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09年學業考試策略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09年學業考試策略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2009年學業考試策略
一、2008年科學試卷命題特點分析
初中畢業生科學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是衡量初中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水平的主要依據之一。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廳在關于中考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中考命題要切實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重視對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重視對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2008年全省各地的科學學業考試試題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和原則,呈現出以下特點:21世紀教育網
1.體現課程標準理念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縱觀各地、市的試卷我們很容易發現2008年試題的最大亮點之一就是:每份試卷都能認真實踐課程標準提出“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學生發展”的理念,重視每位學生學習科學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試題除了對知識與技能重點考查外,還注重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性評價,同時試題明確指向考查本學科的一些核心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自主發展打好基礎。體現了著眼于對人的培養,即體現了發展性。同時立足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科學素養”,突出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和人文性,基本做到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有利于對科學教學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是對傳統考試中過分注重知識與技能方面考查的一種超越,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在試卷中較多試題與學生的自身發展相結合,促進科學精神的培養。
試卷總體上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性質,較好地落實“注重雙基、能力立意、提升素質”的指導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基本上沒有難、繁、偏試題或怪題出現。各地、市試卷的難易比例分布大致符合易(70%)、中(20%)、難(10%)的比例。
2.重視科學素質提升 緊扣學科基礎知識
由于初中科學教學的啟蒙性和基礎性,掌握科學基礎知識既是作為一名合格公民對科學素養的需要,也是繼續學習的需要。將初中科學的課程理念定位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也充分反映了社會對國民素質的發展需求。各地、市試卷重視學生科學素質提升的過程性考查,突出基礎性,構建了一個讓學生充分展示科學素養的舞臺,突出了對學生今后發展有影響的基礎知識考查。這樣的命題方向能促使學生學習方式與教師教學行為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能使我們的科學本質教育與教育本質達到和諧統一。
各地、市的試題均能以基礎題為主體,著重考查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化了學科核心內容和基本能力。對知識與技能的考查立足于具體的情境,不是簡單地停留在知識點的再現和記憶上,而是注重考查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以及應用科學知識解釋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問題的設計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對復雜的實際情境進行了適當簡化,做到高起點、低落點,不盲目拔高。試卷中對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將近80%,這部分知識分布在各類題型里,大多數是了解和理解層次的,死記硬背的試題幾乎沒有,也避免了繁瑣的數學計算和在枝節問題上的糾纏,大多數學生經過認真思考、分析都能做出正確的回答。
3.突出科學探究過程 考查科學探究能力
