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科學考試說明解讀(地理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科學考試說明解讀(地理部分)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初中科學考試說明解讀(地理部分)
一、四季的星空
·考試說明要求
(一)四季的星空 1.陽歷和地球公轉
描述陽歷(包括節氣)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a
2.農歷與月相
(1)識別月相(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a
(2)根據具體的月相說出農歷的大致日期 a
(3)知道農歷中的陰歷成分是以月相變化周期為依據設置的 a
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
1、地球公轉的方向是__________。太陽歷又稱為______,是以_________為基礎而制定的。地球公轉的意義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四季更替和二十四節氣的變化。
2、二十四節氣它實際上應屬______成分,反映了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二十四節氣可以看成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軌道上的二十四個位置。春分(________前后)、秋分(_______前后)、冬至(________前后)、夏至(_________前后) 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四個。有其特別的天文意義,其中,“分”的含義指的是,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至的含義是“到”,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依左圖,在下圖的橫線上填寫節氣。
______   _____  _____
3、完成下列表格:
太陽直射點 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4、月球自轉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月球繞地球運動,使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的變動,而地球上人們看到的被太陽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狀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從而產生_________。
5、依右圖,將相應月相的農歷和代表字母以
及日地月三者的關系填入括號中和橫線中。
①新月或朔月( )( )(日、地、月三個星球成 ,_______居中)
②上弦月( )( )(日、地、月三個星球成 )
③滿月或望月( )( )(日、地、月三個星球成 ,_______居中)
④下弦月( )( )(日、地、月三個星球成 )
6、上弦月一般傍晚出現在_____邊天空,月面朝_______,上半夜可見;下弦月一般午夜出現______邊天空,月面朝______,下半夜可見。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描述陽歷(包括節氣)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B1、讀右邊日歷
(1)屬于陽歷成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屬于陰歷成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下面四幅晝夜分布圖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B 3、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的題:
  
(1)在圖中畫出公轉方向
(2)A點表示的是_________(填節氣),時間為___________,太陽直射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A4、(06浙江杭州)我國農歷中的二十四節氣是( )
A、以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劃分的 B、屬于陰歷成分,有固定的日期
C、是由地球的自轉形成的 D、以地球繞日運行軌道劃分的
考點點撥:此知識點注意把握地球公轉位置與四個相應節氣的對應關系,從圖上識別主要是看直射點所在的位置。
考點要求2:識別四種月相——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
A 1、把下列四幅圖按朔望月所能觀察到的月相變化順序排列( )
A、a c d b B、c a b d C、d c b a D、d b c a
A2、月相形成的原理是月球本身________,只是反射_________。
A3、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分別出現在農歷每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徹夜可見的是_______,月面朝西的是_____月,出現在____邊天空,月面朝東的是______月,出現在________邊天空。
A4、當月相出現上弦月和下弦月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_____________;當看到新月,滿月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_______________.
考點點撥:看月相時,月面的朝向是左東右西。
考點要求3:根據具體的月相說出農歷的大致日期
B 1、今天是農歷十二月廿二,你能試著畫出今天我們在地球上可能觀察到的相應月相嗎(用陰影線表示暗部)?
B2、(2006年衢州卷)太陽和月亮是地球在宇宙中最重要的近鄰,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從而產生月相變化。中秋節的月相是( )
A、新月 B、滿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B 3、[06臺州]今天是公歷6月12日,農歷五月十七。下列圖片中可以表示昨晚月相的是( )
B4、如右圖有關這一天月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這一天的月相上弦月
B、這一天的月相西半亮,東半暗
C、這一天看到月相應在下半夜
D、再過七天,月相變為滿月
B5、判斷下列詩詞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 ( )
A、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C、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D、春江潮月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6、春節和元宵節所看到的月相分別是( )
A、新月、下弦月 B、滿月、新月 C、新月、滿月 D、新月、上弦月
A 7、太陽被月球遮掩的現象叫 ,日食有 、 、 三種,日食只有發生在農歷
A 8、月球進入地球陰影,月面變暗的現象叫 。月食只能發生在農歷 。
A 9、日食可能發生的日期是農歷( )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三
A10、月食可能發生的日期( )
A、可以在任何一天 B、在農歷每月的初一 C、肯定在滿月時 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間
考點點撥:具體的農歷和月相要注意區分上弦月和下弦月,二者往往是出題者的關注點。
課后鞏固
A 1、發生在初七、初八夜晚的月相是( )
B2、如右圖,能表示上弦月的是圖中的( )
A、D處 B、A處 C、B處 D、C處
B 3、下列四幅圖中,屬于形成上弦月的三球位置關系的是( )
A4、以下是根據農歷確定的節日的是(  )
A.國慶節、中秋節     B.元旦、“六一”兒童節
C.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   D.端午節、重陽節
B5、從我國的 “清明節(4月5日)” 到“國際勞動節”,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動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動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動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動
B6、讀右圖回答:
1 繪制出新月的月相圖 ;
2 與重陽節的晚上出現的月相最接近的是圖中
的 位置;
A7、當發生月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應為A為_____,B為____C為_ _。(如圖)。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五倍 、圖略 2、陽歷、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3、陽歷、3月21日、9月23日、12月22日、6月22日 、春分或秋分、冬至、夏至
4、
太陽直射點 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
春分 赤道 向北移動
夏至 北回歸線 向南移動
秋分 赤道 向南移動
冬至 南回歸線 向北移動
5、自西向東、日、地、月、月相 10、①C、初一、一條直線、月球 ②D、初七、八、直角③A、十五或十六、一條直線、地球 ④B、二十二或二十三、直角 6、西、西、東、東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1、(1)2006年12月大 20 星期三 冬至 公歷12月22日(2)丙戌年初一十一月大 農歷十一月初三 2、B 3、(1)略 (2)夏至、6月22日、北回歸線 4、D
考點要求2:1、A 2、不發光、太陽光 3、 初一、初七、八、十五或十六、二十二或二十三、滿月、上弦、西、下弦、東 4、呈直角、一條直線
考點要求3:1、略 2、B 3、D 4、C 5、C 6、C 7、日食、日環食、偏食、日全食、初一 8、月食、十五 9、A 10、C
課后鞏固
1、 D 2、C 3、C 4、D 5、A 6、①略 ②A 7、太陽、地球、月球或月球、地球、太陽
二、太陽系
·考試說明要求
太陽系與星際航行 1.太陽和月球
(1)描述太陽的基本概況(太陽的大小、溫度、外部大氣組成)
(2)描述月球的基本概況(月球的大小、狀況、環形山)
2.太陽活動與人類
(1)列舉太陽活動的基本類型(太陽黑子、日珥)
(2)列舉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3.太陽系
(1)描述太陽系的總體構成
(2)識別八大行星(3)描述彗星的構成,知道哈雷彗星
4.人類飛向太空的歷程
(1)知道人類探訪月球的歷程
(2)知道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就
銀河系和宇宙 銀河系描述銀河系的構成、大小描述銀河系的形狀(正面觀和 側面觀) aa
2.宇宙(1)知道紅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a
(2) 知道超新星爆發 a
(3)知道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 a
(4)知道宇宙是無邊的、膨脹的 a
(5)從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與演化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6)知道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發展,領悟科學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cc
附: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就
1970年 由我國設計研制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
1975年 我國第一顆返回型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1984年 我國成功地發射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
1999年 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發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載著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遨游太空,實現了千年飛天夢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兩名宇航員再次飛向太空
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
1、太陽是距地球最近的_______星,其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表面溫度約為6000℃,中心溫度可達到1500℃萬其質量為地球的33萬倍,它是一個自己能發光發熱的_______星球。
2、太陽活動最常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為_______年。太陽活動會對人類活動產生一些影響,其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
3、太陽大氣層從內到外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層
