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jié) 運動和能的形式1、在運動過程中,物體的空間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我們把這些運動稱為2、運動的其他形式:機械運動、電運動、聲運動、光運動、熱運動、生命運動等3、動能——物體因運動而具有的能,動能大小與速度有關(guān),速度越大,動能越大。4、勢能:一種為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能。高度越高重力熱能越大),一種為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能)。動能、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5、能的形式除了機械能以外,還有電能、化學能、光能、聲能等。第2節(jié) 機械運動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都相對于參照物而言。2、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所用的時間。另一種是相同的時間內(nèi)比較通過的路程。3、勻速直線運動: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相等的路程快慢不變的直線運動.4、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物體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s=vt t=s/v 速度的主單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小時第3節(jié) 力的存在1、力的含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注意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的判斷)(物體間力的作用可以通過相互接觸產(chǎn)生,也可以不相互接觸產(chǎn)生。但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既是施力物體,同時又是受力物體。3.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2)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運動速度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4.彈力是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受到拉力越大,彈簧形變也越大。5.測量力大小儀器:測力計 . 實驗室用彈簧秤 。 其他的有:握力計、牽引測力計6、力的單位:牛頓 , 簡稱牛,符號用“N”表示(兩個雞蛋約1牛,同學們的體重約500牛)7、彈簧秤制成原理:在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彈簧的伸長越長受到的拉力越大。8、彈簧秤的使用方法:①調(diào)節(jié)指針在零刻度線②記錄量程和最小刻度(稱量時不能超過量程)③稱量記錄時垂直軸線讀數(shù)④彈簧秤要放正,使彈簧能沿其軸線方向即待測力方向自由伸縮⑤彈簧秤可以測水平方向的力,也可以測豎直方向的力。第4節(jié) 力的圖示1、影響力產(chǎn)生效果的因素:(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點 即力的三要素2、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有標度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做力的圖示法。(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表示力作用點,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3、作圖的步驟:(1)作用點的選定:若僅畫物體一個力的圖示,力的作用點據(jù)實際情況而定,若畫物體的幾個力的圖示,則力的作用點一般移至幾何中心.(注意:作用點必須畫在物體上,不能懸空而畫。)(2)力的大小:A:先定標度(標度的長短可以任意確定,但要整數(shù)倍,在同一物體上,力的圖示的單位長度應統(tǒng)一)B: 以作用點為起點,畫一條線段表示力的大小(3)力的方向:在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有角度的一定要標上角度.4、、力的示意圖和力的圖示的區(qū)別①力示意圖僅表示力的作用方向:力的大小和作用點沒有嚴格的要求②力的圖示可以形象地表示力的三要素第5節(jié) 物體為什么下落1、重力: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簡稱為物重。2、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3、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重心)重心的確定:A、質(zhì)量分布均勻且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 B 、形狀不規(guī)則或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物質(zhì)的重心,可用懸掛法和支撐法確定(注意:①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如圓環(huán)的重心。②重心位置不隨物體放置方式及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4、地面和地面上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5、、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不管物體在斜面還是在水平面上,不管作向上運動還是向各個方向運動或靜止時,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制成了重垂線6、、重力公式(重力和質(zhì)量成正比): G=mg m=G/g g=G/m (1):m表示物質(zhì)的質(zhì)量(單位:千克),G表示重力(單位:牛) (2)g=9.8牛/千克的含義:(在地球表面或附近某處)每千克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 牛第6節(jié) 摩擦的利和弊1、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將要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個力就叫做摩擦力。2.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光滑的表面摩擦力為零) 與表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動摩擦力大小僅 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滾動摩擦:是指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省力。靜摩擦:兩個具有相對運動趨勢,但有相對靜止的物體間的摩擦叫做靜摩擦。注意: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東西與桌面不具有相對運動趨勢就不具有靜摩擦。5、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 (2)增加壓力(3)變滾動為滑動減小摩擦的方法(1)降低表面的粗糙程度 (2)減小壓力(3)變滑動為滾動(4)添加潤滑劑(5)使接觸面彼此分離第7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在科學實驗和科學推理的基礎上)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2、(1)慣性:任何物體都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2)解釋現(xiàn)象:因慣性物體保持原有的勻速直線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3、注意點:①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屬性,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不管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如何運動等)。②慣性不是力,而是物體的屬性。而與速度的大小、是否運動無關(guān)。與質(zhì)量有關(guān)③從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力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第8節(jié) 二力平衡的條件1、二力平衡: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兩個力就互相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1)作用在同一物體上(2)兩力大小相等(3)兩個力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學會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判斷:平衡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