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信息遷移題及綜合題解題技巧一、信息遷移題信息遷移題是一種新興的題型,它在近幾年的各地中考中所占的比得逐年增大。其題型廣泛,可涵蓋選擇、填空、實驗、計算等各種形式的題型,內容亦全面(幾乎可考查所有內容),可以這么說,在中考中解答信息遷移題的好壞,直接反映了我們自身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整份試卷分數的高低。而從近兩年的中考閱卷情況來看,其解答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我們對此類題型的訓練太少,解題不得要領。信息遷移題的特點是,通過訓練新知識的信息,要求我們利用已掌握的化學知識技能以及題給信息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用化學基礎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的題型分析及解法探討如下:1、情景型信息遷移題在考查我們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時,通過一種新的情景提出問題。新情境可以是最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是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可以是一些重大的社會事件,題目的解答往往與新情境無關。新情境在這種題中所起的作用僅僅賦予考題以生活色彩、時代特色,增強對學生的親和力。這種信息遷移題一般有較強的教育功能。例1:進入21世紀,全球擁有的化合物已超過2000萬種,其中部分物質是由碳、氫、氧、鈉中的某些元素組成的。請用上述元素,按要求寫出一種常見物質的化學式:(1)用作還原劑和氣體燃料的氧化物 。(2)汽水中含有的一種酸 。(3)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稱苛性鈉的堿(4)生活中常用作洗滌劑的純堿 。(5)我國正在建設的“西氣東輸”工程,將要輸送的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審題與思路:常見的能用作還原劑的物質有H2、C、CO,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CO;汽水是把CO2溶于水得到的,CO2溶于水時,發生了CO2+H2O H2CO3這一反應,所以在汽水中存在的酸是H2CO3;堿是由金餉離子與OH—形成的化合物,在這些元素中只有鈉一種金屬元素,故堿為NaoH;氫氧化鈉的俗稱為苛性鈉、火堿、燒堿等;純堿是Na2CO3,它的水溶液顯堿性;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解答:CO、H2CO3、NaoH、Na2CO3、CH4。總結:“進入21世紀,全球擁有的化合物已超過2000萬種”這個新信息與題目的解答沒有關系。但題目在考查物質的分類、俗名、性質的時候,把科學發現的最新信息帶給學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補充了教材因滯后效應而帶來的不足。邊學邊練A1、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空氣的凈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列氣體組中的各種氣體都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SO2、CO、NO2B.CO2、HCl、N2C.CH4、CO2、H2D.HCl、N2、O22、2004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報告指出,孟加拉國正處于“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集體中毒”之中,全國一億二千五百萬人口,最少有八千五百萬長期飲用含有劇毒砒霜的地下水。這場環境災難史無前例,甚至超過了八四年的印度博帕爾毒氣泄露和八六年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爆炸事件。砒霜的化學式為As2O3,其中As(砷元素)的化合價為 ( )A.+2價 B.+3價 C.+4價 D.+6價3、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能,已知硒的元素符號為Se,相對原子質量為79,其含氧酸的化學式為H2SeO4。H2SeO4的名稱是 ,硒元素的化合價為 ,該酸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總數為 個,組成該酸的H、Se、O元素的質量比為 。2、拓展型信息遷移題拓展型信息遷移題中題給舊我們完全陌生的,但它與我們固有知識之間有密切聯系,只要我們能把已學知識或已知規律進行適當的遷移,運用到新的環境中來,就能解決問題。題中新信息是舊知識的拓展,它側重考查我們知識遷移、運用舊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題時,要注意尋找新舊知識的聯系,尋找新信息與舊知識的共性,再采用類比仿造的方法解決問題。例2:與金屬跟鹽反應的規律相似,非金屬也有這樣的規律。Br2、I2、Cl2及其1化合物間有如下關系:Br2+2NaI 2NaBr+I2;CL2+2NaI NaCl+I2;Cl2+2NaBr 2NaCL+Br2。非金屬單質Br2、I2、Cl2、的化學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審題與思路:金屬跟鹽反應的規律是: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餉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也就是說,如果A金屬能把B金餉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則說明A的化學活動性比B題。本題給出信息“非金屬也有這樣的規律”,我們就可以把這一規律拓展到非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即如果非金屬A能把非金屬B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則說明A的化學活動性比B強。Br2能從NaI的溶液中把I2置換出來,說明Br2的活動性比I2強;Cl2能從NaI的溶液中把I2置換出來,說明Cl2的活動性比I2強;Cl2能從NaBr的溶液中把Br2置換出來。說明Cl2的活動比Br2強。