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____星,月球本身____發光;月球上由許多大大小小的隕石坑,被稱為_________。
5、月球上既沒有_______和______,也沒有生命,但月球上有豐富的___________,所以,現在很多國家都在致力發展登月技術。另外,月球上既有________,又有平原。
6、月球圍繞______自西向東轉動,地球以太陽為中心按________的方向轉動。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變化,產生了月相的變化,也產生了____食和____食;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使地球上產生了四季的變化、_______長短的變化、___________的變化以及其它的一些自然現象。
7、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以太陽為中心起,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_______、_______、______、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中體積最大的是______和________。
8、太陽系中小行星位于_______和________兩顆行星之間。
9、太陽系包括太陽、九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______、流星及其他行星和衛星。
10、2006年8月24日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大會上將原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一顆“除名”,至此太陽系中被認為只有八大行星。被“除名”的行星是___________。
11、彗星的基本結構:彗核、彗發、彗尾,它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而行成的大冰球;其中我國最早記錄的哈雷彗星,回歸周期為 年。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能說出太陽和月球的基本情況
考點要求1-1:描述太陽的基本概況(太陽的大小、溫度、外部大氣組成)、描述月球的基本概況(月球的大小、狀況、環形山)
A 1、太陽是由( )組成的一個球體
A、液體 B、氣體 C、固體
A 2、太陽表面的溫度可達到1500萬℃,所以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對否?( )
A 3、太陽大氣從外到內依次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4、月球的直徑約為太陽的1/400,但看上去大小卻相似,原因是( )
A、月球和太陽的亮度相似 B、月球和太陽離地球都太遙遠了
C、月球離地球比太陽近多了 D、月球和太陽都是球體
A5、月球表面的環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水沖刷形成
B.隕石撞擊形成
C.河流不斷沖刷形成
D.月球表面隆起
A 6、在月球上,下列活動中,宇航員可能做到的是( )
A、放風箏 B扔石塊 C打雪仗 D游泳
考點點撥:重點熟記太陽大氣的結構和課本上出現過的月面景觀介紹。
考點要求1-2:列舉太陽活動的基本類型(太陽黑子、耀斑)
A 7、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的是( )
A、太陽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陽風
A 8、耀斑發生在太陽大氣的哪一層?( )
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都可發生
A 9、下列太陽活動時釋放巨大能量的是( )
A、太陽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陽風
A 10、根據我國“風云”二號衛星的實時監測,2001年3月28日17時40分至22時22分,太陽連續爆發6起中等強度的耀斑,其中19時40分左右和20時20分左右的太陽耀斑持續時間近1小時。3月29日17時50分左右,太陽又爆發一次強烈的耀斑,持續時間約1個小時,耀斑噴射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暴”,幾個小時就可抵達近地空間。本次太陽峰年自1996年8月拉開“序幕”,1999年3月進入極盛期。從理論上說,目前太陽活動活動已經逐漸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氣,仍不時給地球通信、衛星、電力一點“顏色”看,而4月3日爆發的太陽X射線耀斑強度更是25年來之最。本次太陽峰年有些特別,屬于極盛期但相對平靜,下降期卻“高潮迭起。對照前兩個太陽峰年活動,專家認為這種現象是正常的。
(1)“耀斑”出現在太陽大氣的哪個部位( )
A、太陽核部 B。光球層 C。色球層 D。日冕層
(2)“太陽風暴”對地球的重大影響是( )
A、給予地球特別多的能量 B、使地球的的溫度升高很多
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 D、會使到達地球的紫外線輻射量增多
(3)根據太陽活動的周期,本次太陽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陽活動極小年的時間大約是( )
A、2007年前后 B。2004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12年前后
考點點撥:太陽活動中的太陽黑子是考點的一個重要地方,因此要著重了解。
考點要求1-3:列舉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A 11、下列有關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影響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B、擾亂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C、造成氣候異常,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D、誘發臺風和火山爆發
A 12、下列現象可能是由于太陽活動而形成的是()
A.有線電話突然中斷
B.指南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C.氣溫異常升高
D.山體發生滑坡
A 13、太陽活動不會導致下列哪種現象發生
A、北極地區的極光
B、無線電短波通訊中斷
C、磁針劇烈顫動,無法正確指示方向
D、月相變化
考點點撥:了解常見的影響即可。
考點要求2:能說出日、地、月的距離和相對運動
考點要求2-1: 知道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日地距離約是月地距離的400倍
A1、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___,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
考點要求2-2:知道地球在自轉的同時繞日公轉、月球繞地球運動
A 2、下列天體位置不可能的是( )
A、太陽-地球-月球 B、地球-太陽-月球
C、月球-地球-太陽 D、地球-月球-太陽
B 3、日食并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一旦發生只可能是農歷的( )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D.十八
B 4、當發生月食時,地球、太陽和月球可能的位置關系是( )
A、太陽-地球-月球 B、地球-月球-太陽
C、地球-太陽-月球 D、月球-太陽-地球
考點點撥:本考點易理解,知道即可。
考點要求3:能從圖上判斷九大行星和小行星帶的位置,知道太陽系的總體構成
考點要求3-1:識別九大行星:能夠從圖上說出行星所處的軌道位置、能夠從圖上判定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
A 1、(深圳2005)下圖為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示意圖,地球處于( )
A、位置1 B、位置2 C、位置3 D、位置4
A2、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
(l)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稱:
a    c    d    e     
g    i     
(2)小行星帶位于  軌道和  軌道之間。(填字母)
(3)圖中哈雷彗星的軌道形狀是          ,它的公轉周期是   年。
B3、今年是人類探索火星最多的一年。如果有機會,你想不想去火星作一次探索旅行?閱讀下面的材料,看一看火星是怎樣的一個星球。
當你走出宇宙飛船,踏上略呈粉色天空映襯下的紅色塵土時,你該知道為什么人們把火星稱為“紅色行星”的理由了吧!水蒸氣組成了稀薄的云,甚至只能稱之為霧,因為這里的空氣實在是太稀薄了,所以陽光就可以直射而下。這里的風也挺大的,微紅的塵埃富含鐵質,被風刮得像厚厚的云層,團團包圍著你。假如你不穿宇航服的話,你就無法在火星稀薄的空氣中生存。與地球不同,火星上沒有厚厚的大氣層,因此不能抵擋有害的紫外線。另外,你還必須帶上氧氣補充裝置,因為火星上的空氣含有95%的人類不能呼吸的二氧化碳。你穿的宇航服必須能保暖,因為即使是在火星的赤道線上,白天的溫度也很少超過0℃。到了晚上,氣溫會驟降到-100℃。
你是否認識神秘的火星?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1)火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它與地球毗鄰,運行軌道比地球離太陽 (填“遠”或“近”)
(2)火星又叫“紅色行星”。它一出現在天上,你就可以看到它那淡淡的紅色。為什么你看到的火星是紅色的呢? 。
(3)火星上的大氣層是怎么樣的? 。
(4)為什么火星的溫度比地球低呢? 。
考點點撥:此知識點主要靠記憶,沒有難點。
考點要求3-2:描述太陽系的總體構成:包括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a)
A 4、太陽系是 、 及其衛星、 、 、 、和行星際物質構成的天體系統,其中, 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考點要求4:了解彗星的構成,知道哈雷彗星
A 1、有時候在天空中會看到一些拖著尾巴的星星,他們是由巖石的碎片、固體微粒和冰晶組成的“大冰球”,他們是(   )
A、恒星 B、彗星 C、行星 D、衛星
考點點撥:了解記憶即可。
課后鞏固
依據太陽和太陽活動有關知識,分析回答1~4題
A 1、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 )
A.太陽 B.月球 C. 地球 D.火星
A 2、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 )
A.黑子、耀斑 B. 黑子、磁暴 C. 黑子、極光 D. 耀斑、極光
A 3、下列現象中,可能是受到太陽活動影響的是( )
A.有線電話突然中斷 B.沙塵暴頻繁
C.有線廣播聲音清晰,短波收音機聲音不清楚 D.某地連降暴雨,導致洪澇災害
A 4、以下是一位宇航局在月球上的一些生活片斷,你認為真實的是( )
①吃到土生土長的食物 ②跳過4米高的橫桿 ③舉起200千克的石頭 ④感到狂風呼嘯 ⑤脫掉宇航服在被窩里睡覺 ⑥走路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③
B 5、科學家設想,人類將來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實現的話,月球上的居民則可看到( )
A、月食現象 B、日食現象
C、月食和日食現象 D、看不到月食和日食現象
A 6、在月球上,下列活動中,宇航員可能做到的是( )
A、開音樂會 B、跳舞 C、挖地 D、做科學試驗
A 7、如果地球上沒有大氣,地球上則看不見( )
A陽光 B月光 C流星現象 D慧星
A8、關于月球上的景觀,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沒有大海,沒有河流,沒有湖泊
B、沒有高原、山地、到處是平原
C、沒有空氣,四周靜悄悄的
D、沒有動植物,土地光禿禿的
A 9、關于太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B、能量來自內部的核裂變反應
C、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D、太陽是銀河系的中心天體
A 10、下列現象的產生與太陽活動有關的是 ( )
①鴿子飛行失蹤 ②無線電短波通訊出現短暫的中斷 ③動物的異常反應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針指向異常 ⑤兩極地區極晝極夜現象的產生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A 11、關于太陽黑子的正確敘述是( )
A、太陽表面黑色的斑點 B、 出現在日冕層
C、 因為溫度比周圍低,所以略顯陰暗 D、活動周期為12年
A12、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是( )
A、有線電話突然中斷 B、氣溫異常升高
C、指南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D、山體發生滑坡
A13、小行星帶位于九大行星中的( )之間
A、水星和金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地球和火星
A 14、關于哈雷彗星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我國發現哈雷彗星的時間比西歐早 B、它的運行周期是76周年
C、哈雷慧星由巖石的碎片、固體微粒和冰晶組成的“大冰球” D、它自己能發光
A15、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載著宇航員( )再次飛向太空。