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離不開科學的學習過程??茖W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科學課程應當體現這兩者的結合,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各地、市試卷非常重視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形成了2008年科學試卷的特色和亮點,試題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和自然現象為背景,設置有現實意義的探究問題,考查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設計實驗方案、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得出結論的能力。
各地、市試卷同時突出了對學生科學探究過程技能掌握情況的考查。全省ll份試卷中對14種科學探究過程技能考查情況的初步統計(見下表)表明,各地、市都非常重視科學探究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立意考查,由此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所提出的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從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并培養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事物,把握科學的本質的能力。這既有利于倡導科學教師轉變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2008年魯妯.甫謎卷對科學櫻寅討籜桔能的老奮情況f分辨l綻計
卷 別 溫州 杭州 寧波 嘉興 衢州 金華 湖州 紹興 義烏 麗水 臺州
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技能 觀察 2 3 3 3
分類 4 8 3 3 7 3 8 4
預測與推測 16 25 16 23 21 11 21 14 26 22
模型 4 3 4 3 3 4 4 4 4
制作圖表 3 2 4
對照 2 1 2 8 6 3
測量 2 3 6 3 4
應用數學 24 17 24 16 25 33 19 7 24 31 11
時空關系 7 2 6 7 2 3 1 4
綜合的科學探究過程技能 猜想與假設 5 4 2 2 2 2 2 2 2
實驗設計 12 24 8 lO 12 7 18 8 10 10 6
控制變量 4 5 4 8 2 2 2
實驗 18 16 10 2 6 14 3 14 4 8 23
數據解釋 29 4 2 8 28 9 11 26 lO 16 13
全卷總分 200 180 150 200 200 160 150 200 200 200 200
4.緊密聯系STS教育 關注社會價值形成
讓學生初步認識科學的本質以及STS的關系,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解決個人生活、工作和社會決策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就是科學課程的價值。每份試卷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科學課程的價值觀,力圖讓“科學的生活,生活的科學”理念滲透到學生思想中,緊密聯系STS教育,體現應用性。這不僅有利于改變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還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的課業負擔,促進教學效益的提高。試題注重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選擇具有時代特征的載體,在關注知識的社會價值和引導學生的應用意識上,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注重聯系當地實際,體現鄉土特色,以重大熱點問題、社會生產發展和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事件為背景進行命題,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大部分試題都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現,注重從整體上對科學的認識以及對統一科學概念的領會,使試題更加生活化、社會化。
各地、市試卷中將冰雪危害、奧運會、地震災害、標志性建筑、海洋資源利用、環境污染、能源危機、航天事業和城市垃圾處理等等生產、生活和科技的‘事例作為試題情景,加深了學生對科學知識在社會實際中應用的認識。讓學生更加關注身邊的生活實際與社會實際問題,體現“從生活走向科學,從科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5.學科內容滲透自然 重視綜合能力考查
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中說:對科學課程內容的整合則從統一的科學概念與原理,不同學科領域知識與技能之間的連接,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以及科學探究活動等途徑進行。2008年的許多試題較好地融通學科間知識內容,而且學科內容相互滲透自然,能體驗到真正科學試卷的品味,改變了過去機械拼湊的現象。并從中學實際出發,聯系生產、生活及新的科技成果等設置新情景,注意使情景服從試題立意,新情景與設問能夠有機融合,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在新情景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側重知識的遷移、轉化、綜合,側重于學科思想方法的運用,立意明確,指向性強。同時在問題的設計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對復雜的實際情境進行了適當簡化,做到看得懂、易上手,不盲目拔高,讓學生的聰明智慧得到充分地發揮。試卷中設計了幾個具有多元答案的問題,但難度不大,只要求回答出合適的一點即可。這樣的考題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的評價觀,發揮了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