解答:Cl2、Br2、I2總結:解答拓展型信息遷移題,我們多采取類比仿造的方法。首先要確定一個原型(這種原型往往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知識或在題給信息中已給出);然后找出要解答的問題與原型之間的相似之處,依葫蘆畫瓢就能得到最終結果。邊學邊練B1、氫氧化銫是一種可溶性堿,其化學式為CsOH,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CsOH溶液的PH小于7B.CsOH在水中電離方程式為:CsOH Cs++OH—C.CsOH溶液能使酚酞試溶變紅D.CsOH與硫酸反應生成的鹽的化學式為CsSO42、據近期《貴陽晚報》報道,在貴陽市黔靈鎮的安井村發現一溫泉,水溫高達580C,經監測分析,該溫泉屬偏硅酸醫療礦泉,有軟化血管的作用,對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有較好的醫療作用。偏硅酸是二元酸,又含氧酸,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則偏硅酸的化學式為 。3、當前發展較快、高效低毒的滅火劑叫“1211”滅火劑,其化學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順序分別以阿拉伯數字表示相應的原子數(未尾的“0”可略去)。按此命名原則,寫出下列新型滅火劑的化學式:1301 ,122 ,2402 。3、應用型信息遷移題題目中通過題給信息給出了一種全新的知識或者思維方法,要求學生用這種新知識或新思維方法解決新問題。這種題側重考查學生接受新信息并運用新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題時,要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把握題給信息的實質,把新信息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去,結合新舊知識,對要解答的問題進行分析、甄別,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例3:在CO還原CuO反應中,Cu元素由+2價變為零價,碳元素由+2價變為+4價。在高中化學課本里把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反應叫氧化還原反應。上述反應中的CuO為氧化劑,CO為還原劑。現有下列事實:衣物上沾了KMnO4溶液的污跡中不易洗去,若用維生素C制成的溶液擦洗,就能洗掉污跡。測知洗滌后溶溶中有Mn2+,可以推知擦洗的過程發生 反應。反應中維生素C發生 反應。審題與思路:在KMnO4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7;在Mn2+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顯然用維生素C制成的溶液擦洗污跡的過程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根據題給信息“元素化合價發生的反應叫氧化還原反應”,擦洗的過程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我們知道,在CO還原CuO的反應中,氧化銅是氧化劑,一氧化碳是還原劑,而在這個過程中,Cu元素由+2價變為零價,碳元素由+2價變為+4價,說明有元素化合價降低的是氧化劑,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是還原劑。在這個反應中,KMnO4中錳元素的化合價降低,KMnO4是氧化劑,它發生還原反應;另一反應物維生素C是還原劑,它發生氧化反應。解答:氧化還原:氧化總結:解答應用型信息遷移題時,要善于把題給新信息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再用這種新的知識去思考問題。要能夠跳出自己的原有的思維定勢,不能拘泥于自己的老觀念。邊學邊練C1、化學上把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互稱為同素異形體,例如白磷和紅磷。下列各組物質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 )A.CO和CO2 B.金剛石和石墨C.冰和干冰 D.液氧和氧氣2、化學上用符事情“X”表示原子的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號,z表示原子核內的質子數,A表示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已知Xn+和Ym—的電子層排布完全相同,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b-a=d-c B.a+n=c-mC.a-n=c+m D.b-n=d+m3、在通常情況下,判斷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是小,可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與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進行比較。比空氣相對分子質量大的,密度也比空氣大;反之亦然。現已知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反應為:2NH4Cl(固體)+Ca(OH)2(固體) △ CaCl2+2H2O+2NH3↑。制得的氨氣易溶于水。則制取氨氣時可選擇與實驗室制 (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相同的發生裝置,收集氨氣應使用 法。4、隱蔽型信息遷移題信息遷移中所給信息不清晰,僅僅依靠明顯的題給信息往往得不出最終的結果,需要我們在閱讀題目的基礎上對所給信息,所要回答的問題進行分析,推理、挖掘出題目中隱蔽的信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得到正確答案。在做這種題時,要注意尋找題給信息之外的隱蔽條件,分析題給信息中所隱蔽的內在規律。例1:在燒制磚瓦時,用粘土做成的坯經過烘燒后,鐵的化合物轉化成 而制得紅色磚瓦。若烘燒后期從窯頂向下慢慢澆水,窯內會產生大量的 氣體,它們把該紅色物質還原成黑色的化合物 和FeO,同時還有未燒完的炭顆粒,而制得青色磚瓦。審題與思路:題目中所給的有關磚瓦燒制過程是新的情境。紅磚、青磚我們盡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但紅磚和青磚中到底含有什么物質,我們都不清楚,題目中也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就需要我們通過閱讀,挖掘出隱蔽信息。