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諦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自由、平等是人們的追求,做到依法行使權力,平等對待他人,反對特權,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2、了解自由和平等的意義,自由與法治的關系,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3、了解自由和平等的意義,理解自由的限度,法治與自由的關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的這一原則。【學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法治與自由的關系。學習難點: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含義的理解。【課堂學習】一、導入:教師播放幻燈片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0頁“運用你的經驗”,完成填空。二、自主學習:閱讀課本P90—P95找一找下列問題: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表達了人們對______的無限向往。2、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________,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________,從而推動社會的________。但是,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________是對自由的保護。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_________,依照_________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___________。21·cn·jy·com4、法治與自由______,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________,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________;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________,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______________。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自由。www.21-cn-jy.com5、平等是人類的________,是社會發展的________。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________;二是不同情況_______。21·世紀*教育網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________,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____________之一。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________________。”7、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________,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________。21教育網8、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_______,違法或犯罪行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________,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_____。2-1-c-n-j-y三. 活動體驗(20分鐘左右) 活動一:閱讀教材p91“探究與分享”,思考:(1)擺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應受必要的限制?活動二:閱讀教材p91下方“探究與分享”,思考:請查閱我國對網絡言論的相關法律規定,說一說網絡世界自由的邊界? 活動三:閱讀教材p94下方“探究與分享”,思考:查閱資料,了解今年出席兩會的女性代表和委員的數量與比例? 請你列舉運用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四、總結歸納(3-5分鐘)1、交流本節課收獲總結本課要點2、課本上圈畫標注知識要點3、 出示思維導圖五、綜合檢測提升(5—10分鐘)1、 據了解,北京市政府決定將每月11日確定為自覺排隊日,意為兩人以上就應像“11”一樣按順序排列。“排隊日”的設立啟示我們,在公共場合要做到( )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②自覺排隊上下車、購物 ③自覺、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④有急事要辦,可以插隊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 古人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自由與規則不可分? B.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C.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D.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3、平等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下列對平等理解正確的是( )A. 平等就是“等貴賤,均貧富” B. 真正的平等不該有絲毫的不均衡C. 平等是指法律意義上的平等 D. 社會不可能實現平等4、民主、自由總是相對的、具體的,任何社會都不會存在不受限制的絕對的自由和民主。因此( )A.真正的自由、民主是不存在的B.任何社會的民主、自由都是虛偽的C.必須加強法制觀念,在法制范圍內享受民主和自由D.任何社會的自由、民主都是統治階級享有的民主和自由5、信息科技的發展助推了網絡時代的到來,生產生活的需要刺激了網絡自由的膨脹。在網絡空間,每個人都是言論自由者,不受身份、姓名、年齡、職業、時間和地點等任何限制,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傳遞自己的信息、發表自己的看法、轉發別人的動態、評論時下的熱點,號稱“有網絡就有自由”。不否認網絡自由帶給社會的經濟效益、帶給生活的方便快捷、帶給人類的引力誘惑,但這并不意味著網絡傳播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我們不反對網絡營銷,但堅決抵制通過網絡謠言、言語戲謔進行網絡非法炒作,一切網絡自由言論都應該堅守遵守法律法規、堅持社會公德、尊重歷史事實的傳播底線。思考: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法治與自由有什么關系?六.資源補充:一、活動體驗參考答案活動一:閱讀教材p91“探究與分享”,思考:答:(1)風箏離不開線,要受到線的約束,單線事保證風箏自由順利飛翔必不可少的條件,它們既要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風箏離不開線的約束,必然會“無力回天”。(2)自由是有限的、相對的,受到規則約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21cnjy.com活動二:閱讀教材p91下方“探究與分享”,思考:答: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都有一定的邊界,網絡世界的言論自由必然要求法治來保障,任何人不得利用網絡傳播違法信息。廣大網民要恪守“七條底線”,既要堅守法律法規底線、堅守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堅守國家利益底線、堅守公民合法權益底線、堅守社會公共秩序底線、堅守道德風尚底線、堅守信息真實性底線,做到依法上網,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2·1·c·n·j·y活動三:閱讀教材p94“探究與分享”,思考:答:(1)2018年第十二屆全國人面代表大會實有代表2980人,女性代表委員有742人,約占24.9%;2018年全國政協委員應出席人數2158人,女性代表委員有440人,約占20.39%。【來源:21·世紀·教育·網】二、綜合檢測提升參考答案 1.A 2.D 3.C 4.C 5. 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