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上浙教版科學各單元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上浙教版科學各單元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1-1:水在哪里
水的分布:
海洋水:96.53%(最多)
陸地淡水:約2.53%
生物水:生命重要組成部分(水母)
水的形態:
固態、液態、氣態
水的循環:
蒸發,蒸騰,凝結,降水,徑流
小循環 1、陸上內循環 2、海上內循環:
大循環:海陸間水循環
§1-2:水的組成:
1、各極產生的氣體名稱、體積、檢驗方法
2、水的電解方程:水通直流電氫氣+氧氣
3、結論: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4、水的重要性質:
顏色
無色
沸點
100℃
氣味
無味
凝固點
0℃
狀態
通常液體
水的異常現象
4℃體積最小
§1-3:水的密度:
1、密度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密度只跟物質本身有關,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相同。
3、密度公式:密度=質量/體積 ρ=m/v
4、密度單位:克/厘米3 或者 千克/米3
換算關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5、水的密度:ρ水=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含義:表示每厘米3水的質量為1克。
或每米3水的質量為1千克。
6、會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原理:ρ=m/v
器材:7個
會使用天平和量筒(使用、讀數)
測固體的密度的步驟(如果密度小于水怎么 辦?)
測液體的密度的步驟(先總后剩)
§1-4:水的壓強:
一、壓力:
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會畫壓力的示意圖
會求兩種情況下的壓力(F=G;F=F外)
二、壓強:
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用來描述壓力的作用效果。
壓強的計算公式: P=F/S
壓強的單位:帕斯卡( Pa)1Pa=1N/m2
千帕、百帕
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及生活中的事例
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
液體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都會產生壓強,深度越大,壓強越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1-5:水的浮力:
一、計算浮力的方法:
根據F浮=ρ液gV排求浮力,
根據二力的平衡求浮力
物體在“漂浮”、“懸浮”時,F浮=G物
利用三力平衡求浮力
F浮=G-F拉(用彈簧秤測下沉物體的浮力)
F浮=G+F壓(將漂浮的物體壓入液體中)
二、計算浮力應特別注意:
認真判斷物體在液體中的狀態,從而正確的選擇公式和解題思路。
注意區別V物、V排、V露、V空。
讀題時特別注意重要文字如“漂浮”、“懸浮”、“浸沒”
三、判斷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方法:
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
下沉
懸浮
上浮(最后漂浮)
比較F浮和G
F浮F浮=G
F浮>G
對實心物體比較ρ液和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四、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
輪船是采用“空心”的辦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會解釋輪船從河里開到海里F浮和V排(吃水線)的變化情況(密度計同樣道理)
潛水艇: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來實現的。
§1-6: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
物質
懸濁液
乳濁液
溶液
特點
不均一不穩定
不均一 不穩定
均一、穩定
典型溶液
泥水、鋇餐
血液
牛奶
肥皂水
鹽水、碘酒、糖水、汽水 硝酸溶液
相似點
都是混合物
典型應用
水是較好的溶劑,能溶解很多物質
用有機溶劑去油脂
§1-7: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1、 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2、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二、濃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較多溶質的溶液叫做濃溶液;溶有較少溶質的溶液,稱為稀溶液。
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三、溶解度:
1、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 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例:20℃,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
2、物質的溶解性等級:
20℃時的溶解度
大于10克
1-10克
0.01-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級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
舉例
食鹽 硝酸鉀
氯酸鉀
氫氧化鈣
碳酸鈣
3、會分析溶解度曲線
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1)影響很大曲線陡 (2)影響不大曲線平緩
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如氫氧化鈣
四、溶質的質量分數:
1、計算公式:A%=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常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
2、一定要會計算:
(1)知道溶解度求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2)知道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能求溶解度(3)能解稀釋問題
m質1= m質2
m液1A1%= m液2 A2%
ρ液1V液1A1%=ρ液2V液2A2%
3、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
A、計算(溶劑和溶質的質量或體積)
B、稱量(用天平和量筒稱取或量取)
C、溶解
§1-8:物質在水中的結晶
一、晶體和非晶體
1、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熔化時吸熱溫度不變)
2、晶體有規則的幾何外形,
二、晶體的形成:
1、通過蒸發溶劑獲得晶體。(適合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
2、通過冷卻熱的飽和溶液得到晶體。(適合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如硝酸類物質)
§1-9:水的利用和保護
一、水資源含義
通常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二、我國的水資源
1、水資源總量占世界第六位,但從人均占有量看我國是世界“缺水”國之一
2、從時間分配角度看:夏秋多,冬春少,年際變化大、北方較突出。
從空間分布角度看: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3、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
A、尋找淡水,控制人口
B、跨流域調水
C、興修水庫
D、節約、保護水資源(節水標記?)
三.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
(1)工業廢水、廢渣; (2)農業廢水;(3)生活污水
四、水凈化方法
方法
原理
適用范圍
基本操作
所起作用
沉淀法
根據物質的溶解性不同
用于分離液體中混有的不溶性固體雜質
加入明礬、活性炭凝聚劑,攪拌后靜置
使水中的懸浮微粒凝聚成較大顆粒而沉淀下業
過濾法
根據物質的溶解性不同
用于除去液體中混有的不溶性固體雜質
溶解,過濾(一貼二低三靠)
可除去水中的懸浮微粒
蒸餾法
根據液體物質的沸點不同
用于分離或提純液態混合物
加熱、蒸餾、冷凝
可除去水中已溶解的物質
五、精制粗鹽:溶解、過濾、蒸發
§3-1:環境對生物行為的影響
一、環境對動物行為的影響:
天氣、晝夜、季節使動物有節律性行為就舉例
二、環境對動物行為的影響:植物的向性
向日葵向太陽-向光性
根都朝地生長-向地性
莖背地生長-莖尖的負向地性
含羞草觸摸合攏-向觸性
根向水多的地方生長-向水性
根向化肥多的地方生長-向化性
植物對溫度的敏感反映-向熱性
§3-2:神奇的激素
一、生長素與植物的向光性
1、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達爾文實驗推測可能有某種物質 溫特實驗證明確有促進生長的物質 郭葛分離出生長素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生長素在植物體內會分布不均勻,從而產生向光性生長。
3、生長素既能促進生長,又能抑制生長
二、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血糖含量在體內基本維持90毫克/100毫升左右
血糖含量上升 胰島素分泌增加 血糖含量下降;
血糖含量下降 胰島素分泌減少 血糖含量上升
三、內分泌腺及其作用:

四、激素分泌失調會引起一些疾病
激素分泌情況
疾 病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侏儒癥
智力正常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
巨人癥
成年人生長激素分泌過多
肢端肥大癥
胰島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癥
智力低下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
甲亢
§3-3:神經調節
一、對刺激的反應過程:
接受信息 傳導信息 處理信息 傳導信息 作出反應
二、信息的接受和傳導:
細胞體
神經元 樹突:數條,短,呈數枝狀分支
突起
軸突:一條,長而分支少
三、神經系統的組成: 腦

中樞神經系統 脊髓 反射:有許多低級的神經中樞
傳導:使腦和身體各部分相聯系
神經系統
腦神經:
周圍神經系統 脊神經:
植物性神經
由兩個半球組成
大腦 管理身體不同部位的功能

腦 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
小腦 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
大腦的下面
腦干 主要控制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運動
四、應答性反應與發射弧
感受器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 效應器
§3-4:動物的行為
1、動物行為的產生,主要受神經系統的調控,同時也受身體內部激素的調控。兩者是共同協調,相輔相成的
2、動物行為的分類及特點:
類別
先天性行為
后天學習行為
形成
生來具有的本能
不是生來具有,而在成長過程中形成
反應神經
大腦皮層以下神經中樞
大腦神經中樞
獲得途徑
由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
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
適應性
適應相對穩定的環境, 無脊椎動物的主要行為方式
適應不斷變化的復雜環境,動物越高級,后天學習行為越占優勢
3、能區分各種動物行為
§3-5:體溫的控制
一、人體的體溫是相對恒定的,內部溫度:37℃二、能維持恒定體溫的原因
是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
三、體溫受腦干中的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
1、低溫環境下:

2、高溫環境下:
§2-1:大氣層
大氣的重要:如果沒有大氣,地球會怎樣?
大氣的分層:
依據: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
分層及各層溫度的變化特點
對流層(0-17千米) 平流層(17-50千米) 中間層(50-80千米) 暖層(80-500千米) 外層(500千米以上)
對流層特點:
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兩極和赤道地地區的厚度不同。兩極厚度約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對流層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
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天氣復雜多變
四、對流是怎樣形成的:
熱空氣上升,溫度低的地方空氣下沉。
§2-2:天氣和氣溫
一、天氣是短時間內的天氣狀況,主要要素有氣溫、氣壓、風、濕度和降水。
二、氣溫:
測量氣溫的工具:溫度計
一般把溫度計放在一個漆成白色的百葉箱里,為什么?
氣溫單位:攝氏度(℃)
一般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午后2時,氣溫的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
§2-3:大氣的壓強
一、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等
二、大氣壓的大小
用空盒氣壓計或水銀氣壓計進行測量
大氣壓的大小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1標準大氣壓=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三、氣體(液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2-4:大氣壓與人類的生活
一.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
高壓區:下沉氣流,天氣晴朗、干燥
低壓區:上升氣流,天氣多為陰雨、多云。
二.大氣壓對人體的影響
大氣壓會直接影響人體血液的溶解氧,大氣壓越低、人體溶解氧能力越弱。(高山反映、宇航服)
三、氣壓與液體沸點的關系
氣壓增大,液體的沸點升高(高壓鍋的原理)
生活用品與大氣壓:吸塵器、保鮮袋、水泵
§2-5:風
一、風:風是空氣的水平運動(高壓區 低壓區)
二、風的兩個基本要素:風向和風速:
(1)風向:
風吹來的方向 ;
天氣符號同一短線表示,如:東風 o——
觀測用風向標
(2)風速:
一般用風級表示
觀測用風速儀
目測體驗風級
§2-6:為什么會降水
一、空氣的濕度:空氣中水汽的多少,一般用相對濕度表示。
溫度越高,空氣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測量最常用的是干濕球濕度計。
濕度越大,空氣中的水汽越豐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降水:
水汽凝結條件
⑴氣溫降低到一定程度
⑵相對濕度達到100%以上
⑶空氣中微小的塵粒
降水的形成過程:
空氣上升 冷卻降溫 水汽凝結 形成云 云滴增大,形成降水
降水量:表示一定時間內地面積水的深度,用毫米來度量。用雨量筒來收集雨水
§2-7: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一、怎樣看天氣預報:
1、陰晴: 晴天:云量在3/10以下
少云:云量在3/10-5/10
多云:云量在5/10-7/10
陰天:云量在8/10以上
2、降水:小雨:12小時內降水小于5毫米
中雨:12小時內降水5-15毫米
大雨:12小時內降水大于15毫米
3、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
4、相對濕度
5、風速和風向
二、天氣圖:
1、等壓線:氣壓相等的地方的連線。
2、常見的天氣系統:
高壓:天氣晴好;
低壓:陰雨天氣
臺風:帶來降雨、大風和降溫。
冷鋒:向暖空氣團一側移動的鋒(標志和方向)
帶來降雨、大風和降溫。
暖鋒:向冷空氣團一側移動的鋒(標志和方向)
常帶來升溫、降雨天氣。
§2-8: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
一、氣候:指某一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包括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
二、比熱容: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每升高1℃,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單位:焦/(千克·℃)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水的比熱容最大是4.2×103焦/(千克·℃)
吸熱能力強,不易升溫,致冷效果好。
應用:沿海夏季涼快;用水降溫(例汽車)
放熱能力強,不易降溫,致熱效果好。
應用:沿海冬季較暖;熱水取暖
三、季風的成因:
陸地
海洋
冬季
氣溫