(1)通過閱讀,可以找到“燒制紅磚時,鐵的化合物轉化成一種物質,而制得紅磚”,說明:①這種物質也含有鐵元素;②這種物質顯紅色。事實上含鐵的物質中顯紅色的有氧化鐵。(2)同樣,“紅色物質還原成黑色的化合物”,由于紅色物質是氧化鐵,所以黑色的化合物也應該含有鐵元素,在鐵的化合物中顯黑色的有四氧化三鐵。(3)而某種氣體能把氧化鐵還原成四氧化鐵,說明這種氣體具有還原性。具有還原性的氣體有氫氣和一氧化碳。結合題給信息,“同時還有未燒完的炭顆粒”,可知,在燒制磚瓦時用的燃料是碳,故還原劑應該是水和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的一種氧化碳和氫氣。解答:氧化鐵,還原性(一氧化碳、氫氣);四氧化三鐵總結:初中階段幾種常見的黑色固體:①四氧化三鐵;②氧化銅;③二氧化錳;④木炭;初中階段幾種常見的黑色固體;①氧化鐵(三氧化二鐵);②氧化汞;③金屬銅。邊學邊練D1、鹽可以分為正鹽、酸正鹽、堿式鹽,也可根據所含離子進行分類。如鉀鹽、鈉鹽等。酸可分為一元酸、二元酸……也可根據其他原則進行分類。請將下列九種微料分成兩大類,每大類要有五種微粒(可重復使用),并寫出你的分類原則。Ne OH — NH3 H2O NH+4 CO2 NO2 SO32、元素可分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物質可分成有機物、無機物……分類都有一定的原則,下列化學式各表示一種物質,請按你的原則,將下列物質分成各有五種的A、B兩類,并寫出你的分類原則:A: ;B: 。Ca NH3 MgO NaOH CH4 H2O KH SiC HF Ne3、肥皂的主要成分為硬脂酸鈉(C17H35COONa),它是一種有機酸的鈉鹽。向肥皂水中滴入鹽酸出現白色沉淀,這沉淀物是 (寫名稱);若向肥皂水中加入硬水(含Ca2+,Mg2+)也會出現白色沉淀,此沉淀主要是 (寫名稱)。5、探索型信息遷移題題目中以數據或“探究性實驗”的形式給出信息,要求我們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或實驗觀察記錄,得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在這種題目中有時還會要求我們根據自己所得的結論提出某些建議。這類信息遷移題主要考查我們“探究實驗”,“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在分析數據時,要注意尋找各組數據中的相同和不同,從而找到引起數據變化的根本原因,得出答案。例5:銅銹的主要成分是銅綠[Cu2(OH)CO3]。為了驗證銅生銹條件,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成員進行了如下的實驗。一個月后,才發現B中銅絲慢慢生銹,且水面處銅絲生銹較嚴重;而A、C、D中銅絲基本無變化。(1)銅生銹所需要的條件實際上是銅與 相互作用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2)寫出廣口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銅生銹時產生銅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銅和鐵相比, 更易生銹,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審題與思路:A、B、C、D的不同處在于:A 中銅絲與水接觸;B中銅絲與水和空氣接觸;C中銅絲只與空氣接觸,不與水接觸;D中的銅絲與水接觸,還與除去了CO2的空氣接觸。根據題給信息可知:只有B中銅絲銹,而A與B相比較,是缺少空氣,這說明銅絲生銹需要O2存在;C與B相比較,只是缺少水,這說明銅絲銹需要水分;而D跟B相比較,只是空氣中除去了CO2,說明銅絲生銹還需要二氧化碳。而B中水面處銅絲銹較嚴重,而這里的水、O2、二氧化碳恰恰最充足。銅生銹約需一個月的時間,而鐵生銹只需要一周左右,這說明鐵比銅更容易生銹。解答:(1)氧氣、水二氧化碳;(2)2NaOH+CO2 Na2CO3+H2O;(3)CO2+H2O+O2+2Cu Cu2(OH)2CO3;(4)鐵;鐵比銅更活潑(或鐵比銅更容易與氧氣反應)。總結:解答本題應該充分利用題給信息;①從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中可知,銅綠中含有Cu、H、C、O四種元素,則說明參加反應的物質中一定含有H2O水,含有CL二氧化碳。②空氣通過裝有NaOH溶液的廣口瓶后,NaOH把CO2吸收除去,D與B的不同處就在于所給的空氣是否含二氧化碳。邊學邊練E1、在九年級化學里,我們已學過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還有一類氧化的(如AL2O3)具有下列化學性質:AL2O3+6HCL 1ALCL3+3H2O;AL2O3+2NaOH 2NaALO3+H2O。其中NaALO2叫偏鋁酸鈉,屬于鹽類。像AL2O3這樣氧化物在化學叫做兩性氧化物。請你概括出兩性氧化物的定義。2、1977年8月,國際化學無機化學會做出一項決議:從104號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國名來命名,一律采用新元素的原子序數(即核電荷數)的拉丁文縮寫命名。即nil=0,un=1,bi=2,ri=3,quad=4,pent=4,nex=6,sept=7,oct=8,enn=9。照上述規定辦法,第104號元素的拉丁文名稱按“un+nil+quad+ium(詞綴)”,應為“unnilquadium”其元素符號為Unq;第105號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為Unnilpentium,元素符號為Unp。其余依次類推。請你分別給下列元素命名;(1)109號元素,拉丁文名稱 ,元素符號 。(2)111號元素,拉丁文名稱 ,元素符號 。3、為了解宇宙空間環境條件對種子發芽的影響。某中學科技活動小組利用在太空飛行兩周后(搭載我國返回式衛星)返回地面的油菜和美國蘆筍種子,進地萌發實驗。實驗分兩類:空間類(S類),即選有邀游“太空”后的種子;地面類(G類),即選用然條件下保存的同種種子。在各類中分加O2(+O2)和不加O2兩組實驗。實驗結果見下表。類別 空間類(S)發芽率% 地面類(G)發芽率%組別 S+O2 S組 G+O2組 G組油菜 94 83.3 72 68美國蘆筍 91.5 85 90 80.4從實驗結果看空間類的發芽率比地面類 ;在上述四組實驗中,應比較哪兩組實驗數據才能是出這個結論?6、干擾型信息遷移題在題目中夾雜大量的與解題無關的信息或是對解題有干擾作用的信息;需要我們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去粗取精,掘棄無用信息,甚至通過分析排除干擾因素,才能得出最后結果。