A、費俊龍、楊利偉 B、費俊龍、聶海勝C、楊利偉、聶海勝D、楊利偉、聶海勝、費俊龍
A16、(2006年衢州卷)月球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我國也在發展登月技術。科學家發現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也沒有生命,其表面布滿大大小小的 。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恒星、氣體、2、太陽黑子、耀斑、日珥 、11、影響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擾亂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造成氣候異常,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3、光球、色球、日冕 4、衛、不、環形山 5、空氣、水、礦產資源、高山 6、地球、自西向東、日食、月食、晝夜、正午太陽高度 7、金星、地球、火星 8、火星、木星 9、彗星 10、冥王星 11、巖石碎片、固體微粒和水結冰而成、76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
1、B 2、錯 3、日冕、色球、光球 4、C 5、B 6、B 7、A 8、B 9、B 10、CDC 11、D 12、B 13、D
考點要求2:
1、太陽 2、B 3、A 4、A
考點要求3:
1. 1、C 2、(1)a、冥王星 c、天王星 d、土星 e、木星 g、地球 i、水星(2)火、木(3)橢圓形上 76 3、(1)遠(2)火星表面和大氣中富含鐵質,呈紅色;反射太陽光也呈紅色(3)火星大氣層稀薄,塵埃多,富含鐵質,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4) 距太陽比地球遠,得到太陽輻射能量少,大氣層雖然稀薄,但塵埃多,削弱作用強,導致火星表面得到太陽的能量少溫度低。4、太陽、九大行星、彗星、流星、小行星、太陽
考點要求4:
1、B
課后鞏固
1、A 2、A 3、D 4、C 5、B 6、C 7、C 8、B 9、C 10、B 11、C 12、C 13、B 14、D 15、B 16、隕石坑
三、地球
地球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知道地球是一個橢球體 a
(2)知道證明地球是球體的方法 a
2.地球儀和地圖
(1)知道經線、緯線 a
(2)知道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確定地理位置 a
3.平面示意圖
學會繪制簡單平面示意圖 b
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
1、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一個 、 的橢球體。
(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例子 有_________________等。
(3)、地球的赤道半徑是 千米,兩極半徑是 千米,赤道周長約 ________千米
2、地球儀和地圖
(1)、經線與緯線
a、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就是 線,也叫 線,它們的長度__ _____。
b、在地球儀上與赤道平行的線是 線。
c、最長的緯線是 ,長約 千米。
d、國際上把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線定為 度,也叫_____ 線 。
e、經線指示_______方向,緯線指示_______方向。
f、在地球儀上由經線和緯線交織成的網叫 。利用經緯網可以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確定地理位置
a、一個經緯度只能確定地球表面的 點的位置,地球表面的一個點也只有___ ____個經緯度。
b、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為 度,以東到180 屬于 經,通常用“__ ___”表示;以西到180 屬于 經,通常用“____”表示。
c、赤道為 度緯線,由赤道到南北兩極各為 度。赤道以北為 緯,越往北北緯的緯度數值越 (大、小);赤道以南為 緯,越往南南緯的緯度數值越___ (大、小)。赤道以北為 半球,赤道以南為 半球。通常以_____度和 度緯線把緯度劃分為低緯度、中緯度和高緯度。
d、東半球的范圍是從_______向____到_______;西半球的范圍是從_______向____到_______。
3、平面示意圖
(1)、地圖上的比例尺是表示__ ____距離比______距離縮小的程度。
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
(2)、地平面上的基本方向有_____個。在地圖上常用三種方向表達。
a、用經緯網表達方向:在有經緯線的地圖上經線指示 方向,緯線指示 __ _______方向。
b、用方向指示標表達方向。
c、在沒有經緯線和方向標的地圖上,則根據“ ”的法則確定方向。
(3)、圖例是地圖上表示 的各種符號。
4、 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1) 太陽高度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稱____________。
(2) 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稱為_____________。
(3) 地球的公轉方向是____________,與自轉方向______(相同或不同)地軸呈傾斜狀態,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______________。
(4) 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所指的時間分別是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初于不同的位置,導致太陽直射點也不斷變化。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_____來回移動。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陽分別直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正午太陽高度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發生變化,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季____,冬季____,_______(填節氣)最高,_______(填節氣)最低。
(7)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則北半球__________(晝長夜短或晝短夜長),全球晝夜長短由南向北逐漸_________,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_______現象。南半球則相反。
(8) 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逐漸______,夜逐漸______。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晝逐漸______,夜逐漸______。(填變長或變短)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能正確描述地球形狀和大小
考點要求1-1:知道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A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半徑任何地方都是6378千米 B、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稍長
C、沿我校繞地球一周約4萬千米 D、地球的實際形狀并不是一個正球體
考點要求1-2:能夠列舉并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一些現象和方法
A 2、下列現象可以證明地球是圓的是(  )
A.日食   B.月食  
C.帆船遠去時桅桿比船身先消失  D.以上都不對
A 3、分析粉筆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遠去的現象:
(1)粉筆在水平板上由近及遠移動時,你看到的現象是: ;
(2)粉筆在球面上由近及遠移動時,你看到的現象是 ;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離開遠去,觀察到的現象應與上述 (填①或②)相似,說明大洋面是 。
考點點撥:掌握一些常見的證明地球形狀的方法和現象即可。
考點要求2:能運用經緯網和指向標在地圖上判定方位,會看簡單的地圖符號和注記,會進行簡單的比例尺計算
考點要求2-1:知道經線、緯線的指向、變化規律和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劃分的界線以及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A1、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
A、0 和本初子午線。 B、0 和180 經線
C、西經20 和東經160 經線 D、東經20 和西經160 經線
A2、、下列各點屬于東半球的是( )
A、東經162°北緯30° B、東經170°南緯50°
C、西經15°北緯70° D、西經100°赤道0°
A3、我校在地球的( )
A、東半球的南半球 B、東半球的北半球
C、西半球的南半球 D、西半球的北半球
A4、不同經度的經線( )
A、長度相同 B、形狀都是一個圓
C、經度越大,長度越長 D、經線和長度和赤道相同
A5、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 )
A、低緯度B、中緯度 C、高緯度
A6、下圖中A、B、C、D四點位置,與毛澤東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點是 ( )
A、A B、B
C、C D、D
A7、地球上最長的緯線圈是( )
A.赤道 B.北緯歸線 C.南回歸線 D.北極圈
A8、關于地圖上的經度、經線、緯度、緯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經線表示東西方向,緯線表示南北方向
B、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處北緯30—40°之間,是中緯度地區
C、 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
D、東經20°和西經160°的經線圈把地球分成東西兩個半球
B 9、某人發現他的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北側是北半球,
此人位于( )
A、20°W,0°B、160°E,0° C、0°,0° D、180°,0°
考點點撥:判斷某個點是在哪個半球,只需將該點的經緯度分別代入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劃分的范圍即可。
考點要求2-2:能夠在地球儀根據經緯度來判定地理位置和根據地理位置在經緯網上確定位置,能夠在地圖上根據三種指向的方法確定地理位置和地理方位
B10、下圖中甲地在經緯網上的位置是( )
A、西經170 ,北緯50
B、東經170 ,北緯50
C、西經170 ,南緯50
D、東經170 ,南緯50
B11、上圖中甲、乙地位于( )
A、東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A12、上圖中乙在甲的什么方向?( )
A、東南方 B、南方 C、西南方D、東南方
A13、讀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A點位于B點的西北
B、A點位于C點的東北
C、C點位于A點的西南
D、B點位于A點的正東
A14、一般情況下,地圖上的方向是( )
A、用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B、用方向標指示北方
C、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D、用指南針指示方向
B15、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東半球的經緯網示意圖 ( )
B16、如圖所示,乙在甲的_____方向,乙在丙的______方向( )
A、東北 西
B、北 西
C、北 西南
D、東北 西南
B17、如圖是地球正視圖,圖中有7條經線將半個地球平分成6等份,讀圖后回答:
①寫出A點的經緯度: 、 ;
②A點在C點的 方向;
③B點既在南半球,又在 半球。
B18、下列四幅圖中的P點,既位于中緯度,又位于東半球的是
A B C D
A19、下面四幅平面圖中,大樹位于學校東北方向的是( )
A B C D
考點點撥:如何在地圖上判定方向要求教師講清楚這三種判定方向的依據和方法,把握這一點很重要。
考點要求2-3:知道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法,能夠根據地圖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和根據比例尺的大小判定不同的地圖,能夠根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及其變形來進行相關的計算
B20、四幅地圖的圖幅一樣大小,比例尺不同,則表示實地面積最大的是( )
A、1:200000 B、1:20 千米
C、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千米 D、二百五十萬分之一
A21、在1:500000的地圖上,實地距離為20千米的兩城市在圖上的距離是( )
A、5厘米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
A22、下列四幅圖幅大小相同的政區圖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
