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物質的變化知識梳理1.物理變化:物質發生變化時沒有生成新物質.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2.化學性質:物質在發生化學時所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變化:物質發生變化時生成新物質.聯系: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同時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但發生物理變化的同時一定不發生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反應中有無新物質生成,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主要區別:是否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3.探究物質變化的基本方法:觀察和實驗.4.物質變化的證據:顏色改變、氣味或味道的改變、狀態的改變、溫度、有無沉淀生成等.5. 硫酸銅晶體:俗稱膽礬,化學名稱為五水硫酸銅,化學式為CuSO4·5H2O.加熱時失去結晶水變成白色粉末,該粉末遇水又變成藍色晶體. 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6.物質變化規律的應用:(1)硫酸銅溶液檢驗蛋白質的存在,使蛋白質發生變性凝固的線現象;(2)白色硫酸銅粉末檢驗水分的存在,遇水變藍色.基礎練習1.下列現象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B.水沸騰C.鐵生銹 D.植物腐敗2.人們一般都把金當作飾品,戴在脖子上、手上等,這體現了金的性質是( )A.能導電 B.熔點高 C.化學性質穩定 D.硬度大3.能說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的是 ( )A.火星四射 B. 有發光現象 C. 有大量熱放出 D.有黑色固體生成4.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有( )A.氣體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新物質生成 D.顏色的改變5.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是 氫氣具有可燃性是 擴展創新6.下列各組粒子中,都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 )A.CO2, H2O B. H2, OC.Mn, O D.Ne, H7.下列變化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是 ( )A.鋼鐵生銹,煤的燃燒 B.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酒精揮發C.空氣液化,白磷自燃 D.水凝固成冰,鐵粉與銅粉混合8.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該氣體具備的性質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B.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D.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9.根據物質的變化規律,我們可以推測物質的性質和用途。根據課本演示實驗:雞蛋清中加入硫酸銅溶液后可發現有 生成,這一性質可以利用硫酸銅10.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C、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11.下列變化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是( )A.鋼鐵生銹,煤的燃燒 B.火藥爆炸,粉碎礦石C.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D.汽油揮發,濕衣服晾干12.近來我國某些城市將市區汽車排氣管裝上三效催化轉換器,目的是使:①碳氫化合物迅速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②氮的氧化物轉化為氮氣,使汽車尾氣得到凈化。關于這兩個目的所涉及的物質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均為氧化反應 B.均為化學變化C.均為物理變化 D.前者為化學變化,后者為物理變化13.把5克的硫酸銅晶體放入95克水中完全溶解,計算所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中考鏈接14.下列屬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瓦斯爆炸 B.甲烷燃燒 C.鎂條燃燒 D.汽車輪胎爆炸15.奧運會火炬傳遞的過程是化學變化的是( )A.氣球升空 B.火炬燃燒 C.聲音遠揚 D.彩旗飄揚16.某同學發現金屬眼鏡架表面經常會有綠色物質產生,這是什么物質呢 他和同學們收集積累了一定量的這種綠色物質,放在試管里隔絕空氣加熱。觀察到試管內壁有水珠,綠色物質變成黑色粉末,產生的氣體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1)實驗表明:鏡架上的綠色物質中一定含有 元素。鏡架上會產生綠色的銹,這綠色物質中是否含有銅呢 同學們用上述試管中的黑色粉末分兩組分別進行了實驗:(2)大部分同學認為第一組實驗方法比較理想,試簡要說明理由。參考答案1-4BCDC5.化學變化,化學性質6-8ACD9. 沉淀生成,檢驗蛋白質的存在.10-12.CCB13.3.2%.14-15.DB16.(1)C、H、O (2)簡單易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