二、2009年科學命題趨勢預測和備考建議
1.命題趨勢預測
雖然中考科學試題難以預測,但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的中考科學試卷,尤其是2008年我省各市科學命題,再進行深入細致研究,我們不難獲得一些可貴的啟發,進而,揣摩出2009年中考科學試題命題的大致趨勢。
趨勢之一:繼續立足于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穩中求變,變中求新”
“穩”字主要體現在試卷的結構、內容、題型、題量等方面。重要的知識點還會繼續考查,考查的方式仍然是以基礎知識為載體,考查同學們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的情景仍是大家常接觸或知曉的社會實際和生活實際,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精神。“變”字主要體現在繼續轉變靠死記硬背就能得高分的局面。其中,考查能力的力度有所增加;題目的靈活性有所增大。用現在的“靈活”代替以前的“難”,從而使“死記硬背”的復習方法失靈,學生必須在充分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完成自己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靶隆弊种饕w現在題目的情境新、考查方式新、綜合方式新三個方面。
趨勢之二:繼續立足于學生發展和實際生活需要。突出應用性和發展性
各市中考科學命題將會繼續緊密聯系實際,運用各種資料(包括最新資料)來體現科學與社會、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廣泛聯系,體現科學學科的實際應用價值和學科特點,為同學們從科學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世界、從科學與社會的相互作用中體會和感悟學習科學的價值提供機會,培養大家關心自然、關注社會的情感和態度,同時聯系社會生活實際還能指導學生平時留心生活,提高學習的興趣。
選取這些素材作為試題背景的目的在于考查同學f閻在真實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收集、整合、運用信息的能力。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讀書看報,特別是與科學有關的各種重大事件(在2009年中考之前所發生的新聞、社會熱點都要留意,特別是與本省有關的新聞更要留意,這些都有可能作為試題的情境,如“神舟系列”飛船、探月工程、奧運、颶風、地震、自然災害、禽流感、煤礦安全事故、能源、環境污染、世界環境E1、土地Et、海洋日、森林日、水日、無煙13等的主題都有可能作為試題的情境),并且要從科學的視角分析、思考、評價。同時還要留意身邊的科學,從小處著手,家中的生活用品、學習中的各種文具,同樣有可能成為試題的素材,同樣蘊涵著豐富的科學信息。如果我們平時留意了、思考了,考試時就順手多了,做起題來也就得心應手了。
趨勢之三:繼續立足于科學探究過程技能的考查
各市中考科學命題將會繼續加大對科學探究過程技能的考查。這類試題可能從量上、深度上和廣度上比2008年有所提高。這些試題多數將繼續以實驗探究為主,通過觀察、分類、應用數學、測量、交流、時空關系、預測、推論、規定工作定義、提出假設、解釋數據、控制變量、實驗等,對科學探究過程技能的各個要素進行考查。常通過列舉資料、思維辨析等方式考查同學們對比較、分類、概括、抽象等科學方法的應用能力。目前的探究性試題大多數是讓同學們在讀題和解題的過程中學會探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該類問題貌似復雜,有的知識還比較陌生,乍一看覺得很難下手,但事實上解答該類問題所需要的知識點和解決方法都是已學過的或題目暗示的,解題時只要靜下心來,讀懂題意就可攻克,難度并不大。難度稍微大一些的是給同學們一個問題,讓同學們自己按照探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步驟、進行實驗、觀察現象、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等)進行探究,當然這種探究也是在同學們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并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中如果是讓同學們自己設計實驗進行探究,首先要明確實驗的目的,在此基礎上確定實驗的原理,然后根據原理和要求選擇儀器與藥品進行實驗。在進行探究時要注意在已有知識、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類比思維找到解決新問題的鑰匙,通過對比實驗的方式得出結論。
趨勢之四:繼續關注學生情感發展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