A、世界政區圖B、亞洲政區圖 C、深圳市政區圖 D、中國政區圖
B 23、在1:25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距離為5cm,那么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
A、150cm B、125km C、100km D、50km
考點點撥:圖幅相同,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大;反之則越小。
考點要求3:知道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界線、位置和氣候特點
考點要求3-1:能說出劃分五帶的具體緯度范圍
A1、下列關于地球溫度帶的范圍劃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熱帶23.5°S~23.5°N B、溫帶66.5°S~66.5°N
C、南寒帶66.5°S~90°S D、北寒帶66.5°N~90°N
A2、按照地球上五帶的劃分,深圳(22.5°N)屬于( )
A、熱帶 B、北溫帶 C、北寒帶 D、南溫帶
考點點撥:有效的識記五代劃分的范圍。
考點要求3-2:知道各個帶的氣候特點
A3、小軍同學的家鄉在赤道以北,其氣候特點是:四季如春,氣候宜人。請問,他可能處在( )
A、北溫帶 B、熱帶 C、南溫帶 D、北寒帶
A4、地球是獲得太陽光熱最多的地區是( )
A、 極圈以內地區 B、南極附近
C、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 D、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的地區
考點點撥:了解地球五帶的氣候特點即可。
考點要求4:知道一年中當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晝夜長短變化的規律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考點要求4-1:知道一年中在23.5°N~23.5°S這個緯度范圍內的地區,當地正午太陽高度有兩次可以達到90°即兩次直射;南北回歸線上的地區只有一次;而其他地區沒有太陽照射的機會。
A1、北緯23.5°緯線是太陽光直射地球的( )
A 、 最北界線 B、最南界線 C、最東界線 D、最西界線
A2、太陽直射點可能會在以下哪個帶出現( )
A、熱帶 B、北溫帶 C、南溫帶 D、寒帶
A3、小明的家鄉剛好在北回歸線上,他的家鄉一年可以觀測到( )
A、一次太陽直射現象 B、兩次太陽直射現象
C、每天都有太陽直射現象 D、沒有太陽直射現象
B4、從10月1日至第二年元旦,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方向變化是( )、
A、向南移 B、先向北后向南移
C、向北移 D、先向南后向北移
A5、引起太陽光直射點南北移動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 B、地球斜著身子不停地公轉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轉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
B6、桿影長度為零時( )
A、太陽直射點在赤道 B、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上
C、正午太陽高度90° D、正午太陽高度0°
B7、從我國“植樹節”到“國際勞動節”,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動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動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動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動
C8、下列有關地球五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溫帶北面是寒帶,南面是熱帶
B、寒帶有半年的極晝現象和半年的極夜現象
C、熱帶地區的赤道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其他地區只有一次太陽直射
D、若赤道面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交角變小,則溫帶范圍就擴大
B9、讀圖回答問題:
(1)在圖上畫出晨昏線(用實線)。
(2)此時,北半球正值______日(節氣),
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的地區是
___________。
(3)此時,圖中A、B、C、D四地正午
太陽高度從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
考點點撥:理解太陽直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和太陽直射點的變化范圍,然后以此為依據,可解答相關的知識。
考點要求4-2:知道赤道上一年四季晝夜等長,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地區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其他地區夏半年是晝長夜短,冬半年是晝短夜長。
B10、某人所住的地方,每天都是早上6點看到日出,下午6點看到日落,此地緯度可能是( )
A、60°N B、30°S C、0° D、23.5 N
A11、夏至日,下列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
A、廣州 B、上海 C、北京 D、哈爾濱
B12、當北半球夏至日時,出現極晝現象的地區是( )
A、北極圈內 B、南回歸線以南 C、南極大陸 D、赤道
A13、當深圳晝長夜短時,北半球的季節是( )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A14、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B15、地球上有晝夜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
C.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 D.地球是個不規則的橢球體
B16、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明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小欣在深圳東門廣場同時測量一根1米長竹桿的影子,結果最有可能的是( )
A、兩地桿影一樣長 B、深圳的長,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長,深圳的短 D、不一定
考點點撥:知道夏半年是指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這段時間,冬半年是指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的這段時間。夏半年和冬半年都是針對北半球而言的。
考點要求4-2:知道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半球所有地區都是晝長夜短,南半球則晝短夜長;當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北半球所有地區晝短夜長,南半球則晝長夜短;太陽直射赤道時,全球晝夜平分。
B17、讀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圖中陰影表示夜半球),回答:
(1)圖示時間為 ,北半球節氣為
(2)此時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規律
為 。
(3)此時A點晝長為 小時,B點晝長為 小時。
(4)此時晝長夜短地區的緯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_,晝夜平
分的地區是___________。
考點點撥:在圖上判斷晝夜長短主要看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在何處。
課后鞏固
A1、下列現象中,不能說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繞地軸旋轉( )
A、太陽東升西落 B、晝夜交替 C、四季交替 D、北京的日出比新疆早
A2、6月21日或22日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B3、從10月1日至第二年元旦,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方向變化是( )、
A、向南移 B、先向北后向南移
C、向北移 D、先向南后向北移
B4、下列節日中,深圳的白晝最短的是( )、
A、國際勞動節 B、國慶節
C、國際兒童節 D、教師節
A5、南半球出現極晝區域最廣的時間是 ( )
A、3月2 1日前后 B、6月2 2日前后
C、9月23 日前后 D、12月2 2日前后
B6、若要使房子周圍的門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赤道上 B、北極點上 C、南極點上 D、本初子午線上
B7、下圖是某體育中心的平面示意圖,讀圖判斷下列問題
(1)估算出該體育中心東西的長度約為 米,南北的寬度約為 米(圖中的虛線為體育中心的圍墻)。
(2)體育中心位于體育場路的 側,南山路的 面,運動場位于體育中心的 。
(3)籃球館位于體操館的 方向。
(4)綜合館位于籃球館的 方向。估計綜合館的占地面積約有 平方米。
B8、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
(1)圖中四點所示節氣:A B C D
(2)由A到B點北半球晝夜長短如何變化?
(3)由B點到C點太陽直射點如何移動?
(4)當地球處于C點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角隨緯度變化規律:
B9、根據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太陽直射在__________線、
(2)這天是_______月______日前后,節氣為__________
(3)這天赤道上的晝夜狀況是__________ 、
(4)南極圈以南地區會出現__________現象、
(5)這段時期北半球是_____季,晝夜長短總體情況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兩極稍扁、赤道略鼓、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6378、6357、4萬、
2、經、子午、相等、緯、赤道、4萬、0、本初子午、南北、東西、經緯網、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1個、1個、180、東、E、西、_W_、0、90、北、大、南、大、北、南、30、60、
20°W、東、160°E、20°W、西、160°E
3、圖上、實際、圖上距離、實際距離、8、南北、東西、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地理事物、
4、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自西向東、相同、北極星附近、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變大、變小、夏至日、冬至日、晝長夜短、增長、極晝、變長、變短、變短、變長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1、D 2、B 3、(1)粉筆的長短不變(2)粉筆的越來越短,只看到粉筆的頂部,看不到粉筆的底部(3)與(2)的情況一樣。是圓面
考點要求2: 1、B 2、C 3、B 4、A 5、B 6、B 7、A 8、B 9、B 10、B 11、D 12、C 13、A 14、C 15、C 16、C 17、120°E、30°N 、東北、東 18、D 19、B 20、C 21、B 22、A 23、B
考點要求3:1、B 2、A 3、A 4、C
考點要求4:1、A 2、A 3、A 4、D 5、B 6、C 7、D 8、D 9、略、冬至、南回歸線以南 DACB 10、C 11、D 12、A 13、D 14、D 15、C 16、C 17、1.(1) 6月22日 夏至日 (2)由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北回歸線及其與北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值。南回歸線及其與南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小值。(3)12小時 、24小時(4)赤道以北地區、赤道所在地
課后鞏固
1、C 2、B 3、D 4、B 5、B 6、B 7、(1)300米 、 165米。 (2) 南側; 西側 ;東面 (3)西北 (4) 正東 依圖幅計算8、(1)A 夏至日 B 秋分日 C 冬至日 D 春分日 (2)北半球由晝長夜短逐漸變為晝夜等長。(3)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移動到南回歸線。(4)由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小值。9、 (1)北回歸線 (2)6 22夏至 (3)晝夜平分 (4)極夜(5)夏,晝最長夜最短
四、地形和地殼的運動
·考試說明要求
地形和地殼的運動 1.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
描述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地殼、地幔和地核) a
2. 地殼運動
(1)了解地殼是變動的 a
(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 (3)關注人類如何提高防震抗災的能力 ac
3.板塊學說
