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復習資料1.大氣的重要性 a保護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襲擊; b人類不可缺少的資源(氧氣、二氧化碳);c臭氧層防止紫外線的傷害; d水蒸氣能成云致雨 (固體雜質)2.大氣的分層 大氣分層的主要依據是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根據大氣溫度、密度和物質組成等特點把大氣球分成五層層序高度溫度分布特點特點第一層(對流層)0--17千米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強烈的對流運動,大部分天氣現象第二層(平流層)17---50千米隨高度增加而升高下部的臭氧層吸收紫外線使溫度升高,適合高空飛行第三層(中間層)50---80千米隨高度增加而降低流星體大部分在這燃盡,是氣象研究的上界第四層(暖層)80--500千米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又稱電離層,完成遠距離無線電通訊第五層(外層)500-1000千米隨高度增加而升高電話信息和電視圖象通過衛星來傳送3.對流層特點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 兩極厚度約8千米,赤道約17-18千米。 對流層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 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強烈的對流運動。 5.天氣: 短時間內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天氣是由許多要素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氣溫、氣壓、風、濕度和降水。6.空氣的溫度稱為氣溫。氣溫表示當地空氣的冷熱程度。單位:攝氏度(℃)7.百葉箱百葉箱朝向哪個方向開著?朝向北方,防止太陽光的直接輻射。百葉箱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陽光,使所測溫度接近真實溫度百葉箱離地面的高度一般是多少?為什么?1.5--2米左右,這個高度空氣穩定,并且人類活動都在這一高度,更具有實用價值。一天中最高氣溫:常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常在日出前后8.大氣壓強(大氣壓):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測量工具:空盒氣壓計、水銀氣壓計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76厘米水銀柱=1.01×105帕=10.3米水柱離地面越高,空氣的密度越小,大氣壓也越小.液體和氣體在流動時,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較小.當氣壓增大時,液體的沸點升高;當氣壓減小時,液體的沸點會降低。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很大。9.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大氣壓隨高度、區域、時間變化而變化;高壓區:氣壓高的區域。空氣從上到下流,天氣晴朗、干燥。低壓區:氣壓低的區域。空氣以下到上流,天氣陰雨、多云。晴天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氣壓比夏天高。10.生活用品與大氣壓:真空壓縮保存袋、吸塵器、抽水機等等。11.風是空氣的水平運動。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個地方的氣壓和另一個地方的氣壓高低不同,就會形成風。風是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的。風向和風速是測量風的兩個基本要素。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速是指單位時間內空氣流動的距離。常用單位有:米/秒、千米/時。風速常用風級表示。12.空氣中水汽的多少用濕度表示,一般是用相對濕度來表示. 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豐富程度 (常用百分比表示)相對濕度最常用的儀器是干濕球濕度計,它是由一支干球溫度計和一支濕球溫度計組成的.使用時只要讀出并計算出兩支溫度計的溫度差再查相對濕度表,即可得出相對濕度.溫度越高,空氣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的空氣中都含有水汽干濕球濕度計兩溫度計值相差越大時,濕度是越大還是越小?為什么?在相同的干球溫度條件下,當干濕球濕度計兩溫度計值相差(干濕差)越大時,空氣的相對濕度就越小.因為空氣中的相對濕度越小,濕棉紗布中的水蒸發得越快,帶走得熱量就越多,濕球溫度計上得讀數就越小,兩溫度計的差值越大。在相同的干球溫度條件下,當干濕球濕度計兩溫度計值相差(干濕差)越大時,空氣的相對濕度就越小.13. 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水汽凝結→云滴→云滴增大→降水a水汽凝結的條件:⑴相對濕度達到100%以上⑵氣溫降低到一定程度⑶空氣中微小的塵粒.b降水的形成:凝結的水珠和冰晶隨著溫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漸增大,最后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固態和液態的水)c水汽的能力隨氣溫的升高而增大。當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時,就再也不能容納更多的水汽,此時如果空氣的溫度下降,就可能產生降水。14. 降雨量表示一定時間內地面積水的深度。用毫米來度量.測量工具:雨量筒空氣中容納15⑴等壓線:氣壓相等的地方的連線。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值高于四周的為高氣壓區;天氣晴朗干燥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值低于四周的為低氣壓區。天氣陰雨潮濕常見天氣系統,高壓、低壓、暖鋒、冷鋒、臺風等16.鋒是影響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冷暖空氣的交界面叫鋒面。冷鋒:向暖氣一側移動的鋒,帶來降雨、大風、降溫天氣。暖鋒:向冷氣一側移動的鋒,帶來降雨、升溫天氣。高壓系統、低壓系統(影響范圍較大);冷鋒系統、暖鋒系統(影響范圍較小)17.氣候是指某一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包括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地形、海陸性質、季風。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18. 比熱(容);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單位:焦/(千克 ·℃)符號為 J/(kg · ℃) 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19.水的比熱:4.2×103焦/(千克.℃)表示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4.2×103焦。或(表示1千克的水溫度降低1℃時將放出4.2×103焦的熱量)水的比熱最大;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吸放熱的多少無關;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狀態有關。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在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20.由于陸地和海洋的物理性質不一樣,陸地吸熱快,放熱也快;海洋相反。因此,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21.近海能受到海洋濕潤氣流影響的地方降水就多。遠離海洋的內陸降水就少,近海受不到海風吹拂的地區降水也少。22.季風:不同季節風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風。世界上季風區域很廣,以亞洲季風最盛行。我國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23.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在對流層,地面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約6℃。24.我國降水的地區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25.我國氣候類型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度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其中季風性氣候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度季風氣候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26.我國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冬季氣溫低,降水少(氣候干燥) ;夏季氣溫高,降水多(氣候濕潤),雨熱同期,全年降水比較豐富。但南方冬季氣溫明顯高于北方,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27.西部干旱氣候的特點: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季節變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很大,但日照充沛28.我國是一個災害性天氣頻繁的國家,常見的災害性天氣有寒潮、臺風和洪水。寒潮是大范圍的強烈冷空氣活動。每年襲擊我國的寒潮平均有5次,是一種強烈的降溫天氣,會帶來霜凍、大風和揚沙天氣29.臺風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低壓)形成于北太平洋的西部,臺風半徑一般有數百千米。臺風中心叫臺風眼,特點是風平浪靜,云量很少。它的外側半徑100千米左右的區域是狂風暴雨區,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災害性天氣。臺風的危害:臺風帶來的大風能吹倒大樹和不牢固的建筑物,海上狂風巨浪會影響船舶航行,但在干旱季節,臺風也會帶來豐富的降水。30.引發洪水的原因:持續性的暴雨、臺風,人類活動,如圍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無序發展、過度砍伐、過度放牧。植樹造林、修建水庫、大面積農業灌溉等都能改良局部小氣候,增加濕度和降水量,減輕旱澇災害的危害。相反,毀壞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質等,會造成氣候惡化。31.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地增加,對地面保溫作用增強,使全球的氣溫有變暖的趨勢,這種現象叫溫室效應。32.為什么對流層中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對流層中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志,對流運動強烈,近地面的水汽和雜質通過對流運動向上空輸送,在上升過程中,隨氣溫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