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科學分類總復習(參考) 地球與空間科學一、主要了解太陽、地球、月球、星空太陽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大約有50億歲了,太陽是一個旋轉的高密度熾熱氣 體球,大部分氣體是氫氣,其次是氦氣,每秒鐘大約“燃燒”400萬噸氫,產生巨大的能量。太陽的結構從內到外依次是日核、輻射層、對流層、光球層。太陽的表面溫度大約是6000℃,內部溫度大約是1500萬℃。太陽的表面經常會出現太陽黑子、耀斑和日珥。太陽的直徑為139萬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二、產生影子的條件是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體。太陽和影子的關系:物體的影子總是在物體背光的一面。一天中,正午影子最短,早晨和傍晚影子最長。一年中正午影子長度,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長。皮影藝術表演形式是利用了影子的原理。三、古代的計時工具有沙漏、日晷、水鐘和圭表等。人們根據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制作了計時儀器,叫做日晷。日晷由晷針和晷面兩部分組成。 圭表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天文儀器之一 ,古人利用圭表度量正午的日影長度來判斷冬至日、夏至日及其他節氣。 四、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 它的半徑約為:6400千米,赤道周長為4萬千米。 16至17世紀: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首次完成了環球航行; 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生活中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例: ①觀察海上駛來的船,總是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 ②每天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 ③觀察月食時,發現落在月球上的地球的影子是圓形的。 ④觀察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總是東升西落。五、1、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占29℅;海洋占71℅。 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2. 地球的模型是(地球儀)。 在地球儀上用不同的(符號)和(色彩)表示,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地球。 在地球儀表面上,有許多縱橫交錯的弧線。其中連接兩極的線,叫(經線),指 示(南北)方向;與經線相交的線叫(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是中間最大的緯線圈,它把地球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 3. 根據地面接受太陽光線的(照射)情況,人們把地球分為五帶分別為: 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六、地球內部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 地球內部有煤、石油、火山噴發物、金屬礦藏等物體。? 地球從表面到中心可以劃分為三層,分別是地殼、地幔、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溫度約為4700攝氏度。七、火山是地球內部熾熱巖漿上升形成。 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 卵石是由于巖石的風化和流水的不斷沖刷形成。 巖石由礦物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物稱礦產。 煤、石油、天然氣等屬于能源礦產,鐵礦石、銅礦石等屬于金屬礦產; 石英、石膏屬于非金屬礦產。八、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自西向東圍繞地球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農歷的一個月。 月球本身并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才發亮。 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繞太陽轉。因此,月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就會有時面向地球,有時背向地球,有時部分向著地球,月相變化就是這樣產生的。 月球是個球體,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月球表面高低不平。九、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于地球自轉形成的。 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不停地旋轉著,這就是地球的自轉。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 地球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 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傾斜方向保持不變。 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年,稱為地球的公轉周期。 地球公轉產生四季變化。十、地球表面形態是不斷變化的。 火山、地震等地球內部運動,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地球外部運動,地球的外部作用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態趨于平坦。人類活動也改變著地表形態。如填海造田、開挖河道等。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 破壞地表形態:沙漠化擴大,水土流失。 