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地殼運動(第四章5—7節)一、核心知識1.地球內部結構(由內到外):地核(內地核、外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殼。其中,軟流層位于上地幔;巖石圈:軟流層以上部分(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全部為海洋);六大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并不斷發生碰撞和張裂(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形成海溝、海嶺、巨大的山脈(分界線),所以板塊邊界(地殼活動最頻繁的地方)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的分布:環太平洋地區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區。2.陸地表面地形由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構成,是內力(火山、地震)和外力(風、流水)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力起主要作用,使地面變得凹凸不平;外力使地面變得平坦。人們用等高線把它們表示在等高線地形圖上。3.火山:由火山錐、火山口、巖漿通道組成。火山噴發物:氣體、火山灰、熔巖流組成。火山的壞處:毀壞交通、淹沒農田、引發火災、危及人類生命;火山的好處:火山灰能為農田提供有機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礦產,提供溫泉等。二、習題精練1. 發明候風地動儀是 ( )A.張衡 B.蔡倫 C.哥倫布 D.魏格納2. 下列地區中,由于地殼上升運動造成的是 ( )A.喜馬拉雅山 B.大西洋 C.東非大裂谷 D.臺灣海峽3.地球由外到內可分為( )。A地表、地中、地心 B地幔、地殼、地核C巖石圈、軟流層、地核 D地殼、地幔、地核4.以下信息中,不是地殼變動的信息的是( )A.懸崖上彎曲的巖層 B.海洋底部古人類的遺跡C.黃山山頂上的飛來石 D.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5.地球上的巖石圈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頂部組成,如果巖石圈在地球內力作用下,如同竹筷般地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震動,我們稱之為__________。6、人們發現在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上有魚類的化石,這說明在許多年前,喜馬拉雅山可能是 ,這可以證明地殼是不斷 。7.地球上山脈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水平巖層在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8、日本的富士山是一座:( )A、活火山 B、死火山 C、休眠期火山 D、一般的山9、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主要分布在:( )A.東非裂谷帶 B.環太平洋 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帶C.大西洋海嶺帶 D. 喜馬拉雅山9.火山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噴發物主要有( )。A.巖石和火山灰 B.火焰和氧氣 C.火山灰和巖漿 D.地核中的物質10. 火山噴出的巖漿來自于( )A.地殼 B.地核 C.軟流層 D.山中部11.地震發生前可能會有( )。A.氣溫驟降 B.狂風暴雨 C.洪水爆發 D.井水冒泡12.一般地震影響最大的是( )A.震中 B.震源 C.離震中10千米處 D.離震源5千米處13.關于地震強度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震中的緯度有關 B.與震中的遠近無關C.與震源的深淺無關 D.與震級大小有關14.火山的類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前全世界被確定的各類火山共有2500余座,它們的分布并不均勻,主要集中在某些地區,如___ _______以及______ ____ 帶。富士山屬于__________.(填“話”或‘‘死”,下同)火山。我國長白山天池屬__________火山。15. 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 的作用下,發生 或 而引起的震動現象。16.創立“大陸漂移說”的是( ) A.達爾文 B.孟德爾 C.哥倫布 D.魏格納17.下列最符合“大陸漂移”的說法是( )。A.大陸像一塊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斷漂來漂去 B.全球由六大板塊構成C.許多小塊的大陸不斷漂移、碰撞,變成一整塊大陸D.陸地本是一個整體,后來分離漂移形成各小塊大陸18.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殼的坳陷 B.板塊的擠壓 C.板塊的碰撞 D.板塊的張裂19. 珠穆朗瑪峰現在仍以每年0.33—1027厘米的速度上升這是由于( )A.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 B.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C.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 D.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擠壓20. 板塊的生長邊界是:( ) A.海嶺 B.斷層 C.海溝 D.造山21.按照板塊的劃分,澳大利亞大陸屬于( )A.亞歐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太平洋板塊 D.南極板塊22、全球由 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 上,不斷發生 和 。23、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 ,板塊的張裂形成了 和 。24、板塊和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 ,多 、 。25.地球上最高的山峰________ __,是_________和 _碰撞形成的。26.形成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7. 閱讀全球板塊示意圖,回答:(1)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板塊是在地球內部 層的基礎上的運動的,地殼比較活躍的地帶總是在 。(2) 圖中板塊的名稱:① ②③ ④28.等高線圖中等高線呈封閉狀態,由外向內海拔增高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頂 B.鞍部 C.山脊 D.山谷29.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的地形類型是 ( )A.丘陵 B.平原 C.山地 D.高原30.下列一組等高線判讀正確的是:A.山脊 B.山地 C.山峰 D.山谷31.下列4幅圖中山谷線表示正確的一幅是( )32.等高線從低處往高處凸出的地方是(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33.有“天府之國”美稱的四川從地形類型上來看屬于(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D.平原34.以下關于高度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兩條等高線的凹出部分相對應時為鞍部B.同一條等高線,海拔高度可以不同C.等高線不能重合 D.坡陡的地方等高線較密集35.地球不是很平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不同地形共同構成的。36.右圖是某地形等高線圖,讀圖并回答問題。(1)寫出下列字母所在位置地形名稱:A________ _,B__________,C_______ ___,D__________。(2)從圖中可知C點的海拔是__________,與最高峰的海拔相差__________。37. 讀圖并回答問題。(1)丙村所在的地區的地形類型是 甲村所在的地區的地形類型是(2)標出本地最高的山峰,海拔 米。(3)甲村和乙村之間修一條公路,經過A處還是B處施工容易?為什么?38.外力作用中,強大而普遍的侵蝕作用是( )A.風力的侵蝕 B.流水的侵蝕C.冰川的侵蝕 D.海浪的侵蝕39、黃土高原上的溝壑縱橫的地形是哪種外力作用形成的 ( )A. 流水 B. 風沙 C. 冰川 D. 海浪40. 沙漠中的沙丘形成的原因:A. 風化作用 B. 搬運作用 C. 風力沉積 D. 風力侵蝕作用41. 造成埃及獅身人面像嚴重缺損的重要原因是:A流水的侵蝕作用 B流水的搬運作用C風化和風蝕作用 D冰川的侵蝕作用42.在降水比較豐富的濕潤地區,__________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最大。43.讀下面三幅地表景觀圖,填空回答。(1)由(1)水侵蝕為主形成的地形是圖________。(2)由風力侵蝕為主形成的地形是圖_________。(3)由流水挾帶泥沙堆積而成的地形是圖________三.練習(第四章測試)你在學習中還有什么沒有弄懂的問題嗎?答案:二、習題精練1.A 2.A 3.. D 4.C 5.地殼 地幔 地震 6. 海洋 運動 7.內力 8.A 9.B 10.C11.D 12..A 13. A 14.活火山 死火山 休眠火山 15.內力 斷裂 錯位 16.D 17.D18.D 19.A 20.C 21.B 22.六 軟流層 碰撞 張烈 23.山脈 裂谷和海洋24.活躍 地震 火山 25.珠穆朗瑪峰 板塊 板塊 26. 碰撞和張裂27.(1)軟流層 板塊邊緣(2)歐亞板塊 非洲板塊 美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28.A 29..C 30.D 31.A 32.D 33.B 34D 35.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36.(1)懸崖(或陡崖或峭壁) 山脊 山頂 鞍部(2)90km 200km37.(1)山谷(2)600(3)B38.A 39.A 40 A 41.C 42流水43.(1)丙(2)乙(3)甲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