 、 與空氣中的水結合形成的。4、氧氣的實驗室制法:(1)反應原理:(請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①雙氧水制氧氣:②高錳酸鉀制氧氣:③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氧氣:(2)收集方法:①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 法收集;②因為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可用 法收集。5、氧氣的性質: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通常狀況下為氣體, ____色、 味, 溶于水,密度比空氣 。 氧化性:化學性質比較 ,能與許多金屬、非金屬及化合物發生氧化反應。(請寫出氧氣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回憶實驗的主要現象)(1) Fe (2) S (3) P (4) Mg (5)CH404年-06年深圳市中考科學試題雙向細目表年份 題型 小題 分值 說明2004 選擇題綜合題 大氣污染氧氣的制取 23 南山區中考2005 選擇題 大氣污染和新能源開發 2 深圳市中考2006 選擇題 氧氣的制取 2 深圳市中考三、練習一 考點①列舉空氣的主要成分(A)1、(A)空氣中,氧氣和氮氣的體積比約為( )A.1:1 B.1:4 C.1:5 D.4:12、(A)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新鮮空氣 B.澄清石灰水 C.液態氧 D.礦泉水3、(A)以拉瓦錫為代表的早期科學家對空氣研究后確認,空氣中約有1/5的氣體比較活潑,能與某些金屬發生反應,這種氣體可能是( ) (2005年.上海)A.氮氣 B.氧氣 C.水蒸氣 D.稀有氣體4、(B)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氫元素 C.碳元素 D.氮元素5、(B)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右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選用紅磷是因為反應可以耗盡O2,生成固態的P2O5B.燃燒匙中的紅磷可以換成硫或木炭C.燃燒匙中的紅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實驗可以證明空氣含有N2、O2、CO2和稀有氣體6、(1)根據空氣的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__;②石灰水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出現白色固體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層水珠,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小蘭同學用右圖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現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小于1/5,請你幫她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兩點):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B)列舉出常觀察到的現象,說明大氣圈中確實存在下列物質:(1)空氣,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氣,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蒸氣,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②舉例說明空氣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A)1、(A)二氧化碳常用來滅火,是因為它( )①本身不能燃燒 ②不支持燃燒 ③能溶于水 ④密度比空氣大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2、(A)汽車安全氣囊內所裝化學物質,能在碰撞后10毫秒內,生成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是( ) (2005.揚州)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3、(A)魚類能生活在水中,是因為水中溶解了(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4、(A)某同學學習空氣的組成后,對各種氣體的用途進行分類連線,其中不正確的是( )A.氖氣—— 電光源; B.氧氣—— 能燃燒、作燃料;C.干冰——人工降雨 D.氮氣——制氮肥考點③列舉空氣中的污染物的主要來源(A)考點④列舉防治空氣污染的方法(A)考點⑤描述大氣層中臭氧層的作用(A)考點⑥說明溫室效應的成因(A)考點⑦關注溫室效應的利弊(A)1、(A)造成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城市生活垃圾太多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人和動物的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 D.汽車尾氣和燃燒含硫的煤2、(A)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空氣污染物指數之一 B.臭氧層能阻擋和削弱過強的紫外線C.含碳原料的大量使用是“溫室效應”加劇的原因之一D.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3、(B)下列各項中,成因果關系的是( ) (2002.黃岡)①大氣中CO2增加 ②SO2、NO2排入大氣③CO大量排入大氣中 ④冰箱制冷劑氟里昂等氟氯代烴排入大氣中a.形成酸雨 b.產生溫室效應 c.破壞臭氧層 d.使人中毒A.①-d B.②-a C.③-c D.④-b4、(A)空氣質量日報是環境監測部門對一個地區空氣質量情況所做的監測報告。目前計入空氣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況能直接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 (2006年.南和)A.把煤作為主要燃料 B.隨意丟棄塑料垃圾C.隨意丟棄廢電池 D.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5、(A)人類需要潔凈的空氣。目前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A.可吸入顆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6、(B)以下是國家關于空氣污染指數與質量級別、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表污染指數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質量級別 I II III IV(1) IV(2) V質量狀況 好 良好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某日我市的空氣污染指數為56——76,根據以上信息判斷青島市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是( ) (2004年.青島)A.I級 好 B.II 級 C.III 級 輕度污染 D.V級 重度污染7、(A)許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煙花爆竹會:①產生噪聲 ②產生有毒氣體 ③產生粉塵 ④易引起火災( )A、只有① B、只有④ C、除了③ D、①②③④8、(B)“綠色奧運”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之一。