各市??伎茖W的命題將會繼續關注學生情感發展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所考查的問題是同學們需要或想知道怎樣解決的實際問題,這會使得解題過程不再是一種被動的、被評判的過程,而變成了一種主動解決實際問題、展現自己才能的過程。同時體現教育價值的試題將會有所增加、,這些試題不但要考查同學們的科學基礎知識,還要使同學們通過考試更加關注健康、材料、環境、能源、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現象、國家建設成就等在人類可持續發展中所遇到的熱點問題,體現科學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和科學教育的人文價值。
趨勢之五:加強對科學學科思想方法的考查
各市中考科學命題將會對一些基本的科學學科思想如守恒規律、適應原理、綜合思想、轉換思想、假設方法、等效原理、實驗為基礎的思想以及解決科學學科中用到的一些特殊處理方法加強考查,讓學生體會科學的基本原理、規律、簡便的計算。實驗是科學的基礎,因而對實驗的考查會加強,同時加強對誤差、錯誤的分析、數據的處理、安全操作等考查,以讓學生強化實驗是科學學科的基礎,實驗數據和過程只能分析,不容忽視和篡改,以養成尊重實驗事實的科學態度。
總之,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各市中考科學將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繼續適當降低對知識與技能的要求(主要是剔除“繁、難、偏、舊”和純數學計算的內容),而更加注重命題的基礎性、應用性、探究性和發展性,更加注重考查同學們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科學探究能力,突出體現“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課程目標,以及“從生活走向科學,從科學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等新課程理念。
2.復習備考策略
鑒于上述分析,我們根據自己多年的命題和指導復習的經驗,為即將參加2009年科學學業考試的學生在復習備考中提出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認真解讀《考試說明》,逐條逐項理解落實
無論學業考試試題怎樣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的考查一定是根據科學素養的要求,具體的體現就在于《考試說明》,考試說明說了三個問題,考什么,怎么考,有多難。因此在科學總復習時一定要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對考試的范圍、要求和難度了然于胸,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重視基礎知識和能力,對《考試說明》要求的知識條目和基本能力要求必須逐條落實,對其中暫時沒有掌握的,更應該花時間和精力去弄明白。不可脫離《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而沉溺于“題?!敝?,特別是見到“新鮮”(沒有見過的)題,馬上就做,做不了就花大力氣去“啃”,那樣只會既勞神費力又收效甚微。要對《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中規定的基礎知識加以概括、提煉,使其在頭腦中條理化、模塊化,抓住各知識點之間的有機聯系,把課本“由厚變薄”,便于理解、記憶。
(2)重視探究過程技能,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十分強調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總復習備考中對此應十分重視。要非常熟悉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通過一定量的習題訓練,檢驗自己熟練掌握的程度,關鍵是理解精神,如對科學猜想,不是記住什么叫科學猜想,而是要能針對具體的情景和問題,提出符合科學要求的有價值的猜想。同時要培養自己應對不同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和應用能力,能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合理和科學的實驗設計。特別要對觀察、分類、應用數學、測量、交流、時空關系、預測、推論、規定工作定義、提出假設、解釋數據、控制變量、實驗等科學探究過程技能進行逐項理解,選擇典型試題進行針對性訓練,促進科學探究過程技能的提高。
(3)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新課程越來越螢視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所以科學復習應與日常生活、社會和科技發展有機結合,要更多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學生身邊的問題,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讓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真正做到“科學生活化,生活科學化”。要培養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各種自然現象及規律,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在復習中要以實際問題為載體,盡可能地聯系真實的自然現象和生活、生產實際,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問題,了解所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敏捷地、熱忱地去關注科技成果和社會熱點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釋、去判斷、去解決實際問題,以增強自己的才干,培養社會責任感。
