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溫州市2008年初中科學學業考試分析報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溫州市2008年初中科學學業考試分析報告

資源簡介

課件57張PPT。2008年溫州市初中科學
學業考試分析溫州市實驗中學 何 倩08年溫州市科學學業考試試卷特點
08年溫州市科學學業考試情況
08年溫州市科學學業考試答題情況分析及教學建議一、08年溫州市科學學業考試試卷特點穩中有變功能:
較為全面、準確地反映接受完整初中教育的學生在學科學習方面的水平。
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要求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之一。指導思想:
有利于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有利于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緩解升學競爭, 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
有利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體系,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立足基礎
關注探究
聯系實際促進學生發展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依據:
《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
《2008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試卷結構基礎性 綜合性
探究性 應用性
時代性 教育性試題特點1、情景更加豐富,融入了更多的社會熱點和地方特色。
世界性:世界環境日、節能減排
國家性:北京奧運、四川地震、嫦娥一號、北方
雪災、白鰭豚
地方性:火炬傳遞、楠溪江、空氣質量、08年體
育中考、手足口病、汽車尾氣污染23.(本題12分)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全國人
民抗震救災,眾志成城。
(1)這次地震波及面廣,北京、上
海等地均有震感。據圖可知,震中
位于北京的 ▲ 方向。 第23題圖
(2)在救治傷員的過程中,若要給O型血的傷員輸血,根據輸血原則,應該輸 ▲ 型血。
(3)災區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資。抗災搶險的直升飛機在距離地面10至50米的空中,往地面空投礦泉水、方便面等救援物品。礦泉水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 ▲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震后災區要特別注意環境消毒,防止疫情發生。次氯酸鈉(NaClO)是災區使用的消毒劑之一,它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O+H2O=NaOH+X,反應生成的X具有強殺菌作用,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32.(本題6分)北京奧運會有一大批
高科技設備投入使用。如圖為奧運
會帆船比賽使用的水上浮標,該浮
標質量為2000千克,直徑為3米,
能測量風速、風向、溫度、濕度、
氣壓、海流等數據。 第32題圖
(1)該浮標調試完畢后,由起重機吊至運輸船,運往指定水
域投入使用。如果起重機將浮標勻速舉高6米,則起重機對浮
標做了多少功?(g=10牛/千克)
(2)浮標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到的浮力大小 ▲ 重力大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試條目:
應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c
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有關問題 c2、試題內容更接近生活實際,從生活的小細節中體現科學的魅力,獲取科學知識。
如:空氣質量日報、實驗中的顏色變化、運動鞋的選擇、小發明(方便書架)、肥皂和洗衣粉混用的效果、影子的長短、關燈節能、燒開水的效率、熬夜的不良后果等。26.(本題6分)小明同學為
了在取書時不把書架弄亂,
設計了一個 “方便書架”,每
本書都加上一個 “鐵支架”
(如圖甲所示)。 第26題圖
(1)若圖甲中書本重3牛,書本底部與鐵支架的接觸面積為20厘米2,則書本對鐵支架的壓強為 ▲ 帕。
(2)小明取書時,作用在按壓塊上的力始終與按壓塊垂直,鐵支架從圖甲狀態勻速轉動到圖乙狀態的過程中,小明所用的力的大小 ▲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考試條目:
能直接用壓強公式或公式變形進行簡單的計算 b
能使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 c3、更多地體現了科學課程的“整合”思想,考查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23.(本題12分)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全國人
民抗震救災,眾志成城。
(1)這次地震波及面廣,北京、上
海等地均有震感。據圖可知,震中
位于北京的 ▲ 方向。 第23題圖
(2)在救治傷員的過程中,若要給O型血的傷員輸血,根據輸血原則,應該輸 ▲ 型血。
(3)災區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資。抗災搶險的直升飛機在距離地面10至50米的空中,往地面空投礦泉水、方便面等救援物品。礦泉水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 ▲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震后災區要特別注意環境消毒,防止疫情發生。次氯酸鈉(NaClO)是災區使用的消毒劑之一,它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O+H2O=NaOH+X,反應生成的X具有強殺菌作用,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考試條目:
知道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確定地理位置 a
輸血 a
描述重力勢能跟質量、舉高高度的定性關系 a
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b21.(本題12分)2008年我市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在原有項目基礎上新增跳繩、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等項目。
(1)體育考試中,小明特意穿了一雙底部有很多花紋的運動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選填“增大”或“減小”)鞋與地面的摩擦。
(2)小明跳繩時所需要的能量最終來自于綠色植物通過 ▲ 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
(3)1000米中長跑考試中,小明的成績是3分20秒,他的平均速度為 ▲ 米/秒。
(4)小明能順利完成體育考試,是由于在 ▲ 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全身各系統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考試條目:
說明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b
概述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義 b
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c
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b4、對探究能力考查的比重增加,并大膽嘗試考查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比重從07年的17%增加到29.5%,分析計算題中依然滲透探究。
從多種角度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如:提出假設、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得出結論、解釋探究過程、主要因素分析、提出具體改進建議等。
大膽嘗試考查學生設計相關實驗方案,尊重了探究過程的多元發散,給學生以更廣闊的發揮空間。31.(本題6分)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
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
如圖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
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
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
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
(1)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
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
測得數據如下表:



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 ▲ 。
(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可以發現:點光源的高度H逐漸增大時,
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 ▲ (選填“逐漸增大”、“逐漸減小”
或 “保持不變”)。
(3)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
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 。第31題圖考試條目:
通過思考提出可檢驗的猜想或假設 b
將證據和科學知識建立聯系,得出基本符合證據的解釋。 b
分析影響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對所研究的問題中的各種變量進行確認與分類,列出探究實驗所使用的相關材料、儀器、設備等,設計相關實驗方案。(應用控制變量方法來設計實驗) c5、更大程度地滲透了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教育。
“北京奧運”、“探月工程”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
“溫州火炬傳遞”、“楠溪江”增強了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
“四川地震”中,感受了萬眾一心的凝聚力;
“鉛污染”和“節能減排”增強了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生物鐘”實驗教育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嘗試用獨立的小標題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宣傳,并提倡人文關懷。34.(本題10分)近幾年,常規能源日益緊缺,溫室效應日益加劇,節能減排迫在眉睫。
(1)節能減排從我做起
小明所在的學校有30個班級,每個教室里有4只“220V 100W”的電風扇。小明發現在課間操時間內(30分鐘),部分教室里的電風扇仍然在工作。小明想,如果在課間操時間內,每個教室里的電風扇都關掉與都在工作相比較,一個月(按20天計算)整個學校能節約電能多少千瓦時?