在汽車上加裝“催化凈化器”,可以將尾氣中的CO、NO轉化為參與大氣循環的無毒混合氣體該,氣體是( )A.N2和 CO2 B.CO2 和NO2 C.CO2 和O2 D.CO2 和NH39、(A)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香煙的煙氣中含有幾百種有毒物質,其中有一種物質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這種物質是( ) (2006年.南通)A.CO2 B.SO2 C.CO D.NO210、(A)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有重要影響。下列對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可以用來做滅火劑、致冷劑 B.利用固態二氧化碳可以進行人工降雨C.溫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對植物生長不利 D.大氣中二氧化碳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11、(A)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所提供的清潔、廉價電能,相當于每年燃燒5000萬噸原煤的火力發電廠產生的電能,因此三峽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減少( )①氮氧化物的排放 ②酸雨的形成 ③白色污染 ④溫室效應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A)濟寧是國家的煤炭和能源基地,境內運行和在建的火力發電廠共48家。為有效削減SO2排放總量,切實改善我市空氣環境質量,火力發電廠脫硫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市政府明確要求兩年內完成全部電廠脫硫任務。你認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煤炭中含有硫單質,煤炭脫硫是物理變化B.煤炭燃燒生成SO2,SO2會污染空氣,形成酸雨C.酸雨能酸化土壤,污染水體,腐蝕建筑及文物古跡,加速金屬制品的銹蝕D.SO2、CO、NO2和可吸入顆粒物是空氣污染指數暫定項目13、(A)《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了關于資源環境發展的目標,其中有利于控制我市空氣污染的是( ) (2006年.蘇州)A.二氧化硫年排放總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5%以上B.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5%以上C.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年排放總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8%以上D.通過資源空間配置,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率14、(B)今年春天,我國北方多次發生強烈的沙塵暴,大量沙塵不僅降落到北京,甚至遠降韓國,日本也能觀察到沙塵。專家對沙塵褒貶不一,有專家研究表明,沙塵能減弱酸雨的酸性,減弱溫室效應,也有專家研究表明,沙塵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2006年.成都)根據上述短文和你所學的知識判斷,下列關于“沙塵”的說法中有錯誤的是( )A.沙塵已成為跨國境的環境問題B.飄浮在空氣中的沙塵屬于空氣質量周報時“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顆粒物C.沙塵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塵吸收了經過地區被污染空氣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D.沙塵都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15、(B)下表為某地在一次連續四天降水中,測得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和降水pH值的數據。分析表中數據可知,這次降水中遭受酸雨污染較重的是( )日期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SO2(mg/m3) 0.009 0.013 0.015 0.018pH 5.55 5.36 4.78 4.42A.第一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四天16、(B)“綠色化學”強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⑴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前,往集氣瓶中加適量NaOH溶液,再進行實驗,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⑵在汽車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換器”,可使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反應,生成能參與大氣生態循環的兩種無毒氣體。NO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7、請仔細觀察下圖,回答有關問題。(1)過量排放二氧化碳會導致 。(2)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有 。(寫一種)(3)請你就如何防止酸雨形成,提一點建議 。18、人類發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致冷劑)若干年后,科學家發現氟利昂進入大氣層后,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壞臭氧層的循環示意圖如下:(1)請寫出臭氧的化學式 。(2)上述三步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填序號) 。(3)經過上述①②③的反應過程后,反應物氯原子的個數是否發生變化? (答:是或否)。(4)諾貝爾獎獲得者莫里納博士研究表明:“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的影響”。請你根據循環示意圖簡要說明他的觀點。 。(5)在科學家的建議下,國際社會簽署了限制使用和消費氟利昂的協議,使得大氣中氟利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請你根據本題提供的信息,就怎樣有效保護環境談一點建議或認識: 。練習二 考點①概述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1、(A)下列關于氧氣的物理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氧氣的密度小于空氣B.氧氣是無色的,液態氧也是無色的C.魚可以在水中生活,說明氧氣易溶于水D.氧氣在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2、(A)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 )A.氧氣 B.空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3、(A)能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氣體的方法是( )A.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聞氣味 C.分別插入燃著的木條 D.