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透過2008年學業考試看2009年(化學篇) 隨著課改工作的進行,學業考試的試題設置也日趨完善,今年的浙江省試卷整體難度保持相對穩定,題型、題量也沒有改變。 一、重運用能力試題在考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時,注重考查學生的基本運用能力,大多數問題體現了這一要求。例1.下圖所述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分析和解答】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內容在七年級和九年級都有所講解,這兩大概念伴隨著初中化學部分的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瘜W性質是指化學反應中體現出來的性質,所以只要找到相應的化學反應即可找到答案。參考答案:D例2.某倉庫工作人員違章操作,在雨天轉運“保險粉”引起爆炸?!氨kU粉” 化學名為連二亞硫酸鈉(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業。該化學品在潮濕空氣中極不穩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X的化學式為SO2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Na2S2O3中S的化合價為+3價 D.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陰涼處密閉貯存【分析和解答】本題屬于典型的信息題,“保險粉”—— Na2S2O4是我們課本上沒有學到過的知識,但根據試題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已經足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很容易求出X的化學式是SO2;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該反應符合這一定義;Na2S2O3中S的化合價應為+2價,(+1)×2+2x+(+2)×3=0,x=+2;由于Na2S2O4不穩定在潮濕空氣中易分解,所以須干燥密封貯存。參考答案:C二、重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是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主要途徑和方法。試卷中一些題目要求考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通過分析、比較、歸納、演繹等方法,科學在解釋現象,或是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在生活、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這樣的題目分值比重較大。例3.2008年5月8日9時l7分,年輕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頂將北京奧運會的“祥云”火炬高高舉起。一團以“夢想”命名的火焰,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人類的夢想變成現實?;鹁嬉谝?0。C低溫、空氣稀薄、大風環境下順利燃燒,在不改變外觀的條件下科技人員對火炬進行了必要的改造,其中之一是將火炬平常使用的丙烷(C3H8)氣體燃料改換為特殊配方的固體燃料。請回答: (1)丙烷屬于 _(有或無)機物,已知一個碳原子中有6個電子,則一個丙烷分子中共有 個電子。(2)從燃燒的條件考慮,你認為這種特殊配方的固體燃料要能在珠峰頂上順利燃燒,應具有的性質是 ,配方中除可燃物外還應有在受熱條件下能 的物質。【分析和解答】對丙烷的屬于有機物還是無機物的考查并不難,后一空根據碳原子的電子數求丙烷分子中共有電子數則有一定難度,電子總數=6×3+1×8=26。從燃燒條件考慮,首先要知道燃燒有哪些條件:①可燃物(丙烷)②氧氣(珠峰上海拔高,氧氣稀?。圻_到著火點(珠峰上溫度低,很難達到),有了這些分析,問題就解決了。這種固體燃料必須具有“著火點低”的性質,否則很難在那里達到較高的溫度;具備了其它兩個條件,剩下來必須要有充足的氧氣支持燃燒,所以配方中必須存在能在加熱條件下釋放出氧氣的物質。參考答案:(1)有;26 (2)著火點低;放出氧氣三、重實驗能力 試卷重視對實驗能力考核,在實驗思想、實驗設計和探究過程等方面都有考核。如:對實驗常見儀器(顯微鏡、滴管、量筒等)的使用、Fe(OH)2的制取、人體呼吸過程不同氣體的實驗鑒別、水果電池的實驗現象分析和推理、實驗時變量的控制、對實驗中的問題提出猜想等,都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既要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又要注意實驗思想和實驗探究能力,僅靠“死記硬背”難以學好科學。例4.小明在研究人體呼吸過程中吸入、呼出氣體的成份變化。他從網上查到以下數據:呼吸過程中氣體成份體積的比較氣體吸入的氣體(%)呼出的氣體(%)肺泡內的氣體(%)0220.7114.6013.20C020.044.305.30H20較少5.505.30N278.0075.1075.50現有兩個相同的軟塑料飲料瓶,瓶內分別裝有空氣和人體呼出氣體??梢赃x用的儀器和藥品有:水槽、蒸餾水、氫氧化鈉溶液、石蕊試液、酚酞試液。請幫助小明設計兩個簡單且現象明顯的實驗來區別哪瓶裝的是人體呼出的氣體。簡要寫出實驗的步驟和觀察的現象。實驗一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加以區別。實驗二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加以區別。【分析和解答】本題是具有一定開放性的實驗題,首先應分析空氣和人體呼出的氣體氣體成分的區別:(1)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少;(2)空氣中C02含量較少,考生可抓住這兩點設計實驗,但由于實驗藥品及儀器的限制,只能進行如下設計。實驗一:往兩個飲料瓶中倒入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旋緊瓶蓋,振蕩,根據飲料瓶被壓扁的程度來加以區別。實驗二:在水槽中導入適量蒸餾水,滴加幾滴石蕊試液,根據顏色的變化來加以區別。四、重開放思維學生的創新體現在對新知識的吸收與理解能力和對問題的創新性解決方法兩個方面。試卷考查了學生知識面的廣度和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初步綜合運用及創新能力。有的知識看上去是新的,但學生可以根據科學知識與能力作出綜合判斷,有的小題的答案是開放的,能充分體現學生創新能力,但需要學生具備在新的情境中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例5.在初三(1)班的科學課上,老師向學生展示了兩瓶無標簽的溶液,它們分別是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加以區別。(1)如果你是初三(1)班的學生,你認為可滴加什么試劑加以區別? (2)在實驗操作前,老師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這是因為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都具有________(選填“酸性”、“堿性”、“腐蝕性”)(3)在交流實驗方案時,李維同學認為可將CO2氣體分別通入這兩種溶液,通過觀察現象加以區別,但張明同學不贊同李維同學的方案,請說明不贊同的理由。 【分析和解答】(1)區別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方法很多,一般來說區別溶液我們首先考慮酸堿指示劑,酚酞(或紫色石蕊試液)在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顯示的顏色是不同;Na2CO3溶液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CO2;CuSO4溶液(或FeCl3溶液)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生藍色絮狀沉淀(或紅褐色絮狀沉淀)。其它還有一些方法不一一例舉了。(2)絕大部分酸和堿都有腐蝕性,只是腐蝕性程度不同。(3)氫氧化鈉溶液與CO2反應無明顯的實驗現象日趨成熟的學業考試體系在提醒哦們,學習過程中要重視科學知識、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實驗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和科學知識應用能力是能力考查的重點。復習時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