(2)提高效率是節能減排的有效方法
在辦公室里有時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人需要喝開水的時候,就用電熱水壺燒開半壺水供自己飲用。小明想:同一壺水,一次
性燒開和分兩次燒開,耗能一樣嗎?于是小明就用自己家里的電
熱水壺進行實驗(水的初始溫度
相同),獲得數據如右表。通過
或“分兩次燒開”)。(3)探索開發新能源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
傳統的火力發電技術發電1千瓦時約需要完全燃燒400克煤。我國國家體育館(“鳥巢”)是世界上最大的環保型體育場,它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替代了部分火力供電。該系統正常工作1小時,可發電130千瓦時,大約可以減少排放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設煤的含碳量為90%,煤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
C+O2 CO2)考試條目:
應用電功的公式計算用電器消耗的電能 c
樹立提高效率的意識 c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生成物和反應物之間的計算 c 2008年溫州市共有85914名考生參加科學學業評價考試,考試成績最高分是200分,最低分是0分,平均分160.05分。溫州市區直屬中學共有8770名考生參加科學學業評價考試,成績最高分是200分,最低分是0分,平均分167.74分。
全市總體難度是0.80,區分度是0.40 。市直屬中學總體難度是0.84。卷一為選擇題,平均難度是0.92,卷二為主觀題,平均難度是0.72。二、08年溫州市科學學業考試情況08年難度降低的原因分析:
一些縣(市)區的學生提前進入了職業技術學校而沒有參加中考。
部分試題采用選填方式,規范了學生的答題,減少了“會而不對”的情況。08年溫州市科學學業考試答題情況分析及教學建議選擇題難度在0.76~0.99之間,區分度在0.04~0.57之間,平均難度是0.92,平均區分度是0.24。
簡答題單個空格的難度在0.28~0.99之間,區分度在0.02~0.95之間,平均難度為0.75,平均區分度是0.43。
探究題單個空格的難度在0.27~0.98之間,區分度在0.06~0.79之間,平均難度為0.69,平均區分度是0.5。
分析計算題單個小題的難度在0.46~0.94之間,區分度在0.14~0.91之間,平均難度為0.73,平均區分度是0.56。 1.重視“雙基”教學,面向全體學生16.(本題4分)下圖能正確表示條形磁鐵磁場的磁感線的是
A B C D
考試條目:繪制條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 b0.8818.下列各裝置中的物質能反應產生氣體的是
A B C D
考試條目:概述金屬與酸反應的條件b0.867.右圖是空氣組成(體積分數)
示意圖,其中甲表示的氣體是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0.7819.今年我市發生多例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從傳染病的傳播環節來看,患病的嬰幼兒屬于
A.傳染源 B.傳播途徑 C.易感人群 D.健康者0.76考試條目:例舉空氣的主要成分 a 考試條目:傳染病的傳播三環節 a 不出現機械記憶的題目
不出現偏、難、繁的題目
不出現競賽題
不出現新課程中已刪除的內容
突出重點知識、主干知識,“重點知識重點考、年年考”8.(08年)三氯化硼(BCl3)常用作醫藥生產催化劑。三氯化硼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硼元素的化合價為
A.-3 B.-2 C.0 D.+ 3 17.(07年)英國科學家發現,玻璃中加入氧化釩可以有選擇地吸收和反射光線。二氧化釩(V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則釩元素的化合價為
A.-3 B.+1
C.+4 D.+510.(06年)法國化學家庫爾特從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為NaI)中發現了碘元素。在NaI中,碘元素的化合價是
A.-1 B.+2 C.+3 D.+50.840.910.9615.(08年)化學變化中常伴隨顏色變化。小明用鐵棒在氯化鐵溶液中攪拌一段時間后,溶液由黃色變為淺綠色,其反應原理為:Fe + 2FeCl3 = 3FeCl2,該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10.(07年)有一種無焰野外加熱器,由鎂和水反應產生熱量來進行加熱,化學方程式為Mg+2H2O=Mg(OH)2+ H2↑。該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復分解反應 D.置換反應
24.(06年)(2)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氧氣,例如加熱高錳酸鉀,其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 + MnO2+O2↑該化學變化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反應;0.880.720.821.(08年)2008年我市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在原有項目基礎上新增跳繩、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等項目。
(1)體育考試中,小明特意穿了一雙底部有很多花紋的運動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選填“增大”或“減小”)鞋與地面的摩擦。
(2)小明跳繩時所需要的能量最終來自于綠色植物通過 ▲ 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
(3)1000米中長跑考試中,小明的成績是3分20秒,他的平均速度為 ▲ 米/秒。
(4)小明能順利完成體育考試,是由于在 ▲ 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全身各系統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0.940.930.860.46考試條目:
說明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b→a
概述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義 b
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c
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b24.(07年)(2)地月之間的距離約為3.9×105千米。月球車到達月球后,如果行動指令從地球發出,到達月球車至少需要 ▲ 秒(指令傳播速度為3×lO5千米/秒)。這樣月球車的行動就不連貫了。因此我國研制智能型月球車,具備獨立行動能力;
(3)月球車的車輪凹凸不平,目的
是為了 ▲ (選填“增大”或“減
小”)摩擦力。 21.(06年) (3)家住市區的小明想乘車去洞頭游玩,如果路程為68千米,車的平均速度為40千米/時,那么他到達洞頭所需時間為 ▲ 小時。0.890.960.91抓住基礎才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關鍵。
關注輔助知識的運用。
從新的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并解決實際問題。1.重視“雙基”教學,面向全體學生2.重視實驗技能,關注實驗體驗11.(08年)下列實驗是研究液體內部壓強特點的是

A B C D 4.(06年)下列儀器用來測量電能的是
5.(06年)下列實驗操作規范的是
0.960.990.9227.(08年)在科學實驗中要規范操作,保障安全。
(1)小明要測量某物體的重力,估計重為8牛。下圖甲是實驗室里的兩個彈簧測力計,你認為小明應該選擇 ▲ (選填“A”或“B”)來測量。
(2)為驗證土壤中含有水,小明取少許土壤放入干燥的試管中進行加熱,為防止試管破裂,試管口應略向 ▲ (選填“上”或“下”)傾斜。
(3)“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下降過程中(如圖乙),眼睛要注視 ▲ ,以免損壞實驗器材。
圖甲 第27題圖 圖乙 A B0.980.80.65考試條目: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b
能使用化學基本儀器進行安全操作 b
使用顯微鏡進行安全操作b27.(07年)觀察與測量常需借助儀器,例如量筒、天平、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等。
(1)觀察月球表面的環形山,我們可以借助 ▲ ;
(2)利用顯微鏡能觀察到魚尾內血液流動情況(如圖所示),圖中表示小動脈的是 ▲ (選填“A”或“B”)。 利用顯微鏡還可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容易產生氣泡而影響觀察,請你簡要說明減少裝片中氣泡的做法: ▲ ;
(3)小麗按右圖所示的實驗步驟測量一金屬塊密度,則測得的密度與真實值相比,會 ▲ (選填“偏大”或“偏小”)。
0.980.810.320.88考試條目:
能使用普及型天文望遠鏡進行安全操作b
血管的結構及血液循環a
制作簡單的臨時裝片b
區別與結果不一致的現象,并作出簡單的解釋 b29.(08年)在圖甲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3V恒定不變,R1 = 5Ω,當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大于R1)接入電路的阻值增大時,R2消耗的電功率如何變化呢?小明為了探究這一問題,找來了圖乙所示的各種器材。
