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歷史八下第10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點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后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982年,中共十二大鄧小平提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987年,中共十三大鄧小平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多次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在全黨的指導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中共十六大● 2002年,中國共產黨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奮斗目標: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在中共十六大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七大●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學發展觀被寫入黨章。 中共十八大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集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