知道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描述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引起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領悟假說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 aac
4. 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1)知道水、風、冰川等是影響地形的外力作用(2)知道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的特點 aa
5.地形(1)識別主要的地形特征 a
(2)判讀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 b
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
1、地殼的內部圈層可分為_______、地幔、地核;全球構造理論主要有海底擴張學說、______________學說和____________學說。
2、由內力作用引起的地殼運動表現形式
(1)火山: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
形成:地殼內部高溫的巖漿、氣體、碎屑沿著地殼中的裂隙噴出地表的現象。
類型: 、 、 。
分布: 、 。
形成火山丘、火山島
影響 帶來礦物質肥料、建筑材料、礦產、溫泉
堵塞河道、燒毀房屋和橋梁、污染空氣和水
(2)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
震源:地震發生的源地
震中:與震源垂直相對應的地面上的點(一般受地震影響最大)
震中距:各點離震中的距離
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離
形成:巖石圈在內力的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地震是一種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震級在3級以下的為微震,5級以上的為破壞性地震。
全球地震帶分布: 、 。
附:我國的地震帶主要分布在: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西南青藏高原和它的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等。
是對人類威脅最大的災害。
影響 引發火災、海嘯、滑坡和造成建筑物倒塌等使地表形態改變
科學手段:地震儀、災情監測預警系統
現有經驗:自然界動植物預兆
震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宣傳防震抗災知識、進行防震演習
在家中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街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野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關于地殼運動的地球構造理論:
創始人是____________
大陸漂移說 理論認為-—大陸原來是一個整體,后來逐漸“漂移”,形成現在的海陸分布格局。
創立時間——20世紀六七十年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塊學說 理論要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塊之間作用的結果:產生巨大能量,形成火山帶、地震帶和礦產帶。
3、由外力引起的地形變化
(1)巖石的風化:由于巖石本身的______________、水進入巖石縫隙結成冰和植物________的生長等原因,導致巖石的破碎。
(2)流水對地形的改變:
_____________ 如:瀑布、溝谷(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特征)
侵蝕作用 _____________ 如:海岸礁石、石柱、陡崖
_____________ 如:溶洞、地下河、石筍、石柱
________: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3)風力改變地形(風力作用):
侵蝕作用:風蝕蘑菇
搬運作用:沙塵暴
堆積作用:沙丘、黃土高原的黃土
地形的變化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結果,_____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____作用使地表趨于平坦。
4、主要的地形特征與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判讀
(1)主要的地形與特征:
山地:高低起伏變化___(大或小),海拔500米以上
丘陵:高低起伏不大,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在1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較高,面積較大,內部起伏____(大或小),外圍較陡
平原: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很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相對高度在50米以下
盆地:四周_____(高或低),中間______(高或低)
海拔高度:是指某地相對于平均海面的垂直高度,簡稱海拔。
相對高度:兩個地點的海拔高度之差。它可以反應地形的起伏變化。
(2)簡單的地形等高線的判讀:
等高線地形圖:用等高線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圖。
等高線的特點:
在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高度相同;
兩條相鄰的等高線之間的相對高度相等;
等高線是閉合的曲線(并不一定在一幅圖內閉合);
除了陡崖和懸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線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且在圖的中間部分不中斷。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海拔和相對高度:根據圖中等高線上所標注的高度數字判讀
山頂:等高線閉合,其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______(升高或降低)
盆地:等高線閉合,其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______(減少或增加)
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_____(低或高)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_____(高或低)處凸出
鞍部:兩山頂之間的低地部分
緩坡:等高線______(稀疏或密集)表示緩坡(坡度小)
陡坡:等高線_______(密集或密集)表示陡坡(坡度大)
陡崖:等高線重疊,用鋸齒狀符號表示的地方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認識地殼是變動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
考點要求1-1:知道地殼是變動的,能夠通過現實中相關的現象證明地殼在不斷運動(包括劇烈運動和緩慢運動)
A1、下列現象或事例不能證明地殼在運動是( )
A、采石場上彎曲的巖層 B、青藏高原上發現有貝殼
C、懸崖峭壁上巖層斷裂的痕跡 D、傳說中的愚公移山
考點要求1-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劇烈運動的表現及其帶來的影響
A2、各種地質災害中,影響最大,破壞力最厲害的是( )
A、洪水 B、泥石流 C、地震 D、火山
A3、下列有關火山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火山噴出的物質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
B、我國目前發現的大部分火山有活動,少部分是死火山
C、火山噴發可引起地震,污染環境
D、火山活動也可給人類帶來肥活的火山灰土及硫黃等有用礦物
A4、與龐貝城的消失有關的地殼運動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火山 D、臺風
A5、地殼內部的灼熱巖漿猛烈沖出地面時的現象叫 ( )
A、斷層 B、褶皺 C、地震 D、火山爆發
A6、如果在你遇到下列異常現象,可以作為地震來臨信號的是( )
A、水井翻花冒泡 B、鐵樹開花 C、下酸雨 D、河床變淺
考點點撥:多了解識記一些相關的現象對于這個知識點有很大幫助。
考點要求2:知道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關注人類如何提高防震抗災能力。
考點要求2-1:知道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及其名稱
A1、下列地區中,火山分布特別集中的是 ( )
A、世界各大洋 B、世界各大陸
C、太平洋周圍的陸地和海洋 D、南極和北極地區
A2、板塊學說認為,地球上的巖石圈被分裂成( )
A、十六大板塊 B、六大板塊 C、十大板塊 D、八大板塊
A3、在板塊運動過程中,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了 ( )
A、喜馬拉雅山 B、東非大裂谷 C、阿爾卑斯山 D、安第斯山
A 4、關于火山與地震的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火山分布多、地震分布少 B、火山分布少、地震分布多
C、火山與地震的分布不同 D、火山與地震的分布大致相同
A 5、有關世界火山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B、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爾卑斯山一帶
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
D、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以及地中海—阿爾卑斯山一帶。
考點要求2-2:知道火山地震的預報和防范,特別要知道地震發生時,人們該如何采取相關的措施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A6、發生地震時,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
A、雙手抱頭躲在桌子底下 B、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
C、躲在衛生間和廚房 D、躲在高墻旁
A7、某次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某商場里購物,采取的措施正確的是( )
A、在商場大喊救命 B、迅速搶道沖下樓梯
C、馬上躲到衛生間或其它開間較小的地方 D、爬窗戶從樓上跳下
A8、有關地質災害的防御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②植樹造林可以減少泥石流或滑坡發生的頻率和強度;③目前,人類可以通過監測準確預報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和地震強度;④目前,人類對地質災害的防御對策可使人類避免地質災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點點撥:此考點無難點,需要簡單的記憶即可。
考點要求3:知道板塊學說的要點,領悟假說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
考點要求3-1:知道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及其名稱
A1、在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為海洋的是( )
A、亞歐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美洲板塊 D、太平洋板塊
A2、新華網東京2007年3月25日電:當地時間當日上午9時42分(北京時間8時42分)左右,日本石川縣發生里氏7.1級強烈地震。因為日本位于( )兩大板塊之間,所以多地震。
A、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C、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 D、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考點要求3-2:知道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引起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
A3、到了20世紀60年代,隨著海洋地質學、古地磁學、地球物理學等的興起和發展,人們又在“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創建了一種新的全球構造理論——“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 )
A、地殼的凹陷 B、板塊的擠壓
C、板塊的碰撞 D、板塊的張裂
B4、閱讀短文“臺灣海峽的變遷”,回答問題。
地震工作者認為:臺灣海峽經歷了多次海陸變遷。2億多年以前為海洋,在距今約4000萬年左右,臺灣海峽受擠壓第一次抬升為陸地。以后海峽地殼時升時沉,使臺灣地區與大陸之間時分時連。尤其是第四紀冰期,氣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峽地區便成了陸橋;每當間冰期,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面上升,陸橋又被淹沒成海峽了……
(1)以上資料進一步說明了______學說的正確性,臺灣位于____板塊和______板塊之間。
(2)資料中提到“臺灣地區與大陸之間時分時連”,請解釋:
“時連”是因為
“時分”是因為
(3)煤是由陸地上的森林轉化而來的,科學家在臺灣海峽的海底發現了豐富的煤層,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
考點要求3-3:關注社會由于板塊運動引起的自然災害及其給人類帶來影響的熱點問題
B5、當地時間2003年5月21日晚上7點45分(北京時間22日凌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 爾及爾(東經3°,北緯37°)附近地區發生里氏6.7級強烈地震。截至5月26日晚,地震已經造成2162人死亡,8965人受傷。(如右圖所示)
(1)從全球范圍看,地震主要集中發生在環太平
洋地區和 一帶。由圖
可知,阿爾及利亞正處于全球兩大地震集中
發生地區之一。
(2)對于文中提到的“北京時間”,下列描述不正
確的是 (填選項號)
A、北京時間是北京的地方時
B、北京時間是東八區的區時
C、北京時間是深圳所使用的時間
D、北京時間是東經120 處的地方時
(3)如果依題意及圖來判斷,地震發生時,北京時間應該為22日凌晨 (填具體時間)。
(4)地震是一種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自然現象。當發生地震時,下列行為中不合適的是( )
A、如果在一樓,就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
B、如果在樓層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 小房間的墻角里。
C、如來不及離開房間就躲在桌子底下。
D、地震發生時,快速跑到窗邊,打開窗戶大聲呼救
考點要求3-4:領悟假說在科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A6、一天一位德國地球物理學家意外地發現,大西洋的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地相對應。于是他猜想:非洲大陸曾經與南美大陸是一個整體,后來因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開。經過多年尋找證據,終于在1915年,他正式提出“大陸漂移說”。由此可見假說在科學發現中是十分重要的。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科學家是 ( )
A、施萊登 B、施旺
C、魏格納 D、牛頓
B7、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2004南山)
材料1:
材料2:
澳大利亞大陸上有許多十分獨特的生物。如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哺乳動物都
屬于有袋類動物,它們總是讓產下的幼崽繼續待在母親腹部的囊袋里發育成長。
與澳大利亞大陸相反,在其他大陸上幾乎不存在有袋類動物。
請你根據以上材料推測澳大利亞大陸的許多獨特物種形成的原因,并作簡要說明。
考點點撥:這部分考點往往與其他相關知識相聯系出綜合題,是社會熱點的一個很好的結合點,因此需要多關注。
考點要求4:了解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
考點要求4-1:知道流水、風、冰川、生物、海洋等是影響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及其形成的地形特征,特別是流水和風力的作用對地形的影響
A1、外力對地形作用的表現在( )
A、削低高山    B、填平深谷
C、使表面趨于平坦 D、以上選項都對
A2、引起地球表面形態變化的內力作用有( )
A、風力 B、水力 C、冰川 D、板塊的張裂
A3、下列屬于地表外力作用的是( )
A、火山爆發   B、地震活動
C、滄海桑田 D、風蝕城堡
A4、由于人類活動而影響地表形態的是( )
A、火山爆發 B、填海造陸 C、山崩、地震 D、滑坡、泥石流
A5、在降水比較豐富的地區,一般來講對地表形態影響最大的是( )
A、風 B、流水 C、冰川 D、地震
考點點撥:一般外力作用的效果比較慢而且不明顯,內力作用的效果比較快而明顯。
考點要求4-2:知道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的特點,能夠根據地形形成的特點來判定外力作用的種類
B6、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的溶蝕作用 B、流水的沉積作用 C、風的吹蝕作用 D、冰川的移動作用
B7、下列屬于流水對地表形態影響的是( )
①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②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漠 ③桂林山水甲天下 ④青藏高原冰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8、下面為四幅地貌景觀圖,以風力侵蝕作用為主而形成的地貌形態是( )(2005深圳)
A B C D
B9、北平原是由于地殼不斷下沉和泥沙不斷淤積形成的,這說明地形的形成中( )
A、內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殼運動的結果 D、內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結果
B10、有關長江三峽的形成原因,最為準確的說法是 ( )
A、流水作用的結果 B、外力作用的結果
C、內力作用的結果 D、內、外力長期作用的結果
考點點撥:判定外力作用的種類主要根據外力的性質來判斷。
考點5:識別主要的地形特征,能判讀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
考點5-1:識別主要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山崖(峭壁)、山頂、山脊、山谷、鞍部
A1、等高線地形圖表示( )
A、地形的類型 B、地形的分布 C、地形的起伏 D、地形的區別
A2、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呈封閉狀態,由外向內海拔增高的地形部位是 ( )
A、鞍部 B、峭壁 C、洼地 D、山頂
A3、不超過200米,地勢起伏較小,寬廣平坦的地形稱為 (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盆地
A4、等高線發生重疊的地方是 ( )
A、山脊 B、山谷 C、山峰 D、峭壁
A5、我們通常把“海拔高度大,而相對高度小”的地區稱為(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B6、關于右面等高線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山對乙山的相對高度是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G是陡崖,A是鞍部
D、CD和EF都是山谷
A7、有關下列等高線走向反映的地形特征正確的是 ( )
A、等高線越密,坡度越緩
B、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的地區為山脊
C、等高線呈很小的封閉曲線,并且等高線上的數值向中間增加的地形是山頂
D、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的地區為山谷
B8、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把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在相應的橫線上。
A、_____B、_____C、______D、 ______E、
_____F、_______G、_______
(2)圖中A點的海拔在____米以上。A點比G點高出約____米,它們之間的高差稱為____高度(填海拔或相對高度)。
(3)B點在E點的________方向,兩地的高差大約有______米。
考點5-2:解釋簡單的地形等高線圖:能從地形圖上判定各種地形和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 用
B9、下列等高線圖中所反映地形為山谷的是(單位:米) ( )
B10、下列選項中,地形部位名稱與圖中順序相符的是 (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頂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頂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頂 ④鞍部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頂 ④鞍部
B11、讀下圖所示的等高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A點的海拔為__________米,它與B點的相對高度__________米,此圖等高線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__________,這種地形是__________。(2)乙圖中左右兩邊等高線密集的是__________邊,坡度平緩的是__________邊,此圖等高線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__________,這種地形是__________。
B12、下圖是浙江省中部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2005浙江)
(1)寫出各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 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C處頂部和底部的相對高度大約是________m。
(3)F、G所在的山坡中,_______要緩一些。
(4)此圖表示的整個地區的地貌屬于___________。
(5)E處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
(6)這副圖表示的實際面積大約是__________。
A13、下圖是我國東部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2004南山)
(1)在1、2、3三條登山路線中,坡度最緩的是
號路線。(填代號)
(2)據考察,甲坡植物比乙坡植物生長得好,原因
可能是 。
(3)登山者分別在a、b、c、d四處時,他(她)
的重力勢能在 處最大。(填代號)
考點點撥:地形圖判定關鍵是弄清楚等高線的判讀和各種地形在地圖上的變化規律,把握這個規律至關重要。
課后鞏固
A1、下列現象不可以用來預報地震的是( )
A、豬不進圈,雞不入窩 B、井水渾濁,泉水暴漲
C、出現地光,異常屢現 D、人不吃飯,情緒不好
A2、下列屬于地表外力作用的是 ( )
A、火山爆發 B、地震活動 C、滄海桑田 D、風蝕城堡
A3、由于人類活動而影響地表形態的是( )
A、火山爆發 B、填海造陸 C、山崩、地震 D、滑坡、泥石流
B4、(06山東泰安)如圖所示為一高山的等高線圖,某登山運動員從A點到達B點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的體重變大
B、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小
C、運動員燒水時,水的沸點升高
D、運動員攜帶的氣壓計的示數減小
A5、土高原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的產生原因是( )
A、流水的作用 B、地殼的隆起和下沉
C、風沙的作用 D、火山的強烈噴發
A6、[06臺州]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地殼變動的是 ( )
A、四季更替 B、水往低處流C、地震 D、太陽東升西落
A7、(06浙江溫州)2005年10月9日,我國公布了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是8844.48米,這是目前國際上最為精確的數據。喜馬拉雅山的地形類型屬于( )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
B8、(06年浙江紹興卷)右圖是我省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等高距為100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城區位于圖中西北部
B、大河自南向北流過城區
C、小河自西南向東北流入海洋
D、山峰高度不到海拔300米
B9、(06廣東深圳科學卷)某同學從圖 6 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確的是 ( )
A 、下雨天,雨水在 B 處匯集
B 、在A、 B 、 C 三地中、離陡崖最近的是 C
C 、要登上山頂 A ,從D處攀登最容易
D 、圖中 B 、 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200 米
A10、(06浙江溫州)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我們腳下的地球也在不停地運動著。
(1)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并且圍繞著 不停地公轉;
(2)地球的地殼也在不斷運動著,有時會發生地震和___ 噴發等自然災害。中國是多地震國家,假如遇到地震,你該怎樣保護自己 請說出一種辦法 ________________
B11、當地時間2003年5月21日晚上7點45分(北京時間22日凌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東經3°,北緯37°)附近地區發生里氏6.7級強烈地震。截至5月26日晚,地震已經造成2162人死亡,8965人受傷。(如右圖所示)
(1)從全球范圍看,地震主要集中發生在環太平
洋地區和 一帶。由圖
可知,阿爾及利亞正處于全球兩大地震集中
發生地區之一。
(2)對于文中提到的“北京時間”,下列描述不正
確的是 (填選項號)
A、北京時間是北京的地方時 B、北京時間是東八區的區時
C、北京時間是深圳所使用的時間 D、北京時間是東經120 處的地方時
(3)如果依題意及圖來判斷,地震發生時,北京時間應該為22日凌晨 (填具體時間)。