(1)根據圖甲所示的電路
圖,在答題紙相應的實物圖
上將電壓表連入電路。
(2)要使滑動變阻器R2接
入電路的阻值增大,應將滑 甲 第29題圖 乙
片向 ▲ (選填“A”或“B”)移動。
(3)通過實驗,小明獲得數據如右表。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若電源電壓和定值電阻R1恒定不變,當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大于R1)接入電路的阻值增大時,R2消耗的電功率 ▲ 。
0.390.27考試條目:
能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路中的電壓 b
會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流大小 b
應用電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c0.8327.(06年)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想測量鉛筆芯的電阻,他們用了右圖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請問:
(1)從圖中可知他們是用 ▲ 法測量鉛筆芯的電阻;
(2)請你將電壓表正確連接在答題卷相應的實物圖中;
(3)閉合開關后,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A端移動 過程中,電流表的讀數將如何變化? ▲ (選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0.680.810.82.重視實驗技能,關注實驗體驗實驗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重要的科學素養,不剝奪學生參與實驗的權利。
有效地運用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課外動手實踐作業、研究性學習等教材內容,并將其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解惑。 3.重視方法引導,活化探究過程25.(本題9分)“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成功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的發射過程包括火箭發射、入軌、變軌、奔月、繞月等過程。
(1)“嫦娥一號”運載火箭的部分動力由液氫和液氧反應提供,該反應中,液氫的燃燒產物是 ▲ 。
(2)“嫦娥一號”實現變軌需要加速。“嫦娥一號”收到地面工作人員發出的指令,發動機點火工作,噴射高溫燃氣實現加速。此時,“嫦娥一號”獲得的作用力方向與其運動方向 ▲ (選填“相同”或“相反”)。
(3)“嫦娥一號”的任務之一是估算月壤中氦-3的含量。每百噸氦-3 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目前人類一年消耗的能量。氦-3原子的質子數是2,中子數是1,其核外電子數是 ▲ 。分析建議:
從語法上分析“其”所指的對象,提醒學生關注題干中的關鍵詞。
確定受力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養成動筆的好習慣。0.680.40.6926.(本題6分)小明同學為
了在取書時不把書架弄亂,
設計了一個 “方便書架”,每
本書都加上一個 “鐵支架”
(如圖甲所示)。 第26題圖
(1)若圖甲中書本重3牛,書本底部與鐵支架的接觸面積為20厘米2,則書本對鐵支架的壓強為 ▲ 帕。
(2)小明取書時,作用在按壓塊上的力始終與按壓塊垂直,鐵支架從圖甲狀態勻速轉動到圖乙狀態的過程中,小明所用的力的大小 ▲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0.560.28分析建議:
簡化杠桿,找到支點,確定阻力。
平時滲透杠桿本身具有重力。
平時滲透力臂的畫法。30.(08年)小明在科學課上
學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后,
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氣。他
請教老師后,決定用二氧化
碳和過氧化鈉反應來制取氧
氣,該反應原理為: 第30題圖
2Na2O2+2CO2=2Na2CO3+O2 ,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如何檢驗氧氣已收集滿:▲ 。
(2)C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
(3)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氣,應將氣體干燥裝置接在圖中哪兩個裝置之間 ▲ (填字母)。0.320.690.67分析建議:
明確目的,想要制取并收集到怎樣的氧氣。
平時滲透基礎的化學思想。目的?33.(07年)針對市場上一些不法商販使用有毒的SO2氣體對某些食品進行漂白,某科技興趣小組以小麥幼葉為實驗對象,研究SO2對植物的危害。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硫酸溶液與固態的亞硫酸鈉反應可產生SO2氣體,設計實驗如右下圖所示。
(1) (2)
(3)在實驗中,丙裝置的作用是 ▲ ;
(4)其他實驗條件相同情況下,該小組觀察到小麥幼葉在不同光照強度下,葉片發生變化時間不同,如下表所示。結合葉的結構知識,請你解釋為何光照的強弱會影響二氧化硫對植物的危害? ▲ 。
0.880.790.440.29分析建議:
平時滲透基礎的化學思想。
抓住關鍵詞分析。29.(08年)在圖甲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3V恒定不變,R1 = 5Ω,當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大于R1)接入電路的阻值增大時,R2消耗的電功率如何變化呢?小明為了探究這一問題,找來了圖乙所示的各種器材。
(1)根據圖甲所示的電路
圖,在答題紙相應的實物圖
上將電壓表連入電路。
(2)要使滑動變阻器R2接
入電路的阻值增大,應將滑 甲 第29題圖 乙
片向 ▲ (選填“A”或“B”)移動。
(3)通過實驗,小明獲得數據如右表。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若電源電壓和定值電阻R1恒定不變,當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大于R1)接入電路的阻值增大時,R2消耗的電功率 ▲ 。
0.390.270.83研究對象影響因素分析建議:
抓住問題,確定研究對象及其影響的因素。
確定影響因素的變化情況。
數據分析有始有終,養成嚴謹的態度,不跟感覺走。31.(07年)小燈泡的電阻受溫度影響較大,而電流的大小會影響電阻的溫度,那么小燈泡的電阻大小與通過的電流有什么關系呢?小亮選擇一個規格為“4.8V”的小燈泡,按如下電路圖連接電路進行測量,測量結果如下表。實驗中電源電壓保持6V不變。
(1)分析下表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越大,其電阻就 ▲ ;
(2)比較第2次與第4次實驗,第 ▲ 次實驗小燈泡較亮;
(3)實驗室有三種規格的滑動變阻器:甲(15Ω 1A)、乙(20Ω
1.5A)、丙(30Ω 1A)。分析小亮的實驗,你認為小亮選擇了
▲ 滑動變阻器。0. 890.850.3研究對象影響因素甲方案
選用雪碧瓶B,加0.5升水,其他條件基本相同,分別用打氣筒D、E、F發射,比較三次瓶上升的高度。乙方案
選用雪碧瓶A、B、C,各裝入1/3容積的水,其他條件基本相同,分別用打氣筒D、E、F發射,比較三個瓶上升的高度。29.(07年)水火箭模擬火箭發射原理,如圖所示。水火箭發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某科技興趣小組提出如下假設并進行實驗。假設:①與打氣筒的型號有關;②與瓶內水的多少有關;③與瓶的容積有關。實驗器材如下表所示。
(1)該小組設計了如下甲、乙兩種方案驗證假設①,你認為較合理的方案是 ▲ ;
(2)除了上述實驗研究的三個因素,你認為影響水火箭發射
高度的因素還有哪些?請你列舉一個 ▲ 。
0.780. 85研究對象影響因素31.(08年)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
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
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
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
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
低于點光源A)。
(1)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
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
測得數據如下表:



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 ▲ 。
(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可以發現:點光源的高度H逐漸增大時,
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 ▲ (選填“逐漸增大”、“逐漸減小”
或 “保持不變”)。
(3)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
