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工作計劃 年級: 五年級 科目: 科學 2010年3月2日課標要求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量的能力,繼續學習應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通過理性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情分析五年級同學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科學的探究欲強,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但其中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過強,傾聽習慣有待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差,完成作業的習慣差。教材分析本冊學習內容由《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2、幫助學生把現象、數據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3、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4、本冊有許多動手制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制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并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方法措施1、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3、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4、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5、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6、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預期目標本學期將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在理解探究以及培養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強調實驗前后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并學習設計控制變量實驗;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據。2009至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表年級:五年級 科目:科學 2010年3月2日周次課時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目標一至四8第一單元沉與浮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沉和浮的許多問題。學生將探究不同物體的浮沉,形成他們關于對物體是上浮還是下沉現象的解釋,而且能夠明白物體與被放液體間的相互關系。五至八8第二單元熱讓學生探究“熱”,觀察和思考一些與物體冷熱程度有關的現象------熱現象。例如氣體、固體和液體三態的轉化及與溫度的關系、物體的熱脹冷縮、摩擦生熱及熱傳遞等。九至十二8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讓學生使用一些測量時間的重要設備做實驗,從太陽鐘、水鐘到機械操縱器……在“創造”(制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認識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十三至十六8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讓學生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基于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最終認識地球是如何運動的。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多角度地、持續地收集地球運動的證據,如:資料、理論、模擬實驗的結果等,需要對證據進行批判性的邏輯加工,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