保護地表:不過量抽取地下水、停止毀林開荒、恢復天然牧場等。十一、人們為了便于觀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劃分成很多區域,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全天共分為88個星座。 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獅子座; 夏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天蝎座; 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仙后座; 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獵戶座。? 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 “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觀察南天時,我們的左邊是東,右邊是西。 觀察北天時,我們的左邊是西,右邊是東。 十二、人們為了便于觀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劃分成很多區域,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全天共分為88個星座。 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獅子座; 夏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天蝎座; 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仙后座; 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獵戶座。? 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 “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觀察南天時,我們的左邊是東,右邊是西。 觀察北天時,我們的左邊是西,右邊是東。 物 質 科 學 領 域一、在這個領域要會用感官感知事物,知道一些科學家的名言警句,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1. 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科學),我們也能做科學。我們能用感官判斷物體的大小、輕重、形狀、顏色、冷熱等特征。2. 愛因斯坦說過:(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觀察過的問題提出(為什么),是我們(解決問題,走向創新)的起點。3. 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不會有偉大的發現。 意義是:對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能幫助我們明確探究的(目標)和 (方向)。4. 科學探究就是先提出問題,然后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二、生活中的材料(主要知道一些代表性材料的性能及用途)木材1. 木材是一種(天然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珍惜木材)。2. 木材的特點: 有紋理、有一定硬度、易于切削,可方便的制成各種家具、易燃燒、能浮在水上、干燥的木材不導電。3.(天然材料)指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人造材料)指塑料、人造革、人造纖維等(人工合成)的材料。紙1. 造紙術 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另外三個是印刷術、火藥、指南針。2.東漢時期的(蔡倫)改進了造紙的方法,用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這些廉價的原料造出了紙張,這種紙被稱為(蔡侯紙)。3. 紙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廢紙可以(回收再造紙)。4. 不同的紙的吸水性、承重性、光滑度、厚度、透明度各有不同。陶瓷1. 陶瓷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之一,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個巨大貢獻。2. (中國)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國家,素有(瓷國)美譽。3. 陶瓷的特點有: 堅硬、放在水中沉底、易碎、不導電、不易燃燒、不易導熱。金屬 1. 金屬的特點:有金屬光澤、有硬度、有延展性、一般比較耐高溫、易導電、放在水中沉底。 2. 金屬一般是通過金屬礦石冶煉得到的,還有一部分金屬是廢品回收之后再冶煉得來的,屬于人造材料。 3. 金屬是一種(可再生)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玻璃與塑料 1. 玻璃的特點:堅硬、易碎、透明、不易燃燒,比較耐高溫、不導電。 2. 塑料的特點:較軟、有一定硬度、不易碎、易燃燒、高溫易變性、一般不透明(但也有透明度較好的塑料)、不導電。 3. 玻璃和塑料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4. “白色污染”指的是(塑料)。 國家為了防治(白色污染),頒布了(限塑令)。三、水 (三--五年級都有專題探究)三年級:1. 水的特征:常溫常壓下,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2. 地球上的水分布:海洋和咸水湖中的咸水占97%,淡水占3%。咸水多,淡水少。3. 浮力:物體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叫做浮力。在水中的任何物體都會受到浮力,包括沉在水底的物體。物體的浮沉是可以改變的。改變液體的比重、借助漂浮物、或給物體附著浮或沉的物品,可以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浮沉。4. 水的表面張力:水表面的水分子緊緊靠攏在一起,有一種相互吸引的力,這就是水的表面張力。 例如:把硬幣輕輕放在水面上,不下沉;露珠是圓形的;水黽能在水面上跑等,都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的緣故。5.