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 。第31題圖0.60.770.9研究對象影響因素3.重視方法引導,活化探究過程以問題為探究教學的起點,利用原有的知識和能力開展探究活動,體驗探究過程的曲折和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探究過程中學會探究,在思考過程中學會思考。
今后的實驗探究不再是“一步一個坑”的“牽手探究”,會出現更多“多角度”的“放手探究”。 09年中考展望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仍是重點
具體情景中體現知識的整合仍是特點
探究的深化和多元化將是難點
梳理考試條目,滴水不漏。
列出核心知識,建立體系。
關注熱點焦點,編制試題。
合理安排練習,提高效率。
注重解題思路,活化探究。謝謝大家!2008年溫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
科學試卷分析報告
溫州市實驗中學 何倩
溫州二中 翁振輝
一、試卷特點分析
2008年溫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科學試卷嚴格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7~9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和《2008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為依據,以“立足基礎,關注探究,聯系實際,促進學生發展”為指導思想,全面考查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是否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要求的程度,為確定學生的初中科學學業水平提供客觀、公正的依據。
科學試卷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關注知識的整合,關注試題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聯系,知識覆蓋面廣、信息量大。根據科學課程“以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總目標,科學試卷在考查學生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試題的教育性、時代性和人文性上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努力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等目標進行整合與滲透,較充分地體現了科學課程的特點。
在命題技術上科學試卷運用了較多的圖形、表格(共28幅圖表),可謂圖文并茂,既增強了試卷的生動性和可讀性,又考查了學生的多種能力。試題表述規范、精煉,閱讀量適中,有利于學生閱讀試卷。部分試題采用選填方式,規范了學生的答題,盡量避免出現“會而不對”的情況。
下面是科學試卷所具有的幾個突出特點:
1. 基礎性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是科學考試考查的重要內容,也是科學課程的重要目標。本卷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不是簡單地停留在知識的記憶和再現上,而是立足于具體的情境,注重考查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以及應用科學知識解釋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雙基是命題的主要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此來引導教師立足于課堂,立足于基礎,拋棄“題海戰術”。例如試題6、9、11、13、16、18、21、22、23、24、25等。
13.(本題4分)一只小鴨浮在平靜的湖面上。下圖能正確表示小鴨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A B C D
第13題圖
16.(本題4分)下圖能正確表示條形磁鐵磁場的磁感線的是
A B C D
第16題圖
2. 綜合性
從《自然科學》開始,初中理科就一直強調并努力探索學科融合、學科滲透,《科學》課程更是“立足于學生發展”,通過學科的綜合讓學生建立起一個系統的網狀的理科知識結構,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
本卷試題通過某一事件或現象的具體情境,從多角度設置問題,將考查學生的理科綜合能力。例如試題17、21、22、23、24、34等。
21.(本題12分)2008年我市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在原有項目基礎上新增跳繩、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等項目。
(1)體育考試中,小明特意穿了一雙底部有很多花紋的運動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選填“增大”或“減小”)鞋與地面的摩擦。
(2)小明跳繩時所需要的能量最終來自于綠色植物通過 ▲ 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
(3)1000米中長跑考試中,小明的成績是3分20秒,他的平均速度為 ▲ 米/秒。
(4)小明能順利完成體育考試,是由于在 ▲ 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全身各系統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3.(本題12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
8.0級大地震。全國人民抗震救災,眾志成城。
(1)這次地震波及面廣,北京、上海等地均有震
感。據圖可知,震中位于北京的 ▲ 方向。
(2)在救治傷員的過程中,若要給O型血的傷員
輸血,根據輸血原則,應該輸 ▲ 型血。
(3)災區需要大量的生活物資。抗災搶險的直升 第23題圖
飛機在距離地面10至50米的空中,往地面空投礦泉水、方便面等救援物品。礦泉水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 ▲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震后災區要特別注意環境消毒,防止疫情發生。次氯酸鈉(NaClO)是災區使用的消毒劑之一,它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O+H2O=NaOH+X,反應生成的X具有強殺菌作用,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
3. 探究性
立足于科學課程“突出科學探究”的基本理念,整卷突出了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本卷試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和自然現象出發設置有現實意義的探究問題,在問題解決中考查學生在實際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試題中運用了較多的圖形與表格,以考查學生對多種信息呈現形式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本卷通過多角度探究問題的設置,以綜合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如針對假設進行驗證、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結論、對探究過程進行分析、對實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進一步舉證及對實驗步驟提出改進建議等方面設計了相關的問題。例如試題20、28、29、30、31、33(3)、35等。本卷第31題嘗試性地考查了學生針對探究的目的和條件,根據相關的實驗原理,列出探究實驗所使用的相關材料、儀器、設備等,設計相關實驗方案,這尊重了探究過程的多元發散,給學生以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30.(本題6分)小明在科學課上學習了氧氣
的實驗室制法后,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
氣。他請教老師后,決定用二氧化碳和
過氧化鈉反應來制取氧氣,該反應原理
為:2Na2O2+2CO2=2Na2CO3+O2 ,其實
驗裝置如圖所示: 第30題圖
(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如何檢驗氧氣已收集滿: ▲ 。
(2)C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
(3)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氣,應將氣體干燥裝置接在圖中哪兩個裝置之間 ▲ (填字母)。
31.(本題6分)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
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
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
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