(4)強化科學實驗教學,提高科學實驗能力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力也是《課程標準》的重點要求,因此實驗題是科學考試中必然出現的試題。作為紙筆形式的實驗考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復習:①實驗目的是什么;②實驗所需要的儀器有哪些及其作用和安裝;③實驗步驟如何設計和完善;④實驗過程中的現象與可能產生的故障以及故障的排除;⑤實驗結果的分析和實驗
結果的判斷與表述能力??傊?,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和原理要過關,同時要關注探究性和創新
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
(5)強化科學規范訓練,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中考科學試題題型穩定,且數量基本不變。選擇題特別注重對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考查,其難度幾乎僅限于容易題和稍難題,近幾年特別明顯;科學實驗的復習要動手、動腦、聯想和設計,在復習中重新動手實驗,自己思考分析實驗中出現的現象,歸納整理實驗原理;限時完成適量的設計性、探究性的實驗習題,并進行操作和分析;練習應以夯實基礎、追求質量為先,以落在實處為重,量多并非一定取勝,要精,要舉一反三;注意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老師講題時,要培養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學會反思,不斷地將知識和方法轉化為自己的能力;重視應用型知識,突破新情境問題,提高知識和方法的遷移能力。
隨著對《課程標準》理解能力的提高,情景性試題比較頻繁地出現在考試中,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做到既緊扣問題的本質,又妥帖運用相應的科學概念和規律,同時保證語言通順、準確和精練。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必須通過一定的訓練,把自己的答案與正確的結果進行對照,細心體會自己學習上的弱點和漏洞,才能加以改正。要規范地做好各項練
習,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規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加強學科用語的規范和表達,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能力一定會上升到新的層次;要將習題做完整,許多科學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里邊隱含著重要的變化及陷阱。此外,對科學考試的熱點問題要進行專題式訓練,達到提高復習效率的目的。
三、中考應試策略21世紀教育網
中考要取得好成績,固然靠平時知識的積累、技能的培養,但臨場發揮也很重要,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比陙硇燎诘膭趧又饕ㄟ^中考體現其價值。那么怎樣才能使自己在考試時發揮出最佳水平呢
1.調整生物鐘,提前進角色21世紀教育網
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大腦的興奮期和抑制期是旱波浪形的,即一段時間的興奮期之后,必然是相對的抑制期。顯然,如果中考時間在我們大腦的興奮期,那是再好不過的;反之,考試時間正好處在我們大腦的抑制期,那就糟糕了。事實上,平時我們同學中有不少出現這種現象,夜越深,大腦越興奮(即處于興奮期),第二天上午頭腦昏昏沉,即大腦處于抑制期,這種情況,顯然不利于中考,因為中考時間是在上午8點到l0點左右。因此,我們在中考前幾天就應調整作息時間,晚上9點左右睡,第二天早上6點半左右起床,中午12點到l點左右睡上一覺,如此調節生物鐘,讓我們大腦的興奮期與中考時間同步,這樣,我們就等于提前進入了角色,有利于考試時水平的正常發揮。
考試前第二個星期,應該從緊張、疲憊的模擬考試中解脫出來,做好前一階段的總結工作。首先對題型進行歸納總結。明確解題要點和方法,理順解題思路,以不變應萬變。其次,總結前階段在模擬考試中出現的問題。對知識和技能要查漏補缺,對于不良解題習慣要提高警惕,加以調整,從而達到防患于未然??记叭奶?,應做好往年的中考試題。一般來說,2009年的中考試題與2008年應該在各個方面都是銜接的,不會有太大的變動。因此做好這份試題,一方面可以熟悉中考題型,了解考查的內容,明確難易程度,以及分值比例,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通過考試的得分以及考試感覺,可以估測自己的水平,樹立合理的
目標,調整好心態,樹立自信,從容應試??记耙粌商?,不要做大量的習題,否則會適得其反,增加人的疲勞感和緊張感。應該以一種輕松的心態,翻閱以往的習題和課本,最好是課本,因為萬變不離其宗,書本的知識點是全面的,在翻書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自己以前沒有太留意的知識,這樣效果會更好,又能放松自己的心情。另外,考試那天,一般應提前半小時進入考場,一方面可消除新異刺激,穩定情緒;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大腦提前開始簡單的該考試科目的學科活動。如那個半天將考科學,我們的大腦就可提前開始簡單的科學活動,進入單一的科學情境,如把一些基本公式、定理、化學方程式等在腦海里回顧一下,或最后看一眼易忘記或記錯的公式定理。
2.調整心態,充滿自信
想到自己能否升人理想的高一級學校,就看6月中旬的考試了,我們的心情不免有些緊