毛細現象:水能沿著有空隙的材料上升,這種現象叫毛細現象。 空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空隙越大,水爬升得越低。 生活中一些毛細現象:浸在臉盆里的毛巾在滴水; 用粉筆吸滴在紙上的墨水; 酒精燈中的酒精能源源不斷地到達燈芯頂端。四年級:關于水的研究溶解: 像高錳酸鉀、食鹽這樣,在水中變成極小的、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水里,不會自行沉降下來的現象叫溶解。 攪拌、用熱水、將物體研碎可以加快溶解。凈化: 除去水中不溶解的雜質和細菌的過程叫水的凈化。 沉淀、過濾、消毒是三種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影響水流力量的探究: 水流的力量與水位的高低和水流的大小有關。 水位越高、水流量越大,水輪轉動的越快。 1. 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 加熱容器底部時,底部受熱的水會上升,周圍及上面較冷的水會流過來補充,然后又被加熱而上升……冷水和熱水相對流動,這樣就使水產生了對流。 熱在水中主要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 2. 水的溫度要用溫度計測量。 溫度計之所以能測量溫度,是因為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3. 熱水溫度下降的規律是(先快后慢)。 4. 水的熱脹冷縮:水在4°C以下時,具有熱縮冷脹的反常現象。水循環 (主要集中在五年級)蒸發1. 水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這種現象叫做(蒸發)。2. 水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蒸發。3. 蒸發可以吸收熱量,所以蒸發可以使周圍溫度下降。 水分蒸發快慢與(溫度)(蒸發面積)(風速)有關。4. 使水蒸發的更快的方法: ①加熱 ②增加空氣流動 ③增大蒸發的表面積水的形狀和它的三態變化. (1)水是液態的,冰是固態的,水蒸氣是氣態的。(2)水的各種形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一般情況下,所有物質都有三態。水的三態變化1.(水結冰時)的溫度就是水的(冰點)。2. 水在自然界中有(冰)、(水)和(水蒸氣)三種不同的形態。3.(冰融化)、(水蒸發)要吸熱; (水結冰)、(水蒸氣變成水)要放熱。4. 水的三態變化主要取決于(溫度的變化)。 水循環 沸騰1. 在(一定外界條件)下,液體被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內部出現大量(氣泡),(氣泡)迅速脹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汽),整個液面發生劇烈汽 化,這種現象叫做(沸騰)。2. 沸騰后繼續加熱,液體溫度不再上升,此時的溫度稱為液體的(沸點)。3. 通常條件下,水的沸點是100℃。4. 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所以分別在高山上和海邊燒水,高山上氣壓低水不到100℃就沸騰,海邊氣壓高水要超過100℃才沸騰。水循環 凝結 1、水蒸氣(遇冷)變成(液態的水),這種現象叫做(凝結)。2. 冬天汽車玻璃內壁結水珠影響視線,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開暖風對玻璃進行加熱,這樣可以使水珠蒸發掉,并能防止小水珠再產生。3. 水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蒸發和沸騰相同點和區別1、液體在蒸發和沸騰的過程中,都需要吸收熱量。2. 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而沸騰是液體在一定溫度(沸點)下才能發生。3. 蒸發時液體溫度會下降,而沸騰中液體溫度保持不變。 4.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環運動: 地表的水一部分流到海洋,一部分蒸發到空中。海洋里的水不停地蒸發到空中,空中的水蒸氣受冷變成云,云層加厚,又變成雨、雪等降落到地表。水就是這樣在地表、海洋、空中循環運動,永不停止。5. 小水滴在自然界里會變成 露、霜、霧、云、雨、雪等。 三、 空 氣知道:空氣的性質、成分、特性與生命的關系1、空氣是一種由不同氣體混合成的重要物質。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 我們周圍到處是空氣。 空氣占據空間。2. 空氣的成分: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主要成分氮氣(78%);能支持燃燒的氧氣(21%);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汽等(1%)。3、空氣有重量,會產生壓力。熱脹冷縮: 1. 空氣、固體在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在遇冷時,體積會收縮。 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固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 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 在相同的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空氣受熱后體積膨脹、變輕,熱空氣會上升。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中國是最早發明熱氣球的國家。松脂燈又叫孔明燈,就是一種原始的熱氣球。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空氣被壓縮的程度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小火箭的制作利用了反沖原理。四、物質的運動狀態主要了解:1. 我們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是指這一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來說,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在改變,則稱物體是運動的。 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改變,則稱物體是靜止的。2. 