看顏色4、(A)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下列物質在足量氧氣中燃燒,生成物錯誤的一項是( )選項 A B C D物質 Fe S C H2在氧氣中的燃燒產物 Fe2O3 SO2 CO2 H2O5、(A)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有關氧氣說法錯誤的是( ) (2006年.蘇州)A.用帶火星的木條可以檢驗氧氣B.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氣C.魚類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氧氣易溶于水D.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濺,產生黑色固體考點②說明氧氣的用途及其性質的關系1、(A)礦井中瓦斯濃度過高,遇電火花會發生爆炸。為防止這類事故發生,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2006年.寧波)A.設法減少礦井中氧氣含量 B.礦井中禁止一切明火C.實時監側礦井中瓦斯濃度 D.改善礦并中通風條件2、(A)下列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2006年.無錫)A.動物呼吸 B.釀造米酒 C.食物腐敗 D.紅磷燃燒3、(A)下列滅火方法不恰當的是( )A.酒精燈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濕抹布撲滅B.圖書檔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C.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D.石油油井著火,用大量水澆滅4、(C)某學校科學興趣小組在研究“帶火星木條復燃與氧氣體積分數的關系”的課題中,采取了以下實驗步驟:①取5只250mL集氣瓶,向5只集氣瓶中分別裝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并用毛玻璃片蓋住,依次編號為1、2、3、4、5;②用分解過氧化氫(H2O2)的方法制取氧氣,用制取的氧氣通過排水法將上述1~5號瓶中的水排去;③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1~5號瓶中,把觀察到現象和計算數據,填入下表。集氣瓶標號 1 2 3 4 5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28.9% 36.8% 44.7% 52.6% 60.5%帶火星木條的狀況 微亮 亮 很亮 復燃 復燃試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采用分解過氧化氫(H2O2)的方法制取氧氣,其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 。(2)根據以上實驗事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寫相應的字母)。A.只有在純氧中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52.6%時,帶火星的木條就肯定能復燃C.只要有氧氣存在就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3)上述實驗表明:物質燃燒的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請你再舉一例,將實驗內容和實驗現象填寫在下表中: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練習三 考點①說明氧氣的實驗室制備及檢驗方法1、(A)加熱下列物質,不會產生氧氣的是( )A.過氧化氫溶液 B.高錳酸鉀固體C.二氧化錳固體 D.液態空氣2、(B)某氣體既能用向上排氣法收集,也能用排水法收集,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 )A.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B.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3、(B)NO是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體內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NO難溶于水,通常條件下極易與氧氣反應。實驗室收集NO的裝置是( )4、(B)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雙氧水(H2O2),都是 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況下均為無色液體。在化學實驗開放日,實驗小組的同學用下面的方法鑒別水和雙氧水兩瓶無色液體,請填寫有關內容: (2005年.上海)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將等體積的兩種無色液體分別加入A、B兩個試管中。②分別向A、B兩試管中同時加入等質量(少量)的二氧化錳,觀察現象。 A試管中無明顯現象B試管中有氣泡產生 A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 ;B試管中的無色液體是: ;(1)B試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如何驗證B試管中產生的氣體(寫出操作步驟、實驗現象和結論)?5、(C)某同學用氯酸鉀制取干燥、較純凈的氧氣。實驗步驟如下: (2005年.重慶)①檢查裝置氣密性,氣密性良好 ;②先在試管中放入MnO2,再放入略多于計算量的KClO3;③連接好實驗裝置;④加熱;⑤收集氣體;⑥適當的時間后,停止加熱,拆卸裝置。回答下列問題:⑴裝置A中所裝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⑵方框B中最好選用下列裝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⑶實驗中觀察到何種現象時開始收集氣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實驗結束后,該同學發現收集到的氣體比預計的少很多,百思不得其解。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雙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它是過氧化氫(H2O2)的水溶液。在盛有少量MnO2的容器中,加入含H2O2 30%的雙氧水,在常溫下即可迅速分解放出氧氣:2H2O2 MnO2 2H2O+O2↑ 。實驗室可用此方法制取氧氣。試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的發生裝置應選用 (A或B)裝置。(2)欲分離反應后混合物中的。MnO2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 ___ 。(3)與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的方法相比較,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的優點是(寫出一種就行) 。7、(C)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取一定質量的該樣品與1g二氧化錳混合,其總質量為6g。依次加熱該混合物t1、t2、t3、t3時間后,分別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量,記錄的有關數據如下表(樣品中的雜質不參與化學反應) (2005年.菏澤)加熱時間 t1 t2 t3 t3剩余固體質量(g) 4.24 4.16 4.08 4.08試計算:(1)完全反應后產生的氧氣的總質量為_______________。(2)樣品氯酸鉀純度是多少?