張,這是正常的,但中考對我們來說是小菜一碟,根本用不著緊張。
首先要有自信心,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應認識到,考試所考內容都是自己平時學習的,相信通過平時的努力,考試中一定能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不要因過高地苛求自己而喪失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其次,要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消除過分的急躁心情,保持積極的、適度緊張的穩定情緒去迎接考試,適度的,有那么一點緊張更有利于發揮。緊張可以使學生興奮,興奮可以使學生自信;自信可以使學生繃緊腦子里那根弦,興奮可以使學生毛細血管張開。于是,學生緊張起來了,注意力集中起來了,狀態也就出來了。把“狀態”調整到最佳才是緊張的目的,因為一旦狀態出來了,就能超水平發揮了,就能造奇跡了。一個平時默默無聞的同學在中考時卻一鳴驚人,這樣的事例在每個家長的身邊都比比皆是。
考前應該有足夠的睡眠時問。一項科學研究證明:學生睡眠時間的長短與學生的智力發展密切相關。心理學家哈特曼通過剝奪睡眠實驗發現:學習或考試成績之所以與睡眠有緊密的關系,是因為睡眠對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記憶力,保持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以及在維持穩定情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適量地攝食蛋黃、肉類、魚類等,有助于提高應考的智力水平。
3.不忙答題,先摸卷情21世紀教育網
拿到試卷后,在規定的地方寫好姓名和準考證號后,先對試卷進行整體感知,看看這份試卷共多少頁,總題量是多少,分哪幾部分,有哪幾種題型。這樣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要防止試卷錯誤,盡早調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二是可對全卷作整體把握,以便盡早定下作戰方案。對全卷作整體感知后,找出一兩題一望便知結論或肯定容易解答的題目,看著這些題
目,自己的情緒便會盡快地穩定下來,緊張情緒也就消除了。
4.兩先兩后,合理安排
試卷的難易、生熟占分高低大體心中有數了,情緒也穩定了,此時大腦里的思維狀態由啟動階段進入亢奮階段。只要聽到鈴聲一響就可開始答題。解題應注意兩先兩后的安排: (1)先易后難一般來說,一份成功的試卷,它上面題目的排列應是由易到難的,但這是命題者的主觀愿望,具體情況卻因人而異。同樣一個題目,對他人來說是難的,對你來說也許是容易的,所以我們千萬別教條,被一個題目卡住時就產生這樣的念頭,“這個題目做不出,下面的題目更別提了?!笔聦嵡闆r往往是:下面一個題目反而容易!由此,不可拘泥于從前往后的順序,根據情況可以先繞開那些難攻的堡壘,等容易題解答完,再集中火力攻克之。先易后難的另一個科學依據是,先解決幾個容易題,美美地拿上好幾分甚至好幾十分后,自己馬上有旗開得勝的感覺,產生初嘗勝利的快感,對穩定情緒、刺激大腦興奮,使人進入最佳競技狀態都有好處。隨著解題的深入,大腦越來越興奮,解題效率越來越高,能力越來越強,因此,越往后越容易破解難題。遇到難題首先把好審題關。難題一般都有隱含條件,只有通過多次反復仔細的審題才能明確條件,理解題意,做到熟能生巧,最忌審不達意。當然難題也有可能因為是新問題,因此,應結合以往的解題經驗,比較異同,以“舊”換“新”,觸類旁通。難有時也是考一種思維習慣,所以當你按照常規思維想不通時,應換個角度分析,可能就一想就通了。中考中有難題是正?,F象。如遇這種情況,一要冷靜對待,不必緊張。要發揚阿Q精神,須知我感棘手的,別人未必能做出。二是暫時放下,以退為進。前面講按題序解答,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有的考生可能在開頭或中間就遇到難點,這時就應暫且將難題記在草稿紙上,跳過去先做會做的題,把全卷跑完后,然后檢查已做的題,后視時間多少,再回過頭來收拾疑難題。難題對每位考生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它是為進重點高中的學生設置的。對競爭重點高中的考生來說,要難,大家難;要易,大家易。這樣一想,考題再難也不足畏懼了。在思路上可以這樣考慮:分析這道題難在哪里 命題意圖是什么 題給了哪些已知條件、隱含了什么條件 有哪些依存、制約的關系 有哪些概念、原理、公式、定理可用來解題 對于“從不相識者”,應設法轉化為已相識的問題;對于較難的綜合題,要設法“化整為零”,各個擊破。還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慮問題,運用聯系的觀點,上掛下聯,瞻前顧后,左顧右盼。不囿于一點、一個方向或一個小范圍,千方百計地去尋找解題的切入口。這樣多向思維,逐步分析,尋找突破口,然后大膽切入,會一點就答一點??梢匀辈浇獯?、跳步解答、倒步解答(反向推求),能做一步就做一步。如果時間已來不及而又頓悟了結論,可盡快將關鍵步驟、結果簡答于卷面,搶得分數。
(2)先熟后生 通覽全卷后,應試者會看到較多的駕輕就熟的題目,也可能看到一些生題或新型題,對前者——熟悉的“果子”應先摘。特別要清醒的是:根據往年中考的情況,題目總的來說是較容易的,這時切不可忘乎所以。萬一出現個別題目偏難,我們也不要驚慌失措,而要冷靜思考,變生為熟,想一想能不能把所謂的生題化解為若干個熟悉的小問題,或轉化為熟悉的題型??傊涀∫痪涿裕骸拔乙兹艘祝也淮笠猓晃译y人難,我不畏難”。
5.一慢一快,慢中求快21世紀教育網