(4)地震是一種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自然現象。當發生地震時,下列行為中不合適的是 ( )
A、如果在一樓,就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
B、如果在樓層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 小房間的墻角里。
C、如來不及離開房間就躲在桌子底下。
B12、(1)臺灣地區多地震,它位于下地震火山分布圖中的________地震帶,用板塊構造學說來解釋臺灣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臺灣地形圖中,A~D四點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__。按照地球無帶的分布,B點屬于_____帶。B和C比較,年降水量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兩幅圖中,比例尺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4)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臺灣的河流走向大部分是東西走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圖中臺灣的經緯度可以判斷,臺灣位于浙江的______________。
(6)②處于_____板塊,這里由于板塊的_______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地殼、大陸漂移、板塊 2、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環太平洋帶、地中海-喜瑪拉雅山帶、環太平洋帶、地中海-喜瑪拉雅山帶、躲在開間比較小的地方或桌子底下、課桌下面或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跑到操場上、迅速捂住頭部跑到空曠的地方、迅速遠離山坡和河道、魏格納、巖石圈被分為六大板塊、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板塊之間的交界處多火山和地震
3、熱脹冷縮、根系、流水沖刷作用、海浪侵蝕、流水溶蝕、堆積作用、內力、外力 4、大、小、高、低、降低、增加、低、高、稀疏、密集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1、D2、C 3、B 4、C 5、D 6、A
考點要求2:1、C 2、B 3、A 4、D 5、C 6、D 7、C 8、A
考點要求3:1、D 2、A 3、D 4、(1)板塊、亞歐、太平洋 (2)地殼上升露出海面、地殼下沉海水進入陸地 (3)臺灣海峽曾經是陸地,茂密的森林資源在一定的地質作用下轉化成煤5、(1)地中海—喜馬拉雅山 (2)A (3)3時35分 (4)D 6、C 7、原因可能是:地球上的大陸板塊的不斷漂移,導致澳大利亞大陸與其它大陸隔離。因為很早以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后來隨著大陸板塊的不斷漂移,物種內的不同群體彼此之間也就失去了聯系,被相互隔離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開始沿著各自的不同的方向進行進化。
考點要求4:1、D 2、D 3、D 4、B 5、B 6、A 7、C 8、A 9、D 10、A
考點要求5:1、C 2、D 3、B 4、D 5、B 6、C 7、C 8、(1)山頂、鞍部、山脊、山谷、緩坡、陡坡、盆地 (2)800、700、相對 (3)西北、300 9、B 10、B 11、 (1)150 50 減小 山地(或丘陵) (2)左 右 增大 盆地 12、(1)鞍部、山頂、陡崖、山谷 (2)30 (3)F (4) 丘陵 (5)西北-東南走向 (6)25 k㎡ 13、(1)3 (2)甲坡向陽,溫度和光照條件較好(或甲坡位于東南季風的迎風破,降水豐富 (3)d
課后鞏固
1、D 2、D 3、B 4、D 5、A 6、C 7、C 8、A 9、D 10、(1)太陽(或日)(2)火山、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在面積比較小的房間里,或躲在桌子底下等11、(1)地中海—喜馬拉雅山 (2)A (3)3時35分 (4)D 12、(1)環太平洋 (2)A、北溫、C、C點位于迎風坡,B點位于背風坡 (3)臺灣局部地形圖 (4)東西、中部是高大的南北走向的山脈,形成了分水嶺 (5)東南方向 (6)亞歐、擠壓
五、地球上的水體
·考試說明要求
地球上的水體 1.水體的分類
知道水體的分類 a
2.水循環
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a
3.水資源
(1)知道我國水資源的分布(2)關注世界和我國淡水資源的嚴重危機 ab
(3)列舉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a
課前預習
1、我們地球上的水的最主要部分是_________水,大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地球上的水按空間分類包括地下水、________水,其中后者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淡水是_________,但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并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上的水循環類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循環的環節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有三個環節是每一種水循環的環節都有的,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循環的意義在于維持全球水量平衡、實現全球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_______________。
6、全球各大洲水資源分布不均,_________最多,大洋州最少,從國家來看,巴西最多,我國水資源居世界第_____位。
7、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是:東_____西_____,南______北_______,由沿海至內陸逐漸______;時間分布的特點是夏秋降水________,冬春降水________。
8、隨著社會的發展,全球出現了水資源危機,其主要原因是全球人口分布不均、人口不斷增長與需水量的增加和___________所造成的。
9、在我國,為了緩解水資源的缺乏,首要的是要____________,提高人們的節水意識,其次是禁止________亂排放,延長了水資源更新的周期,加重了水資源的危機。
10、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主要是從時間和空間尺度改變水循環。從時間尺度看,主要是改變動態水資源季節分配,如_________、植樹造林等。從空間尺度看,主要是改變動態水資源空間分布,進行跨流域調水,如________,但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改變應遵守自然規律,否則會帶來災難。
11、為保護日益短缺的水資源,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是每年的___________。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知道水體的分類和比例,知道水體的分類和人類當前能利用的水體
A1、在淡水資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淡水湖泊水 B、淺層地下水 C、河流水 D、冰川
A2、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有 ( )
A、海洋水、冰川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C、河流水、大氣水 D、淡水湖泊水、深層地下水
A3、地球上各種水體的儲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氣水、陸地水 B、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
考點要求2: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環的主要環節,能夠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及人類活動對于主要環節的影響
A 4、閱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

水循環示意圖
(A)圖中數字的含義
① ② ③ ④地表徑流⑤下滲⑥地下徑流⑦降水⑧植物蒸騰和蒸發
(B)寫出圖中表示的三種水循環類型:
① 之間的水循環;② 之間的水循環
③ 之間的水循環。
(C)內陸地區大氣中的水汽主要來自
A5、下列地區水循環不夠活躍的是( )
A、赤道附近B、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
C、印度洋海域 D、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
A6、深圳市民的自來水主要來自深圳水庫,水庫中的水屬于水循環的 環節
A7、(06年衢州)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中,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圖表示水循環的一部分,圖中標著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環中的三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階段是蒸發,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B、X階段是蒸騰,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C、X階段是凝結,Y階段是蒸發,Z階段是凝固
D、X階段是降水,Y階段是蒸騰,Z階段是凝結
A8、深圳是全國七大缺水城市之一,80%的引用水來自東江。從東江調水到深圳各大水庫改變了水循環的哪一個環節( )
A、蒸發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和地下徑流
考點要求3:能讀圖了解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分布
考點要求3-1:知道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
A9、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的劃分依據是( )
A、水的物理性質 B、水的化學性質C、水的空間分布 D、水汽含量多少
A10、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布規律是( )
A、東南多,西北少 B、東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B11、在我國沿北緯40度從東到西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觀依次是( )
A、草原-森林—荒漠 B、荒漠—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 D、森林—草原—荒漠
B12、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我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是( )
A、華北地區 B、東北地區
C、華南地區 D、西南地區
B13、(04深圳南山)右圖是某地的氣溫和降水圖,由圖分析可知:
(1)該地氣溫特征是: ;
(2)該地降水特征是: 。
考點要求3-2:關注世界和我國淡水資源的嚴重危機及我國對此所采取的一些可行性措施,列舉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A14、為保護日益短缺的水資源,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是每年( )
A、6月1日 B、5月1日 C、3月22日 D、3月12日
A15、解決我國水資源季節變化大的措施主要是( )
A、跨流域調水 B、節約用水 C、防治污染 D、興修水庫
A16、華北地區是我國缺少最為嚴重的地區,現正在實施 引水工程,以緩解其供水緊張狀況。
B17、閱讀下面材料,請回答有關的問題
材料1:為應對1月31日至2月4日中小
潮期珠江三角洲可能出現的供水最緊張局面,
緩解咸潮壓力,保障澳門、珠海、中山、廣州等城市春節期間的供水安全,我國第一次為壓咸而啟動的全流域調水——珠江流域大規模、遠距離、跨省區壓咸補淡應急調水計劃,擬于本月17日至2日正式實施。
根據國家防總批準的實施方案,整個調水工程涉及貴州、廣西和廣東三省區以及西江、北江沿線7個已建水利水電樞紐和兩個在建水電站,調水線路1336公里,共調用西江上游貴州、廣西交界的天生橋水庫、廣西紅水河巖灘水庫6.85億方水,廣東北江飛來峽水庫0.75億方水。全流域合計調水7.5億方左右。這次調水,對中小潮期的壓咸會產生良好效果,縮短咸潮上溯的時間和距離,同時珠三角的水庫有足夠的時間搶到上游補充的淡水,對冬春蓄水防咸抗旱都十分有利。(《南方日報》2005年1月10日)
材料2:珠江全長2197千米,發源于云南,流經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徑流量豐富,年平均流量每抄9700多立方米,僅次于長江居全國第二位,是黃河水量的7倍。
讀上述材料回答:
(1)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規律是 。
(2)修建水庫能解決水資源的 分配不均,具有防洪、抗旱等多方面的作用。
(3)珠江下游為什么咸潮會溯江而上?
(4)珠江是我國水量豐富的河流,為什么近年出現咸潮上溯現象?