練習四 考點①描述典型金屬(鎂﹑鐵等)和非金屬(硫﹑磷﹑氫氣等)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及產物1、(A)下列物質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時,集氣瓶底部要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的是( )A.硫 B.紅磷 C.細鐵絲 D.木炭2、(A)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紅光,生成黑色固體 B.鋁箔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白色固體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A)在鎂條燃燒的實驗中,最能說明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現象是( )A.鎂條變小 B.發出耀眼白光 C.產生大量熱 D.生成白色固體4、(A)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 B.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生藍紫色火焰 D.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5、(A)下圖展示的實驗中,能表示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的是( )(2006年.溫州)A. B. C. D.6、(C)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圖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現象及化學反應原理,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1)所發生的三個反應有多個共同的特點,分別是① ;② ________ ;③ .(只答三點即可)(2)甲實驗進行時,燃燒匙中硫的狀態是 ___________ 。(3)任選上述三個實驗中的一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 。7、(B)有下列變化: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B.磷在氧氣中燃燒;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D.硫在氧氣中燃燒。請將對應的序號和反應生成物填入空格中。(1)有白光產生的是_________;(2)有白煙產生的是_________;(3)有藍紫色火焰產生的是_________;(4)需要在集氣瓶底先放一些細沙或水的是_________。 (2005年.黃岡)8、(C)為探究燃燒的條件,小花同學查閱資料得知:白磷為蠟狀固體,有劇毒,不溶于水,著火點為40℃,紅磷著火點為240℃。然后她進行了如下實驗: (2006年.徐州)(1)按A裝置進行實驗,可觀察到的現象為①銅片上的紅磷_____________②銅片上的白磷________③水下的白磷________________(2)B裝置中a儀器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在使用組裝好的B裝置前首先應該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藥品并將B和C裝置連接,滴入雙氧水,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Mn0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C裝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燒。(3)從以上實驗分析得出,燃燒需要的條件為:可燃物、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9、(C)某同學探訪了課本上的實驗2-1之后,又設計了如裝置甲所示的實驗,紅磷和木炭均為足量,在空氣中燃燒,待燃燒完畢,冷卻至室溫,打開C、D兩處的夾子。(1)同學將看到什么現象?試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2)如果將裝置甲改成裝置乙,反應完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與(1)有什么不同?為什么?6、空氣、氧參考答案二、知識梳理:1、N2 O2 稀有氣體 CO22、供給呼吸 支持燃燒 干冰 光合作用3、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溫室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4、2H2O2 MnO2 2H2O+O2↑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MnO2 2KCl +3O2 ↑排水 向上排空氣5、略三、練習一考點①1、B 2、C 3、B 4、D 5、A6、(1)O2 CO2 H2O (2)裝置漏氣、紅磷的量不足、沒有冷卻就觀察等7、略考點②1、C 2、B 3、A 4、B考點③④⑤⑥⑦1、D 2、A 3、B 4、A 5、B 6、B 7、D 8、A 9、C 10、C 11、A 12、A13、A 14、D 15、D 16、SO2+2NaOH=Na2SO3+H2O NO+CO 催化劑2 N2+CO217、溫室效應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開發新能源、廢氣處理后再排放18、(1)O3 (2)② (3)否 (4)反應過程中氯原子沒有損耗,而是在循環消耗臭氧,導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對臭氧層產生巨大影響。(5)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考查的是學生環境保護。合理使用化學物質和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只要合理均給分。以下答案供參考:治理污染要從禁止污染源開始;人類要有地球村觀點,治理污染要全球共同行動;合理使用化學物質;不使用含氟里昂的致冷設備。科學在防治污染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污染治理的時間較長,代價較大;化學是一面雙刃劍,既能造福人類,又能給人類帶來災難;練習二考點①1、D 2、A 3、C 4、A 5、C考點②1、B 2、D 3、D 4、練習三考點①1、C 2、B 3、B4、H2O H2O2 2H2O2 MnO2 2H2O+O2↑ 用帶火星木條放在試管口,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5、濃硫酸 C 當A瓶中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 裝置漏氣(或藥品沒有混合均勻)6、B 漏斗 玻璃棒 燒杯 操作更簡單方便7、 1.98g 98%練習三考點①1、C 2、B 3、D 4、B 5、B6、(1)都放出熱量 都是和氧氣反應 都是化合反應 (2)液態 (3)略7、A B D C8、(1)無明顯現象 燃燒 無明顯現象(2)錐行瓶 檢查裝置氣密性 2H2O2 MnO2 2H2O+O2↑ 催化劑(3)溫度達到著火點 與氧氣接觸9、(1)水沿著導管流入A瓶,而沒有流入B瓶子 紅磷燃燒消耗掉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使A瓶內氣體減小,而木炭燃燒消耗氧氣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B瓶內氣體幾乎沒變78%主要成分21%0.94%空氣0.03%其他氣體(約占有1%體積)水蒸氣和雜質等0.03%MnO2AB△PAGE第 1 頁 共 1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