解此類題時,閱讀是手段,分析,辨析是關鍵。例6:閱讀下列短文(為了答題方便,句子前面加了序號):①純凈的氮氣是沒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②在放電條件下,氮氣跟氧氣能直接化合生成無色的一氧化氮氣體;③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在常溫下易跟空氣中的氧氣化合,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④二氧化碳有毒,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碳;⑤生成的硝酸隨雨水淋灑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礦物相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硝酸堿。試填寫下列空白:(1)短文中描述氮氣化學性質的句子是 (填序號)(2)實驗室制取一氧化碳氮氣體,宜用 法收集。(3)寫出二氧化氮與水作用的化學方程式 ;(4)“雷雨發莊稼”,意思是,雷雨過后,土壤中的養分增多了,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其原因是 。審題與思路:(1)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表現出的性質。①是氮氣的物理性質;②是氮氣的化學性質;③是一氧化氮的化學性質;④是二氧化氮的化學性質;⑤是硝酸與土壤中的礦物發生的化學變化;描述氮氣化學性質的句子只有②。(2)一氧化氮氣體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故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它不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解答:②;排水;3NO3+H2O 2HNO3+NO;硝酸同土壤中的礦物作用,產生了硝酸鹽,硝酸鹽中含有易被農作物吸收的N元素。總結:在這一段文字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學性質,對學生解答問題性質,就很容易出現錯誤答案。邊學邊練F1、銅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也是較好的純金屬之一,呈紫紅色光澤,熔點為1083.40C,沸點為25670C,密度為8.9g/cm3。銅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導電、導熱性較好,但含有雜質時則導師電性大受影響。銅在干燥的空氣里很穩定。但在潮濕的空氣中表面可生成一層綠色物質,稱為銅綠[Cu2(OH)2CO3]。高溫時銅可被氧化,生成一層黑色氧化銅,銅溶于硝酸和熱濃硫酸。閱讀完這段話后,請歸納出金屬銅的物理性質,填在下面: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河北省中考題)閱讀下面短文,并回答問題。19世紀未,物理學家瑞利在研究中發現,從空氣中分離得到的氮氣密度,與從含氮物質中制得的氮氣密度有0.0064千克/米3的差異。他沒有放過這一微小差異,在化學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于1894年發現了空氣中的氬。下列有關結論中,正確的是(填序號) 。①氬是一種化學性質極不活潑的氣體;②瑞利從空氣中分離出氮氣是純凈物;③19世紀未以前,人們認為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④瑞利發現,從含氮物質制得的氮氣密度大于空氣中分離得到的氮氣密度。3、閱讀下面短文,然后根據要求回答。酸類中有一種醋酸(CH3COOH),化學名稱為乙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熔點16.60C,純凈的乙酸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氣體的無色液體,易溶于水和酒精,在水中只能電離出氬離子和乙酸根離子(CH3COO—),它也能跟活潑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產生氫氣,所以家用的鋁器皿不宜用來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蝕。(1)醋酸的物理性質是 。(2)醋酸是 元酸,它和堿中和的產物之一 (填是或不是)屬于酸式鹽。(3)醋酸和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7、開放型信息遷移題開放型信息遷移題通常有多個答案,它具有住處遷移的內容新穎性、形式生動懷,還具有開放題的發散懷、創新性。解決開放型信息遷移題除了要認真分析題給信息外,還要開放思想、極盡想象、發散思維,得出答案。例7: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是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的,元素周期表按原子序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排列都有一定的原則。請你將下列8種物質排成A、B兩列,每列5種物質。HclO4 Cl2 HCl HclO HClO3 H2 CO2 O2審題與思路:根據題給信息可知,我們可以給這8種物質按照某種排序原則進行排序。顯然,排序原則不同,則會得不同的排序結果,故此這個題具有開放性。分析題給物質可以看到,含有氯元素的有:HClO4、Cl2、HCl、HClO、HClO3;含有氧元素的有:HClO4、HClO、HClO3、CO2、O2;含有氧元素的有:HClO4、HCl、HClO、HClO3、H2。那么些物質可以依據某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排序。在化合物中,氯元素具有可變化合價,故含氯元素的物質也可按照氯元素的化合價排序。CL2、HCL、H2、CO2、O2在常溫下是氣體,這些氣體的密度和相對分子質量不同,故還可以按照密度或相對分子質量排序。解答:A.按氯氣質量分數由大到小:Cl2、HCl、HClO、HClO3、HClO4B.按氧元素質量分數由大到小:O2、CO2、HClO4、HClO3、HClOC.按氫元素質量分數由大到小:H2、HCL、HCLO、HClO3、HClO4D.按氯元素化合價由大到小:HClO4、HClO3、HClO、Cl2、HClE.按氣體密度由大到小:Cl2、CO2、HCl、O2、H2F.