課后鞏固
A1、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是 ( )
A、河水 B、江水 C、海水 D、湖水
A2、以下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是 ( )
A、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
B、河流水、團體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團體冰川、淡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
A3、由于久旱不雨,深圳市決定實施一次人工降雨,從水循環的角度來講,改變的是下列哪一個環節?( )
A、蒸發 B、降水 C、水汽輸送 D、凝結
B4、如右圖表示北半球某地一年內的氣溫和降水分布圖,關于此地的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夏季高溫少雨
B、可能是廣州
C、冬季河流不可能結冰
D、降水有三個月不低于100mm
A5、5月11日-17日是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市里有關部門呼吁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樣珍惜水資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節約用水的是( )
A、洗臉、刷牙時,不間斷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時不關噴頭,任水流淌
C、任由水龍頭漏水而不及時修理
D、洗萊、淘米的水用來澆花、拖地、沖廁所
A6、下列能造成水質污染的是 ( )
1 工業“三廢”;②生活污水;③天然森林的亂砍濫伐;④濫用農藥化肥;⑤水生植物的繁殖;⑥暴雨洪水激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A7、為了提醒廣大公民注意節約用水,;國家制定了“節水徽記”,下列圖案中屬于
“節水徽記”的是 ( )
A8、讀圖回答:
(1)寫出水循環中個環節名稱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⑥_________
(2)海洋水和陸地水通過___________的
途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填序號)
(3)修建深圳水庫是改變了水循環中的哪一個環
節?_____(填序號)
(4)如果人類用水量超過水循環更新的數量,或者使水資源遭到_______, 就會造成水資源的枯竭。
考點點撥:此部分考點與當前循環經濟(特別是水的循環利用)結合比較緊密,重點知道我國水資源的特點和解決水資源危機的方法和措施,培養讀圖能力也是一個重點。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海洋水、地表水、冰川、湖泊水、河流水 2、冰川、淺層地下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3、陸間水循環、海上內循環、海陸間水循環 4、蒸發、凝結、水汽輸送、降水5、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6、亞洲、六 7、多、少、多、少、遞減、多、少 8、水污染 9、節約用水、“三廢” 10、修建水庫、南水北調 11、3月22日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1、D 2、B 3、D
考點要求2:1、(A)1、蒸發 2、水汽輸送 3、降水(B)1、海陸間循環 2、陸地內循環 3、海上內循環(C)陸面、水面蒸發和植物蒸騰2、D 3、地表徑流 4、A 5、D
考點要求3:1、C 2、C 3、C 4、D 5、(1)夏季氣溫高,冬季氣溫較低 (2)年降水量較少(低)(降水稀少也可) 6、C 7、D 8、南水北調9、⑴ 南多北少、東多西少⑵ 時間(季節)⑶ 由于珠江水量少,珠三角濫采河沙,河口水位低于潮水水位,導致咸潮上溯。⑷ ①雖然珠江流域降水豐富,但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春末和夏季,而冬季和初春降水少。 ②珠江流域工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城市密布,用水量極大。 ③水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④珠三角濫采河沙。加上近年氣候反常,珠江流域降水量少,旱季水位更低,導致咸潮上溯。
課后鞏固
1、C 2、D 3、C 4、B 5、D 6、B 7、B 8、(1)蒸發、水汽輸送、地表徑流 (2)③ (3)⑥ (4)污染
六、天氣與氣候
·考試說明要求
天氣與氣候 1.天氣與氣候
知道天氣與氣候的概念 a
2.人工降雨
列舉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 a
3. 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和西部干旱氣候(1)描述我國東部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2)描述我國西部干旱氣候的主要特點 aa
4.氣象災害(1)知道寒潮、臺風和洪水等主要的氣象災害(2)列舉主要氣象災害的防災抗災措施 aa
5.空氣質量報告查閱各種媒體發布的空氣質量報告 b
6. 人類與氣候關注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b
課前預習
1、大氣層指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的左右的高度內,被稱為“地球的外衣”,對地球有很強的 作用。根據氣溫隨高度變化特點,將大氣層分為 、 、中間層、暖層、外層。其中 層天氣變化多樣,與人類的生活與生產關系最為密切;飛機在水平飛行時的大氣層是___________。
2、天氣是指短時期內,近地面的______、濕度、氣壓、風、________等要素的綜合情況。
3、氣候是指某一地方 的天氣特征,包括天氣的平均情況和極端情況。
提示:天氣與氣候兩者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天氣代表一個較短的時間,一般具有多變性;而氣候代表一個較長時間的,一般具有穩定性。氣候反映一個地方的天氣變化的平均情況.
4、幾個基本的天氣要素分析:
氣溫:空氣的溫度,氣象觀測中要求把測量氣溫的工具 放在 里觀察。 人體最舒適的氣溫是22 ℃左右。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 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 前后。
氣壓:大氣壓強的大小。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越小。氣壓變化過大會使人產生不良反應,如高山反應。當氣壓增大時,液體的沸點 ,如高壓鍋原理。氣體流動時,流速大的地方,氣壓小。晴天氣壓 ,人體感覺舒暢 。高氣壓區,空氣向 運動,天氣 ;低氣壓區,空氣向 運動,天氣 。
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實驗是 。1個標準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1.01×105帕=10.34米水柱。大氣壓通常用 測量。
濕度:空氣的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含量的多少。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豐富程度。
相對濕度越大,表明空氣中水汽越豐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越大。濕度大時,大多昆蟲翅變軟,只能低飛。
風: 空氣的 運動。風從 吹向 。
○━━ 表示 風。風速常用 表示,氣象上用 來觀測。
降水: 降水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水包括: 、 、 。降水量:氣象站用 觀測。
5、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 、 、 、陸地和季風等。
6、常見的天氣系統:其表現在天氣圖上的作用可以分析當天的天氣狀況以及未來天氣變化
冷鋒:______氣團主動向______氣團運動形成的交界面;過境時常帶來_______________。
暖鋒:_____氣團主動向_____氣團運動形成的交界面;過境時常帶來_________________。
高氣壓:中心氣壓比四周氣壓____的天氣系統,常形成的天氣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低氣壓:中心氣壓比四周氣壓____的天氣系統,常形成的天氣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常見的天氣符號:(特別是圓圈所示的符號)
8、中國東部季風氣候與西部干旱氣候
分布: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地區
我國有溫帶、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東部季風氣候 特點:冬季 ;夏季 。南方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豐富。
利弊:夏季降水豐沛,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有利。但我國氣候的大陸性強,降水的年際變化大,使 和 成為影響我國最大的氣候災害。
一般特點: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降水少。
西部干旱氣候
利弊:氣溫年較差大,光照時間長,對棉花、瓜果等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
我國東部季風氣候的特點形成主要受來自 影響。而西部干旱氣候的成因與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不到 的影響有密切關系。
9、空氣質量預報的主要內容包括“空氣污染指數”“空氣質量狀況”“首要污染物”等,
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可吸入顆粒物。
人類活動導致全球大氣層的主要變化及環境問題可以歸結為三方面:一是大氣中溫室氣
體增加導致氣候變化;二是大氣臭氧層破壞;三是酸雨和污染物的越界輸送
10、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 、碘化銀和水等催化劑局部緩解旱情。人工消雨的方法,通常是在雨未到達某地之前,用人工降雨的方法使雨提前降下。
11、我國是一個災害性天氣頻繁的國家,常見的氣象災害有干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對深圳來講,最大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
課堂反饋
考點要求1: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考點要求1—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A1、各種復雜多變的天氣現象發生在( )
A、平流層 B、 中間層 C、 對流層 D、 暖層
A2、下列詞語中,表示天氣現象的是( )
A、四季如春 B、冬長夏短 C、溫和少雨 D、多云轉晴
A3、氣候是指某個地區( )
A、短時間的天氣特征 B、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
C、穩定不變的天氣特征 D、瞬間的天氣特征
A4、下列詞語,描述氣候的是( )
A、風和日麗 B、晴空萬里 C、晴轉多云 D、終年寒冷
考點要求1—2:知道描述天氣的最主要因素是:氣溫和降水
A5、“燕子低飛要下雨”這條天氣諺語的科學道理是( )
A、云中的小水滴阻擋燕子飛行 B、雨前空氣的濕度大,小蟲翅膀變軟,飛不高
C、下雨前氣壓高,把燕子往下壓 D、雨前,燕子的食物聚集到地面附近
A6、“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描述了新疆吐魯番的氣候,說明該地(  )
 A、風沙較大   B、氣溫較高
 C、降水量較少  D、氣溫日較差大
B7、(05舟山)右圖是我國東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 )
A、這種降水量的變化主要是受海陸位置的影響
B、在一定高度內,降水量隨地勢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風坡,北坡是迎風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A8、一天中的最低氣溫出現在( )
A、深午夜12點 B、凌晨12點 C、日出前后 D、太陽落山時
A9、下列關于氣壓、高度、氣溫三者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B、在同一高度上氣溫高氣壓高
C、在同一高度上氣溫高氣壓低 D、空氣總是由氣壓低的地方流向氣壓高的地方
A10、(05深圳)日常生活中,天氣預報描述的兩個基本要素是 ( )
A、氣壓和風 B、氣溫和降水
C、氣壓和濕度 D、空氣質量和風
A11、降水是指( )
A、 從云霧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態水
B、 從云霧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態水
C、 云霧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態水和固態水
D、 下雨和雪
B12、讀下列我國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英吉沙县| 略阳县| 子洲县| 合阳县| 宝丰县| 白朗县| 丹东市| 定远县| 吉首市| 信阳市| 南充市| 岱山县| 密山市| 台北县| 南投县| 沅江市| 兴安县| 金山区| 台北县| 长沙市| 额尔古纳市| 德兴市| 南和县| 贵溪市| 嵊泗县| 衡阳县| 德令哈市| 万安县| 榕江县| 公主岭市| 廉江市| 洛扎县| 邯郸县| 宁远县| 高平市| 南华县| 武强县| 阿克陶县| 万年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