當沒有外力作用時,運動著的物體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3. 物體具有保持它原來狀態的屬性,這種屬性稱為慣性,所有的物體都具有慣性。4. 物體的運動方式主要有移動、轉動、滾動、擺動等。5. 各種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 一個復雜的運動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五、關于力的科學力作用于物體時,會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生活中的力: 拉力、推力 推和拉都會產生力,推力和拉力都會使物體運動起來。 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推力和拉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一致。摩擦力 1. 當我們在地面上推或拉一個物體的時候,會感到費力,這是因為物體和地面之間有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2. 摩擦力的大小①與兩個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兩個物體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就小;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就大。 ②與物體自身的重量有關系:被拉動體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動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③與接觸物體的接觸面大小有關系:接觸面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3. 生活中摩擦力的方式: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①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來改變摩擦力的大小。例如:給車軸滴加潤滑油、把接觸面弄光滑等方式來減小摩擦力。②我們還可以通過改變物體的重量來改變摩擦力的大小。例如:減輕物體的重量可以減小摩擦力等。重力1. 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即指向地球中心的。3. 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用(測力計)測量。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大氣壓力: 大氣有重量,所以在大氣中的物體都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叫做大氣壓力。 離地面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壓力越小,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生活應用: 注射器吸藥水、水泵抽水、方便掛鉤 ……六、聲音主要了解聲音的產生、傳播、耳朵的科學、樂音和噪聲的危害以及防治等內容。1. 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2. 聲音能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聲音傳播的方向是向著四面八方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3. 人耳聽不到的聲波有(次聲波)和(超聲波)。4.聲音的大小與(用力大小)有關,(用力大)聲音大,(用力小)聲音小。5.聲音的高低與(振動頻率)有關,(振頻快)聲音高,(振頻慢)聲音低。(1.) 聲音音調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的關系: 聲音音調的高低取決于在一定時間里振動的次數。 振動越快,發出的聲調越高; 振動越慢,發出的聲調越低。 舉例:不同長度尺的振動、琴弦的振動等。 (2). 聲音強弱與物體振動幅度的關系: 聲音的強弱取決于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 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 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舉例:擊鼓、撥動琴弦等。1. 怎樣聽到聲音: 聲波通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鼓膜的振動又通過聽小骨傳給耳蝸,連接耳蝸的聽神經把聲音信號報告給大腦,我們就聽到聲音了。2. 保護聽力: 避開噪音,不要用尖銳工具挖耳朵,聽見巨大聲音張口,有炎癥時及時治療,不要讓污水進耳。耳朵的構造 1.(噪音)、(污水)、(廢氣)、(垃圾)被稱為污染環境的四大公害。2. 噪音的來源:(1)交通運輸 (2)工業生產 (3)建筑施工 (4)社會生活3. 噪音的危害: (1)影響聽力。 (2)影響工作、學習。 (3)影響心血管功能和內分泌系統。 (4)危害中樞神經系統。 (5)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4. 消除噪音污染 (1)改進設備和工藝流程,消除噪音源。 (2)將噪音源與生活區分開。 (3)采用吸音與隔音系統來降低噪音。 (4)植樹造林。七、光(主要知道生活中的光現象)1. 光是沿直線向四面八方傳播的。 像太陽,蠟燭,電燈泡,螢火蟲等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按來源給光源分類,可以將其分為(自然光源)、(生物光源)、(人造光源 )。2. 產生影子有兩個條件:光和不透明的物體。 3. 光從一種透明的物質以一定的角度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海市蜃樓,云海佛影,三日同輝等現象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4. 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的光學實驗證明: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5. 通過玩陀螺發現:紅色+綠色=黃色。 綠色+藍色=淡藍。 光的合成 紅色+藍色=紫色。 紅色+綠色+藍色=白色6. 同一種顏色的衣服在不同顏色的光的照射下色彩是(不一樣)的。7. 