氣壓


風向
陸地 海洋(我國盛行偏北風)
夏季
氣溫


氣壓


風向
海洋 陸地(我國盛行偏南風)
四、影響氣候的因素:
§2-9:中國東部季風氣候和西部的干旱氣候
一、東部季風氣候
1、季風氣候區:夏季風能到達的地區
2、分布: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地區。
3、類型:從南往北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4、特點:冬季,氣溫低,降水少;夏季氣溫高,降水充沛。
二、我國西部的干旱氣候
1、非季風區:夏季風不能到達的地區
2、西北部地區深居內陸,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年
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干旱、半干旱)的地區
3、特點: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降水稀少,季節變化大。
三、寒潮、臺風和洪水
寒潮是大范圍的強烈冷空氣活動。是由強冷高氣壓活動造成的。會帶來劇烈的降溫、霜凍、大風和揚沙天氣。
臺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災害性天氣。會帶來大風、暴雨和降溫天氣。
洪水是我國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引發的原因:持續性的暴雨、臺風,人類活動。
四、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1、溫室效應: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使全球變暖
2、城市“熱島”現象:
第四章 電路探秘
第一節電路圖
組成: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
電路 開路(斷路):某處斷開電路中沒有電流的電路。
狀態 通路(閉合電路):電路中有電流的電路。
短路:不經過用電器,直接用導線把電源兩極連接起來——電源短路
(另外,還有一種短路,叫用電器短路。)
連接方式:串聯電路、并聯電路
第二節電流的測量
1. 電流的形成原因:電荷的定向移動。
2.電流方向的規定: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
(金屬導體中實際移動的是帶負電的自由電子,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方向與電荷的實際移動的方向相反。)
3.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用符號I來表示,電流的單位:安培
4.電流表的符號 。使用方法為
(1)、使用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零。用試觸法確定量程。
(2)、必須把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
(3)、使電流從標有“+”接線柱流入電流表,從標有“-”的接線柱流出電流表。
(4)、絕對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的兩極。
(5)、被測電流的大小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第3節 物質的導電性
一、導體:
容易導電的物質。如: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食鹽水。
二、絕緣體:
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如: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頭、油和干燥的空氣等。
三、半導體
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一類物質。半導體材料:硅、鍺。
金屬導體導電的原因是 :內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電子。
絕緣體不導電的原因是:內部幾乎不存在自由電荷。
四、電阻
1、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2、電阻用字母R表示,電阻的單位:歐姆,簡稱:歐,符號:Ω
3、
第4節 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1.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粗細相同、材料相同的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2.導體電阻與粗細的關系—長度、材料相同的導體,越粗,電阻越小。
3.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長度、粗細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導體電阻不同
4.與溫度的關系—一般導體的溫度越高,電阻越大
第5節 變阻器的使用
一.滑動變阻器
1.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從而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
2.構造:
3、結構示意圖:
3.電路符號:
4.使用:上、下各有一個接線柱接入電路中。
5.注意:①通過變阻器電流不能超過其最大值
②使用前應將電阻調到最大
③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哪個用電器的電流,就跟哪個用電器串聯。
第6節 電壓的測量
一.電壓
1.作用: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2.獲得: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3.符號:U
4.單位:國際單位:伏特,簡稱伏,符號V
常用單位:kV、mV、μV
換算關系:1kV = 1000V
1V = 1000 mV
1mV = 1000μV
5.重要的電壓值:
①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U=1.5V
② 家庭電路的電壓U=220V
③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是U不高于36V
二.電壓的測量
測量工具:電壓表
2.電路符號:
3.電壓表的示數: 量程 每大格 每小格
3V 1V 0.1V
15V 5V 0.5V
4.使用規則:
① 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
② “+”、“-”接線柱接法要正確。
③ 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最大測量值。
④ 電壓表可以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測出的是電源的電壓。
第7節 電流、電壓、電阻
1.實驗:
(1)、保持 電阻 不變,改變電壓 ,研究 電流與電壓 之間的關系;
(2)、保持 電壓 不變,改變電阻 ,研究電流與電阻 之間的關系。
2.歐姆定律
當導體的電阻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數學表達式:
第八節 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電流
電壓
串聯電路
I=I1=I2
U總=U1+U2
并聯電路
I=I1+I2
U總=U1=U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永宁县| 和田市| 南溪县| 宁都县| 保亭| 台州市| 博野县| 鲁山县| 玛多县| 浪卡子县| 肇东市| 绍兴县| 抚顺县| 大邑县| 台安县| 泸定县| 芜湖县| 名山县| 高平市| 宁海县| 汉川市| 玉溪市| 盐池县| 温泉县| 加查县| 白银市| 昌平区| 清水河县| 富锦市| 连南| 武功县| 惠来县| 东辽县| 且末县| 磐安县| 江津市| 黄陵县| 昌乐县| 美姑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