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歷史試題姓名兩準考證號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分,海試時間90分鐘。其中加試題部分為30分,用【加試題】標出考生注意1.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已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途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中國農業從遠古洪荒走來,經歷了“刀耕火種”、“牛耕鐵犁”等階段。下列項中屬于“刀耕火種”階段的耕作工具有②耬車④曲柄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談到西漢的政權建設,史家常以“漢承秦制”作論,下列項中能體現該論斷的是A.皇帝制與郡縣制B.郡縣制與刺史制C.皇帝制與封國制D.丞相制與刺史制3.中國古代典籍十分重視技術經驗的總結。下列項中,同時介紹指南魚和火藥配方的是A.《抱樸子》B.《武經總要》C.《萍洲可談》D.《夢溪筆談》4.北宋畫家論及山水畫的創作,提出“春山煙云綿聯,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凈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該認識反映的中國山水畫的特征是A.注重對客觀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寫B.強調以花鳥為主要描繪內容C.注重用畫面傳達主觀情致與神韻D.強調人物為核心的布局構圖5.日本所藏中國宋代提舉兩浙路市舶司“公憑“(官方文書)記載: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國”,隨船貨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絹十匹,白綾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該史料反映了宋代A.商貿活動不再受到官府的監管B.中日之間官民互惠貿易的繁榮C.“朝貢”貿易體制尚未發展起來D.“海上絲綢之路”商品外銷情況6.明清之際,黃宗羲提出振聾發聵的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顧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則猛烈抨擊“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聲B.說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專制制度不斷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學思想體系歷史(選考)試題第1頁(共8頁)7.清初兩淮和兩浙的鹽商家庭總共不及100家,而到乾隆末年,鹽商家庭卻已產生了280余名進士,占全國進士總數的1.88%。這一現象反映了A.商人謀求轉變社會地位B.鹽商經濟實力迅速提高C.士貴商賤觀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優厚待遇8.有學者痛陳:“當20世紀揭開帷幕的時候,中國是那樣貧窮、衰敗,任人擺布,仿佛已經奄奄一息,瀕臨滅亡的邊緣。”下列項中體現這一說法的是①民族工業發展出現第一個高潮②北京東交民巷被侵華列強劃為“使館界”③美國商品借資本輸出完全壟斷中國市場④侵華列強喪心病狂地毀壞中華文明遺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世紀初,《復報》登載了學生編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國,自由結婚樂。我中華,舊俗真堪嗟,抑女權,九州鑄鐵錯。”后《大公報》《申報》等相繼刊載。這一現象反映了A.婚姻自由成為普遍時尚B.民生主義影響巨大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結合D.婚嫁舊俗受到沖擊10.《新青年》載文稱:“你要想有益于社會,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須使各人自己充分發展—這是人類功業頂高的一層;這是我們大家都應該做的事。”這一觀點主要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動者A.倡導民主科學B.希望新青年自主進步C.反對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學平易新鮮11.20世紀是革命的世紀,一場前所未有的國民革命曾深刻影響中國近代歷史,這場革命運動的“旗幟”是A.“民主共和”B.“革命統一戰線”C.“新民主主義的三民主義”D.“工農武裝割據”12.20世紀初葉,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詞分發各界傳唱,其中有“神州大陸天產多,手工品真堅固,佛山雕刻……江浙絲羅,價廉物美,遠勝洋貨。提倡改良莫差過,凡事均需切實做”。歌詞意在A.提倡國貨抵制洋貨B.倡導教育救國須從實業做起C.希望民族產業改進提高D.說明沿海地區國貨優于洋貨13.某抗日將領在一次戰役時寫給妻子的信說:新秋入序,暑氣漸消,尤以夜間氣爽,想皖地諒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運來援軍五萬余口……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敵人雖有大部援軍,無法登陸……寇日內再不解決,或即參加戰斗也。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是B.太原會戰C.徐州會戰D.棗宜會戰A.淞滬會戰4.周恩來在政協某次會議上指出:“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雖然是一場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轉變的辦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實行社會主義。”這里“逐步的和平轉變的辦法”是指A.建立國家工業化基礎B.發展農業、輕工業,更多利用沿海工業C.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性進展,進而轉向城市D.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歷史(選考)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