按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由大到小:Cl2、CO2、HCl、O2、H2總結:開放性題往往具有這樣的特點:思維的立足點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所以不同思維習慣的人,有不同生活經驗的人得到的結論也會不有同,這種題型很適合用來訓練我們的創新思維。本題還可以按某種化學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邊學邊練G1、有一瓶氣體,它由H2、CO2、CH4中一種或幾種組成。用它進行實驗:①將氣體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未見出現沉淀;②在導管口將氣體點燃,氣體安靜燃燒,火焰呈藍色。③用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燒杯避上出現水珠;把燒杯迅速倒轉過來,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用化學式填空回答氣體的組成(有幾種可能就填幾種,可不填滿):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藥金”外觀和金(Au)相似,常被誤認為黃金。不法分子用爐甘石(ZnCO3)、赤銅礦(主要成分為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熱至8000C左右,制得金光閃閃的假黃金(藥金)以牟取暴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藥金”不可能是黃金,理由是 ;已知“藥金”是銅鋅合金,試寫出一種甄別該假黃金的方法 。3、燃燒散煤有大量二氧化硫產生,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為了減少空氣污染,青島市已頒布地方法規,規定在市內四區禁止燃用散煤,允許燃用煤。(1)制作型煤時,要在煤中加入適量熟石灰,以消除燃煤時二氧化硫的污染。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原因 。(2)除上述方法外,請舉出二例你所了解的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或措施。(1)SO2+Ca(OH)2 CaSO3+H2O;(2)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控制工廠廢氣的排放、使用清潔燃料(液化石油氣、煤制氣等)、禁止直接焚燒垃圾等。第(1)小題,在課本中學過,熟石灰能吸收空氣二氧化碳CO2+Ca(OH)2 CaCO3↓+H2O,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很相似,它們都是酸性氧化物,經過類比很容易寫出方程式。二、綜合題綜合題分為學科內綜合題與學科間綜合題,學科間綜合題的特點是體現學科交叉,注重學科綜合能力的考查,它要求我們在解題時不僅要出色駕馭化學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善于遷移應用相關學科,如數學、物理、生物等知識和思維方法,以他山之石,攻已之玉,才能獨辟蹊徑,化難為易。例8:如下圖所示,電源電壓為12V,R1=R2=10Ω,R3=20Ω,燒杯內盛有8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銅溶液,若向燒杯內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鋇溶液171g充分反應后,求電流表的示數?審題與思路:由題意通過計算可知,8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銅溶液與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鋇溶液171g,恰好完全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硫酸鋇和氫氧化銅,此時溶液中沒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即液體不能導電了,此時電路中只有R2與R3串聯,所以此時電路的電阻為:10+20=30Ω。根據I=,可得電流強度為:=0.4A。解答:0.4A總結:這道題中首先根據化學計算,以確定硫酸銅和氫氧化鋇恰好完全反應,產生兩種難電離的化合的,進而確定液體不導電是解題的關鍵。邊學邊練H1、某元素被譽為“智力之花”。人體中如果缺少會含量過多都會導致甲狀腺亢進病,這種元素是 ( )A.碘 B.鈣 C.鐵 D.鋅2、在一個密封容器產,放置綠色植的,讓它受陽光的作用進行生長活動,并晝夜測定容哭內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中正確的是圖 ( )3、運用數學化學知識,有簡明易記的效果,如硬水的劃分:30 80水的硬度軟水 硬水 最硬水請用類似的方法,運用溶解度數軸,將固體物質200C時在水中的溶解性表示出來。溶解度(克)三、STS問題所謂STS問題,即指科學(science)技術(techology)。社會問題(soiciety),近幾年來在中考中呈現上升趨勢,這類試題能使我們了解化學在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導我們初步動用化學視角法觀察生活、生產和社會中各類有關的化學問題,關心社會提高神化 學素養,它一般包括:環境問題、能源問題、重大社會事件,與九年級化學知識有關的生活知識和最新科學技術等。例9:在我國西部開發建設中,要在某新建城市建一個大型化工基地,下圖為該城市環境圖,該城市氣候干燥,經常刮西北風。有甲、乙、丙、丁四個地點可供選擇,你認為理想的地點是 (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審題與思路:該城市氣候干燥,而水是化工生產的重要原料,所以建化工基地必須考慮水源問題。同時,在生產中會產生一定量的污染的,故此還應考慮對人民群眾的生活的影響。甲處取水方便,但在刮西北風的時候,產生的污染物會影響居民區人民的正常生活,故不能選甲;乙處在居民區內,更不能作為化工基地;丙處在山區,取水不方便,不能選擇;只有丁,取水方便,而且又處在下風口,不會對人民的生活產生影響。解答:選D總結:在解決這類題時,必須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生產的需要,保證各種原料的充足供應(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二是環境保護,要把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邊學邊練I1、酸雨是指PH∠5.6的雨、霧等形式的降水,主要由大氣污染物中硫、氮的氧化物所致。