(1)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
點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長度L/cm
30
15
10
7.5
6
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據如下表:



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 ▲ 。
(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可以發現:點光源的高度H逐漸增大時,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 ▲ (選填“逐漸增大”、“逐漸減小”或“保持不變”)。
(3)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 ▲ 。
4. 應用性
科學來源于生活,所以本卷很多試題從學生的生活、社會實踐中選擇素材,并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釋常見的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讓科學為我們所用,突出科學知識的應用性。例如試題14、17、24、25、26、27、28、30、32等。
24.(本題12分)2007年底,我市市民汽車擁有量已突破30萬輛。汽車給市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
(1)汽車尾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由此推斷汽車
尾氣屬于 ▲ (選填“純凈物”或“混
合物”)。
(2)某些加油站出售含鉛汽油,使用這些汽油會
造成鉛污染。右圖是我市104國道某路段周
邊土壤樣品的鉛含量示意圖。 第24題圖
根據圖示信息,你認為下列哪些觀點或建議是正確的 ▲ 。(答案不止一項)
A.該路段周邊土壤已明顯受到鉛污染
B.該路段周邊土壤距國道越近,鉛污染越嚴重
C.該路段兩側已受鉛污染的土壤不宜種植農作物
D.要大力推廣使用無鉛汽油
(3)汽車尾氣中的鉛除了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外,還可以通過食物鏈經 ▲ 系統進入人體,影響人體健康。
(4)含鉛汽油對汽車發動機的性能和壽命也有不利影響。發動機工作過程中,會在燃燒室中沉積一定量的炭。含鉛汽油燃燒時,形成的鉛化合物會在高溫下形成一個薄層,使得沉積的炭與氧氣隔絕而無法被燒掉。以上事實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選填“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或“要有助燃劑”)。
26.(本題6分)小明同學為了在取書時不把書架弄亂,設計了一個“方便書架”,每本書都加上一個 “鐵支架”(如圖甲所示)。
(1)若圖甲中書本重3牛,書本底部與鐵支的接觸面積為20厘米2,則書本對鐵支架的壓強為 ▲ 帕。
(2)小明取書時,作用在按壓塊上的力始終與
按壓塊垂直,鐵支架從圖甲狀態勻速轉動
到圖乙狀態的過程中,小明所用的力的大
小 ▲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5. 時代性
科學在不斷發展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所以科學課程及科學試卷均要“反映當代科學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本卷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STS),鏈接了豐富多采的生活、社會、科學發展熱點,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性。其中包括“北京奧運”、“世界環境日”、“手足口病”、“體育中考”、“四川地震”、“環境毒物”、“探月工程”、“節能減排”等。例如試題2、6、17、19、21、23、24、25、32、34等。
25.(本題9分)“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成功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的發射過程包括火箭發射、入軌、變軌、奔月、繞月等過程。
(1)“嫦娥一號”運載火箭的部分動力由液氫和液氧反應提供,該反應中,液氫的燃燒產物是 ▲ 。
(2)“嫦娥一號”實現變軌需要加速。“嫦娥一號”收到地面工作人員發出的指令,發動機點火工作,噴射高溫燃氣實現加速。此時,“嫦娥一號”獲得的作用力方向與其運動方向 ▲ (選填“相同”或“相反”)。
(3)“嫦娥一號”的任務之一是估算月壤中氦-3的含量。每百噸氦-3 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目前人類一年消耗的能量。氦-3原子的質子數是2,中子數是1,其核外電子數是 ▲ 。
32.(本題6分)北京奧運會有一大批高科技設備投入使用。如圖為
奧運會帆船比賽使用的水上浮標,該浮標質量為2000千克,直
徑為3米,能測量風速、風向、溫度、濕度、氣壓、海流等數據。
(1)該浮標調試完畢后,由起重機吊至運輸船,運往指定水域投
入使用。如果起重機將浮標勻速舉高6米,則起重機對浮標 第32題圖
做了多少功?(g=10牛/千克)
(2)浮標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到的浮力大小 ▲ 重力大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 教育性
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科學課程目標之一。科學試卷注重試題情景的教育價值,通過試題情境和內涵對學生進行顯性或隱性的教育。例如試題2、25、32中,“北京奧運”、“探月工程”增強了民族自豪感;試題2、22中,“溫州火炬傳遞”、“楠溪江”增強了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試題23的“四川地震”中,感受了萬眾一心的凝聚力;試題24、34的“鉛污染”和“節能減排”增強了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試題35的“生物鐘實驗”教育學生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在試題34中,嘗試用獨立的小標題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宣傳,并在第(2)小題中體現了人文關懷。
34.(本題10分)近幾年,常規能源日益緊缺,溫室效應日益加劇,節能減排迫在眉睫。
(1)節能減排從我做起
小明所在的學校有30個班級,每個教室里有4只“220V 100W”的電風扇。小明發現在課間操時間內(30分鐘),部分教室里的電風扇仍然在工作。小明想,如果在課間操時間內,每個教室里的電風扇都關掉與都在工作相比較,一個月(按20天計算)整個學校能節約電能多少千瓦時?
(2)提高效率是節能減排的有效方法
水的體積
1升
0.5升
燒開所需時間
3分45秒
2分15秒
在辦公室里有時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人需要喝開水的時候,就用電熱水壺燒開半壺水供自己飲用。小明想:同一壺水,一次性燒開和分兩次燒開,耗能一樣嗎?于是小明就用自己家里的電熱水壺進行實驗(水的初始溫度相同),獲得數據如右表。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燒開一壺水,耗能較少的是 ▲ (選填“一次性燒開”或“分兩次燒開”)。
(3)探索開發新能源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
傳統的火力發電技術發電1千瓦時約需要完全燃燒400克煤。我國國家體育館(“鳥巢”)是世界上最大的環保型體育場,它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替代了部分火力供電。該系統正常工作1小時,可發電130千瓦時,大約可以減少排放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設煤的含碳量為90%,煤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C+O2 CO2)
35.(本題6分)經常熬夜會導致人體“生物鐘”紊亂,“生物鐘”紊亂的人記憶力是否會下降呢?帶著這個問題,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下探究:
① 將32只健康老鼠(年齡、大小等條件均相似)隨機平均分成兩組,飼養在兩個相同的鼠籠中,分別標上A組、B組。
組別
老鼠走迷宮所用平均時間(秒)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② 利用遮光布和燈光打亂A組老鼠的“生物鐘”,B組老鼠保持自然晝夜節律不變。保持其它條件都相同進行飼養。
③ 飼養四個星期后,讓A、B兩組老鼠走同一迷宮,記錄老鼠從入口到達出口所用的時間。5小時后讓A、B兩組老鼠第二次走原來的迷宮。獲得數據如右表:
(1)B組實驗的作用是 ▲ 。
(2)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發現 ▲ (選填“A”或“B”)組老鼠記憶力比較差。
(3)受該實驗的啟發,請你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條建議: ▲ 。
二、試卷結構分析
1.試卷結構
科學試卷結構合理,符合《浙江省2008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中的規定。試卷結構表見下表1。
表1 試卷結構表
項 目
試題分值
考試內容分布
生命科學
物質科學
