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6張PPT。科學課程標準解讀淄川區實驗小學朱秀杰 科學課程標準 前言 1234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實施建議課程內容18個概念6物質科學 生命科學 技術與工程 地球與宇宙科學 物體 材料水空氣運動力能量633生物種類生物生存動物生存人體動植物繁殖動植物與環境人工世界技術核心發明工程技術 設計太陽系星球運行規律地球的內外地球人類家園課程性質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探究活動 提高綜合能力 課程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式學習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課程 總目標 科學素養培養學生 保持和發展 好奇心 探究熱情 體驗過程 好習慣 探究能力 發展 學習能力 思維能力 實踐能力 創 新 科學知識目標科學探究目標科學態度目標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物 質 科 學 領 域 概念164325教學建議易耗品 、缺失儀器及時補充實驗一: 同一個擺的擺動快慢(擺錘重量擺線長短不變)實驗儀器:支架 鐵球 秒表 細線 實驗步驟:1做好一個擺。 2 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 3、其他條件不變,增大擺幅,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4其他條件不變,再增大擺幅,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5比較測量數據,說說自己的發現。實驗二:擺擺動快慢與擺錘輕重的關系(擺幅大小、擺線長短不變)實驗儀器:支架 鐵球 秒表 細線 橡皮泥實驗步驟:1做好一個擺。 2 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 3、其他條件不變,擺錘上加一小塊橡皮泥,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4其他條件不變,擺錘上再加一小塊橡皮泥,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5比較測量數據,說說自己的發現。實驗三:擺擺動快慢與擺線的長短的關系(擺幅大小、擺錘重量不變)實驗儀器:鐵架臺 鉤碼 秒表 細線 橡皮泥實驗步驟:1做好一個擺。 2 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 3、其他條件不變,將擺線縮短一半,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4其他條件不變,將擺線再縮短一半, 10秒鐘擺動了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5比較測量數據,說說自己的發現。: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儀器:支架 鐵球 秒表 細線 實驗步驟:1、做好一個擺(每次實驗測量3次) 2、用不同的三個擺幅,10秒鐘擺動幾次,做記錄(測量3次) 3、用不同的三個擺錘,10秒鐘擺動幾次,做記錄4、用不同的三個擺線,10秒鐘擺動幾次,做記錄實驗現象:記錄數據實驗結論;擺的快慢與擺幅、擺錘沒有關系,與擺線有關。擺線越短,擺的越快。 課程內容 生 命 科 學 領 域 概念156432教學建議快速提升自己教學水平 起點高 我知道檢驗食物中營養成分的方法檢驗食物的營養成分實驗儀器:各種水果和蔬菜、饅頭、餅干、花生、肥肉、瘦肉、酒精燈、火柴、碘酒、鑷子、小刀、白紙等。實驗步驟:1.把食物平分三等份。其中一份分別放在白紙上用力擠壓,觀察現象。2、其中一份分別放在培養皿中 ,每種食物用試管滴上1滴碘酒,觀察現象。3、將其中一份,分別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烤,聞一下有什么氣味?實驗現象:在紙上花生、肥肉擠壓有油漬,米飯滴上碘酒變藍,瘦肉燃燒有燒頭發的氣味,蔬菜擠壓有水漬。實驗結論:米飯中含有淀粉,花生、肥肉中含有脂肪,瘦肉中含有蛋白質,水果和蔬菜中含有水分。實驗儀器清理還原平分三等份滴上1滴碘酒 課程內容 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 概念31112教學建議 課程內容 技 術 與 工 程 領 域 概念知識結構圖321教學建議蔥葉模型實驗:1、兩端“小橋墩”距離保持15厘米。紙筒只卷一圈,用雙面膠粘好,放在“橋墩”上,檢測能懸掛幾個鉤碼,承受多大的力?2、另一張紙不折疊,放置于“橋墩”上,檢測能放置幾個鉤碼,承受多大的力?3、做好實驗記錄。結論:筒形的物品確實比條形的物品承受壓力大,承重能力強。 拓展實驗:1、紙的一面用雙面膠粘貼上一條像蔥葉內部條紋,順著條形卷成筒形。2、另一張紙直接卷成筒形,要和上一個筒形一樣的粗。3、分別放在相隔10 厘米 “小橋墩”,檢測紙筒的性能。什么樣的筒形內部結構承受的力更大?1、4張紙的一面分別用雙面膠粘貼上不同的形狀,卷成粗細的筒形。不重疊。2、懸掛鉤碼檢測不同紙筒的性能。研發新產品 2要求:1、一張A4紙分割為四份。2、每份內部結構用料相同,長短定量,布局自定。(選用最細透明膠或雙面膠)3、懸掛鉤碼檢測不同紙筒承受的力。4、內部結構要本組設計,不能重復老師的設計。謝謝!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