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背景材料】2017 年 11 月 10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 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主旨演講。2017 年 11 月 12 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越南峴港舉行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題為《攜手譜寫亞太合作共贏新篇章》的重要講話。亞太,作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再次聚焦發展議題。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強調,我們重申維護亞太地區的活力、包容和繁榮,打造與時俱進、負責任、以人為本、重視工商業的 APEC,共享未來, 積極應對挑戰,對工商界、勞動者和民眾負責。我們承諾堅持相互尊重、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我們認識到 APEC 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貢獻,鼓勵各利益相關方參與APEC 合作,使亞太地區更多人從合作中受益。【知識支撐】一、《經濟生活》角度經濟全球化互聯互通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目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不利于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亞太經合組織通過互聯互通促進了區域內資源配置效率, 有利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對各國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互聯互通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的客觀要求。我國注重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并在 APEC 框架內發揮著建設性作用。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為促進亞洲和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這說明,中國的發展繁榮離不開亞洲,亞洲發展繁榮也需要中國。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互聯互通也是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客觀要求。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 開展對外經濟合作與交流,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顯得更加必要。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亞太互聯互通網絡,需要各國分工越來越細,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二、《政治生活》角度當今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存在不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構建和平、穩定、活力、聯動和繁榮的亞太命運共同體,保障本地區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穩步提升太平洋兩岸成員協同發展水平,實現一體化。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一國對外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和平、穩定、活力、聯動和繁榮的亞太命運共同體,深化我國與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首先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特別是維護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侵犯。我國的外交政策我國的外交政策。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國與亞太各國共同致力于構建和平、穩定、活力、聯動和繁榮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引導亞太經合組織取得新發展,表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三、《生活與哲學》角度矛盾觀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維護亞太地區的活力、包容和繁榮,保障本地區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穩步提升太平洋兩岸成員協同發展水平,實現一體化。既要看到優勢,看到包容合作的有利條件,又要看到制約包容合作的瓶頸,改善薄弱環節。聯系觀要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聯系是客觀的,任何事物都和周圍的事物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必須關注事物發展的各種條件。維護亞太地區的活力、包容和繁榮, 必須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用系統優化的方法把政府、私營部門、國際機構聯系起來,統籌考慮。要積極探討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推進科技、人文、防務等領域交流,加強在貿易談判、氣候變化、地區合作機制等問題上溝通和協調。發展觀要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維護亞太地 區的 活 力、包容和 繁 榮是一個過程,盡管可能會遇到一些難題,但要積極創造條件, 打通制約包容合作的瓶頸。要注重量的積累,順應世界發展潮流,做好包容合作這篇大文章。要創新投融資伙伴關系,積極探索拓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渠道。【能力測試】1、習近平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發生 10 年來,國際社會一起努力,推動世界經濟逐步回到復蘇的軌道。今天,我們迎來了世界經濟逐步向好的局面。盡管仍然面臨風險和不確定性, 但全球貿易和投資回暖,金融市場預期向好,各方信心顯著增強。”這句話蘊含的哲學道理有①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②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③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 ④認識具有反復性和上升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習近平指出:“隨著時代進步,發展的內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實現更加全面、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是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落實 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成為國際社會重要共識。”這段話強調的是①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推動認識發展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為實踐服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近年來,中國政府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與包括亞太經合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攜手合作,通過雙邊、多邊和地區性合作等各種渠道,不斷增強“走出去”的能力,為助推世界經濟的復蘇貢獻了力量,成為區域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推進者。不斷增強“走出去” 的能力,需要①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的方式 ②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 ③加快培育國際知名品牌 ④支持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帶動亞太國家共同發展,為本地區人民創造更多機遇。雖然中國與世界各國發展互利互惠的多邊經貿關系,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進行,要仍然立足國情和經濟實力。我們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①提高中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形成競爭的絕對優勢 ②支持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 ③發揮宏觀調控的基礎作用,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④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習近平指出:“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一個重要原因是發展的包容性不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都能享受發展紅利,讓美好的愿景變為現實,仍需要作出不懈努力。” 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都能享受發展紅利,對我國來說應該①推動我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②引領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提高肩負國際責任的能力 ③統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 ④改變我國對外交往方式,解決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中國歷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因為國際貿易規則應當由各方通過平等協商加以確定, 而不應由一兩家說了算。貿易規則的制定不應政治化,或將其從屬于某種政治目的,那樣既無助于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也不符合各經濟體的共同利益。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有利于①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的方向發展 ②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促進東盟各國經濟發展 ③提高中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形成競爭新優勢 ④消除當前國際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2017 年 11 月 11 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發表非正式會議宣言指出:“我們此刻相聚,地區和全球形勢發生了復雜和深刻的變化,挑戰和機遇同時出現,影響深遠。地區和全球經濟復蘇基礎更加牢固,但中長期風險依然存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正改變工作性質、社會形態和人際交往互動模式。貿易和投資為亞太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但嚴峻挑戰一直存在。鑒此,我們承諾,共同致力于構建和平、穩定、活力、聯動和繁榮的亞太命運共同體。我們重申支持 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為包容增長的框架。”結合材料二,結合所學政治知識分析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理論依據。【參考答案】A 【解析】題目中,“我們迎來了世界經濟逐步向好的局面。盡管仍然面臨風險和不確定性, 但全球貿易和投資回暖,金融市場預期向好,各方信心顯著增強。”說明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本題應選A。3.C 【解析】題目是指不斷增強“走出去” 的能力應該采取的措施,②是屬于引進來的具體做法,跟題意無關,應排除,本題選C。4. C 【解析】①說法錯誤,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我國存在相對優勢,沒有絕對優勢;③說法錯誤,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國家宏觀調控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本題應選C。5. A 【解析】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能引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②觀點錯誤,應排除;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們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不能改變對外交往方式,也不能解決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④觀點錯誤,本題應選A。6. A 【解析】①②③都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有利影響, 我們不能消除當前國際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④觀點錯誤,應排除,本題應選A。7、【答案】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存在不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構建和平、穩定、活力、聯動和繁榮的亞太命運共同體,保障本地區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穩步提升太平洋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