彩虹的成因: 陽光是由七種光組成,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陽光照射在水珠上,這些水珠把陽光分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彩虹最外圍是紅色,最內側的是紫色,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形成彩虹的條件有:陽光和小水滴。 8. 彩虹在天空中出現的時間不長,原因是因為:彩虹是由空中的小水滴對太陽光的色散折射而成的,時間一長,小水滴被蒸發,陽光變成了直射,所以彩虹就消失了。光的反射:1、根據鏡面的形狀不同,我們把鏡子分為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三類。平面鏡是指表面是平的鏡子,平面鏡中的像和鏡外物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平面鏡能使光的傳播路線發生改變。 2. 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也有不同點: ①平面鏡所成像是正立的,凸面鏡所成像是正立的,凹面鏡所成像是倒立的。 ②反射景物的范圍不同。凸面鏡反射范圍最大,凹面鏡反射范圍最小,平面鏡居于兩者之間。 ③三者所成像也不同:平面鏡中的像和鏡外物體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凸面鏡內的像要比原物小些;凹面鏡內的像要比原物大些。 ④多個平面鏡反射的光會聚到一點,會使溫度升高。參與聚光的鏡子所排列的形狀是一個弧形時,鏡子聚的光最強。光與我們的生活關系: 光對我們的生活有有(利)的方面:光誘捕器捕殺蚊子,用激光做手術,水幕電影。也有(不利)方面:電氣焊光、玻璃幕墻、長期看電視損傷眼睛。2. 光污染分為(白亮污染),如玻璃幕墻等; (人工白晝),如廣告牌、霓虹燈、夜景照明等; (彩光污染),如旋轉燈、閃爍的彩色光源等。3. 光的能量轉化: 光能可以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例: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熱水器、綠色植物、電燈泡、燃燒、螢火蟲等。4. 偏振片是一種特殊的光學材料,它可以過濾掉物體上的強烈反射光,在特定的場合下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八、熱是能量的一種形式1. 用溫度來表示物體冷熱的程度,攝氏度是溫度的一種單位 。2. 熱以三種方式(傳導、對流和輻射)進行傳遞,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 熱在水中、熱在空氣中主要是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熱傳遞的方式有:傳導、對流、輻射。太陽的熱就是通過輻射傳到地面上來的。保溫隔熱:消防服、雙層玻璃窗、屋頂的隔層、手套、熱水瓶等。 4. 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做熱的不良導體。 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最容易傳熱的是銀,其次是銅、鋁和鐵等。液體中除水銀之外,都不容易傳熱。氣體比液體更不容易傳熱。5. 傳熱按照從強到弱的順序排列是:固體、液體、氣體6. 黑(深)色物體比白(淺)色物體吸收的輻射熱多。7. 蓋被、穿棉衣只能保溫,不能生熱。8. 加熱可以改變某些物質的狀態 。 例如:冰融化、使水沸騰、使鐵熔化。9. 冷卻可以改變某些物質的狀態。 例如:霧、露水、霜、雪、冰雹、結冰。10. 加熱或冷卻時物體的體積會變化。 熱漲冷縮一般物體是熱的時候膨脹,冷的時候收縮,但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 舉例:結冰、熱氣球、修復乒乓球 。11. 熱能的轉化:蒸汽機、摩擦生熱、電熱毯。太陽是地球熱能的主要供給來源 九、電1、一個完整的電路主要包括: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四部分。2. 安全用電常識:人體、大地都導電,修理電器要斷電,徒手不能摸電線.......十、磁 磁鐵的性質:(1)磁鐵具有吸鐵的性質。(2)同極相斥 異極相吸。(3)中間磁性最弱,兩極磁性最強。(4)磁鐵能夠指示南北。(5)磁鐵有兩極:南極(S)北極(N)。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十一、生活中的機械(主要了解簡單機械的原理及使用)斜面:像抬起一個平面的一端而形成的一個斜坡,就是一個簡單機械,叫做斜面。用斜面提升重物時,使物體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與水平面角度越小越省力。樓梯、斧頭、盤山公路、螺絲等都是利用了斜面原理。螺絲釘實際上就是一個旋轉的斜面。杠桿: 當用一根棍子撬重物時,它就是一個簡單的機械杠桿。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費力;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當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省力。生活應用:夾子、剪子、釘書機、鉗子等工具都是利用了杠桿原理。 其中鑷子屬于費力杠桿,果枝鉗屬于省力杠桿。滑輪: 邊緣有(槽),可繞(中心軸)轉動的輪子,叫做滑輪。 最基本的滑輪有兩種: 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定滑輪的作用是:不省力,只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的作用:省力,不改變力的方向。齒輪:具有傳遞動力、改變力的速度、改變力的方向。 生 命 科 學一、人體結構及生理特征人體是一臺復雜的“機器”,身體的各個部分和器官各負其責,相互密切配合,保持著高度的協調性,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人體由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組成。※ 骨骼具有保護人體內部器官、支撐人體、運動的作用。※ 人體由206塊骨組成。※ 人體的骨骼可以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頭骨、軀干骨、四肢骨。骨大多通過關節連接在一起,骨可以在關節處活動。※ 我們身體內有600多塊肌肉,肌肉的兩端分別附著在不同的骨上,通過肌肉的收縮和舒張牽動骨圍繞關節運動。