下表是近年某月我國四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報告,由表中可知,當時最容易出現酸雨的城市是 ( )選項 城市 污染指數 首要污染物 空氣級別A 北京 92 YSP(總懸浮顆粒物) ⅡB 福州 42 ⅠC 廈門 25 ⅠD 重慶 98 SO2 Ⅱ2、由于森林過量砍伐,草場大面積開墾,土地出現沙漠化,導致最近我國北方多次出現沙塵暴使空氣中增加了大量的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粉塵3、在我國干旱嚴重的華北地區,近年來利用飛機、高炮或火箭等動載工具向過冷層中播撒碘化銀(AgI)或干冰,實現人工增雨(或人工增雪),達到減災的目的。下列有關人工增雨的評述中,你認為不甚理智的是 ( )A.它對農業生產條件和大氣環境的改善有一定的效益B.它使用的AgI中的重金屬元素將對地表地土壤造成污染C.它使用的AgI中如換為干冰,可避免重金屬元素對土壤的污染D.它是人類徹底戰勝自然的表現,體現了人類的力量是無窮的化學新課標活題測試卷一、三思而選(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3分×10=30分)1、近來我市將市區汽車排氣管裝上三效催化轉換器,目的是使:①碳氫化合物迅速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②氮的氧化物轉化為氮氣;使汽車尾氣得到凈化。關于這二個目的所涉及的物質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 )A.均為氧化反應 B.均為化學變化C.均為物理變化 D.前者是化學變化,后者是物理變化2、下表是三種氣體的密度(標準狀況下測得)和溶解度(200C、101kpa條件下測得)H2 CO2 SO2密度g/L 0.0899 1.977 2.716溶解度g/100g水 0.0001603 0.1688 11.28實驗室收集SO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氣法 B.向下排空氣法C.排水集氣法 D.即或有上排空氣法又可用排不集3、工業生產中常將兩種金屬在同一容器中加熱使其溶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屬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試根據下表所列金屬的熔點和沸點的數據(其他條件均已滿足),判斷不能得到的合金是 ( )金屬 Na K Al Cu Fe熔點0C 97.8 63.6 660 1083 1535沸點0C 883 774 2200 2595 2750A.K-Na B.K-Fe C.Al-Fe D.Fe-Cu4、應用儲能介質(某種結晶水合物)儲存和再利用太陽能是一項新技術,其原理是:當白天陽光照射時,儲能介質熔化,同時吸收熱能;當夜環境降溫時,儲能介質凝固,同時釋放出熱能。某地區白天氣溫可達400C,夜晚時可下降至100C。根據下述原理和表中幾種常見儲能介質的有關數據,該地區應用上述技術調節室溫時,選用儲能介質最好是表中的( )結晶水合物 熔點/0C 熔化時吸熱/(KJ·g-1)A CaCl2·6H2O 29.0 0.172B Na2SO4·10H2O 32.4 0.269C NaHPO4·12H2O 36.1 0.282D Na2S2O3·5H2O 48.5 0.2005、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產生白色沉淀,若繼續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將溶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Ca(OH)2+CO2 CaCO3↓+H2O;CaCO3+CO2+H2O Ca(HCO3)2。當二氧化碳持續不斷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沉淀質量的變化符合下圖所示圖象中的 ( )6、據中央電視臺6月3日對云南撫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現場報道,科學家曾通過測定古生的遺骸中的碳-14原子的核電荷數來推斷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相對原子質量為14。下列關于碳-14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中子數為6 B.質子數為6 C.電子數為6 D.質子婁和中子數之和為147、已知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任何氣體的體積和分子數都成正比。在1體積空氣中混入1體積二氧化碳,在高溫下跟足量的焦炭反應,假設氧氣和二氧化碳都轉化為一氧化碳,則反應后氣體中的體積分數約是 ( )A.33.3% B.50% C.67% D.75%8、設在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宣布;天氣學家觀測到“百武”慧星因受到越來越強的陽光照射而產生噴氣現象,噴出氣體包括:水蒸氣、一氧化碳、甲醇、甲醛(CH2O)、氫氰酸(HCN)等混合氣體。根據報道可以推測 ( )A.“百武”彗星中至少含有C、H、O、NB.“百武”彗星中存在單質和化合物C.“百武”彗星中存在著氣體、液體和固體D.“百武”彗星中可能存在著生命9、硅等半導體元素的發現,是當今計算機高科技發展的基礎,工業上從石英砂提取粗硅的化學方程式如下:SiO2+2C Si+2CO。該反應屬于哪種反應類型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10、血液中有一種含銅的藍色的蛋白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51000,已知該分子中銅的質量分數為0.34%,則平均每個銅藍蛋白質分子的銅原子數為 ( )A.2 B.4 C.6 D.8二、有空來做做(共31分)1、手機中使用的鋰電池是新型的高能電池,以質量車、電容量大而受到普遍重視。目前已制成多種功能的鋰電池。某種鋰電池的總反應可表示為Li+MnO2 LiMnO2,在上述反應中鋰元素的化合價從 轉變為+1價,錳元素的化合價從+4價轉變為 價。2、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種形式的大氣降水。它主要是由含主要是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燒和金避冶煉廠釋放的二氧化硫氣體千萬。