地球、宇宙與空間科學
其中涉及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其中涉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50分
133分
17分
44分
16分
考試要求分布
了解a
理解b
掌握c
98分
70分
32分
題型分布
選擇題
簡答題
實驗探究題
分析計算題
80分
60分
30分
30分
2.試題知識點分布
科學試題的采分點合理,注重考核學科知識的全面性,突出了學科內容的主干。考試內容具有科學性、有效性。本卷注重對雙基的靈活考查、注重對能力的考查,同時又注重控制難度。試題知識點分布表見下表2。
表2 試題知識點分布表
類型
題號
知識條目
分值
類型
題號
知識條目
分值
選擇題
1
識別常見的生物與非生物
4
簡答題
25
知道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3
2
描述物質的化學變化
4
說明氫氣具有可燃性
3
3
知道重力的方向
4
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釋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
3
4
描述太陽的基本概況
4
知道原子構成
3
5
概述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4
26
直接應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
6
描述晶體熔化過程的特點
4
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
3
7
例舉空氣的主要成分
4
環境毒物
3
8
根據化學式推斷元素的化合價
4
知道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3
9
概述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4
實驗探究題
27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2
10
動物的生殖方式
4
能使用化學基本儀器進行安全操作
2
11
知道液體壓強根液體密度、深度的定性關系
4
使用顯微鏡進行安全操作
2
12
用慣性解釋有關常見現象
4
28
測定溶液的酸堿性
2
13
知道平面鏡成像特點
4
區別與預測結果不一致的現象
2
14
查閱各種媒體發布的空氣質量報告
4
對探究過程運用的方法做出合適評價
2
15
辨認具體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4
29
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路中的電壓
2
16
繪制條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
4
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流大小
2
17
知道可持續性發展的思想及意義
4
應用電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
18
概述金屬與酸反應的條件
4
30
說明氧氣檢驗方法
2
19
傳染病的傳播三環節
4
概述堿的共性
2
20
得出基本符合證據的解釋
4
對相關探究提出具體改進建議
2
簡答題
21
說明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3
31
通過思考提出可檢驗的猜想或假設
2
光合作用意義
3
將證據與科學知識建立聯系,得出基本符合證據的解釋
2
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
應用控制變量方法來設計實驗
2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3
分析計算題
32
應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4
22
知道流水是影響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3
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有關現象
2
知道水體的分類
3
33
應用溶質質量分數計算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
應用生態系統的概念解釋實際中一些簡單問題
3
植物對水分的吸收
2
23
知道在地圖上確定地理位置
3
運用文字概括探究過程
2
輸血
3
34
應用電功的公式計算用電器消耗的電能
4
知道重力勢能大小跟質量、舉高高度的定性關系
3
樹立提高效率的意識
2
從分子原子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3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生成物和反應物之間的計算
4
24
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
3
35
對研究問題中的變量進行確認和分類
2
知道土壤污染與防治
3
會處理測量結果
2
環境毒物
3
用文字概括探究結果
2
3.試題分類
科學試卷83%的分值體現了對學生的能力考查。其中有27.5%的分值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28.5%的分值考查學生探究能力,有8%的分值考查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有19%的分值側重考查綜合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分類表見下表3。
表3試題分類表
類 別
題 號
分值(分)
比重(%)
知識層次
對概念規律的理解
1、6、8、9、10、18、19、22③、24①
34
17
17




實驗操作能力
11、27、29①②、30①
16
8
8
問題解決的能力
解釋日常現象
12、13、33②、
10
5
27.5
利用公式計算
21③、26①、32①、33①、34①③
23
11.5
分析或解決簡單問題
21①②④、22①②、23①②、32②
22
11
綜合能力
綜合運用知識解釋日常現象
2、23③④、24③④
16
8
19
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
4、17、25①②③、26②、
35③
22
11
建立模型能力
3、5、7、15、16
20
10
17
探究能力
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
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
對探究過程評價
區別與結果不一致的現象
28、30②、31①、33③、
35①
14
7
對實驗結果進行推測
能運用文字、圖表、模型等解釋并概括研究的過程和結果
根據有效信息推出結論提出進一步探究
14、20、24②、29③、30③、31②③、34②、35②
23
11.5
11.5
三、成績分析
1.成績分布
2008年溫州市共有85914 名考生參加科學學業考試,考試成績最高分是200分,最低分是0分,平均分160.05分。考試成績分布見下圖1。
溫州市區直屬中學共有8770名考生參加科學學業評價考試,成績最高分是200分,最低分是0分,平均分167.74分。考試成績分布見下圖2。
2.試題難度、區分度
全市總體難度值為0.80,區分度為0.40,市直屬中學總體難度值是0.84。卷一為選擇題,平均難度值是0.92,卷二為主觀題,平均難度值是0.72。各試題難度值及區分度見下圖3,試題難度值及區分度的歸類統計見下表4、5。

表4 試題難度值歸類
試題難度值分布
試題個數
試題分值
分值比重(%)
1.0~0.8
38
122
0.61
0.79~0.5
21
61
0.3
0.49~0.3
5
12
0.06
<0.3
2
5
0.03
合計
66
200
100
表5 試題區分度歸類
試題區分度分布
試題個數
試題分值
分值比重(%)
≧0.4
30
86
0.43
0.3~0.39
9
26
0.13
0.2~0.29
10
29
0.15
<0.2
17
59
0.29
合計
66
200
100
四、答題情況和典型錯誤分析
1.選擇題
選擇題20題,共80分。平均難度值是0.92,平均區分度是0.24。學生的答題情況見下表6,其中的*號表示該題的正確答案。
為了有效降低整卷難度,本卷采取將選擇題定位于容易題的策略,將基礎知識置于一定的情境中進行考查,在體現基礎性的同時體現出一定的時代性和教育性。從表6可知,一半試題的難度值在0.95以上,這就是為了降低試題難度,面向全體學生而采取的命題策略之一。有5題難度值在0.8~0.9之間,分別是第8、9、15、16、18題,分別考查“推斷元素化合價”、“串聯電路電流特點”、“基本反應類型”、“條形磁鐵的磁感線形狀”、“金屬與酸的反應”等知識點。有2題難度值在0.8以下,分別是第7、19題,分別考查“空氣的主要成分”、“判斷傳染病的傳播環節”等知識點。以上知識均屬于平時教學和考試復習的重點,但由于部分學生基礎知識尚不扎實,加上舊知識置于新情境中,所以考試中產生了混淆。
表6 選擇題答題情況
題號
難度
區分度
A(%)
B(%)
C(%)
D(%)
1
0.98
0.04
0.41
0.19
0.91
98.40*
2
0.99
0.05
0.23
0.83
98.63*
0.21
3
0.94
0.19
0.80
3.03
94.22*
1.82
4
0.93
0.2
93.44*
1.05
1.63
3.71
5
0.96
0.13
1.82
1.02
0.66
96.35*
6
0.9
0.21
2.58
5.71
90.14*
1.45
7
0.78
0.57
7.75
78.27*
11.87
1.96
8
0.84
0.52
5.74
8.06
1.94
84.04*