※ 曲臂運動:肱二頭肌收縮 肱三頭肌舒張; 伸臂運動:肱三頭肌收縮 肱二頭肌舒張; 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我們肌肉的收縮和舒張能力,增大我們的力量。※ 當運動中肌肉受到拉傷時,我們應該先用冷水沖洗拉傷部位或用毛巾包裹冰塊進行冷敷,然后用繃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同時吃一些止痛、止血的藥物,等待醫生處理。※ 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更粗壯、關節更牢固更靈活、肌肉更加粗壯有力,長期堅持體育鍛煉能讓我們長得更高,身體更好,減少生病。維持人類生命健康的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淀粉、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和水。※ 脂肪會在紙上留下油漬,淀粉有遇到碘變藍色的性質,蛋白質在燃燒時會發出像頭發燒焦的氣味。※ 人體內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腸液等。 人的口腔內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消化器官吸取的養料與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氣在人體內的作用,是 釋放出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呼吸包括呼氣和吸氣兩個過程,呼出氣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少年兒童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心跳(60—100)次。 心臟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梨,上寬下窄,大小和自己的拳頭差不多。 血管分為動脈血管、靜脈血管、毛細血管。※ 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主管人體的一切活動。 神經是人體的電話線。二、動物的基本特征昆蟲的共同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3對足。※ 常見的昆蟲有蜜蜂、馬蜂、蜻蜓、蒼蠅、蚊子、牛虻、蝴蝶等。※ 鳥類的共同特征:身體表面有羽毛,用卵繁殖后代。※ 像貓、兔、老虎這樣,身體表面有毛、胎生、哺乳的動物一般都是哺乳動物。 魚類的共同特征: 魚的身體表面有鱗(少數種類無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用卵繁殖后代,終生生活在水里。※ 鯨魚(生活在水中)、鴨嘴獸(半水棲動物)、海象、海豹、海豚等都是哺乳動物。※ 兩棲動物的共同特征是: 身體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發育經過變態,小時候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長大以后大多生活在陸地,用肺呼吸。 如:青蛙、蟾蜍、樹蛙、娃娃魚、蠑螈等。 爬行類動物的共同特征: 身體表面有鱗或甲,身體貼著地面爬行,用肺呼吸、用卵繁殖后代。如蛇、蜥蜴、龜、鱉、鱷魚等。※ 北極熊不怕冷的原因: (1)北極熊有厚厚的皮毛,具有保溫作用,可以抵御嚴寒。 (2)北極熊皮下脂肪很厚,能夠抵御嚴寒。 (3)以富含脂肪的動物為食。游泳是生活在水里的動物適應水環境的方式; 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的運動方式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躍; 動物在空中的運動方式主要是飛行。※ 動物與環境相互依存。※ 動物適應環境的例子:有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等。三、植物主要知道植物的結構及各種器官的作用※ 一棵完整的植物,一般都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 植物的根,根據形狀不同可以分為直根系(如香菜)和須根系(如大蔥)兩種。※ 植物的根的作用: ①固定植物。 ②吸收水分和養分。 ③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葉的蒸騰作用: 植物體內的水變成水蒸氣從葉的氣孔跑出,飛到空中。蒸騰作用可以使空氣變得濕潤,還能促使植物不斷地吸收水分和養分。※ 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是綠色的,這是因為里面含有(葉綠體),葉綠體可以產生葉綠素。 (葉綠體)被稱為小小的( “綠色食品加工廠”)。※ 葉的光合作用: 在陽光的照射下,葉綠體可以把根吸收來的(水分)和由氣孔進來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養料),同時放出(氧氣)。 葉子的光合作用不僅(為植物制造了養料),還(為動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養料和氧氣)。 了解生物的生長與繁殖※ 在樹皮里有運輸養料的細管,叫(篩管)。 篩管是(自上而下)運輸養料的。 ※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萼片)四部分。※ 雄蕊由(花藥)和(花柱)組成,花藥產生(花粉); 雌蕊由(柱頭)和(子房)組成,子房內有(胚珠)。※ 花要經過授粉才能結出果實,風、蜜蜂、蝴蝶等都可以幫助花傳粉。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成的。 種子是由(胚珠)發育而成的。果實的特征有果皮和種子,大豆的(種子)就是大豆的果實。※ 植物不僅能用種子繁殖后代?,還能用根、莖、葉等器官繁殖。※ 用莖繁殖的常用方法有(扦插)、(壓條)。※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多利,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英國。※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統稱植物的向性運動。※ 在一個生態環境中,各種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相互交錯,就形成了食物網,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構成了密切聯系的生物界。