酸雨的危害極大,減不二氧化硫等污泥物的排放,保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取剛降到地面的酸雨不樣,每隔一不定時間測定其PH,數據如下:測定時間(min) 0 1 2 3PH 4.73 4.62 4.56 4.55(1) 從測定的數據可知;在測定的4min內酸雨水樣的酸性是 。(填“減北”或“增強”)(2)在測定的時間內,酸雨水樣PH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正硫酸(化學式是H2SO3)被空氣中氧氣化為硫酸的緣故。請定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宋代初期,人們發現江西一饒有一苦泉,蒸發這種苦泉水會得到膽礬,熬苦泉水的鐵鍋用久了會變為銅鍋,這也是濕法治銅的起源。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今年入夏以來,我省久旱少雨。五月二十五日凌晨,全省7個地市120多個人工增雨點向空中發射炮彈,成功進行了人工增雨,使合肥及周邊地區的降雨量增加了30%—40%。人工增雨炮彈中裝有碘化銀(AgI)、氯化鈉、尿素[CONH2]和干冰等物質。在這些物質中,屬于鹽的是 ;屬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可用作化肥的是 ‘能用于滅火的是 。5、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襲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的粗暴侵犯。北約軍隊空襲南聯盟的發電廠時,使用了一種石墨炸彈。這種炸彈爆炸后釋放出大量纖維狀的石墨覆蓋在發電廠的設備上,使設備短路而停電。石墨纖維能使設備短路的原因是 。北約軍隊準備使用的還有一種“油氣炸彈”。這種炸彈爆炸時首先釋放出大量可燃性氣體,然后將可燃性氣體引爆。這時,躲在防護工事里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會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 。6、如右圖所示,在河邊有A、B、C、D四個化學試劑廠向河中排放廢水,每個工廠的廢水里各含有NaOH、HCl、MgCl2、Na2CO3等四種物質中的一種。某中學的環保小組對該河流的污染狀況檢測時發現:A處河水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B處河水出現白色渾濁;D處河水有大量氣泡產生;E處河水澄清,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F處河水經測定和PH等于7。(1)試推斷B工廠放的廢水中含的污染物質是 。(2)F處河水中含有的溶質主要是 。7、氫氧化鈣在日常生活和工農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如鮮雞蛋在進行呼吸作用時通過蛋殼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二氧化碳,為停止雞蛋的呼吸作用達到保解目的,人們常用石灰水作為鮮雞蛋的保鮮劑,其原理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在農業上,還常用熟石灰與 配制波爾多液。8、把鐵粉和硫粉以適當的質量比均勻混合,堆放在石棉網上,然后用燒紅的玻璃棒的一端接觸混合物,這時部分混合物迅速變成紅熱狀態,撤離玻璃棒后,反應繼續劇烈進行,直至全部混合的都呈紅熱狀態,冷卻后得到一種黑色固體化合物——硫酸亞鐵。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得到的黑色固體的化學式是 ;(2)鐵和硫反應時是吸收熱量,還是放出熱量 ;(3)證實鐵已從單質變為化合物的的理方法是 ;(4)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從理論上計算,為使硫粉和鐵粉全部反應,兩者的最佳質量比是 。9、某工廠甲乙兩車間排放的廢水,分別含有以下五種物質:MgSO4、CuSO4、NaOH、FeCl3、BaCl2中的三種和兩種,且甲、乙兩車間各自的廢水中均無沉淀物。若將兩車間的廢水按適當比例混合,生成四種沉淀物,其中三種是氫氧化物。沉淀回收后,排放出同一種鈉鹽的稀溶液。試推斷:(1)甲車間的廢水中含有的三種物質是 。(2)乙車間的廢水中含有的兩種物質是 。三、實驗題(共22分)1.石油資源緊張曾是制約中國發展轎車事業,尤其是制約轎車進入家庭的重要因素。據2001年5月23日的《揚子晚報》報道,中國宣布將推廣“車用乙醇汽油”。乙醇(化學式為C2H5OH)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1)寫出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乙醇燃燒時如果氧氣不足,可能還有CO生成。用以下裝置確證乙醇燃燒產物有CO、CO2、H2O,應將乙醇燃燒產物依次通過(按氣流從左到右順序填裝置編號): 。(3)實驗時可觀察到裝置②中A瓶的石灰水變渾濁,C瓶的石灰水不變渾濁。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4)裝置③的作用是 。裝置①中所盛的是 溶液,作有是 。(5)裝置④中所盛的固體藥品是 ,它可以確證產生是 。(6)尾氣應如何處理?(7)若乙醇燃燒產生CO、CO2、H2O的總質量是27.6g,其中H2O占10.8g,則參加反應的乙醇為 g,產物中CO為 g。(8)海底有大量的甲烷水合的。等質量的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燒產生溫室氣體CO2較多的是 。2.為了驗證堿式碳酸銅的分解產物,甲、乙兩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甲:將分解后的氣體產的依次通過白色無水硫酸銅、澄清石灰水,觀察現象。完全分解后,將氫氣通入盛有剩余固體的試管底部并加熱,觀察現象。乙:將分解后的氣體產物依次通過澄清石灰水、白色無水硫酸銅,觀察現象。完全分解后,將木炭粉與殘留固體混合均勻,放入試管并加熱,觀察現象。試回答:(1)兩個方案中證明堿式碳酸銅分解產的里有二氧化碳的實驗依據是 ;有氧化銅的實驗依據是 。(2)正確的方案是 ,錯誤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3)證明分解產物中CuO,你是否還有更簡便的方案,如有,請回答 。四、計算題(共17分)1.某中學環保小組在調查某化工廠的污水處理情況時,收集到如下資料:①污水中的主要成分是鹽酸,提取污水水樣,測得其PH=3;②處理污水的步驟之一是用石灰水與污水進行中和處理,使處理后反應池中的水樣PH在7.0左右;已知污水中HCL的質量分數為0.003%,若反應池中有2.0×106%污水,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氫氧化鈣來處理這些污水?