9
0.85
0.47
5.70
4.46
4.44
85.22*
10
0.96
0.15
95.51*
2.35
1.63
0.37
11
0.96
0.13
1.74
1
0.94
96.21*
12
0.97
0.11
97*
0.69
1.98
0.20
13
0.96
0.1
0.91
2.06
96.40*
0.51
14
0.99
0.05
0.47
98.51*
0.64
0.25
15
0.88
0.35
88.39*
3.19
4.70
3.57
16
0.88
0.39
3.75
3.92
87.83*
4.33
17
0.97
0.09
1.07
97.36*
0.74
0.71
18
0.86
0.39
4.19
85.76*
7.84
1.99
19
0.76
0.54
76.38*
3.96
19.25
0.25
20
0.96
0.09
0.81
96.29*
1.24
1.52
2.簡答題
簡答題共6題20個空格,共60分。簡答題單個空格的難度在0.28~0.99之間,區分度在0.02~0.95之間,平均難度為0.75,平均區分度是0.43。學生的答題情況見下表7。
簡答題側重于考查學生雙基的掌握情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計算等方面內容,同時注重情境的設置,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時代性和教育性。從表7中可知,試題有易有難,梯度較大,區分度較明顯。其中難度值低于0.6的有四小題,它們分別是:
21(4)考查“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本題將該知識點置于一個體育考試的情境中,很多學生沒能審清題意,錯誤地理解為體育考試過程中需要哪些系統的參與,所以寫出多種系統的答案。
25(2)考查“運動和力的關系”。本題問的是物體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與該物體運動方向的關系,而學生有部分未理解“其”就是“嫦娥一號”,或理解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些理解的偏差源于不能正確地進行受力分析。
26(1)考查“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本題情境簡單,又是直接利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對學生而言應不屬于難以解決的問題。然而由于接觸面積的單位是厘米2,學生在單位換算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從而影響了得分。可見部分學生的運算技能仍比較薄弱。
26(2)考查“杠桿的平衡條件”。最大的問題是學生沒能正確分析“鐵支架”作為一個杠桿的五個基本要素,從而無法判斷動力的變化情況。
以上四個知識點中,后兩個知識點一直是教學難點,需要有較強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命題時預估的難度值就低于0.6。從實際答題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審題還不夠仔細,更缺乏動筆進行作圖分析的良好習慣。
表7 簡答題典型錯誤分析
題號
難 度
區分度
答題反饋
錯誤分析
21
0.79
0.94
0.3
0.2
屬選擇填空題
0.93
0.24
典型錯誤:呼吸作用、同化作用
0.86
0.44
個別學生時間單位沒有換算
教學中要注意學生書寫的規范化
0.46
0.34
典型錯誤:呼吸、循環、運動等
學生審題不清,理解為完成體育考試有哪些系統參與
22
0.91
0.91
0.21
0.24
屬選擇填空題,典型錯誤:流力、風力、水流
審題不清、基礎不扎實
0.95
0.14
屬選擇填空題,海洋水
對部分偏遠山區的學生而言情景是陌生的
0.87
0.26
屬選擇填空題,群落、種群
23
0.77
0.83
0.55
0.47
0.96
0.14
0.7
0.76
屬選擇填空題
0.6
0.82
HClO
注意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
24
0.83
0.99
0.38
0.02
屬選擇填空題
0.81
0.4
選項答不完整
0.73
0.57
消化道系統、呼吸消化系統等
術語概念不清
0.79
0.5
屬選擇填空題
25
0.59
0.68
0.59
0.83
典型錯誤:一氧化氫、水和氧氣、水和氫氣、水分子、化學方程式等
對“液氫和液氧反應”、“產物”等的不理解
0.4
0.21
屬選擇填空題,典型錯誤:相反
對物體的受力情況不明,受力物體及其運動方向不明
0.69
0.73
典型錯誤:-2、3、-6、1
學生理解為表示所帶電子的電性,對原子內部結構知識掌握不好
26
0.42
0.56
0.63
0.95
150、1.5、15000等
單位換算錯誤導致計算結果錯誤
0.28
0.3
屬選擇填空題
學生對具體杠桿判斷困難
3.實驗探究題
實驗探究題共5題,15個空格,共30分。探究題單個空格的難度值在0.27~0.98之間,區分度在0.06~0.79之間,平均難度值為0.69,平均區分度是0.5。學生的答題情況見下表8。
實驗探究題側重于考查學生對概念和原理的運用情況,包括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實驗的技能、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同時注重聯系生活實際,體現探究性、綜合性和應用性。從表8中可知,試題的梯度也較大,區分度很明顯。其中難度值低于0.6的有三小題,它們分別是:
29(1)考查“電壓表的連接”。很多學生出現量程選擇錯誤、正負接線柱連接錯誤、滑動變阻器接線錯誤、接線不規范等。
29(3)考查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并得出結論的能力。部分學生不理解題意,將某一階段電功率的值求出,部分學生只填“變大”或“變小”,反映出數據處理能力的欠缺,還有一部分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
30(2)考查學生對實驗設計的理解,分析實驗設計的目的。對該實驗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學生的不妥回答有:與CO2氣體反應、吸收少量的CO2、提高氧氣的純度、檢驗是否是CO2等。從這些回答中可以發現,學生對澄清石灰水的性質還是了解的,但對本實驗中澄清石灰水所起的特定作用并不清楚,可見并未領會實驗中“除雜后必須檢驗”的科學思想。還有部分學生不能用扼要的語言進行準確地表達。
以上三小題的完成需要學生有較嚴密的思維能力,能力層次要求較高,這有利于選拔學科素質較為優秀的學生。所以命題時的預估難度值均在0.6以下。從實驗探究題的答題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在探究的過程和技能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語言的準確表達方面也有欠缺。

表8 實驗探究題典型錯誤分析
題號
難 度
區分度
答題反饋
錯誤分析
27
0.81
0.98
0.33
0.06
屬于選擇填空
0.8
0.36
典型錯誤:向上傾斜
0.65
0.57
典型錯誤:目鏡、裝片、鏡筒
對基礎實驗不夠重視
28
0.84
0.92
0.39
0.26
0.93
0.23
0.68
0.7
典型錯誤:對照、對比、看哪種品牌去污效果好、不同品牌有不同的成分、證明品牌不同等
學生對實驗的認識出現偏位,沒有從科學實驗方法上去理解實驗的內涵
29
0.5
0.39
0.64
0.79
量程選擇錯誤、正負接線柱接錯、丁字型接線、線沒有連接在接線柱上、滑動變阻器接線錯誤、交叉接線等
學生對連接電路圖和實物圖不規范
0.83
0.38
典型錯誤:將“B”寫成“右”
審題不仔細,粗心大意
0.27
0.71
典型錯誤計算具體的電功率
審題不清,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對數據分析能力欠缺
30
0.56
0.69
0.61
0.72
“帶火星”寫成:點燃、火點、火蕊等;“木條”寫成木棒、木塊、木炭等;“放在瓶口”寫成放瓶上空、瓶上、瓶上面等;
實驗操作不規范,語言表達不規范
0.32
0.48
典型錯誤:與CO2氣體反應、吸收少量的CO2、提高氧氣的純度、檢驗是否是CO2等
學生對本題中氫氧化鈣溶液的作用不清
0.67
0.62
寫成裝置名稱、寫C或D
審題不仔細,粗心大意
31
0.75
0.77
0.52
0.49
學生答案陳述中因果關系倒置、以提出問題的形式回答、表達含糊不清等
學生對探究的基本環節缺乏必要的思考,對于“提出問題”、“建立假設和猜想”、“得出結論”的表述混為一談,且部分學生思維變通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差。
0.9
0.28
屬于選擇填空,但學生書寫和表達錯誤較多
粗心大意
0.6
0.8
學生對實驗設計的表達不全面,甚至表達意思有歧義,部分用原理來代替操作設計
學生對題意理解不夠全面,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偏差較大
4.分析計算題
分析計算題共4題,15小題,共30分。小題的難度值在0.46~0.94之間,區分度在0.14~0.91之間,平均難度值為0.73,平均區分度是0.56。學生的答題情況見下表9。
分析計算題不僅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還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科學試卷中的分析計算題計算的難度一般不大,但它注重給計算題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強調真實情境中科學方法的運用,并整合了探究,考查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性、應用性和探究性。今年科學試卷更嘗試性地在分析計算題中加大了對科學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滲透,突出了試題的教育性。從表9中可知,試題的難度不大,但區分度很明顯。其中難度值低于0.6的有小題,它們分別是:
33(3)考查學生對實驗中變量設置的理解能力。部分學生在答題時答不完整,不能完整地寫出關鍵詞“不同質量分數”與“影響程度”,還有部分學生用了“設置對照組來提高實驗的準確性”等錯誤的回答。
34(1)考查學生“應用電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本題計算公式和過程比較簡單易懂,但繁瑣的數據讓學生理不清頭緒,計算過程中因數據缺少出現了錯誤。部分學生還先用I=P/U計算電流,再代入公式W=UIt進行計算,沒有理解W=P·t的涵義。
從分析計算題的答題情況看,原本設計簡單的計算部分完成沒有預想中的好,可見學生對情境的分析能力、對數據的提取能力和運算能力都有所欠缺。
表9 分析計算題典型錯誤分析
題號
難 度
區分度
答題反饋
錯誤分析
32
0.69
0.73
0.76
0.8
概念不清,如2000Kg=20000N、公式、單位、物理量混淆;計算不規范:沒有公式、沒有單位等
學生對計算公式混淆,解題規范欠缺
0.61
0.65
屬于選擇填空
33
0.63
0.65
0.66
0.74
單位、公式、換算等錯誤較多:如.992克=3992ml等;分布混亂
解題規范欠缺
0.75
0.5
屬于選擇填空
0.46
0.66
關鍵詞“不同質量分數”與“影響程度”答不完整;結論與目的不分;寫成“提高實驗的準確性”;用詞不規范。
關注探究題的審題和答題方法的指導
34
0.65
0.52
0.76
0.91
對“30個班級”“每教室有4只電風扇”“課間操(30分鐘)”“一個月(按20天計算)”等數據沒有審清,造成計算錯誤;先用I=P/U計算電流,再代入公式W=UIt進行計算等
審題不仔細,公式運用不合理,單位書寫不規范
0.94
0.14
屬于選擇填空
0.65
0.91
沒有寫出46.8千克碳的數據來源過程;只計算出用火力發電1千瓦時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沒有考慮“煤的含碳量為90%”
應加強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科學單位涵義的真正理解,科學綜合計算方法的掌握
35
0.9
0.89
0.28
0.37
典型錯誤:與AB對比、增加實驗次數、減小實驗誤差、參照物等
答題不規范,不理解“設置對照組”、“增加試驗次數,排除實驗偶然性”等科學方法的區別
0.94
0.15
屬于選擇填空
0.87
0.32
典型錯誤:我們要保護自然保護自己、不要吃生的東西和冰的東西、少吃油炸食品等
審題不清,對題意不理解
五、教學建議:
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終結性考試,目的是較為全面、準確地反映接受完整初中教育的學生在學科學習方面的水平。學業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要求的主要依據,也是高級中學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之一。
溫州市2008年科學學業考試試題編制的出發點是堅持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有利于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有利于溫州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促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現依據學業考試的特點、學生的答題情況以及教師反饋的信息,對今后的科學教學提出如下建議:
1.重視“雙基”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我市近幾年學業考試的難度系數均控制在0.75左右,并強調適當控制題量,杜絕偏題怪題。這些指導思想意在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緩解升學競爭,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科學的核心是探究,而探究更需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順利地進行知識的遷移來解決實際問題。所以科學課程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同時,并沒有降低對 “雙基”的落實要求。
落實基礎并不意味著簡單重復和死記硬背,因為學業考試中知識點并不是簡單地再現,而是置于新穎的情境中,舊貌換新顏。如何能從新的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并解決實際問題呢?這些都不是死記硬背所能做到的。建議教師領會新課程理念,拋棄“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引領學生有效地學習,讓課堂成為學生獲得知識和提升能力的主戰場。
2.重視實驗技能,關注實驗體驗
《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重要科學素養。今年科學試卷突出了對實驗裝置、現象、設計意圖和具體操作的考查,尤其是在實驗設計和操作上有了更多的要求,如試題27(2)(3)、28(3)、29(1)(2)、30、31(3)、33(3)等。其中27(3)、28(3)、29(1)、30(1)(2)(3)、31(3)、33(3)的難度值均低于0.7,第29(1)和30(2)的難度值更是低于0.4,可見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很欠缺、對實驗設計意圖的理解很不夠,這些都源于學生沒有更多地動手體驗實驗的過程,一味地死記,而不能分析實驗中所出現的實際情況。
針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科學探究能力的養成,教師應有效地運用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課外動手實踐作業、研究性學習等教材內容,并將其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為手段,適當采用表現性評價的方式,豐富學生的作業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3.重視思維引導,活化探究過程
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發展,科學課程應當體現這兩者的結合。而探究對學生而言一直是難點,教師應利用課內和課外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以問題為探究教學的起點,讓他們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和能力開展探究活動,體驗探究過程的曲折和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注重發展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注重發展性的評價和多元化的評價。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獲得知識與技能,還能逐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精神,提高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科學探究既是科學教學的總目標,也是科學學業考試要注重考查的目標。近幾年來溫州科學試卷均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考查,今年更是加大了探究考查的比例,不僅在實驗探究題中,在選擇題、分析計算題中均有涉及。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科學探究的不斷實踐,探究將會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學生學習科學的過程中來,成為學生理解科學知識的重要學習方式,并將與其他學習方式有機結合,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此趨勢之下,學業考試中對探究的考查也必然要與時俱進地發生變化。今年學業考試的第31(3)就嘗試讓學生運用平時所學的探究方法對實驗進行設計和操作,其中要考慮到變量的控制、器材的選擇以及實驗的可操作性,讓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考查了學生的探究思維和實踐能力。我們相信,今后的探究不再是“一步一個坑”的“牽手探究”,會出現更多“多角度”的“放手探究”。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平等交流、激烈討論中產生智慧的火花,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思維的舞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富源县| 鄄城县| 灌阳县| 大方县| 庆安县| 喜德县| 梨树县| 会昌县| 夏津县| 枝江市| 监利县| 重庆市| 砚山县| 江永县| 平潭县| 新巴尔虎右旗| 棋牌| 东乡族自治县| 靖安县| 修武县| 盘山县| 米脂县| 宁化县| 巧家县| 寿阳县| 祁东县| 噶尔县| 泾川县| 阳城县| 涞水县| 石阡县| 隆回县| 赫章县| 泸溪县| 抚顺市| 屏东市| 信阳市| 民和| 临朐县|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