※ 我國是世界上動植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大熊貓、金絲猴、白鰭 豚、揚子鱷、水杉、銀杏等大量珍稀物種在我國都能見到,我國保護珍稀動植物的措施主要有:制定《野生動物保護法》,建立自然保護區等。※ 人們根據蔥葉的結構特性,設計、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這就是仿生。仿生的過程是:發現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檢測--—開發產品。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開始的。※ 花生和大豆種子是雙子葉植物,由種皮和胚組成,胚包括:子葉、胚芽、胚根; ?玉米種子是單子葉植物,由種皮、子葉、胚芽、胚根、胚乳組成,即種皮、胚、胚乳組成。?※ 種子發芽需要(空氣)(水)和適宜的(溫度)。?※ 影響種子生長的環境因素(空氣)(水)(溫度)(光照)。※ 人們浸泡種子的目的是為了(讓種子發芽)。 四、土壤(成分、類型與植物的關系)※ 土壤里有水分,空氣,砂粒,腐殖質,無機鹽,微生物。※ 人們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 含沙量較多的土壤叫砂質土; 含黏土較多的土壤叫做黏質土; 沙和黏土含量適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土壤的水是陸生植物生命活動所需水分的主要來源。 土壤中有含氮、磷、鉀、鈣、鐵、鋅、銅等植物生長所需的無機 鹽,它們在植物的生命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土壤中必須有一定的空氣來保證根的呼吸。 我們土壤的現實狀況: 日趨嚴重的草原沙化,土壤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城市廢水和固體廢棄物使土質惡化。※ 保護土壤計劃:栽種樹木,保護環境,不亂丟廢棄物。五、微小的生物(知道病毒、細菌、真菌是既不屬植物也不屬動物的一類生物。)※ 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其個體極其微小。※ 根據病毒寄生的生物細胞不同,可將病毒分為三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 細菌是一類單細胞的生物,個體微小,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細菌適應能力極強,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與人類的關系極其密切。※ 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發霉的霉菌,用來發酵的酵母菌、味道鮮美的蘑菇,都屬于真菌。※ 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絲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物進行腐生生活的,蘑菇的各部分名稱為:菌蓋、菌褶、菌柄、菌絲、地下菌絲。※ 常見的食用菌有:銀耳、木耳、金針菇等。 六年級科學 實驗(參考)一、常 用 的 科 學 探 究 方 法①分類:------分類時首先要確定標準,再分類。 舉例:怎樣給植物分類?按根的形狀分,莖的軟硬分,生活環境分,葉子的形狀分等等。 怎樣給巖石分類:㈠巖石按其形成方式可分為三大類:火成巖(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㈡按軟硬分;㈢按特征分。②利用感官觀察、判斷物體的特征: 利用眼看、耳聽、鼻聞、舌嘗、手摸等觀察方法可以判斷物體的輕重、厚薄、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氣味、軟硬度、狀態等。③用測量工具: 用溫度計測量物體的溫度,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④解暗箱:探究不倒翁不倒 ⑤實驗:觀察實驗、模擬實驗、對比實驗。二、常規實驗儀器的使用量筒 (1)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單位,用“ml”表示。 (2)使用量筒讀取數據時,觀察視線要與凹(ao)面下緣相平。酒 精 燈酒精燈的構造有三部分:燈身、燈芯、燈帽酒精燈火焰從外到內分:外焰、內焰、焰心。酒精燈注意事項: 1. 酒精燈加入量不要超過燈身的2/3,不要對燃。 2. 熄滅酒精燈時,千萬不要用嘴吹,以免引起火災。酒精燈使用方法: 1.一手扶著酒精燈,一手打開燈帽,口朝下豎著放在酒精燈附近。 2.劃著火柴,自下而上劃過燈芯點燃酒精燈,甩滅火柴。 3.給物體加熱時,用火焰的外焰(外焰的溫度高)。 4.用完后,用燈帽蓋滅酒精燈。蓋滅后打開,再蓋上。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1)左盤物品、右盤砝碼。(2)取用砝碼不能直接用手拿,而是用鑷子夾取。(3)稱量結束,應盡快使托盤停止擺動。(4)放置砝碼時應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放置。使用測力計: 要先將指針調到零刻度處,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1.用手拿住溫度計的上部。 2.液泡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3.液面逐停止升降后讀溫度。 4.讀數時,溫度計不要拿出水面,視線要與液柱頂端相平。顯微鏡顯微鏡由:目鏡、物鏡、反光鏡、載物臺、調焦螺旋等組成。對光: 1.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2.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的視野。 3.觀察時左眼看,右眼睜。觀察 1.? 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壓住,正對通光孔。 2. 眼看物鏡 ,鏡筒下降,直到接近標本。 3. 左眼注視目鏡,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六上的部分實驗:參看教師用書活動要點指導 鐵生銹的條件 饅頭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發霉 蚯蚓對明暗環境的反應 蚯蚓干濕環境的反應 植物的向光性 晝夜交替的模擬實驗 四季更替的模擬實驗: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擬實驗 蠟燭的變化 食鹽的變化 牛奶的變化 慣性實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