(污水中其他物質均不與石灰水反應;計算結果保留整數)2.空氣中含有的少量臭氧(O3)可以起到消毒、殺菌作用,但臭氧過量對人體有害。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對空氣中臭氧的最高濃度(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所含臭氧的質量)限值如下表所示:濃度限值(mg.m3)一級標準0.12 二級標準0.16 三級標準0.20臭氧與KI溶液反應,生成一種可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反應后的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也能使蘸有淀粉溶液的濾紙條變藍。為測定某地空氣中臭氧的含量,將50M3的空氣通過足量的KI溶液,使臭氧完全反應;在所得溶液中再加入適量的硫代硫酸的(Na2S2O3)溶液(Na2S2O3的質量為47.4mg)恰好完全反應(2Na2S2O3+I2=Na2S4O6+2NaI)。(1)O3與KI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通過計算確定該地空氣中臭氧的濃度級別。參考答案化學新活題訓練A 1.A 2.B 3.硒酸+6 7 2:79:64化學新活題訓練B 1.BC 3.H2SiO3 3.CF3Br CF2CL2 C2F4Br2化學新活題訓練C 1.B 2.C 3.O2 向下排空氣法化學新活題訓練D 1.①氧化物:H2O CO2 SO2 NO2 SO3②核外電子總數為10的微粒:Ne OH— NH3 NH+ H2O2.①分子中含有十個質子:NH3 CH4 H2O Ne②微粒中含二十個質子:Ca MgO NaOH KH SiC3.硬酯酸 硬酯酸鈣 硬酯酸鎂化學新活題訓練E1.既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又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2.(1)Unnilennium Une; (2)Unununium Unu3.高 S+O2組與G+O2組 S組與G組化學新活題訓練F1.①紫紅色光澤;②熔點1083.40C;③沸點25670C;④密度8.9g/CM3⑤有較好的延展性;⑥有較好的導熱性。2.①③④3.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熔點16.60C,易溶于和酒精;(2)一 不是(3)6CH3COOH+2AL=2AL(CH3COO)3+3H2↑化學新活題訓練G1.①CH4 ②CH4、CO ③CH4、H2 ④CO、H2 ⑤CH4、H2CO2.在化學變化中元素的種類不變;鑒別方法有很多:①取少量金黃色金屬塊于試管,滴入少量稀鹽酸,若有氣體產生,則原試樣為黃銅;若沒有氣體產生,則原試樣為黃金。②取金黃色金屬塊,用天平稱量其質量,用量筒測定其體積,計算出金屬塊的密度,與黃金的密度值對照,若密度相會,則為黃金,若有較大差異,則為黃銅。可能的方法還有:①試硬度(黃金較軟);②在火焰上加熱(假金中的銅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會使假黃金變黑);③用硫酸(假金中的鋅與硫酸反應產生氣泡);④用硫酸銅(假金中的鋅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在假金的表面會析出一層紅色的金屬)。3.(1)SO2+Ca(OH)2 CaSO3+H2O;(2)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控制工廠廢氣的排放、使有清潔燃料(液化石油氣、煤制氣等)、禁止直接焚燒垃圾等。第(1)小題。在課本中學過,熟石灰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Ca(OH)2 CaCO3+H2o,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很相似,它們都是酸性氧化物,經過類比很容易寫出方程式。化學新活題訓練H1.A 2.C難溶 微溶 可溶 易溶3. 溶解度(g)0 0.01 1 10化學新活題訓練I1.D 2.D 3.D化學新課標活題測試卷一、1.B 2.A 3.B 4.C 5.D 6.A 7.D 8.A 9.C10.D二、1、O +3 2、(1)增強 (2)2H2SO3+O2=2H2SO43.Fe+CuSO4=FeSO4+Cu4.碘化銀,氯化鈉,干冰,尿素,干冰5.石墨易導電,大量可燃性氣體燃燒將防護工事里的空氣中氧氣消耗完畢,使人缺氧而死。6.(1)MgCL2 (2)NaCL7.CO2+Ca(OH)2=CaCO3↓+H2O;膽礬8.FeS;(2)放熱;(3)用磁鐵吸取,發現無法吸取,則證明鐵已由單質變為化合物。(4)Fe+S △ FeS (5)7:49.(1)MgSO4 CuSO4 FeCl3 (2)NaOH BaCl2三、1.(1)C2H5OH+3O2 點燃 2CO2+3H2O。(2)④②③①。(3)驗證CO2存在;除去混合氣體中的CO2已被除盡。(4)將CO氧化成CO2;澄清石灰水[或氫氧化鈣、Ca(OH)2];檢驗由CO與CuO反應所生成的CO2,從而確證有CO氣體。(5)無水硫酸銅(或CuSO4);H2O(或水)。(6)點燃(或:燃燒、收集)。(7)9.2g;1.4g。(8)甲烷2.(1)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黑色粉未就成紅色(2)甲乙方案中氣體先通過石灰水帶出的水份也能使白色無水CuSO4變藍。(3)將CuO投入稀HCL或稀H2SO4中并攪拌,觀察現象。四、1.解:污水中氯化氯質量:2.0×106kg×0.03%=60kg設至少需要氫氧化鈣的質量為XCa(OH)2+2HCL CaCL2+2H2o74 73X 60kg74 73 = x 60kgX=61Kg答:至少需要氫氧化鈣的質量為61kg。2.解:(1)O3+2KI+H2O=2KOH+I2+O2(2)由(1)式及2Ns2S2O3+I2=Na2S4O6+2NaI知 O3-I2-2Na2S2O3設:50M3空氣中含O3的質量為XO3~2Na2S2O348 316X 47.4mg48 316 = x 47.4mgX=7.2mg50m3空氣中含O3 7.2mg,則空氣中臭氧的濃度為: =0.144mg/m3由于0.12mg/m3∠0.144mg/m3∠0.16mg/m3所以該地空氣中臭氧的濃度級別為Ⅱ級。7.2mg50m3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6 頁 (共 1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