一慢一快,指的是審題要慢要細,做題要快。題目本身是解題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別是每卷必有的選擇題的題干中有許多解答該題的規定性,諸如:選出完全正確的一項還是錯誤的一項等,這些我們一定要在讀題時耐心地把它們讀透,弄清要求,否則是在做無用功。中考卷大多是容易的,在大家容易的情況下就看誰更細心,而細心最主要的就是審題時要慢要細心。當然選擇題之外的題目也應如此。非選擇類題目的審題要做到“三審”:一審——解題前要審(這是做題的前提);二審——解題過程中碰到困難時要審(看看有何條件未用,什么條件背后隱含著什么條件等等。一般來說,科學題中出現的條件充分用到、用足,不會有多余條件);三審——解題結束時要審,防止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審題這一步,不怕“慢”。
當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后,答題時速度應快。做到這一點可從兩方面人手,一是書寫速度應快,不可慢吞吞的;二是書寫的內容要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噦嗦重復,盡量寫出得分點就行了,用閱卷的行話來說,就是“踩到點”就行了。
在講究答題速度的同時,要保持卷面整潔美觀。答題時要注意字跡清楚,標點正確,答案布局合理,保證整張試卷卷面的整潔美觀。這除了能得到客觀上的好分數外,還能得到主觀上的“感情分”。心理學中的暈輪效應表明,一個人對某人有了一定認識后,會影響到對該人其他方面的認識和評價。閱卷老師在枯燥、單調的批改過程中,看到整潔美觀的卷子,會產生賞心悅目的舒適感覺,會覺得這考生不錯,其他能力也肯定比人家好,于是卷面清楚者的得分好上加好,糊涂者的得分差上更差,兩者分數比客觀分數的差距拉得更遠了。
6.分段得分,每分必爭
對于同一道題目,不同的人理解程度不同,有人理解得深,解決得多,有人理解得淺,解決得少。為了區分這種情況,中考閱卷采用“分段給分”的辦法,即卷面上反映出懂多少知識就給多少分。通俗的理解就是一道題,即使我們未解答出其結果,只解答到了中途,也可以得到一些分,甚至只要你寫出了一條解答此道題所用的公式、化學反應方程式都可以得到一點分。針對“分段給分”的評分辦法,我們的策略就是“分段得分”。這“分段得分”分兩種情況。對于會做的題目,要解決對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扣分,對而不全就是解題的思路是正確的,最終的結論也是正確的,但答題過程中遺漏了重要步驟,即通常說的“跳步”。由于評分采用分段給分的辦法,那么你跳過的那一段就不得分了,因此,我們的答題過程應規范,重要步驟不可遺漏,這就是分段得分。
對于不會做的題目,這里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大題分幾小題的,一種是一大題只有一問的。對于前者,我們的策略是“跳步解答”,第一小題答不出來,就把第一小題作為已知條件,用來解答第二小題,只要答得對,第二小題照樣得分。對于后者,我們的策略是“缺步解題”,能演算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強求結論。例如化學計算題,不會列方程,我光寫出解這道題所需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物理內容寫出相應的計算公式等,也可得一兩分。這樣就可以達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絕不失分,不易得分處爭取得分的目的。
不留“空白”。做題留“空白”,是最不明智的,無論如何是不會得分的,有的題不會做或沒有把握,也不要空著。對于客觀題如沒有把握,要堅持相信第一感覺。經驗告訴我們,第一感覺往往是最理想的選擇?;蛘哂门懦êY除其中一兩個選項,再從剩余的選項中選出較為正確的選項。如果仍無法確定,也要憑直覺,填一個,反正不能空。
7.立足一次成功,重視復查環節
答題過程中,盡量立足于一次成功,不出差錯。但百密不免一疏。根據以往幾屆的考試情況,科學考試時間還是充裕的,我們切不可匆忙交卷,而應作耐心的復查。
中考中,主動安排時間檢查答卷是保證考試成功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防漏補遺,去偽存真的過程,尤其是考生如采用靈活的答題順序,更應該與最后檢查結合起來。因為在你跳躍式往返答題過程中很可能遺漏題目,通過檢查可彌補這種答題策略的漏洞。復查要突出重點,先查整體是否有漏做的頁面或漏掉的題目,注意核對選擇題是否錯位,杜絕漏答現象,再查沒有把握的題目和易錯題,檢查時應結合老師歸納的此類題目的易錯點進行。
復查要做到:大處著眼,核對答案,異法驗算。大處著眼是指先看答案是否有漏頁漏題,答題卡是否涂完,準考證號、姓名是否寫上,此皆大事,一旦有誤,全盤皆輸。核對答案,即先看試題后看答案,看兩者是否相符,計算題證明題方法、步驟是否得當,然后再檢查字、詞、句、章等方面問題。有的考生圖省事,只看答案不看試題,即使所答非所問也查不出來。異法驗算,是指計算題或證明題而言,驗算時必須采用不同方法,如逆運算,這樣,前問題才能查出來。如果原來怎么做,你還怎么查,那是重復驗證,走的是一條路,有問題也查不出來。只有做到殊途同歸,方可定論。
需要強調的是,檢查時不要輕率地改動原來的答案。一般來說,在模棱兩可、不能對知識作正確回憶,而且自己也無法進行檢驗與推導的時候,寧可相信第一次的答案是對的。
中考是要分秒必爭,分分計較的考試,未發出考試終止信號,即使答題和檢查完畢,也不要急于交卷;應再次復查答卷,推敲答案,做必要的修正。
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桂林市| 宜宾县| 克山县| 通辽市| 阜城县| 溧水县| 新泰市| 鹰潭市| 唐河县| 高州市| 闸北区| 梨树县| 咸阳市| 闽侯县| 壤塘县| 宝山区| 六枝特区| 公安县| 弥渡县| 耿马| 清水河县| 巴东县| 华宁县| 措勤县| 南乐县| 彭州市| 马尔康县| 辽阳市| 琼中| 宾阳县| 尤溪县| 泾源县| 鹿邑县| 东乌珠穆沁旗| 出国| 鹤山市| 宜阳县| 西林县| 永福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